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章︰朕的天資平庸

京都被一層厚雪覆蓋著,直道中央沒有一個腳印,直道上雪毯純潔無暇。直到一個焦急的聲音響起︰「遼陽急報,行人閃避,遼陽急報,行人閃避!」

行人往往都在走在直道兩邊雪被踩實的地方,生怕弄濕了鞋襪,大冬天的,弄濕鞋襪的滋味可不好受。但是一听到傳令兵的呼喊,行人是什麼也顧不上了,急忙閃避。

直道兩旁的小攤販連忙將攤位後移,有些反應慢的小攤販被馬蹄踐踏的雪水沾染的滿身都是。

百姓們都是愛看熱鬧的,畢竟他們也沒什麼別的娛樂活動了。

百姓們看著直到中央那一排馬蹄印,心里頭是有無數的猜想。

沾染上雪水的小攤販們需要回家換衣服,畢竟要是萬一得了風寒可不是件小事。小攤販們回後忍不住開始跟家里人八卦。

「我跟你講,今天……」

一傳二,二傳四,四傳八,八卦的傳播效力就像是指數爆炸,不久,整個京都的百姓差不多都知道了,遼陽八百里加急……

年號已經定下,早朝還要繼續。下一項議題本來是有關今年三月的恩科事宜。但是突如其來的遼陽急報插了進來。下一項議題由恩科變成了賑災。遼陽郡連日大雪,大雪壓塌了大部分民房,百姓流離失所,太守羅駿快馬加鞭將線報送抵京都。

朝臣們立刻開始討論了起來。

朝臣們在底下竊竊私語的聲音讓呂琤很是難受。這種難受的感覺就像有無數只蜜蜂在呂琤的耳旁嗡嗡地叫。

朝臣急呂琤更急。這要是事情鬧大了,進而演化成民亂的話,可就沒那麼好平息了。

呂琤覺得她不能再你好我好大家好地佛系下去了。她大聲呵斥道︰「好了,都給朕住嘴!」

隨著呂琤的呵斥聲在大殿內響起,效果是立竿見影,整個大殿都靜了下來。

接著呂琤將目光鎖定在戶部尚書陳川的身上並問道︰「陳卿,你怎麼看?」

戶部尚書陳川一臉焦急地答道︰「臣認為應當立刻就近派發儲備糧。距離遼陽郡最近的應該是松平郡。聖上,災情緊急,百姓等不了啊。請聖上立刻下發中旨,命令松平郡太守竭盡全力救濟遼陽郡。」

「大伴,擬旨。」呂琤同意了,畢竟遠水解不了近渴,還是得讓臨郡先救濟著,如此遼陽郡才能堅持到中央的救濟。

呂琤嚴肅地繼續安排道:「救災也不能光靠地方,中央也是要發力的。陳卿準備好救災物資,先按照五十萬受災人口準備著……」

這時一個叫劉惠的御史提出了一個疑問︰「臣啟聖上,遼陽郡受災情況尚且不明,按照五十萬人口來準備的話,是不是過多了?萬一遼陽郡的災情並沒有那麼嚴重呢?並且遼陽郡的人口並不是很多。這樣是不是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呢?」

呂琤盯著御史劉惠看了許久,然後問了一個讓人模不著頭腦的問題︰「劉御史是江陵郡人吧?」

御史劉惠答道︰「回聖上,臣確實是江陵人士。」

呂琤接著問到︰「朕記得江陵有兩條大江流過,遂水災頻發。章和二十一年,江陵發大水,劉御史好像從來就沒急著跳出來說什麼災情尚且不明之類的狗屁話。正相反劉御史還在抱怨,覺得朝廷的撥款少。劉御史,朕沒說錯吧?」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小說app,【  \\ 】安卓隻果手機都支持!

「臣……臣……」御史劉惠被呂琤懟的說不出話來。

呂琤卻是還沒有放過劉御史繼續懟道︰「臣什麼?說不出話來了嗎?江陵的大水的波及面到底有多廣,劉御史你是江陵人士不會不知道的吧?畢竟家書抵萬金,不是麼?朝廷的救濟款湮沒了不少,先帝心知肚明卻不追究,朕同樣是心知肚明卻懶得追究。劉惠你挺飄啊!心懷天下的心胸你沒有,往家鄉撈好處你爭先。」

御史劉惠被懟的面紅耳赤,低下了高高的頭顱,像極了羞愧不已的樣子。但是呂琤覺得他不是感覺對不起遼陽郡的百姓而羞愧,他只是覺得在朝堂上丟了臉面而窘迫。

此時很多大臣也被呂琤震懾住了,原來今上自登基以來多數時候的沉默寡言並不是嘴上的戰斗力不足,這個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吶!

底下的一些寒門也想到了一些鄉野俗語,比如會咬人的狗……咳咳,不可說,不可說啊!

