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媛心里覺得這樣並不好,但是她此時也顧不上管這種小事了。
又坐了一會,淑慧就走了。她走的時候,夏氏還讓廚房里給她拿了一條子肉,另外還有一條肥魚。
「缺啥就上這院拿來。」夏氏還低聲地囑咐淑慧,「這啥都有,你妹子也心疼你。」
淑慧臉上的表情有些別扭,但終究還是提著東西走了。
李大郎吃到好吃的東西,心情就會好一點,她也就更舒暢一些。
送走了淑慧,夏氏就拉住淑媛說話。她知道淑媛忙,可是淑慧的事在她心里的分量也相當的重。夏氏跟淑媛商量,她這是要鋪排更大的買賣,能不能給李大郎在里面安排個事兒。
「讓他有個正事兒干,多少也掙點兒錢,興許就能好了,不跟你小慧姐生氣。」
淑媛不喜李大郎的性格。
「娘,他到我這能干什麼?」 李大郎沒讀過書,算賬的話,也只能算些幾塊豆腐、幾斤果子的小賬目。
另外還有他那眼高手低的性格,淑媛能放心安排他做什麼呢。
「他沒做管事的本領,只能做些粗活。可他肯定不樂意,到時候又該說我看不起他,才這樣安排他。」
夏氏也知道是這個道理,一時更加為難起來。
「娘,你想想。他兄弟在煮堿場干的挺好,就是他那個妹子,也跟去了。可他就不肯去。」
這麼看起來,這李大郎還不如他弟弟妹妹務實,能吃苦了。
說到底,李大郎和他的弟弟妹妹已經不一樣了。
李大郎什麼都不用干,就吃穿不愁,還能在家里裝大爺。可他的弟弟妹妹,就沒這麼好命。
淑媛就把這層意思跟夏氏說了。
「攤著這樣的了,有什麼法子。」
再糾結,也不會去想讓淑慧和離這條路。
可能,這是這個年代絕大多數女人的局限吧。畢竟社會的風氣和習俗在那里,不是哪幾個人,幾年的時間就能改變的。
「隨著他自己折騰去吧。有咱們在跟前,總不能讓我小慧姐少了吃穿用度。」淑媛就說,這也是妥協的法子。
「也只能這樣。」夏氏嘆氣點頭。
淑媛換了衣裳,就又往後面實驗室去了。
其實,她沒沒為缺少人手而苦惱。其他的東西可能金銀就能買到,但是終于他的人才,卻並不是只有銀錢就能夠招攬到的。
如果李大郎堪用,他不會不招攬。
可惜,宋存禮性子過于軟弱,又深陷家庭矛盾之中,目前只能止步于粉絲作坊的管事。
小存孝年紀還小,主要的精力得放在讀書上,也幫不上她什麼。
梁子和栓柱,那本來是宋逸山的學徒,如今被她安排到宋家窪子去了。如果這兩個人表現不錯, 她就打算把他們搶過來了。
淑媛又想了想能用的,可以培養的人手,包括大食堂、砂鍋居、粉絲作坊、方便面工廠。
這方面,只能慢慢地來了。
小存孝從學堂里回來的時候,淑媛也回到內宅。她把小存孝叫到跟前,說了劉老先生的事。
宋逸山和夏氏都在場,也都十分高興。
「今天的功課回來再做,武課就暫停一天,張媽媽給你準備好了四色禮,你正經地拜了先生去。 今天听不听先生講課,倒是其次的。」淑媛就很仔細地囑咐了小存孝一番。
「這自然是極難得的機會。不過,落子,你以後要更辛苦了。」淑媛還說。
宋逸山很明白這個道理︰「別人想這麼辛苦,可還求不到這個機會咧。」
「是啊。」小存孝不用宋逸山提點,他自己也明白這個道理,因此乖乖地去換了見客的大衣裳,提了禮物,帶著幾個跟隨的幾個人就往周家去了。
如今小存孝出門,可跟從前大不一樣了,那是正經大戶人家的少爺的派頭了,有車代步不說,身邊的書童、長隨一個不少。
如今他的武師傅還總跟著他,所以他出門,大家都很放心。
看著小存孝出門,淑媛又想起來一件事,就吩咐張媽媽︰「媽媽留心,年底前挑幾個小丫頭, 落子那要有兩個, 我娘和我這,也各要兩個使喚。」
夏氏听見,就忙攔著︰「我不要人伺候。家里這些人,就足夠了,再添什麼人?」
淑媛想了想,還是堅持了自己的安排。
「小紅、小翠和小蘭這幾個丫頭,跟著我,都調理出來了。我對她們有大用。家里面總不能缺少跑腿打雜的。」
淑媛還勸夏氏︰「娘,你不要怕麻煩。這些人進來,自然張媽媽要調理好的。交給張媽媽,我放心的很。」
張媽媽就行禮,說她務必會盡心盡力。 然後,她終究忍不住問了淑媛,是打算安排這幾個大丫頭做什麼。
「往後啊,都是獨當一面的管事。」
淑媛暫時沒有細說,只讓張媽媽放心,這三個丫頭不再在她們身邊服侍,自然有更好的前程。
「伴著鳳凰也能成俊鳥。 她們來服侍了姑娘,是她們的大造化。」
一會,周家派人來傳話,說是要留小存孝吃飯,讓淑媛她們不要擔心。
「我就想著了,老夫人定然不肯就這麼放他回來。在那兒吃就在那兒吃吧,也不是沒在那兒留過飯。這還能跟劉老先生跟親近些。」
劉老先生現在是做了西席,以前卻並非白身。那是正經的狀元,做過一方大員的。
小存孝跟劉老先生有了這番瓜葛,對小存孝的將來,大有助益。
這些細情,淑媛又沒有跟宋逸山和夏氏提起,只是小存孝回來之後,她才跟小存孝說了,讓他對劉老新生要加倍的尊重,不能有絲毫怠慢。
以小存孝的品行,即便她不說,也不會失禮。
不過听淑媛說了劉老先生的資歷, 小存孝還是暗暗咋舌,從那以後對待李老先生愈發的恭謹。
轉眼,就是中秋佳節。
淑媛說自己太忙,大家隨便聚聚,也就算過節了。
可宋老爺子和宋老太太卻打發了宋秀山來,要他們回興隆莊過節。
「好些天沒見你們,老爺子怪想的。」宋秀山還說,宋老爺子有事要跟大家伙說,讓宋逸山和宋德山這兩股人務必回去。
「她爺她女乃上歲數了。」宋逸山感慨,跟夏氏對視一眼,就答應了。他還勸淑媛。「你爺你女乃這個歲數,是過一天少一天。平時就算了,這過節,老人還特意捎信兒來,咱得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