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十四章 慘幕

劉備並非沒有派人去聯系朱。

他一邊進軍,一邊派了信使前往安邑,以確定朱是否真的在拖著牛輔。

可惜時不待我,他沒辦法前往安邑支援,只能繼續進軍。

原因也說了,距離和時間不夠,去找朱就意味著失去一個偷襲長安的機會,糧草也不足以支撐聯軍抵達安邑。

所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往長安進軍。

大軍從鄭縣北面的渭河過河,抵達了下邽縣,這地方就是後世的渭南市北部,只要從下邽縣西部過了涇河,就抵達了左馮翊縣。

下邽縣的百姓並沒有撤離干淨,長安的人口本來就不少,忽然又涌來百萬洛陽百姓,周邊就顯得更加擁擠。

哪怕徐榮想要堅壁清野,也得看看長安周邊還有沒有地方可以給他挪。

除非他搞大屠殺。

但即便徐榮喪心病狂到學曹操,可也沒那麼多兵力去做這件事,所以包括下邽、左馮翊、陽陵、長陵等地都是人,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下邽縣城內得知聯軍殺來,守軍直接逃跑。街道上一片兵荒馬亂,有錢人家早就逃走了,剩下的都是走不掉的窮人。

聯軍士兵步入城內,看到的是一副相當淒慘的景象,各處街巷里,牆根下,密密麻麻,坐著躺著逃難過來的人;這些人蓬頭垢面,衣衫襤褸,面無表情,空洞的眼楮也完全沒有任何神采,只是呆滯地望著前方。

城內遍地都是污水,污水里連只老鼠都沒有,因為城內能吃的已經吃完了,除了腐爛發臭的死尸以外;還活著的人,也如行尸走肉一般活著,沒有一絲絲人身上應該有的活力與氣味。

董卓將洛陽百姓遷到長安,卻完全不管他們的死活,隨意將他們丟棄在長安周邊的城市里,京兆尹一夜之間涌現出那麼多人口,不管是從任何角度都難以消化。

哪怕是地主莊園經濟,關中平原的田地就那麼多,而且又是冬天,根本不需要這些人,大量的人口如牲畜一樣,最先死的是老人和小孩,然後就是婦女。年輕力壯的也許還能參軍或者當奴僕,可更多的人卻悄無聲息地死在了這個冬天。

在守軍撤離之後,城內僅剩的一點秩序也被打破。街上到處都是打砸槍殺,哪怕是聯軍進入城里,很多人都對他們視而不見,與其在這個冬天凍死或者餓死,還不如在臨死之前做點什麼,不至于死得太慘。

劉備臉色極為難看地四處掃視城內如末日般的景象,他完全沒有想到董卓把人口遷移到長安之後,會是眼下這般光景。到處都宛如人間地獄一樣,小縣城里,充滿了慘劇。

他就不明白,既然董卓完全不需要這些人,那為什麼一定要強行將他們遷移過來,任其自生自滅?

就為了不讓關東軍得到這些人口?

如此行徑,跟禽獸有什麼區別?

「大哥,你看。」

關羽忽然拉住劉備,指向不遠處。

劉備尋聲看去,看到在東面的牆根下,有一個女人。

那女人屈著腿跪坐在牆邊的泥地里,披散著漆黑骯髒結綹的頭發,一身的襖褲早已經滾得爛污糟,一手掀著扯線爆絮的黑襖子,一手把個干癟癟的胸脯朝懷里的孩子嘴里塞。

那孩子細得篾條一樣的小手曝露在寒風里,手指就象雞爪一樣蜷縮著,細得像是骨頭,兩眼緊閉,沒有血色的臉蛋和嘴唇都泛著一層青灰色。

任憑母親如何撮弄,他都沒有半點的反應,黑黑的乳投一遍遍地塞進他的嘴里,又一遍遍地從嘴角滑出來

「這」

劉備被這一幕深深地震撼了。

愣在原地許久,嘴巴張開,想發出聲音,卻發現自己什麼都說不出來。

唯有一雙眼楮,早已經被淚水浸透,模糊了視野。

恍然間,撲鼻的肉香傳來。

附近麻木的人像是一下子活了過來,雙眸露出貪婪的神色,循著肉香找了過去,卻是一扇木門內,有人熬煮著一鍋湯。

見有人闖進來,肉湯主人拿著刀紅著眼楮,惡狠狠地道︰「滾,這是我用我兒子換來的。」

所有人都看到那湯里上下翻滾著慘白的小兒手臂與大腿,人油花漂浮在水面上,肉香四溢,甚至有半個頭顱隨著翻滾的開水上下起伏,兩只眼楮空洞洞地,森然地看著他們。

易子相食!

