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接到消息後,立刻就起駕趕回京都。
只是她年紀大了,不敢太過顛簸,一天多的路程,硬是走了將近三天時間。
饒是這樣,太後的身體也有些吃不消,儀仗抵達十里亭的時候,太後都沒有下車。
紅嬤嬤出來傳了懿旨︰「太後有令,請太子和蕭王爺上車伴駕。」
太子和蕭景宸起身上了太後的車駕。
二人上車後,見太後一臉倦色地歪靠在車里的軟墊上,不由擔心地問道︰「祖母(外祖母),您鳳體可好?」
太後見了這一對孫兒,臉色好轉了不少,「哀家沒事,就是有些累了。來,你們坐下,陪哀家說說話。」
兩人听話的坐在了太後的兩邊。
太後已經好幾年沒有見著蕭景宸了,招手讓他坐近些,然後慈愛地拉著他的手,上上下下仔細地將他打量了一遍又一遍。
「不錯,氣色挺好,比上一次我見你的時候,看著白女敕多了,看來阿阮那丫頭把你照顧得挺好。對了,听說阿阮給哀家生了個曾外孫女?她身子怎麼樣?府里的人手可夠用?要不讓紅丫頭去你們府上伺候她月子吧。」
蕭景宸听著太後這一通話,眼底有溫情流動,一直抿著的嘴角也放松了下來。
「外祖母,阿阮身子挺好的,不過生姣姣的時候,倒是受了些罪。府里的人手夠用了,沈家那邊送了幾個經驗老道的婆子過來,把她們母女照顧得很妥當。您身邊就紅嬤嬤這個貼心人兒,阿阮哪里能把她給要走了。」
太後笑著道︰「小丫頭名字都起好了?小名兒叫姣姣?那大名呢?」
蕭景宸乖順的回道︰「大名還沒起,外祖母那里可有合適的名字?」
太後大為意動,「那回頭哀家好生想想,多想幾個好名字,然後你們夫妻兩人再拿主意,要是覺得哀家想的的名字不好听,你們自己另外再起便是。」
蕭景宸笑道︰「外祖母給小輩們起的名字就沒有不好听的,孫兒的名字可是人人都夸的。」
他的名字,便是太後給起的。
太後樂呵呵地道︰「那也得問問阿阮的意見,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這可是拿命在搏。孩子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起名這個事情,總該讓她拿主意才是。」
蕭景宸心情很好,嘴角都翹了起來。
太子看著他的神情,在心里嘆了一聲。他父皇和母後,可真是把這個表弟的心給弄涼了。
他這表弟是個面冷心更冷的人,能被他裝在心里的人,會被他一輩子都珍重著。而被他心生戒備的人,再難得到他的信任。
以前他的父皇母後都是被他珍重的人之一,現在……
太子不由有點頭疼,這一堆爛攤子,他也想托撂挑子了。
可是他能嗎?
從小受到的教育都不會允許他那樣做。
太後跟蕭景宸說完話之後,轉頭看著太子,「你可準備好了?」
太子對著太後的時候,完全沒有對著大臣時的那種客氣謙遜,而是十分自信地點頭︰「孫兒已經準備好了。」
他從懂事起,就在為了接手大周江山做準備,至今已經三十多年了。
他有信心做一個好君王。
太後笑著點點頭,「這一大群孫子中,哀家最滿意的便是你們兄弟二人。景宸,你和太子年紀相當,最是相輔相成的好搭檔,哀家相信這大周江山會在你們手中更加昌盛。」
太子听了這話,笑看著蕭景宸︰「景宸表弟,往後你可得不遺余力的幫孤打理好這偌大的江山。」
蕭景宸淡淡一笑︰「太子表哥,十分不巧,我和阿阮已經決定等你繼位之後,便帶著姣姣去周游大周,然後再去別的國家看看。所以打理大周江山的事情,恕表弟無法提供助力了。」
太子心里咯 一下。
果真是怕什麼來什麼。
其實他先前已經從蕭景宸的神態里隱隱窺見了一些信息,只是他覺得有太後開口,再有往日的情分,蕭景宸應該會考慮留下的。
現在看來,他想得太樂觀了。
「景宸,你可不能在這個時候撂挑子,孤還指望著你和阿阮打理好炎沙和北疆呢,那塊地方你們夫妻二人最為熟悉,除了你們之外,交給誰孤都不放心。」
太後也勸道︰「哀家知道你舅舅前些日子的做為傷了你的心,可你和太子之間卻沒有半點問題,你可不能在這個時候離開。」
蕭景宸朝著兩人淡淡一笑︰「外祖母,表哥,其實我和阿阮做這個決定,並不是因為皇上的原因。我們早在很久前就已經說好了,等天下太平之後,便放下一切去浪跡天涯,做一對神仙眷侶。如今炎沙已經歸附了大周,北疆的問題也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朝廷已經不需要我們夫妻二人了。此時我們退出,是最好的時機。」
林阮為北疆提出的那些改善之法,被推廣得很成功。
如今從北疆直通京都的水泥路,已經修了大半,再過兩年時間,便能完全打通,到時候北疆那邊盛產的棉花和瓜果,便能源源不斷的運到大周各地。
炎沙雖然暫時還沒有什麼有效的治理措施,但那邊的情況和北疆很相似,到時候照搬北疆的治理方案就可以。
而大周其他地方的交通,也因為水泥和橡膠輪胎的推廣得到了徹底的改善,從嶺南到京都,原來兩個多月的路程,縮短了一倍還多。
周邊的一些小國家,都跑來大周訂盟約,花高價買水泥和橡膠。
大周如今已經強大到不需要再擔心其他國家的覬覦了。
他們夫妻,是時候功成身退了。
雖然太子未必會像皇帝那樣翻臉無情,但他們也是真的厭倦了這些事情。
太子還想再勸,畢竟蕭景宸和林阮這樣的得力助手,真的是可遇不可求,就這麼放他們走,他真舍不得。
太後卻嘆了氣道︰「罷罷罷,既然你們已經打定了主意,那便隨你們去吧。不過有一點你必須答應哀家。若是將來有一天大周遇到了困難,你們夫妻不管在什麼地方,都要義不容辭地趕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