呂琤站了起來,她在環視一周後斬釘截鐵地宣布道︰「朕意已決,陳卿,就按照五十萬人的救災份額來準備,切記要從速。國朝是在百姓的支持下才順利建立起來的。民如水啊!水能載舟,亦能覆舟ヾ。朕寧願準備的物資過剩,也不願看到因為救災物資不足百姓失望的臉。就讓物資剩著,朕寧損銀錢物資無數也不願損失一顆民心。」

不管是真的有所觸動,還是官場老油條在做戲,所有的大臣們都擺出一副深受感動的樣子,群臣整齊劃一地恭維道︰「聖上仁慈!」

呂琤當然不會因為此等吹噓而漂浮,畢竟她早就漂浮過了。別的事情可以在朝堂上慢慢磨,但是救災不行。在朝堂上講救災,那就是在拿百姓的生命開玩笑。

這時候魏忠賢小聲提醒道︰「陛下,聖旨擬好了。」

呂琤仔細看過後,覺得沒有什麼問題,當場就用玉璽蓋好了章同時吩咐道︰「用最快的速度將中旨傳到松平郡太守手中。告訴傳令兵,用雙馬,只要跑不死,就往死里跑。」

「諾。」

接著呂琤繼續說道︰「今日早朝便到此為止,六部尚書和三位宰執下早朝後到太極殿商議救災細則,退朝!」

呂琤說完就甩袖離開了。

「退朝——」魏忠賢在高聲重復後連忙去追趕呂琤。

呂琤早就知道這次雪災大概的受災範圍了,大概災區也就需要二十五萬人的物資吧!但是她不得不將救災物資翻上一倍。漂沒啊漂沒,想救民還得先喂飽官字兩張口啊!救民得先救官啊!

在呂琤還很幼稚的時候,她覺得和珅不過是個大貪官,他是個讓人討厭的反派,但當她終于在摔了數不清的跟頭後,再細品和大人的話,真的是感慨萬千,和珅是個人才,這官也當的明白。「官都救不了,還救什麼民?ヾ」這話說得好啊,說的真好,同樣是救災,這官場大道理卻是能通用的啊!

先想辦法救濟百姓,至于漂沒,咱們往後看,畢竟朕最寬容大度了不是嗎?

……

太極殿。

「吾以為,大災發生後,往往會民心思動,秩序混亂。應當調中央羽林軍一千至遼陽郡維持秩序。」

「吾以為,漂沒是正常的,但是漂沒總是還有個限度的,百姓還指著中央物資救命呢。」

「吾以為,大災之後常有大疫。吾決定派五名太醫,再征調京都的一些醫者共同組成醫隊隨羽林軍共赴遼陽郡,不管最後會不會發生疫病,都先做好預防。」

「吾以為……」

呂琤林林總總說了很多條建議,這都是她復盤多次總結下來的精華。

接著呂琤不放心地問道︰「卿等還有什麼好補充的嗎?」

九名大臣十分的意外,老實講,他們還真沒什麼好補充的了,並且其中還有好多點他們都沒有想到。

九名大臣再一次地感受到了今上浸yin官場多年的氣息。今上,真深不可測,思慮周全。

九人齊聲答道︰「聖上,思慮周全,臣等望塵莫及。」

呂琤也不知道這群老狐狸是不是又在忽悠她。被忽悠許多世的小白呂琤自覺雖然有那麼一點點進化,但是她還是覺得自己是玩不過老狐狸們的。

呂琤總結了和老狐狸相處的經驗,其中一定要記住的一點那就是不要相信老狐狸們的話,老狐狸們的話永遠都不要以為只有一層,她還要往深了去想第二層,乃至第三層,第四層……

老狐狸們的心都髒的很吶!像朕這樣心思單純的人已經不多了!

呂琤最後吩咐道︰「由三位宰執統領,六部尚書輔助,務必盡快拿出一個詳細又周全的方案。」

九個大臣齊聲應承道︰「諾!」

……

當九名大臣告退後,呂琤向魏忠賢問道︰「大伴啊,東緝事廠籌辦的如何?」

魏忠賢答道︰「回大家,已經萬事俱備了。」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讓東緝事廠暗中跟著救災物資,去查清楚,查明白,都有誰向救災物資伸手了?只是暗中調查,千萬別打草驚蛇。查得好,東緝事廠便可乘東風直上九重天。」呂琤陰險地笑了。

「諾。」魏忠賢已經燃起了野心的火苗,他一定會辦好大家交代的事,讓東緝事廠乘東風而起。

按照家天下的道理,國庫里的東西,便是朕的東西,而朕最討厭別人動朕的東西了。

這時她培養的左膀飛霜殿掌事宮女綠醫也向呂琤報告了一個好消息。

呂琤忍不住開心的大笑,還真是喜事成雙啊!

呂琤對綠醫吩咐道︰「靜待時機。記得先找幾名說書先生,將吾為百姓怒懟劉御史的事編成故事,然後傳出去。」

朕做了好事,朕驕傲,俗話說︰做好事要留名。朕就是一個精通宣傳的皇帝。百姓越是擁護朕,朕的皇位坐得越穩,皇位做的越穩朕就越安全,朕真是個天才!

「朕的天資平庸,也就是經驗多了些啊。見識過的套路多了,朕自然也就精通一二了。坐穩皇位還真是要費九牛二虎之力,朕覺得皇帝這職業,難做的很!」

ヾ︰出自《鐵齒銅牙紀曉嵐》第一部,和珅談救災。

真的還挺有道理了,看過後或許會突然感受到和珅的智慧。

ゝ︰《荀子•哀公》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