簡體版

神捕顧景峰離開了怡香閣,路上那身材筆直的人說道︰「大人,小人察覺今日所見必有疑點。」

顧神捕微微一笑,反問道︰「何以見得?」

那人繼續說道︰「縣令所提七彩玲瓏寶甲一事,屬于機密,本不應在我們這麼多人中喊出來,這是其一。其二是如果寶甲牽扯到先皇手諭,屬實,這是何等大事?如若雷家出事,別說頂戴烏紗,項上人頭都難保,作為縣令事必躬親前往,絕不會交代一個捕快都頭。故縣令做法可疑。」

顧神捕微笑著點了點頭。

那身段矮胖,腰別大刀的人說道︰「屬下也覺得這前往怡香閣的人莫不腰纏萬貫,揮金如土。怡香閣頭牌更不是一般人能輕易見到,一個賣面粉的李大如何能認得清楚。更加上怡香閣的頭牌如若出街,還不遮裹嚴實,讓一眾百姓笑話?這不通情理,故那位欒捕頭轉訴的李大供詞也是疑點重重,不知是誰在說謊。」

顧神捕又微笑著點了點頭。

第三個頭發遮住半邊臉的人也說道︰「剛才在怡香閣,老鴇也在說慌,我早已差人查過,怡香閣雖然歷史悠久,但這頭牌小翠卻不是從小生長在那,而是三年前由縣令賣給的怡香閣,本案為何牽扯到她,這背後是否又和縣令有關?這也是疑點。」

顧神捕終于笑了,伸手按了按腰間古劍,環顧三將︰「你們可知這屈屈龍須鎮,為何要派我等前來?」

三人均搖頭不答。

顧神捕接著說道︰「驚濤堂承蒙聖恩,屢破大案,堂內俱是忠義之人。顏家槍顏朗攻守兼備,大刀王蔡猛粗中有細,快劍秦林劍劍封喉,你們三位既武藝高強,也心思縝密,能夠助我查案是我的幸事啊。你們說的正和我所想的不謀而合。縣令這些人必有私心,我們何不順藤模瓜,將計就計?」

三將無不佩服得五體投地。

顧神捕又縷了一下胡須,接著說道︰「這龍須鎮其實還藏著有關先皇的一個秘密,朝廷密詔我等前來,正是因為這雷家是有軍功之人,我等務必要將此案查個水落石出,還雷家一個公道。既然我們從縣令那兒得到的都是值得懷疑的消息,這縣令必定有疑,我要再回衙府,好生盤問。證人中小翠已死,這李大便是關鍵。李大的店離雷家堡近,快劍秦林你路熟,不妨再去走一趟,協助公差將其傳來。」

那頭發遮住半邊臉,號稱快劍秦林的人得令,展開身法,飛身而去。

顧神捕又對那身材筆直的人說︰「顏朗,你剛才說你的鼻子能嗅出尸氣?索性請你也去一趟雷家堡,看看有無新的發現,我們審完證人,隨後便去。」

顏家槍顏朗,依舊挺直了腰板,道一聲諾,領命而去。

最後,顧神捕對身旁的大刀王蔡猛道︰「怡香閣老鴇,有意隱瞞小翠與縣令的關系,你也再回去一趟,暗中查探,我們雷家堡匯合。」

三員大將全部分配完畢,神捕顧景峰便才向縣衙走去。

李世運起內功,花了兩天的時間調息了內傷。

這期間,慕容緣將前幾日她所知道的雷家堡情形娓娓道來。

時光回流。

雷家堡堡內戒備深嚴。

廳內堡主雷石師明顯老了一頭,剛過不惑之年,卻已滿頭華發。

雷家堡已傳三代,祖上雷無極隨先皇起事,披堅執銳,手持一把金柄開天斧,沖鋒在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事成前夕,先皇突遭部下反叛,被叛軍包圍激戰于涿鹿。雷無極身披數創,死命保先皇突圍,終于鎮壓了叛亂。

