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0、太子聲音沙啞

胤今年九歲,再早熟,再熟讀詩書,想要熟練運用文字,並寫出令人拍案叫絕的作品來說實在有些難度。

好在話本不是那麼講究文筆,話本要的是讀起來輕松,故事引人入勝就夠了。

《宿敵》與上一篇戲文《四兒》不同,《四兒》較短,全文不過五萬字,薄薄的一本,講述的故事也不是那麼飽滿,是為了諷刺而寫。

《宿敵》則是為了發泄心里頭被戲文荼毒這麼久的火,動筆以後又極富創作的一部作品,胤想要將它寫得飽滿,寫得長,身邊沒有了唯恐天下不亂的皇叔祖,一切都是自己來動筆,寫起來就有一些慢。

他還為《宿敵》寫了綱要,一邊學習,一邊看情報,一邊搜集需要寫話本的資料,不知不覺,時間就過去了好多天。

這篇宿敵,他總不可能以兄弟們為原型來寫,皇室不可寫,太過敏感,而朝堂之中,納蘭明珠與索額圖斗爭激烈,黨羽遍布,若是直接寫朝堂爭斗,可就太顯眼了。

不過,雖然不明著寫,他可以隱喻,內涵他們,若是有人聯想到了他們之間有什麼?那是多心了,與他無關!

胤想了想,翻閱史書,在史書上選擇了兩個人,諸葛亮與司馬懿!

這二人,全都是智多近妖的人物,斗了一輩子最終卻未曾分出勝負,結局卻是諸葛亮病逝,而司馬懿靠著長壽比諸葛亮多活了幾年,司馬懿還很自豪,覺得自己苟活時間夠長,活過了諸葛亮,他們二人之間是他勝了。

戲文里頭多得是朝堂勾心斗角黨羽爭斗,也有戰場謀略戰爭的畫面,有史料作根據,諸葛亮與司馬懿之間的交鋒還算好寫一些。

他們二人各為其主,一為蜀漢鞠躬盡瘁,另一為曹魏肝腦涂地,而前者諸葛亮一家為季漢付出所有,子孫犧牲,後者司馬懿之子孫篡權奪位,何其令人唏噓?

忠臣奸臣,後人自會分辨,而他們之間的宿敵關系,可不正印證了「這世上最懂他的唯有我」這句話嗎?

待確定了對象,胤看了許多東漢末年的史書記載,又將現有能搜集到的藏書都翻閱了一個遍,但凡是諸葛亮與司馬懿之間的對比交鋒,他全都仔仔細細記錄下來。

當他一切準備就緒動起筆來時,那叫一個行雲流水。

只不過,也許是因為納蘭明珠此前受人彈劾被貶官時索額圖沒有落井下石,胤的小腦袋里驀然就冒出了一句話「他是我的對手,當他落入泥潭時,誰都不能作踐他。」

索額圖性孤傲,目中無人,但是納蘭明珠失去宰相之位,受到帝王厭惡後,他反而不再逼迫。

胤猜測,也許索額圖並不似戲文里描述的那麼愚蠢而狂妄,他心里或許也明白,有納蘭明珠在,才會有他在。

當然那只是胤的猜測,如今,納蘭明珠隨汗阿瑪親征而去,有大哥在,想必等回來後納蘭明珠很快就能再次復起。

胤低頭奮筆疾書,寫到諸葛亮與司馬懿宿敵之間交鋒,你挖坑來我挖坑,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他也不知道為何自己的思路這般清晰,當心里有了設想,再動筆以後,那感覺如同醍醐灌頂後的怦然醒悟。

他是他一生注定的宿敵,他們棋逢對手,他們的眼中只有彼此!

祁山上、渭河邊,他們巔峰對決。

空城計時,司馬懿當真不知是空城,還是知道有諸葛亮在一日,自己才安全?

諸葛亮與司馬懿之間的隔空對決,他們之間隱藏在交鋒之下的默契,你死我活之中對宿敵的了解……

會有誰因為司馬懿被曹魏猜忌的處境而聯想到時下的誰誰誰,那就與端正先生無關了。

端正先生寫的《宿敵》是一系列感情細膩,描寫內心戲較多的權謀話本而已。

胤還根據野史傳說一通瞎寫,藝術加工之下,將主人翁的心心相惜放大了許多,直恨不得立刻原地拜堂成親的那種。

端正先生︰諸葛亮與司馬懿互相打賭,若誰輸了誰便穿上女裝,司馬懿究竟有沒有穿上女裝,諸葛亮已因操勞過度,病逝而去,無緣得見。

廣個告,【  \\ 】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他們走過一生,斗了一輩子,這是多麼感動天地的宿敵之情。

胤寫了諸葛亮與司馬懿之間的對決綱要,覺得意猶未盡,他想了想,要不把歷史上有名的人一塊兒寫上吧?

于是,他貪心地將《宿敵》的綱要擴展為了分卷長篇,第一卷,名曰「棋逢對手篇」,第二卷,他寫了宋朝時的王安石與司馬光。

私底下是好友,明面上卻政見不合,在朝中你來我往,這一對宿敵,寫的時候涉及到了宋朝時期的朝堂改革,胤對那些土地改革、錢糧改革目前是一竅不通,他自己都學不透那些,哪兒還能說出個所以然來?

