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婢不敢,奴婢是在替淑妃娘娘回答。」
寶珍雖嘴上說著不敢,但一臉的桀驁,完全沒有將她們淑妃娘娘和定王殿下都瞧不上眼的雲悠然放在眼里。
「母妃讓你替了嗎?」雲悠然不客氣反問道。
「定王妃,你的奴婢不也替你回答了嗎?你的奴婢能替你發聲,奴婢為何不能替淑妃娘娘發聲?」
仗著有不喜歡雲悠然的淑妃娘娘為她撐腰,寶珍反問起雲悠然這個親王妃來毫無顧忌,流暢的很。
「奴婢是在同你對話,而你,是在我家王妃跟淑妃娘娘對話時,一直在搶淑妃娘娘的話頭,這怎麼能一樣呢?」
春蘭毫不示弱的回敬道。
「你強詞奪理……」
「寶珍,退下!」
這一輪的過招自己的丫鬟算是敗下陣來了,雖看上去都是奴婢替主子發聲,那丫頭說的對,的確性質不同。
再說下去已毫無意義,淑妃將自己的丫鬟呵退,只道以前太過小瞧雲悠然這個野丫頭了。
「是,娘娘!」
見淑妃娘娘是真心讓她退下,寶珍心里一咯 ,回了一句,恭恭敬敬的站在一旁,再未敢發出一聲。
「雲氏,本妃正要問你,為何把琿兒交給花側妃照看?」
淑妃娘娘總算舍得給雲悠然眼神兒親自跟她對話了。
她說話的語氣听上去雖十分平和,卻無端的讓人覺著後面藏著一個大坑。
雲悠然心道,正戲終于來了。
不過正好,早早說清,也能讓淑妃早點免去花側妃的罰跪。雲悠然語速較快的將來龍去脈對著上首的淑妃講述道︰
「回稟母妃,水側妃一直生著病,不管怎麼治都治不好,直到送去別院靜養了兩月才徹底康復。
「之所以把琿兒送去花側妃處托花側妃照顧,就是因為水側妃需要靜養不便照看,更怕水側妃將病氣過給尚幼的琿兒。
「還請母妃讓花側妃起身,她照看琿兒本就辛苦,再這麼跪著,身體肯定受不了。」
還沒等上首的淑妃發話呢,水若瓊淚先眼婆娑地開口了︰
「王妃,妾在府里養病養的好好的,你為何硬要將妾送去別院?
「妾被王妃扔在別院兩個多月不聞不問,甚至連妾的琿兒都搶走,妾被關在別院兩個多月沒有琿兒半分消息,你知道作為母親,妾這兩個多月里過的多煎熬嗎?
「就算是妾病了,琿兒也有女乃娘照看,妾只求琿兒同妾在一起就好,妾怎麼可能把病氣過給琿兒?
「說到底,王妃就是看妾不順眼,就是想要把妾趕出府,何必說的那麼冠冕堂皇?」
看著水若瓊盈盈帶淚一副被她欺負慘了的樣子,雲悠然內心里半絲波動也無,因這一切都是水若瓊自找的。
況且,最好的大夫跟著,兩大丫鬟伺候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又沒誰苛待她,只是讓她靜了兩個月心養了兩個月病罷了,哪里就有那麼慘?
看看眼前替水側妃照看了兩月孩子,卻落得個罰跪下場的花側妃主僕,這才叫慘吧?
那地面又冰冷又堅硬的,淑妃到底何時才能讓花側妃起身啊?
雲悠然看著雍容華貴端坐上首,同蕭君昊有著七分相似的淑妃,未理會水若瓊的控訴,懇切地對著淑妃爭取道︰
「母妃,不管是送水側妃去別院,還是將琿兒托付給花側妃照看,都是臣媳做的決定。
「且,花側妃受臣媳所托照顧琿兒兩月有余,盡心盡力從未懈怠,這些殿下都是知道的,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即便不賞,也不至于罰跪吧?
「母妃,如今雖是炎夏,但書房地上又硬又涼的,花側妃主僕都是女子,女子本就身子骨弱,長久跪著怕是會傷身。
「若是用心照顧小公子反而受罰,那以後還有誰敢去照顧琿兒?王府上下只有這麼一個小公子,被眾位姐妹寵著不好嗎?」
難不成一見琿兒大美人們一個個都躲得遠遠的才算好?
見她佷女委委屈屈問了那麼多,當著她的面,這野丫頭竟都能無視到連話茬都不接,背後,還不知道如何囂張呢。
此時的淑妃,對她這個肆無忌憚的兒媳是真的有了幾分不滿。既你主動提到王府子嗣單薄,本妃倒是真得借此好好說道說道。
「雲氏,身為王府正妃,你還好意思提王府只有琿兒這麼一位小公子?你這個王妃是怎麼當的?
「後院這麼多女人,為何一個個的至今都沒有動靜?早早為王府開枝散葉是你的責任,你可明白?」
這話題怎麼就偏成這個樣子了?不是正在說讓花側妃主僕起身這事嗎?
「母妃,臣媳覺得眾位姐妹既然嫁進了定王府,想必沒有誰不想為王府開枝散葉吧?
「可這事兒臣媳只怕有心也無力,這得殿下努力才行啊!不如母妃幫忙勸勸殿下,請殿下到眾姐妹院里多呆呆?
「臣媳相勸怕殿下未必會听,當然,臣媳定會謹遵母妃教誨多多勸著殿下的。」
雲悠然的一番話,使得王府幾位大美人的小臉肉眼可見的紅了起來。
說啥呢,只能說自家王妃實在是太彪了!
這話說的太直白了些!
王妃還是不是個女人了?
就不能說的矜持一點委婉一點嗎?
不過若是淑妃娘娘真的勸殿下,那殿下會听嗎?
還有,她們這也算是在跟淑妃娘娘的娘家佷女搶夫君,淑妃娘娘真的會勸嗎?
她們是真的也想有個自己的孩子,奈何殿下幾乎都不去找她們呀……
「雲氏,听你這話音,你這是在怪你的夫君嗎?身為正妃,就不能排一個侍寢單出來?
「難不成這事兒也得本妃親自教你不成?你不是已經跟昊兒圓房了嗎,怎麼也沒見你這邊有半分動靜?」
她兒子什麼樣的性子淑妃心里豈能沒數?
後院這麼多女人,兒子偏偏一心只撲在了瓊兒身上。要說欣慰吧她也挺欣慰,可也有些無奈。
別人家的孫子都好多個了,她到現在依舊只有琿兒這麼一個孫子。
再說,這些高門貴女被娶進定王府也不能總當擺設,時日久了,難免會對她兒子產生怨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