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49章 炮擊總統府

人民軍入粵,葉舉緊急調兵遣將,分頭在險要處設卡。在西線,于韶關西北金雞嶺以一個師固守,在東線,于河源以北獅子岩一帶布防。並命令廣州軍隊以更加猛烈的火力進攻孫逸仙,以清除月復部威脅,專心應對北面軍事。

在葉舉猛烈攻擊下,孫逸仙「永豐艦」多處受傷,不得已退出廣州灣。

葉舉打敗孫逸仙,正想騰出力來指揮御敵,沒想到于學忠見久攻不下,率部不遠幾百里,偷越梅州以北的陰那山、蕉嶺,冷不防佔領梅縣、興寧,有攻佔龍川,掩其右路獅子岩後路之企圖。

粵軍右路軍不得已分兵退守龍川,可人民軍本就兵多,又出奇不意,將粵軍少量援兵一擊而潰,挺進河源。獅子岩守軍前後受敵,全軍投降。

得手後的人民軍西線分兵兩路,一路以于學忠第9師、靳雲鶚第11師直插惠州,在羅浮山側與廣州粵軍作戰略決戰——博羅若失,廣州東面無險可守。一路以張誠德第4師經連平、翁源進逼韶關後路,佔領粵漢鐵路廣州至韶關段的鐵路,斷其前方補給。

人民軍以摧枯拉朽之勢,以百勝余威,攜正義之名,將粵軍打得鼠竄。讓遠在中原的吳佩孚之輩既驚訝于人民軍的勇于千里奔襲的勇氣,又感嘆于粵軍的腐朽——可是當初孫大炮就靠這支軍隊擋住了袁世凱、段祺瑞和自己的軍隊。這是為什麼?

張漢卿是知道這個答案的︰信仰。

北伐軍以前在孫逸仙手里,打得是「護法」的大旗,口號是建立一個三皿煮義的新民國,自然能讓士兵們餓著肚子上戰場還不帶怨言的。現在長官連孫逸仙都打了,人民軍又打著「平叛」的旗幟,這槍口到底向著誰?問題拎不清,士氣自然也不會高,又何必白白送命呢?

就像歷史上國民黨的兵一戰即潰,但在共X黨手里,立刻又勇猛無比,就像立馬換了個人一樣。你不能把膽怯、畏戰、怕死等頭餃加在他頭上,只能說得人心者得天下。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少。值此多事之秋,桂系也要痛打落水狗了。舊桂系首領陸榮廷也以「勤王」之名,自梧州出兵進佔封開、郁南諸縣,欲以西江為界,提前布置戰後利益分配。

這是一個順手拈來之舉,廣州以西再無兵可用,桂系可不費吹灰之力得到粵省雲浮、肇慶、江門、陽江、茂名、湛江等地區,約全省三分之一強的地盤。

三路夾擊,葉舉不得已于7月1日發出求和聲明。可是張漢卿怎能容他有半分喘息的機會?在7月2日的通電中說︰「于、張、魏、趙、靳各部宜迅即南下,完全解決正面戰場之敵人。東南統一大業在此一舉,‘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7月4日,廣州黃浦被攻陷,葉舉攜家乘船逃往香|港。

當天下午,于學忠部首先入城,為隨後趕來的少帥在城東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閱兵儀式。老桂軍首領陸榮廷,雲南唐繼堯都派人出席,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

隨後,張漢卿將入粵軍隊進行了改組,成立華南人民軍司令部,任命于學忠兼司令,老資格的奉軍舊將趙鳴皋反而擔任他的副司令。

于學忠只一年時間由一營長一躍而團長、旅長、代師長、然後成為與韓麟春、戢翼翹平級的方面大員,提升速度之快為奉系諸將罕見。印象中只有蔣百里一躍中將而上將,用了不到10天,但那是虛餃,于學忠是實打實的帶兵作戰將領,不可同日而語。

于學忠感激少帥之信任,但再三推辭,不敢受命。

他說︰「學忠從一營長簡拔而至團旅長、師長,即常戰戰兢兢,自問能力平庸,未能服眾。少帥更賦予大任于廣東戰略要地,學忠再狂妄,豈敢依允?老帥帳下能者何止千萬,請少帥為平衡老人之心,或請以趙師長為司令,或請韓副總司令兼任,或從遼寧調一二老將,學忠定惟命是從于帳下,不敢有誤軍令。」

張漢卿知道此人在史上評價頗高,忠心不二,個人能力又極強,從幾次大戰即可看出其眼光獨到、組織有方。

不過此時安排他做一方大員確實早了些,但假以時日,奉系軍中確實難有人可以超越。目今東南平定,桂、黔、滇各系內亂不止,又本貧窮之地,北面孫傳芳即將入閩,按正史將會是北進浙江的局面,且受華中人民軍壓制,只消以四個師的兵力鎮守在此,短期內應該不會有大的變故。

于是他沉靜地說︰「東北要地,老帥處除孫輔(孫烈臣)、張輔(張作相)、吳大帥外無人能擔此重任。華北郭司令是一合適人才,但北方多事之地,不宜調遣。人民軍中雖多勇將,但于戰略大局觀卻均不如兄長;至于韓副總司令…」

他看著于學忠,誠懇地說︰「他要協助我統一管理關內人民軍,暫時離不開武漢。現在全國形勢對人民軍很有利,弟不日即將親赴華北完成改編奉系入人民軍的大事,並將擬定新一步政治軍事戰略,華南一隅,全拜托給兄長了。」

于學忠感激于少帥對自己的信任,也深知肩上的重擔,他莊|嚴地行了個軍禮說︰「學忠一定鞠躬盡瘁,不負少帥重托。」

于是張漢卿力排眾議,正式委任于學忠為華南人民軍總司令,以趙鳴皋為副司令、靳雲鶚為參謀長、王瑞華為政治部主任,王瑞華還兼任華南地區人民黨代理書記,負責黨建工作。華南人民軍司令部轄有人民軍8、9、10、11四個師,司令部設在廣州。

本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則,張漢卿干脆讓于學忠兼任了華南地區武警部隊的籌備工作——反正軍政大權都已經委托他手,又何必對目前還落在紙上的武警部隊的掌控權戀戀不舍呢?

張漢卿于進入廣州的第二日,即下令人民軍越過西江,與桂軍對峙于高要。陸榮廷見人民軍勢大,不得已將兵退出所佔地方。

突然間大權在握,于學忠開始也有手足無措的感覺︰少帥太信任他了,自己一個外人,竟能越過人民軍元老、少帥完全放開手腳讓他干,沖著這份信任,他生出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感慨。

從那一天起,他傾盡全部心血,沒黑沒夜地要把華南人民軍打造成一支「听少帥話、能打勝仗」的鐵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