先皇感其毫不惜命,相救有功,賞賜雷無極七彩玲瓏寶甲護身,從此之後,雷無極再無受傷。

事成,先皇本意賜封侯爵,雷無極不受,告老還鄉。

先皇恩澤,在雷無極家鄉龍須鎮,建雷家堡,並年年賞有俸祿,七彩玲瓏寶甲也就留在了雷家。

雷無極有兩個兒子,他晚年,將金柄開天斧傳給了長子雷成發,卻將七彩玲瓏甲做另行珍藏,並未傳給雷家子弟。

當時雷石師年幼,還未見過寶甲。

雷成發去世前曾喚其子雷石師于榻前,囑咐其一定要遵從雷家遺願,感恩先皇大德,這副鎧甲乃上古神器,里面封印著一個秘密,切記要保護周全,不可落于壞人之手。

那時雷石師三十有五,仍舊血氣方剛,不知先父指的壞人是誰,並不覺得有多可怕,這些年,也一直相安無事。

三年前新縣令上任,招雷石師去縣府,告知了先皇留有手諭一事,這七彩玲瓏甲居然還關系著鎮守龍脈,雷石師方倍感壓力,難怪祖上如此珍視寶甲。

雷石師如今家業已成,妻妾滿堂,反倒多了幾分顧慮。

他中年得一獨子雷有同,從小嬌生慣養,厭惡習武,整日游閑。

雷有同偏愛詩書古畫,垂釣烹飪,全不成器。

「這雷家護寶和鎮守龍脈的重任如何承繼?」

想到這里雷石師心中不由得又多了幾分焦慮。

雷石師端坐廳堂龍虎椅前,手里拿著一封書信,遍視親朋,言到︰

「太湖嶺,四方山上,清風觀主百里求賢,乃先父至交,早已隱居山林,不問舊事。百里前輩當年先天神功,也有指點先父,先父獲益匪淺,是我們雷家的恩人。昨日百里前輩忽有書信送至,言九幽殺手一族,密謀奪取寶甲,讓我們雷家早做防備。」

廳上圍坐著雷石師的妻子秀蓮,小妾鳳仙,獨子雷有同,管家雷中和一眾雷家護院武師,可見此事已是雷家大事。

雷石師繼續說道︰「百里前輩和我只有一面之緣,雖不知前輩如何得到的消息,但他從無妄言。這九幽殺手為近年來江湖中的恐怖組織,所暗殺之人無一失手。卻不知為何盯上了我們雷家的至寶。我命尚不足惜,但我雷家三代安身立命于此,決不能讓賊人小覷。」

雷石師的妻妾無甚主見,其子雷有同又不喑江湖之事,直言報官即可,雷石師直搖頭︰「這江湖中事,不是官府能夠解決的。」

倒是管家雷中起身說道︰「主人,我們雷家堡三面環山,易守難攻,當年祖上在江湖中也是赫赫有名的英雄,定能一呼百應,我們或可請些武功高強的好漢相助?」

雷石師點點頭︰「我也正有此意。家父的武藝不及祖上,我又不及家父,有同更不成器,眾武師們雖然勤力,畢竟並非九幽殺手的對手。但事發突然,有過命交情的武林中人本就不多,能請到的英雄好漢就更不多了。」

