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越受驚般撤退回了營,便加緊了戒備,然後清點傷亡和損失,臉色很是難看。
營地上下都有著一股焦慮的氣氛,緊張的,仿佛人的心髒被一股無形的壓力給攫緊。這是一種無形的崩潰!
呂介回營了,進帳通報。
「如何?!」蒯越急問。
呂介道︰「末將無能,並不知坡上情景,恐怕已至絕境,那龐統的陣型十分難破,想要匯合,極難……」
「如今連將軍在坡上的情景都一無所知,如何是好?!」蒯越道︰「恐怕將軍已經受不住了。就算士氣還可以,糧草已經盡絕。如何是好?!」
眾人皆道︰「那大火十分猛烈,龐統做了萬全的準備。」
「他竟能尋到易燃之物,那坡上真的有什麼會燒的石頭?!」蒯越擰眉道,「靠近不得,又匯合不了,近況不知,糧草無以為繼,又征戰不利,現下如何是好?!」
眾人面面相覷,有文士其實想說和,議和,是最好的方式。然而,經過上次一事,哪個敢主動的提議此事?!
「可有辦法去與徐州和龐統談判,贖回蔡將軍?!」蒯越是真的在戰爭上想不到好辦法了,想要硬打來救,這是極難的。他試過了!
而蔡瑁恐怕是等不得了。
所以蒯越兵事不行,只能取外謀。
「這……」一文士道︰「如今他們佔上鋒,豈肯輕易罷休,想要和,此時怕是難了!」
諸將也道︰「不錯,我軍剛敗,他們必咄咄逼人,不肯罷休,豈會輕易談和?!恐怕只肯叫我們投降?!投降,焉能如此?!」
和可以,但是投降,則是另外一回事了。
蒯越是顧此失彼,此時已經是後悔不迭了,也就是說,他失去了最後和談的機會?!
「無論是割城,還是要財貨,皆可應之,只要贖回蔡將軍無恙,一切皆可談判。最重要的是,要讓蔡將軍緩上一緩,別在坡上出事。」蒯越道︰「誰願意去敵營出使商談?!」
眾人面面相覷,沒有人敢應聲。
這個事,談得好,不一定有功勞,談得不好,就是死罪。談成了又怎麼?!那是千古罪人!
蒯越見眾人無法應答,一時之間,長嘆道︰「……都說荊州是集聚天下才氣之地,難道臨陣而出使者都未曾有人嗎?!
呂介面色難看,見眾人俱都不應,便道︰「大人,既不可談,不如戰!」
「我軍士氣已弱,軍士已疲,如何戰?!」蒯越道︰「戰未必勝,勝未必能保得住人,而將軍,根本拖不起!」
呂介十分羞愧,道︰「末將無能!」
「那呂青甚為驍勇,龐統又計多出,呂將軍不必過于自責。」蒯越道︰「既是如此,那越便去信一封,先探探龐統的態度!」
一說要和,自然不可能先拿出籌碼說要割城之類的。
這封信中,自然是以旁的為要,此時財物,反而是最輕的!
封很快在多雨綿延的時候發出,到達龐統手上的時候,龐統正在啃吃羊肉呢。一見此信,都樂了。
諸將圍上來,道︰「寫的什麼?!」
「言願獻十車金換蔡瑁將軍與眾將士回……」龐統笑道,「蒯異度也有服軟的時候!」
西涼兵馬眼楮都亮了,搶過信,翻來覆去的看,也看不懂這文字,便抓耳撓腮的道︰「……換吧,換吧,十車金吶,與眾將士分之,眾人皆可富也!」
龐統冷笑著睨了他們一眼,道︰「鑽進錢眼里的強盜之流嗎?!骨氣值錢,還是金值錢?!」
「當然是十車金值錢!」西涼兵馬十分理直氣壯的說著,仿佛不以為異。
龐統氣了個半死,指著他們鼻子罵道︰「……為此一戰,死了多少人?!諸死之人,難道只是十車金就能換來了?!我現在殺了你們,去換金子,你願意?!你們願意,我還不願意呢?!這些個眼皮子淺的。氣死我也!」
西涼人卻不以為異,生活在那里的人,搶掠是常事,基本上不是搶牛羊,就是殺人,與部落奪財物啥的,有時候也有傷亡,在他們的意識里,這種搶盜之行,用點人命換來的財物,很正常。
而現在這場戰爭也沒什麼多大的傷亡,卻能換十車金,在他們的概念里,這已經很劃算了!
