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在他的計劃中,擬組建的鄉勇隊,應在七百五十人,加上他自己的二百五十人,湊一個千人隊整。

放在以前,這麼多的人都當得起一句校尉了。這數字可不是他為了湊整好看滿足虛榮心想出來的,之所以定這個標準,理由有二︰

其一,奕鄉目前暫算五千戶,按一戶三人估算,那麼就是一萬五千人口,他以前看到過一個文獻,除了秦朝征兵率高達25%之外,商周為近10%,其余各個朝代均在5%左右。

既然各代不約而同的選擇二十征一的比例,肯定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自己吃不準的情況下,沿用是個不錯的辦法。

其二,他此次主要是以訓練為主,不會影響農忙,比府兵制還寬松,在這種制度下,沿用二十征一的比例對各戶的負擔較小,對各戶的正常運轉無礙。

這些鄉勇他打算五百人為長矛兵,二百五十人為刀盾兵。

為什麼沒有騎兵?

沒馬!

而且騎兵以現在的馬具條件,也不是一兩年能練出來的。

為什麼沒有弓兵?

用不起……

弓兵練習的時候,對于弓的損耗率頗高,而一個合格的弓,造價並不低。

長矛兵就簡單多了,削木頭,削竹都可以,刀盾兵也是,用木刀,木盾就行,做這些的材料簡單易得,制作起來也不難,可以直接讓應募鄉勇的人自備。

鄉勇他打算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正常參加的鄉勇,另一種是有從軍應征意願的,對于後者,他打算親自訓練,前者則打算挑選幾個步卒什長來負責。

那為什麼不用隊率?

一個隊本就有五十人,再給他分個一百多來訓練,要是他們產生不該有的想法,搞小山頭,就會憑白多生事端,而什長級別實力都足夠壓服這些新兵,又不會產生非分之想,是正合適的人選。

劉毅一直認為,保證忠誠的最佳方式就是不給別人背叛的機會,不要讓人產生背叛的想法。

那些故意給、甚至是誘惑背叛,還美其名曰考驗的行為實屬不智,也是對他人的不負責。

而那些由他自己訓練的,則是他的親兵苗子,在這個年代,親兵很多時候都是跟著主將走的,這些人是主將的班底,是話語權的保證,遇到難啃的骨頭,也是主將帶著親兵上陣。

而主將同親兵的關系非常密切,畢竟這是性命相托,所以經常能听到主將戰死,親兵盡沒的傳聞。

趙雲就做過劉備的「牙門將軍」,也就是親兵隊長,這活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平時做保鏢頭子,戰時做軍事參謀,主公親自上陣還要負責代打……

魏、吳都學著蜀設立過這個職位,但是沒人能擔任,所以空置了。就連創建這個職位的蜀國,也只有趙雲、魏延兩任牙門將軍,可見要求之高。趙雲、魏延皆是劉備認為可以托付性命之人。

說起魏延,對于魏延之反,劉毅是不信的,魏延能做到牙門將軍,他要是反,等于劉備是個睜眼瞎,而且魏延會這麼容易兵敗?這麼容易被馬岱所殺?

心灰意冷,無處伸冤,求死罷了。

他就是死在了倚仗信任、恃才傲物,不會做人上……魏延到死,連劉禪的面都沒見到……

王弼拿了劉毅給的方略就回到鄉民隊伍里去了,雖然里面已經很細,但是他還是要自己揣摩揣摩。

如何實施……哪些步驟難做……交給誰比較合適,這些都是要細細思索的,事情做砸了,是對信任自己的鄉民不負責,也是對自己的身家性命不負責。

隨著兩什騎卒的歸隊,劉毅有乾元境實力的消息很快就傳開了,這也是劉毅想要的效果,很多人喜歡扮豬吃虎,結果扮久了就真成了豬了。而有時表露出實力來,反而會更好。

這就有點像劉毅前世玩的某款競技類游戲,玩家普遍都喜歡抱大腿。

如果隊伍里面有大神,就算是劣勢,也會有堅持下去的想法,大神說別怕我們能贏,其他人也會相信,會跟著上,從而更容易逆風翻盤。

這雖然有大神的水平在內,但是更多的是團隊合作加上堅持不放棄的結果。如果沒其他人配合,大神也很難一打五。

此世的武將亦是如此,如果手下的部曲都沒信心,逢戰必潰,留下武將被團團包圍,各種真氣突刺,萬箭齊發,再厲害的武將也有真氣耗盡的時候,只能飲恨而亡。

現在看來,劉毅的功夫沒有白費,經過那些騎卒的宣傳,就算不知道什麼是乾元境的人都明白了這三個字的含義,那些士卒看他的眼神都變得與之前不同。

他們這一屯,孤軍在外,駐扎在一個塢堡中,他們雖然無法反抗軍令,但是也都心中惴惴,惶恐忐忑。

現在則是安心了大半——有乾元境武將鎮守的塢堡,起碼要有同樣乾元境的賊將帶隊,加上至少五倍以上的兵力圍攻才有可能攻破。

他們這軍民混雜的隊伍,直到傍晚才到了奕鄉,中途再沒有生出其他波折。

劉毅同王弼招呼了一聲以作告別,之後就率隊繼續前行,進行了約有三里,便見到了一個有圍屋環繞的方形城垣建築,前後開門,門上和堡的四隅建有樓櫓,正是奕家堡,其略如城制而規模甚小,與塢字本意如庫城小障相符。

奕家堡箭樓高約五丈,圍屋高三丈,牆體厚達半丈,為四層樓房,一、二層用青崗石砌成,桐油米漿灌縫,堅硬如鐵。

三、四層外壁外瓖河石,內為砌土磚,一、二層有長兩尺、寬半尺的青崗石窗,三、四層瓖圓形河石雕花窗。

三樓間間相通,民間俗稱走馬樓,便于守衛人員來往活動,觀察外界動靜,外壁除正面外三面不出檐,以河石封檐俗稱「風火檐「,利于防火。圍外連接牆體設深一丈、寬兩丈護圍溝。

整座塢堡集防盜、防火、防水為一體,端的是易守難攻。

然而,就是這樣的奕家堡,還是被攻破了,就是因為堡內練有真氣者有部分在外任職未返,剩余不多,又四散布防,顧此失彼之下又無高明之士,因此為黃巾賊將所破。

待到進入塢堡之中,還能見到門上,青色卵石鋪就的小道上,還有著暗沉沉的血斑。

等他們打掃過之後,原本死氣沉沉的塢堡,也隨著他們的進入而煥發出生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