于是,雷家經過一番討論,能在短時請到的助拳高手只有三位。

第一位正是太湖嶺,四方山,清風觀的百里求賢前輩,能得他的相助必無近憂。

第二位是在太湖嶺西畔隱居的神針仙子,雷石師早年曾追求過這位風華絕代的仙子,今日有難也欲請之相助。

第三位是少林雲游到龍須鎮的高僧了痕大師。

這百里前輩輩分極高,雷石師決定親自去請。

神針仙子也在太湖嶺,由雷石師畫好地圖,半程可以同去,由其子雷有同去請。

了痕大師一向嫉惡如仇,由雷中帶著厚禮,直接去龍須鎮內,大師下榻的棲霞渡去請。

當下三人兩路,分道揚鑣。

一眾武師,前後布防,關閉了出入大門,如臨大敵。

第三日晚,出去的人全部回來了,雷石師雖然沒有請動百里求賢,倒也帶回來一個好消息。

那廂雷有同倒真請得神針仙子派閉門弟子慕容緣前來相助。

管家雷中更是不辱使命,不僅請來了少林了痕大師,更把同了痕大師一起同行的崆峒派高手苦苦拳居軍前輩也請來了。

雷石師不禁大悅,放心了許多。

當晚擺設接風宴,宴請並感謝這三位助拳高手。

客廳設了五席,雷石師把盞主持,雷有同作陪,雷中側立一旁。

那了痕大師年近半百,著一身淺黃袈裟,卻生的紅光滿面,說話聲音洪亮至極,一看就知道內功已臻化境。

雷家特意為大師備了素酒齋菜,大師並不挑剔,只是每樣淺嘗則止。

與他同行的崆峒派高手苦苦拳居軍也長得濃眉闊須,人高馬大。

崆峒派與之齊名的高手笑笑拳居兵是其胞兄,正是命喪于九幽的暗殺之下,其與九幽一派仇恨不共戴天,听說要來相助雷家對抗九幽殺手,二話不說就跟來了,酒席之上也不客氣,大快朵頤。

神針弟子慕容緣,銀裝素裹,美麗動人,只淺嘗薄酒,靜靜的听他們對話,並不作聲,更顯隨意。

雷有同能請動慕容緣出來,只覺得三生有幸,一路上不斷掉書袋子,吟一些風花雪月的詩句,彰顯其才華,慕容緣初時尚覺有趣,久了便只是懶懶的應著,不怎麼放在心上了。

酒席上,雷有同坐在了慕容緣的對面,一雙眼楮早已離不開她。

酒過三巡,雷石師道︰「我此番去請百里前輩,雖然未果,但前輩仁心,言得知雷家堡會成為九幽目標,必有一番惡戰,可憐了雷家上下人等,不妨將雷家老少送去清風觀居住一段時日,待得平息了這些風波再回,以保全我雷家人口。另百里前輩願意收小兒為徒,傳予神功,日後接我雷家堡衣缽指日可待。」

言畢,坐下高僧了痕大師連忙拂須點頭︰「那百里前輩和我師父同輩,武功高深,深不可測,能得到他的真傳真是可喜可賀,施主造化啊。」

崆峒派居軍也接到︰「前輩真是考慮周全,如果那樣,到時候賊人來時,我們更無後顧之憂,可以大展拳腳了。」

慕容緣也輕輕點頭,微微一笑,把一直注意她的雷有同看得痴了。

「所以老夫這里有個不情之請,雷家堡家眷老小一共四十人有余,加上眾武師,他們武藝平平,守家院還行,對付那些武林高手,白白送了性命,所以我意欲一並送去,總共不下五十人。此去清風觀途徑棲霞渡最近,但也得有一天的路程,路上恐有賊人埋伏,屈屈鎮守雷家堡,無法分身,還請哪一位英雄護送周全。」

雷石師起身向三位英雄鞠了一躬。

了痕大師離得近,輕甩袈裟,雷石師只覺一股柔力襲來,正好托住了他的身子,這一躬便鞠不下去了。

大師道︰「雷施主放心,但有差遣,老衲定可相助。」

雷石師連忙答道︰「屈屈萬分感謝,此事我想不必勞煩大師,大敵當前,尚請大師坐鎮堡內為好。」

然後雷石師目光轉向了默默品酒的慕容緣。

雷石師雖然知道神針仙子武藝固然厲害,但看這個慕容緣好似還沒有二十出頭的小姑娘,雖不食人間煙火般無甚言語,但畢竟年輕,更不知道她的功夫如何,再加上雷有同從回來到現在,就像失了魂一樣,心也全部在慕容緣身上。

這些雷石師心中都是有數的。

早些年神針仙子惡戰負傷,雷石師僥幸有機會助其康復,得以有恩與神針仙子。

雷石師那時便已傾心于仙子了,怎奈是仙子早已心有所屬,故有緣無份。

此時這個慕容緣也是一個絕代佳人,雷石師有意撮合,以續其往年未盡的緣分。

同時雷石師心想,這雷家堡惡戰能夠讓其子雷有同和慕容緣避開是最好不過了。

他有心相請,轉向慕容緣。

「還望慕容姑娘成全,請你來護送我雷家連同犬子一並人等前往清風觀可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