不過他們都沒說了,看龐統生氣,也不想觸他霉頭。
見他們的表情,龐統便知道他們怎麼想,嘆了一聲,道︰「汝等如此作想,我倒不以為異,若馬超,馬騰也如此作想,西涼處境,哼!將來還不如以前的呂布。敗如走犬!」
眾人便不言了。撇撇嘴。
龐統想,馬超無法無天的,不是那種看錢的人,他也絕不是那種人,這臭小子恨不得捅破天去,錢財完全讓他心動不了。
但是馬騰就不好說了。到底是一方之主。恐怕是極看重利益的。有時候會看重些眼前的利益而忽略長遠利益。這也是西涼那個地方的眼界決定的。
那地方蠻荒,有時候逼的你不得不看眼前處境,因為眼前的處境你抓不住,你就死了,那里生存條件賊惡劣,部落之間殺來殺去的,各勢力打打殺殺像吃飯一樣尋常。有時候根本都顧不上長遠利益,只能顧短期的利益。
龐統也不要他們生氣,笑道︰「明明穩操勝券可以得到更多好處的事情,為何只要點錢,就能做成呢?!」
西涼兵馬眼前一亮,道︰「軍師能討要到更多的好處?!」
「那當然……」龐統笑道︰「說你們眼皮子淺,你們還不服。你們信不信,要是要了這十車金,把蔡瑁還回去,天下人能把你們少主馬超笑死,馬騰也能氣死。」
眾人悻悻的模模鼻子,他們也只是這麼一說,馬超若真在這兒,他們也是不敢這樣胡亂發表意見,亂說話,只圖好處的。
比起錢財,西涼的擴張,當然更重要,哪一個諸侯不想擴張。只是打來了這里,這不是沒辦法擴張到這兒來嗎?!所以想著能討點好處,也使得。
「這是蒯越的試探,他心里的牌,絕不止是這麼點……」龐統道︰「他們是求保得蔡瑁心切了。」
「軍師想要什麼?!」西涼兵馬們道。
龐統笑道︰「襄陽城如何?!」
眾諸眼楮大亮,狂點頭道︰「劃算,劃算,比十車金劃算!」
龐統翻了一個白眼,道︰「要了你們進去搶掠?!」
眾人干笑,不語。但卻是默認的!
「出息!」龐統無語道︰「竭澤而漁,半點養魚的知識都不懂。殺雞取卵,蠢材所為……」
「……」別以為他們不知道軍師是在罵他們。
「聖人何以仁治天下,而立國?!」龐統的歪理來了,道︰「依你們的理解,這不是干蠢事嗎?!把好處分給百姓,這不是蠢是什麼?!」
「是啊是啊……」眾人道。
龐統道︰「你們攻入了一個城,進去搶一番,然後回家是不是?!」
「嗯嗯,對對對,」眾人道。
「如果我不搶,我還分財物給人呢,我把這羊群,啊,不對,是城給養起來,叫百姓納稅,然後呢,年年有余財收,還有個好聲名,還不用打仗和死人,人們還要贊人為聖人,聖主,仁治天下,你們說,哪個劃算?!」龐統道。
眾人愣住了,一臉糾結。因為中原的東西他們似懂非懂,以前不懂,但是听著龐統說吧,好像有點懂了。
對比起來,確實他們只想要一次性的財,還積累了仇恨,的確很傻又蠢。
他們便不說話了。
「為了十車金,收了這錢,天下會說馬超為了這點財物,打了這麼一仗,呵呵,以後諸侯之間,就沒馬氏的事了,哪個能瞧得上這樣的人?!不入流,」龐統道︰「但是要城池就不一樣了,懂嗎?!」
听起來是有點道理的樣子,但眾人憂心的道︰「……要來干嗎?!誰留下治城,給徐州,那我們還是白打仗了!」
「人家給你分輜重馬匹的時候,你們也沒白拿啊。」龐統道。
眾人便不說話了。
「你們跟著馬超來這,純粹只是為了好處?!」龐統道。
「不是,」眾人道。
「這就行了,財物要,城也要,財物帶回去,城,送與徐州駐守,也算是給他們的回報了……」龐統道。
眾人听了,也沒什麼反應,他們本來就對城池沒什麼興趣。
