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九十三章 顛倒和白

這人居然將滿清的奴役,說成是漢人求官。面對姚啟聖的問話,周昌一時見竟然無言以對。只得道︰「你這是胡攪蠻纏,滿洲人毀我衣冠,改我發式。這是斷我們漢人的傳承,聖人有言‘身體發膚,受之父母’。豈能輕易的就改變,你們看看該問滿洲人服飾的人,還有一點漢人的樣子嗎?整個就是夷狄蠻族,難道我們不該反抗,不該重塑華夏嗎?」

那人又道︰「你這樣說也不對,滿洲人進了中原後,有沒有廢除孔孟之道,有沒毀我漢人的聖人之言?既然他們沒有,反而遵從孔孟,學習我們漢人的聖人之言。這難道不是,滿洲人融入了我們漢人之中嗎?」

周昌頓時怒道︰「你簡直就是一派胡言,來人,將這個胡說八道的人給我拿下。他如此為滿洲人說話,一定是清廷的奸細。」那人卻一點都不膽怯,反而笑道︰「看看,你們不過就是一群亂臣賊子,借著反清復明的口號,擾亂地方的。如今我不過是說了幾句公道之言,居然就被你們說成了清廷的奸細。」

听見這人這樣一說,周昌反而不敢直接抓人了。一旁的孫和安見狀,道︰「周大人,你跟這人說不清楚。不如把他交給我們,我保證不出兩個時辰,就讓他自己把所有的事情,完完全全的說出來。」

說著就要上前抓人,周昌忙制止道︰「孫百戶不可,看他的樣子是個讀書人,如果沒有犯什麼事,我們擅自抓捕可是擾民啊。」孫和安不理,道︰「你要是怕惹事,你干脆不要管這事。就讓我們來,我才不管他是什麼書生不書生的。」

當即對著這青年道︰「不管你說的滿清有什麼好,我只知道,自從滿清來了後,我們的村子沒了。清兵在我們的地方上燒殺搶掠,根本就不把我們當人看。這些在你們這些讀書人眼里,不過是戰亂里的一個數字罷了。但這些事情對我們來說,那就是活生生發生在眼前的事情。」

那青年有些輕蔑的看著孫安和道︰「你不過是一個丘八,有什麼資格來教訓我?我姚啟聖就不相信,你們沒有搶過百姓,沒有燒毀過村莊。」孫安和道︰「這點我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我們沒有。」

見姚啟聖不相信,孫安和指著後面的人道︰「你要不信,我們這里的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回答你。他們中間有很多人,以前都曾是清兵,就連我也是武昌城里的一名清兵。當清兵的時候,從來都是當官的搶大頭,我們搶小頭。燒殺搶掠也是常有的事情,殺人劫財也不稀奇。但是自從我們加入復明軍以後,從來沒有發生過一起騷擾百姓,掠奪百姓錢財的事情。」

剛才因為百姓聚集,孫安和不得不將軍隊給召集起來,但見孫安和指著自己,頓時都齊聲道︰「對,百戶說的沒錯。我們自從加入復明軍後,從來沒有發生過一起騷擾百姓的事,更不要說是搶百姓的錢糧了。」

面對這些人將士的齊聲回答,頓時所有的百姓都為之動容。這樣的軍隊,和清兵比起來,確實強了不少。清軍在城里耀武揚威,作惡多端的事情,可就在前幾天都還有。這些百姓都是親生經歷過的。

而這兩天復明軍進城的表現,百姓也都看在眼里的。頓時所有人對姚啟聖都很不友好,不斷的指著姚啟聖胡說

八道。面對這些百姓的指責,姚啟聖也不放在心里,在大清不敢說話,在大明還不敢嗎?

當即姚啟聖大笑道︰「就算如此又能如何,不過是為了愚弄百姓裝模作樣而已。難道這朱明復國了後,這些百姓就不用承擔沉重的徭役,不用在繳納巨額的稅收嗎?這天下依然是要姓朱,難道你們不是為朱家的人賣命?」

姚啟聖冷眼看著周圍的百姓道︰「你們真以為只要大明復國了,你們就不用受那些當官的人盤剝嗎?你們太幼稚了,你們想想,當初在大明的時候。吃不飽,穿不暖,還要被朝廷不斷地加派糧餉。」

周圍的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想起崇禎年間,百姓要負擔沉重的賦稅。頓時都有些遲疑,又覺得姚啟聖說的話也有理了。

周昌見狀,知道不能讓姚啟聖繼續說下去,當即道︰「你這是胡說八道,那照你這樣說,豈不是給滿洲人當了奴才,才是天下見最的一大事情?你自己自甘墮落,願意去給滿洲人當奴才當狗。你這樣對得起你的祖宗,對得起你的父母養你一場嗎?」

姚啟聖搖頭道︰「你這話說的又不對了,剛才我就說了,這不是當不當奴才的事情。在大明不是一樣要拜坐師,結鄉黨,不過是晉升的一條門路罷了。比起大清來說,大明的情況,還更加容易形成黨爭。你是讀書人,應該也明白大明的天啟、崇禎兩朝,朝中大臣只顧黨爭。根本就不管天下百姓的死活,這才導致了天下大亂。」

姚啟聖又對周圍的百姓道︰「也正是這樣,天下群雄並起,大家齊心協力要推翻大明這個腐朽的朝廷。最後讓天下百姓流離失所,讓天下人口銳減,這件事情,追根結底還是大明的過失。」

