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魏王布置的臨時賑災點在災民的眼中無疑是他們的救贖。上層的斗爭與他們何干,為了這口吃的,他們就沒有什麼不能干的。他們一個個排著隊等著分粥點的分粥,有碗的拿著碗,沒有的就拿密實的布,拿手去接。

每一個分粥點除了一個分粥的,一個記錄的人,還有二十個負責維持秩序的人。負責分粥的人一個個都人高馬大的,為的就是震懾住這群要粥不要命的活死人。

「下一個。」分粥人不耐煩地擺了擺手,都分了一整天了,眼看太陽都快要下山了,還沒完。

「這位上官,能不能多給我一碗,我是代我阿娘打的,她餓的已經站不起來了,真的,我不騙人,我在我們村兒是最誠實的……」說話的是一個半大小子,手里還拿著兩個有著裂痕的破碗。

分粥人只不過是例行公事般舀了一勺,「小子,今天你多要一勺,明天他多要一勺的,那粥還能分得下去嗎?一人一勺那是咱王爺定下的規矩,滾滾滾,下一個還等著呢。」

半大小子手里捧著一碗粥有些不知所措,後面的人卻等不及了,一把把人推開。

你以為這是悲劇嗎?這就是人世間。每個分粥點都會遇到,分粥人也會听到五花八門的理由。他們可憐嗎?可憐!但是他們也是幸運的,至少他們還有一碗粥,支撐不住的早早就在半路化為了白骨。

每十個分粥點有一個負責人,這里的負責人姓董,他妹妹就是魏王後院最受寵的那一個。

「哥,我們這樣不會出事兒吧。要不這錢我們就不賺了。」董珠動了惻隱之心,看著災民們一張張皮包骨的臉她就難受,這錢賺得她心里燒得慌。

「珠妹啊——這錢我們不賺,別人也會賺,那為什麼不自己賺?芳妹也不容易,她給我們攬這活兒,說到底也是為王爺效力,我們作為芳妹娘家人怎麼也不能拖後腿不是?況且我們董家可算是夠有良心了,一兩米三兩米糠,每一鍋粥不說立得住筷子,好歹那手一接,不至于嘩嘩流跟流白水似的。」

董瑞指了指分粥人和維持秩序的二十個大漢接著道︰「雇佣他們不要錢?干柴鐵鍋不要錢?董家勞心勞力怎麼也得賺些辛苦錢不是。在我們董家這片的活死人還真是有夠幸運的,東邊的王家,一兩米,兩斤糠,喝他家粥必須得有碗。我看要倒霉也是他家先倒霉。珠妹啊,要不你還是先回家,幫著阿耶管管賬,也是很好的嘛。正好你也是那塊料,快快快,回家去,這有哥就夠了。」

「我不。」董珠不肯走,她要看著著這「幸運」還有這「良心」。

……

邊城。

春江水暖鴨先知ヾ,最先感到氛圍不對的就是邊城土生土長的百姓們。他們這群戰爭的螻蟻不靈敏機警著點,可怎麼守著這片生養他們的土地過活哦。

于是屯米屯面,吞柴屯鹽,活月兌月兌一副苟在家中一年半載都不打算再出來的模樣。

ヾ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