理所當然的,一口想要吃個大胖子的胤卡文了……

「八弟近日怎麼研究起了宋史?」

胤祐湊近,看了看胤桌案上的書籍,有《神宗實錄》、《宋史》、還有南宋李燾所著的《續資治通鑒長編》。

胤埋頭做著摘錄,邊回答道︰「先生課堂之上講的《資治通鑒》,是到宋朝之前的通史巨作,課後看看宋朝以後的拓寬眼界,還挺有意趣。」

「只是為了拓寬眼界?」胤祐低聲嘀咕︰「你這也太好學了。」

「七哥,這是愛好啦,就像是你喜歡沒事就去練騎射一樣,弟弟就喜歡看些史書,」胤好學史書,桌子上放得全都是正經書籍,課堂上認真听講,先生們自不會阻止他將愛看書的愛好發揚光大。

紫禁城之中最大的藏書閣在文華殿後,原是明時的聖濟殿,在各大戲文里被稱呼為「文淵閣」,這里頭有一個時間謬誤,因為「文淵閣」是胤禛的繼任人弘歷所建。

自衛氏升嬪後,胤也漸漸成為了康熙喜愛的兒子之一,胤受寵後便求了君父恩典,此後便能去文華殿後的藏書閣借書看。

胤問道︰「下學後我打算去藏書閣看看,七哥要一起來嗎?」

胤祐拒絕了這一提議︰「先生布置的課業足夠我寫到天黑。」

他為胤的精力感到贊嘆︰「你是怎麼做到完成課業之余還能看那麼多書的?」

「只要集中精神,專注做一件事就行了,」胤笑道︰「七哥寫課業時容易被旁邊的事物或聲音打斷,自然無法將課業連貫寫下去了。」

胤祐︰「……」

不是所有人都和你一樣能連續一個時辰不被外物影響,保持全神貫注下去的!

「我還是不說話了,免得自取其辱,哼!」

胤祐扭頭走了。

胤一頭霧水,喃喃道︰「七哥怎麼突然撒嬌起來了?」

胤禛路過他身邊,腳步一頓,以微妙的眼神瞥了他一眼。

胤現在見到兩個人都會條件反射的炸起毛來,其一是太子,其二就是四阿哥胤禛。

如今胤禛就站在自己附近,還盯著自己看,胤漸漸僵硬了背脊,一面想要回避他的目光,一面又想著︰我又不心虛我回避什麼?

于是睜大眼楮炸毛瞪胤禛︰「四哥為何總盯著我看?」

胤禛抽了抽嘴角。

「七弟是在生氣,」他語氣平穩地說道。

胤︰我當然知道七哥是在生氣,他都哼哼了,顯然是等著我去哄他呢!

胤禛見他沉默不說話,痛心疾首地搖了搖頭,委婉地勸胤︰「平日里少看些話本,罷了,我說多了你也不愛听,就當我是多管閑事吧!」

胤禛沒與他多說,輕嘆一聲走遠了,風中傳來了胤禛的嘆息︰「八弟,整天腦袋瓜里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氣得胤喲,一口氣悶在心口︰「你給我等著,竟然罵我腦子有病!」

至于胤祐是不是真的在撒嬌?胤追上去,口中喊著七哥,如果胤祐順著台階往下走,與他和好如初,那就不是真的生氣,就是在撒嬌!

這不,胤哄好了胤祐,足下生風跑去了藏書閣。

夕陽為藏書閣籠罩上黃昏的色彩,胤熟練地在一樓處挑選自己需要的書籍,剛要去找個地方做下便瞧見原先他用來抄錄的位置如今已經有人待在那兒了。

那人穿著杏黃色的衣服,少年臉上還有些青澀之氣,比起戲文中成熟優雅的他要多一些稚女敕,正是監國中的太子。

胤抱著書本,挪了挪腳,悄悄地往後退,挪到了書櫃邊上,扭頭就想開溜!

正在看書的太子抬起頭來,聲音暗啞︰「八弟,你要躲孤到幾時?」

胤瞠目結舌,他甚至懷疑自己還在夢中,不然為何現實里的太子會用暗啞的聲音說出那一句《東宮禁忌》中的台詞?

太子胤礽的話成功令胤僵在原地,只見太子放下了書,起身朝著他走來。

少年人正在換嗓子的時候,聲音暗啞是肯定的,若是要提高嗓音說話,那聲音更是和鴨子叫沒區別。

太子為了愛護自己嗓子,平日里就多有忌口,等待著換嗓的時期過去,他的音色才會變得更加渾厚,更有成熟的韻味。

他下意識地不去提高聲音,說出口的話就顯得低沉、沙啞。

與《東宮禁忌》里頭的太子聲音一模一樣!

胤嚇得仿佛魂都飛出了嘴巴,腦袋里自發地唱起了大戲。

《東宮禁忌》中的一幕幕都在腦海中飄來飄去,而太子站在胤面前,居高臨下,擰眉問他︰「你為何每一回見著孤都像老鼠見了貓?」

哎?

胤眨眨眼,很快回過神來,也立刻從太子的話中分析出了前因後果。

他狠狠松了口氣。

只要不是突然來一句「胤,我心悅你」,其他怎麼都行!

胤感到很絕望︰我究竟是怎麼引起太子注意的?我都避開他走好幾回了!

太子見八弟見著自己竟緊張得說不出話,不由奇怪︰「孤此前與八弟從未有交集,應當未曾與你鬧過不和?」

總不可能是因為他是太子才緊張的,因為八弟面對汗阿瑪時,分明談笑自如。

「二哥說的是,臣弟並非是故意如此。」

胤嘴巴一禿嚕,一不小心將《東宮禁忌》里頭「胤」對太子明面上的稱呼給喊出來了。

如果更親昵一些,「胤」是喊太子「保成」的!

太子面露驚訝之色,這還是第一次有弟弟喊他「二哥」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