自從跟復明軍,在朱由棟的影響下,孫安和等人都把朱由棟視為大明的皇上了。而且朱由棟也確實一心想要光復大明,軍中的各項軍規,都是圍繞這不擾民來定的。所以孫安和等人心中,已經認定復明軍將要光復的大明,是天下獨一無二的。

他們能參與道這件偉大的事件里來,他們更是覺得自己是在做一件大事,在心里由衷的趕到自豪。現在听見姚啟聖,居然將天下百姓經歷的兵禍,全部歸結給大明,頓時這些將士都個個義憤填膺。

孫安和更是當即吼道︰「放你娘的狗屁,大明要真是如此不堪,這天下能有怎麼多的仁人義士,想要匡扶大明?我看你真的把書讀的狗肚子里去了,居然敢在這里如野狗般狂吠。」

看到孫安和氣急敗壞的樣子,姚啟聖更加得意道︰「哈哈哈,真是天大的笑話。你自己看看,當初多少英雄豪杰,想要推翻朱明的統治。就大明的朝廷,官府腐敗,皇帝昏庸,各地藩王盤剝百姓。光這三點就足以讓天下百姓拋棄朱明,可笑你們居然還想要光復朱明。」

孫安和本就是市井小民,在滿清混了一個巡邏的差事。現在讓他跟姚啟聖來理論,他哪里說的過,當即一張臉漲的通紅,半天也說不是一句話來。他身後的士兵,也大多是普通百姓,更加說不過姚啟聖,一時間誰也說不出一句話來。

旁邊的周昌到是讀了幾本書,但也不過一地方小吏。這時候他還沒有經歷官場

的歷練,爭論起來也不說姚啟聖的對手。頓時,南京滿城前面,就剩下姚啟聖在人群中侃侃而談,頗有幾分風度。

只听見姚啟聖道︰「大明的弊政是數不勝數,各級官吏,隨意加征火號。為了撈銀子,更是巧立名目,不顧百姓死活,導致天下百姓民不聊生。這樣的王朝和官府,還有匡扶的必要嗎?」

然後姚啟聖指著孫安和等人道︰「現在居然有人,明目張膽的要光復這樣的朝廷,他們這是想做什麼?就算他們現在能做到與民無犯,也不過是惺惺作態。來誆騙天下百姓而已,一旦他們光復了朝廷。我們將面對的依然是無休止的稅賦,還有各地豪強,皇室藩王的欺壓和盤剝。」

姚啟聖越說越來勁,又轉身對百姓道︰「如此的朝廷,值得大家來光復嗎?但是大清就不一樣,如今順治皇上,聖明無不。各地官員吏治清明,所有的臣工都恪守法紀,更沒有分封各地藩王。百姓的稅賦負擔也不重,與民休養生息,正是創造大清盛世的前兆啊。」

周昌道︰「你簡直就是顛倒黑白,胡說八道。如果滿清真有那麼好,怎麼北方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月復?看看清兵在江南都做了什麼?揚州八十萬漢人,江陰十萬百姓,嘉定更是被屠城三次。難道這些都是聖明嗎?這就是與民生息嗎?」

姚啟聖道︰「你這話又不對了,那揚州,江陰還有嘉定,甚至後來的廣州。這些地方是滿洲人屠殺的嗎?那些都是漢人李成棟,劉良佐,還有尚可喜和耿仲明,是漢人自己殺的,你卻要硬加給滿洲人。誰在胡說八道?何況後來李成棟,佟養甲這些人不是又叛投了明朝嗎?這麼說來,這些地方的人可都是大明屠殺的啊。」

見姚啟聖如此不要臉,周昌道︰「到底誰在胡說八道?你居然將這些事情扯到大明來了,見過不要臉的人,還沒見過這樣厚顏無恥才人。」

姚啟聖道︰「我怎麼厚顏無恥了,我這說的都是事實。反到是你根本就舉不出例子倆,卻在這里胡說八道。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豈是你在這里顛倒是非就能蒙蔽視听的?」

面對姚啟聖的倒打一耙,周昌也不知道該怎麼辯解,氣的他就直想抓人。一旁的孫安和更是氣的大吼道︰「周昌,還等什麼?難道就要讓他們在這里胡說八道,黑白不分嗎?這樣的人,不拉去殺了,留著他做什麼用?」

後面的復明軍將士也都紛紛吼道︰「對啊,周大人,把他拿下,讓他好好嘗嘗衙門里的大刑。讓他說出他背後指使的人,他一定是清廷的探子。否則怎麼全部說清廷的好呢,還百般詆毀大明。」

姚啟聖大笑道︰「怎麼?說道你們的痛處了?你們光復大明,不就是想繼續作威作福嗎?其實你們只要願意投降大清,依然有你們的榮華富貴。可是你們就是不能放棄你們那可憐自尊,非要說大清是在欺壓漢人。」

周昌道︰「這難道也有假?滿洲人欺壓漢人,這是天下人都看見的事情。他們到處殺人放火,凌辱婦女,簡直就是禽獸不如。清兵所過之處,百姓尸橫遍地,哀嚎遍野。所到之地,人間變成地獄,村莊城池變成一片焦土。難道這些不是滿清犯下的罪孽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