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十八章 李繼遷神機妙算,黨項族保的平安

再說拓跋玉兒隨著哥哥李繼捧出宮,路上道︰「想不到,遷哥果然神機妙算。能夠借大宋北征、魏王政變之事,博得黨項一族平安。怪不得當年父親大人常說,繼遷之謀略,不亞姜尚、孔明之輩。」

李繼捧瞪了拓跋玉兒一眼道︰「閉嘴,此處乃皇宮之中,莫說無用之言。」又拉著拓跋玉兒加緊腳步。

原來此次拓跋玉兒攪合進入魏王政變,竟是李繼遷定下的一計。也算是對族兄李繼捧多年在照顧的報答,已報李繼捧一家老小在開封安度一生。

要說起此事,還得從李繼遷離家出走,在夏地起兵造反開始。

當年李繼遷反走大宋,返回黨項舊地,拉旗造反。前宰相趙普為太宗獻計,遣黨項一族首領李繼捧前往夏地鎮壓。特授夏州刺史、定難軍節度使、夏銀綏宥靜等州觀察處置押蕃落等使,並賜名趙保忠。為的就是李氏兩兄弟反目為仇,黨項族內相殘。李繼捧鎮壓成功,則平了黨項之亂,又失了黨項民心,有利無害;若是鎮壓不成,日後也好賜李繼捧個失職之罪,到時候再斬了其項上人頭,也可敲山震虎。為完全之策。

李繼捧接旨,不敢不從。家中老小皆在開封,隨其入宋的黨項舊部、子民也是不計其數。若是不從,恐怕不僅全家老小,在宋的黨項舊部、子民無不受到牽累。

隨後李繼捧授命前往夏地鎮壓李繼遷。結果到了夏地,兩軍交戰,李繼捧首戰告勝,李繼遷敗走。

不過李繼捧念及與李繼遷自幼一起長大,雖只為族兄,卻堪比親兄長。又見黨項殘留部族,如今為了苟活,與大宋抗爭,又有何罪之有。自己身為一族之長,若是親自自己族人,日後如何面見列祖列宗。隨後退守城池,每日指派小校前往詔安,卻不發兵。怠兵不戰。

太宗聞之大怒,派人革了李繼捧的官職,押回朝廷。李繼捧也主動放棄世襲割地,願守在京中,軟禁在家。這才平息了太宗的怒火。

而後派北征之時立有大功的先鋒曹光實,為銀、夏、綏、府、豐、宥等州的都巡使,接替李繼捧帶兵平亂。

都巡檢曹光實與夏州知事尹憲尋得李繼遷宿營之地,趁夜偷襲,大敗李繼遷。雖然李繼遷與其兄弟李繼沖趁亂逃跑,卻俘獲了李繼遷的老母親及發妻,算是立了一件大功。

太宗欣喜,派人壓了其母其妻,一同軟禁在李繼捧的侯府。卻不知,這可是李繼遷為報哥哥之恩,所用的計謀。

李繼遷沒有想到兄長能如此待他,心中有愧。于是故意暴露蹤跡,讓曹光實夜襲大營。其母與發妻為能助李繼遷成就大業,不願再跟隨。便留在營地,被俘受降。同時,大宋手握其母親妻子在手,又得此大勝,自然不會再難為李繼捧。

結果,果然如此。太宗大喜,雖沒免了李繼捧的大罪。卻也沒有深究,只是命其在府中好生照看其族弟的母親發妻,不可出開封半步。並拍了官兵、探子在側,時時監視。

同時李繼遷也沒有閑著,先是與黨項族內的豪族之女接親,取得大族支持,讓李繼沖帶舊部休養生息。然後隱姓埋名,潛入大遼,面見蕭太後,和年幼登基的遼聖宗。一年內,助其穩定朝局,大顯治國之道。室昉、韓德讓、耶律斜軫、耶律休哥等大遼重臣無不佩服。

取得信任後,李繼遷與聖宗結締契約,共同抗宋。聖宗雖知若是放李繼遷走,可謂放虎歸山,日後也是勁敵。但當務之急,多一份抗宋的力量,自己才能坐穩遼國的皇位。

隨後李繼遷與聖宗謀劃,同時選來一直想要取代皇兄帝位的魏王趙廷美,共商大計。

由契丹威逼大宋北境,迫使宋軍轉移視線。李繼遷趁機回夏地,組織舊部取銀、夏兩地。與遼軍成犄角之勢,壓迫宋軍。而後,大遼朝廷散布謠言,讓大宋誤認遼國主少國疑,群臣不服,朝內紛亂,無暇顧外的假象。

魏王在京,慫恿百官勸太宗發兵北征,誘騙宋軍攻打燕雲十六州。李繼遷則派兵騷擾大宋西北邊境,讓其派兵鎮壓,減少對遼打擊的兵力。待國內空虛,魏王政變,取得王位。同時遼國誘敵深入大遼月復地,圍而殺之。待大計事成,三家再分天下。

卻是不想,這魏王成了李繼遷大局之中必死之棋。若是魏王稱帝,大宋必然國亂,不用北征大敗,都無力再與大遼相抗衡。若是大宋滅亡,遼國有如何能在容忍小小的夏地黨項一族。于是李繼遷暗中派拓跋玉兒留守京城,助大宋朝廷平叛魏王政變之亂。

拓跋玉兒也不負眾望,之前夜間救得白少羽。又盜走曾琛匕首,抹去劇毒。而後引王猿來到魏王府擒獲,道出政變之事。魏王雖然事事做的周密,卻不知有自己人為其下了絆子。拓跋玉兒知道計謀全套,自然不會找不到突破口。

此外,在暗助之時。拓跋玉兒才發現,這族兄還是小看的宋太宗。自己還未有什麼助力,太宗就已有察覺。如此一來,倒也省事,不過看王猿一行幾人一只揪著此時不放,也就以此為契機,幫上一把。以此來成為助宋平亂的功臣之一,日後也好立功請賞,保哥哥李繼捧一家安度一生。

這才有了後來的故事。如今大事以成,如今魏王政變不成,北伐失利。大宋元氣大傷,再也無力征討銀、夏兩州。此外遼國隨敗了宋軍,可政變不成,大宋根基猶在,也不敢輕舉妄動。如此一來,三足鼎立,黨項一族自然也再無戰事,保了平安。

果不其然,今日太宗召見,也是寄希望于李繼捧出面,撮合李繼遷歸順大宋。若是大宋能與黨項和平相處、互不侵擾。黨項一族也算終于有了自己的容身之處,他日一族復興,指日可待。只盼的這一天能早已到來。

正可謂,黨項一族多危難,幸得拓跋畫像懸ヾ。大計謀得天下亂,西夏基石李繼遷。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