劉備呆呆地看著這一切。

在他有限的記憶里,也就記得《左傳》《史記》中有記載,如楚伐宋,「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

還有三家分晉,韓、魏、趙把晉哀公圍在了晉陽一年多,「三國攻晉陽,歲余,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城中懸釜而炊,易子而食」。

除此之外,隱約還記得桓帝時,河內大旱,赤地千里,百姓易子相食。

但不管是從史書里看到這些,還是听聞桓帝時的那場災難,都是冰冷的幾個文字而已,又如何有親眼見到來得更加令人震撼人心。

直到此時此刻,劉備才明白,從洛陽被遷移走的百姓,日子過得到底有多艱難。

或者說,他們已經連牲口都不如,連野草都比不了。

牲口至少有人喂,野草還能生根發芽。

「大哥,大哥。」

關羽輕輕地推了一下他,將劉備驚醒過來。

「啊?」

劉備有些茫然地看了他一眼,直到此時才發現,自己已是淚流滿面。

「該走了。」

關羽小聲提醒。

「哦。」

劉備想夾馬月復催促的盧離開,卻發現腿在顫抖,已經動彈不得。

還是關羽在的盧臀上拍了一下,才讓馬匹繼續前行。

可出了下邽很久,劉備都忘了那兩幕。

如燒紅的烙鐵,深深地印刻在了他的腦海里,如跗骨之蛆,揮之不去

徐榮怎麼可能不知道劉備繞道下邽。

七萬人馬在平原上浩浩蕩蕩進軍,只要不是瞎子,肯定會派斥候探馬去監視。

所以當探馬回報,徐榮輕點下頜,說道︰「意料之中的事情。」

段煨道︰「看來聯軍是要從渭河北部走陽陵,從渭橋而來,我等是否提前去設伏?」

「設伏?」

徐榮瞥了他一眼,問道︰「靠我等這三萬兵馬去伏擊人家七萬兵馬嗎?渭橋又不是什麼險峻之地,冬日水枯,就連大河都有能淌水過去之地,更別說渭河了。」

「那」

段煨不太明白,既然選擇誘敵深入,又不打埋伏,那誘敵深入還有什麼意義?

徐榮苦笑道︰「我軍兵少,只能據城而守,關東軍糧少,只要堅守兩三日,他們就會自行撤退。」

段煨納悶道︰「既然如此,那我們為何還在灞橋,不趕往長安嗎?」

「長安自然是要去的。」

徐榮思索片刻,蹭地站起來道︰「我帶一萬人去左馮翊,你留下來守住灞橋,一定要守住這里,知道嗎?」

守灞橋?

關東軍不是從北面主攻嗎?

難道他們分兵了?

段煨不是很清楚,但也是點點頭︰「好。」

當下,徐榮領精兵一萬,過灞橋,通過長安東郊,往北面左馮翊而去。

董卓現在的部下兵馬其實不止十萬,面對關東軍與朱的威脅,他同樣在擴兵,兵力已經接近二十萬。

這些兵馬主要集中在長安、左馮翊、陽陵、長陵、安陵、掫城、新豐、下邽等京兆周邊城市。

但新招的兵馬戰斗力並不是很強,像下邽守軍也有三四千人,遇到劉備大軍,直接連抵抗都不敢抵抗,棄城逃跑。

所以董卓的主要戰斗力,還是洛陽那點老底子,南軍北軍加上西涼軍並州軍等兵馬。

現在長安城中,說是有六萬人,實際上只有兩萬人是老兵,四萬的新兵,根本派不上什麼大用處。

牛輔去迎戰朱的時候,帶了八萬人過去,其中一半西涼軍老兵,一半新軍,被朱的十余萬大軍打得找不著北。

原本老兵有十萬,在劉備打入關中的時候,函谷關、湖縣、潼河等戰役,就損失了近一萬,所以徐榮加上段煨,手底下只有三萬老兵。

徐榮的兵力部署很簡單,他決定在左馮翊、陽陵、長陵等地分段阻擊,拖延關東軍的路線,最終決戰地則選擇在長安城北。

第二日,上午隅中剛過,左馮翊縣城外,蒼涼的地平線上,烏泱泱的人海緩緩向著城池靠攏過來。

徐榮臉色不悲不喜地望著遠方,麾下張繡李蒙等人表情卻是十分凝重。

城內只有兩萬人,且戰斗力極低。

沒有一點前奏,也沒有一點準備,戰爭就這樣打響。

密集的鼓聲轟隆隆敲打,號角長鳴。

劉備軍兵分三路,向著城南城北方向移動,這是要兵圍左馮翊,從四面攻城。

等到兵馬都準備好之後,仿佛一聲令下,全軍出擊。

雖然在華陰縣的時候,劉備也打造了一些攻城器械,但比不得虎牢關外的情形,雲梯總共不到千架。

艱難苦戰半日,聯軍丟下千余具尸體,如潮水般撤去。

看著遠處撤離的關東軍,徐榮毫不猶豫地道︰「撤兵,去陽陵!」

部下張繡不解道︰「將軍,今日守城並不算艱辛,為何要棄城而去?」

「不棄城,關東軍直接繞過左馮翊,佔領陽陵和長陵,補充了軍糧,我們就算出城去偷襲他們後方,打得過嗎?」

徐榮瞥了他一眼,西涼人頭腦就是簡單,一點都不考慮實際問題。

他現在在左馮翊拖延時間的任務已經完成,關東軍的腳步又被耗了一天,但繼續待在左馮翊,兵力不夠的危險總歸是要暴露出來。

一旦關東軍回過神,直接繞開左馮翊去打陽陵,那他到底是出城去追擊,還是繼續守城?

出城追擊,野外作戰打不過。

守城的話,那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陽陵和長陵失守。

這二城中還是有不少糧草,若是被關東軍繳獲,那這次計劃就會嚴重受損,這是徐榮不能允許的事情。

只希望,呂布能夠早點回來!

徐榮看向西方。

董卓最重要的那支部隊,西涼鐵騎,也應該快回來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