龐統反而松了一口氣,說這些,就是為了不想讓他們一口答應而已。現在告知他們,他能談到更好的價碼,他們反而就不會急功近利了。
但是也因此,能夠知道點,西涼人的通病。
攻掠城池而不能守,終究是鏡花水月。
游牧民族多數如此,不足為懼,再強,也是有限的。
龐統說服了他們,便來與呂青商議,呂青正準備晚上攻營呢,見了此信,倒是有些詫異,道︰「……蒯越不會是想行緩兵之計吧?!」
「我也是此想,」龐統道︰「怕西涼的人信以為真,急著要答應,費了些口舌,才哄住了他們!」
呂青一樂,這些西涼兵馬義氣是歸義氣,但是沒有馬超這個魔王約束著他們,確實是有點難管束,也是難為龐統了。
「雖是如此,但可以顯見的是,蒯越已經急了,他怕蔡瑁不保,所以,現在已不惜代價,要蔡瑁回……我看,至少有三分真誠之意。」龐統道,「我即刻回信,要襄陽城!」
呂青道︰「他們哪會答應?!襄陽是荊州的門戶,交出了襄陽,就是交出的荊州的鑰匙。」
「我自然知道,他們不會答應,」龐統一笑,道︰「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莫非也忘了?!」
呂青一愣,便樂了,是真的服了龐統這個人。
擱一般人,見制住了蒯越,拿住了機竅,見對方服軟,必定已經在想怎麼談判要好處,到這個談判的階段了。
但是龐統沒有,他是打算兩管齊下!襄陽能要得到最好,要不到,他也不以為意,還是以戰為主。
「我去回信,晚上,你則繼續進攻其營,還是要小心,蒯越此人詭計必多,他營必有防範。切勿中埋伏之計!」龐統笑道︰「我料他不光會守營以待,還會半夜來襲我營陣,不信,且瞧!」
呂青道︰「如果真是如此,那他營中必有埋伏!」
龐統點頭。
呂青不禁嘆了一聲,果然都是千年的狐狸啊。
這兩邊都是準備暗渡陳倉的意思了唄!
偏偏明面上那信還談的跟真的似的。呂青覺得龐統在看到信的時候,就已經知道必有詐。他根本都沒信過。
但是,還一本正經的解釋給西涼那些一根筋的人听,也是難為他了!
呂青一想,不禁一樂,道︰「若是暗間有恙,且引火為號,我來救!蔡瑁可是至關重要的一張牌,不可失也!」
龐統笑了一聲,道︰「西涼這些人若是連個坡都守不住,還能干什麼?!不必來救,必能克而勝之!」
呂青笑著去了。
龐統果然送了信去,信中當真是獅子大開口,送到蒯越面前的時候,蒯越看了面色嚴肅了一些,卻沒有什麼憤色。
眾將卻與文臣們都氣炸了,道︰「……欺人太甚,欺人太甚,竟然要襄陽城!那龐統是何德何能,敢以此要脅之?!」
蒯越道︰「雖然過份,卻不是不可談。難道眼睜睜的看著蔡將軍受困而至絕境嗎?!」
眾將像噎住了似的,道︰「我們可戰而死,可是獻出襄陽,萬萬不能,若是行此,荊州威嚴盡失也,再無有以往之威信于天下……」
見蒯越不答,臉色一變道︰「莫非大人以為,這還有可談?!」
蒯越不動聲色,只是憂心忡忡的道︰「……我自寫信去,與龐士元約時間談此事……」
「大人,若獻襄陽城,為千古罪人啊!」呂介為首,都跪下苦苦泣訴哀求!
眾文臣皆哭道︰「……恐我等為荊州罪人矣,如何回去見荊州鄉老?!」
蒯越卻依舊寫了信要約龐統談判此事。
眾人失望而散帳,一時之間,人心愧惶不已。
呂介卻留在帳中準備死諫,「大人,介願一死,必維護荊州尊嚴,救出將軍,只是萬萬不可獻出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