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嫂,您可要為我做主!御王他搶了我的龍舟!」
永寧跑進內殿,哭喊了一聲,這才發現李靈幽也在,只見她手拈著花,面含著笑,只當她是在幸災樂禍,登時收起了苦相,羞惱起來。
「你、你怎麼在這兒!」
「就你能進宮來看嫂嫂,我不能嗎?」李靈幽才不慣她脾氣,譏諷道︰「真論起來,這可是我的親嫂嫂,你還要隔著一層呢。」
一句話說的永寧和榮太後心里都很別扭,奈何李靈幽沒有說錯,先帝只她一個同母胞妹,別的都隔著肚皮。
永寧想說榮太後可是她的親表姐,血濃于水,不比李靈幽親近嗎?但她再糊涂,也知道這話不能亂說,說出來就是藐視天家威嚴,做太後的不以先帝胞妹為主,倒先緊著娘家表妹,將禮法置于何處?
李靈幽見她們兩個都成了啞巴,心里痛快了,將手上的芍藥插進鶴頸瓶里,起身道︰「既然永寧來了,我就不陪娘娘了。」
榮太後目的還沒達到,不肯叫她走︰「好不容易進宮來一趟,話都沒說幾句,你就要走?」
李靈幽瞥了永寧一眼︰「這不是有人來訴苦,我怕我在這兒,她不好意思說。」
「都是自家姐妹,有什麼不好意思的,趕緊坐著。」
榮太後無視了永寧的意願,朝大宮女使了個眼色,後者立刻上前,虛扶著李靈幽重新坐下,又給她換了一盞茶。
李靈幽端起茶盞,輕抿了一口,看向永寧道︰「你也坐吧,坐下來說,我也听听,御王好端端的為什麼搶你的龍舟。」
永寧還記得自己有把柄捏在李靈幽手上,不好再跟她叫板,忍了忍脾氣,在榮太後下首的位置落座。
「我哪兒知道御王發什麼瘋,昨晚半夜跑到涇河上,非說我的龍舟是他的,是工部的人搞錯了,讓我問工部再要一條!」
永寧憤憤道來︰「我今天一早得到消息,讓人去工部問了,結果工部那邊回話,說是今年根本就沒造御王府的龍舟!他這分明是硬搶!他搶也就搶了,搶誰的不好,偏偏要搶我的!」
李靈幽忍著笑,又抿了一口茶。
榮太後皺眉道︰「御王不是向來不參加龍舟賽的嗎,他搶龍舟做什麼?」
永寧搖了搖頭,她也想不通。
李靈幽放下茶盞,抽出一條軟帕,擦了擦嘴角,慢條斯理地出聲道︰「這件事,興許同我有關。」
榮太後和永寧一齊看向她。
李靈幽一臉無辜地看著她們︰「我不是想參加今年的龍舟賽麼,可惜回來的遲了,工部沒有造我的龍舟,听說御王從不參加端陽節慶,我便差人去御王府,想要花錢買下他的龍舟,誰知道工部的人辦事這般沒譜,竟把該給御王的龍舟錯給了永寧。」
永寧這下忍不了了,手指著李靈幽怒道︰「原來是你挑唆御王去搶我的龍舟!」
李靈幽失笑︰「你耳朵沒毛病吧,我都說了我不知情。」
永寧不依不饒︰「那你去讓御王把我的龍舟還回來!」
李靈幽還是笑︰「什麼叫你的龍舟,那是御王的龍舟,既然工部弄錯了,他要回去不應當嗎?」
永寧氣呼呼道︰「工部的人都說了,今年沒造御王的龍舟!」
李靈幽的臉色陡然一沉︰「為什麼不造他的,是他說了不要嗎?既然他沒說不要,那就得給他造,少了你們誰的,都不能少了他的!想他堂堂一等王爵,十多年前征戰沙場舍生忘死,大涼的半壁江山都是他拿命奪回來的,倘若沒有他,你們這些忘恩負義的廢物,還不定現在是人是鬼呢!」
李靈幽一番痛罵,鎮住了永寧,她的眼楮瞪大又大又圓,愣是沒敢回嘴。
再看榮太後,她臉色也不好看,李靈幽表面上是在罵永寧廢物,但何嘗不是在指責她忘恩負義,不只忘了他御王為大涼奪回的江山,也忘了她永思公主為大涼換回的生機。
有些話不說出來便罷了,她還能揣著明白裝糊涂,真要說出來了,再厚的臉皮也架不住。
榮太後真怕李靈幽一時義憤,再說出什麼揭人臉皮戳人肺管子的話,當機立斷,伸長了手越過榻上的茶幾,握住了李靈幽的手,溫聲安撫道︰
「永思,你快消消氣,永寧不懂事,你別跟她計較。」
李靈幽听到榮太後跟長姐永安勸架時如出一轍的話,很是不耐煩︰「都三十歲的人了還不懂事,趕緊叫太醫來看看,她的腦子是不是壞掉了。」
榮太後啞然,永寧回過神來,氣得渾身打顫,一頭扎進榮太後懷里,哭叫起來︰「嫂嫂,您快听听,她說的是什麼話!她罵我是廢物,還罵我沒腦子!」
榮太後只得放開李靈幽的手,摟住了永寧,轉而哄起她︰「好了好了,別哭了,你永思姐姐不是這個意思。」
「我就是這個意思,原來你還能听懂人話。」李靈幽冷笑。
永寧頓時哭得更大聲了,倒也不能說她全然沒腦子,好歹她記得自己不能跟李靈幽硬踫硬,只能指望榮太後為她出頭。
榮太後一陣頭疼,低聲責備李靈幽︰「你少說兩句吧。」
「太後娘娘不愛听我說話,那我走便是了。」李靈幽也使起性子,起身就往外走。
榮太後攔也不是,不攔也不是,她大宮女極有眼色,見榮太後月兌不開身,便追著李靈幽出了殿門。
……
「殿下,殿下請留步。」
李靈幽壓根不理會身後的呼喚聲,由阿娜爾攙扶著,拖著曳地的裙擺,快步走到宮外頭,在登上肩輿之前,隨手將揉成一團的軟帕塞給了阿娜爾,低聲吩咐。
「收好。」
阿娜爾看也沒看,就把帕子塞進袖中,方覺得那上頭濕漉漉的,貼著手臂很不舒服。
大宮女慢了一步追出來,見到李靈幽的肩輿朝著西邊遠去,卻不是離宮的方向。
大宮女神色遲疑,沒有繼續追趕,而是放慢了步伐,悄悄跟了上去,就見李靈幽的肩輿東拐西拐,走過了一段很長的路,停在了殷太後的紫微宮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