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81章︰鬼斧神工!

接受,還是不接受?

一步登天,還是一步深淵?

吳帝點到李仁修的名字,終于把他逼到了牆角!

他必須要做一個選擇了!

李仁修低著頭,邁步出列,心頭砰砰亂跳,仿佛都蹦到了嗓子眼似的,一瞬間,天人交戰,達到最高峰!

恍惚之間,仿佛周身的一切都模糊了;腳也不是踩在實地上,而是在雲端似的;額頭上也滲透出了豆大的汗珠。

深吸一口,他望向吳帝坐著的金燦燦的龍椅,鏗鏘有力的回答道︰「回稟父皇,兒臣願意承擔這項重任。」

最後關頭,他下注姚溫,賭他猜得對!

他並不知道,自己已經賭對了!

畢竟他、以及姚溫,都沒有讀心術,不知道吳帝的真實的想法!

在李仁修,這一次賭博,可是拼上了自己的命運!

賭對了,則一步登天!

賭錯了,則一敗涂地!未來無論是誰做皇帝,他都不會有好下場!能留下一條命,都是幸運!

吳帝是為了選繼承人,看哪個兒子更有能力,所以才把他們往朝堂上安排,給他們舞台。

一旦新皇登基,在新皇眼中,這些站在朝堂上、執掌各衙門權力的兄弟們,就是心月復大患!

心月復之患,當然要除之而後快!

這幾乎就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斗爭!

皇位之爭,不僅僅是至高權力之爭,還是性命之爭!

哪怕吳帝臨終前,把他們都從朝廷上撤了,幫新皇掃清障礙,也難保其他兒子的命運!

因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他們在朝廷中掌握過大權了!把他們的權力撤了,他們就能安心不再插手朝廷的事了嗎?

他們在朝廷之中,已經在官僚體系中,經營出了人脈關系網!這張網里的人,之前沒有站隊新皇,必會成為新皇的眼中釘,他們為了自身的利益,又豈肯讓自己的「主子」,真的退出朝廷?

縱然皇子們被吳帝撤了,等吳帝歸天,新皇登基,要把皇子們再「請回」朝廷,也不是沒有辦法!

想要理由的話,一萬個也能找到!

譬如,隨便找新皇的一個茬,然後說你這樣干,危及祖宗的江山社稷啊!既然是祖宗的江山社稷,那麼,皇族的人自然就都有理由來管一管了!也就自然的能名正言順的走上朝廷了!

如果官僚們再配合。

那麼,新皇的處境,將十分的窘迫!

所以,在新皇的立場上,一旦登基稱帝,為了鞏固權力,就得重用從龍功臣,以雷霆之勢打壓、清洗其他皇子在朝廷上的舊勢力!

並同時對其他皇子找茬,將之圈禁、抹殺,永除後患!

權力斗爭,本就殘酷。而吳國的朝廷情勢,更是凶險至極!

李仁修這一賭,可謂是把命都給押上了!

見他凜然受命,吳帝心里又是安慰,又是悲嘆。

在朝十七個兒子,就踏馬這一個,在關鍵時刻是能干事的!

其他的,都是沽名釣譽之輩!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將都如此,又何況君?

吳帝望向熟悉而又陌生的六兒子李仁修,見他額頭上滿是汗珠,不禁有些心疼。

吳帝此時,已經把對太子、四皇子的重視,轉移到李仁修身上了。

甚至已經有了傳位給他的想法!

但是,這些,李仁修並不知道呀!

此時,吳帝想的是︰這孩子甘願承擔這事,是踏馬真的傻,抱著為君為國的心思;還是聰慧至極,猜到我在把這事當考驗?

如果是前者,這樣的二愣子,真的適合做皇帝麼?

如果是後者,朕以前竟然沒瞧出他有這份智謀,心思之深沉,實在是可怕!

他倒希望是後者!

自己都感覺可怕,那麼他才能坐穩皇位、撐得住吳國這棟大廈呀!

「嗯,很好。」吳帝淡淡的稱贊了一句,當即就把六皇子李仁修和四皇子李仁予的差事給調了一下。

李仁修監理戶部!

李仁予監理刑部!

大局已定!

「老六完了!」諸皇子都這麼想著!

「六皇子完嘍!」諸大臣都這麼想著!

他們都感到竊喜!

少了一個競爭對手,總是好事呀!

他們不再把李仁修看做威脅了!

只有為數極少的幾個臣子,為李仁修感到惋惜!

//

太陽還沒有沖破地平線,火熱的光已把東方天際的雲層,暈染得緋紅!

大地上還彌漫的一層輕輕的薄霧。

安瀤城,吳國北方的總鎮!如同一只巨型的怪獸,匍匐在大地上,凝視著北方的蠻齊!

兩國之間,隔著一條河。名叫劍河。

這條河,很詭異!

劍河東西走向,東頭略往北偏,直通大海!

河寬三百丈,十分筆直,縱橫東西千五百里有余!河面距離地面落差有六七丈。

好像是什麼大神,用什麼神兵,劈出來的似的!

因此,還孕育出了神話傳說。

傳說,蠻荒時代,天庭的誅魔大元帥,曾斬魔在此。

一劍斬殺魔頭!

同時,神劍之威,劈出了劍河!

劍河之名,也是由此而來!

吳楚兩國相鄰,楚國在西。

兩國之間,以山湖為天然分界。

大界山,南北向,縱貫在兩國之間,卻分作兩半,分立在劍河兩邊,看起來真的像是被一劍劈開斬斷的!遠觀,斷面垂直地面,很是齊整!

劍河的西端,連接伏虎嶺山脈!山脈的東端,有吞日山。這山的東面一側,也被劈分開來了。

如此鬼斧神工的奇景,當真是不可思議!

伏虎山脈、劍河,山河一線,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

七八十年前,諸蠻趁著神州內亂,越境而入,起勢風靡一時,卻也終究被這道山河屏障所阻礙!

蠻齊、蠻晉、蠻秦,都在這道屏障以北!

吳國的安瀤城,就在劍河的邊上,相距不過五里,就像一只蓄勢待發的雄獅,隨時都會一躍而起,撲向河對面的蠻齊似的!

雄獅的西側,約五里,有一條南北向的人力挖出來的運河,寬有仈玖丈,河水由北向南,與劍河相交!

兩河水勢交匯,沖擊回旋,歲月洗刷之下,使得附近河堤地勢相對平緩,易于登陸。

運河繼續往南,又連通清河。到了清河,往東順流而下二百三十里,就是吳國京城了。

安瀤城雖然貌似有北撲之勢,但,實際上,地勢之利,是被蠻齊掌握的!

舟船順運河水勢而下,如離鉉之箭,能直抵劍河對岸!

站在安瀤城頭北眺。可見蠻齊境內,運河之中,近二十里外,大小戰船密布!陸上營帳重重疊疊,一眼望不到頭!

滿是整軍待發之象!

一場大戰,即將來臨!

……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