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文士講經釋義的確無聊,可若是個中大家,字字珠璣,通元識微,當听其言。

今日顧遠洲請來的先生中,有兩位要宣講經義,一位奉行法家,講《諫逐客書》;一位奉行儒家,講《春秋》。

兩人都沒有什麼客套話,徑直開門見山,而後引經據典,滔滔灑灑一篇長論後,四座叫好。

林婉兒見姜蘅喜歡听這些,便等樓下的先生說完之後,開始投其所好地和她講自己听過的傳聞︰

「百年前,玉京出過兩位驚才絕艷的人物,一位姓宋,在梁園西樓舌戰群儒,辯倒諸生,人稱宋西樓;一位姓李,在白馬津渡口借一曲漁歌開題,往來听者莫不動容,垂首作揖,口稱先生,此後便得雅號李漁歌。」

「這兩位,便同如今樓下兩位先生一般,一人行儒,一人行法。自兩位揚名玉京迄今已有百年,儒法兩家也爭了百年。」

說到這里,她朝姜蘅眨了眨眼。

姜蘅沉默下來,明白了她的意思︰百年之前,宋西樓起于權貴,李漁歌興于寒門,儒法之爭的實質,其實是門閥士族與寒門清流的爭斗。

兩派爭了百年,未曾爭出個勝負,顧遠洲索性便將他們擺在了明面上打擂台,如果她沒有猜錯,樓下兩位先生今日來此,除了宣講經義主張,應當也存了收學生的心思。

今日在場者眾,就是不知道誰能抓住這個機會,一步登天了。

林婉兒抿了口茶,低聲問姜蘅︰「你覺得哪家的學說更好?」

姜蘅垂眼,一碗水端平︰「儒家論仁義,以德服人;法家講公正,依法治國,照我看來,都很不錯。」

只是治人未必能治國。

若是下者,自然當選儒家,若為上人,則該選法家。

她既來此人間走一遭,自然不肯屈居人下,所以這句話里看似什麼都沒說,實則已經將她的的態度表明︰她覺得法家學說更勝一籌。

而一旁的小姐們聞言,紛紛會心一笑︰她們就說姜蘅壓根听不懂,只會裝腔作勢。這般各打五十大板的說法,與沒說又有什麼兩樣?

林婉兒卻是一副很贊同的樣子,點了點頭。

今日梁園飲宴,西樓盛會,除了先生們宣講之外,自然還有別的看頭︰由學子們就方才兩位先生所言,執筆作文章,寫下自己的心得感悟。

三炷香的時間為限,拔得頭籌者,可向殿下討一個彩頭。

姜蘅起身,憑欄望著樓下端坐案前的學生舉子們,轉過頭與林婉兒道︰「且不說今日在座各位學識如何,單就長相而言,也稱得上賞心悅目了。」

林婉兒稱是。

可不是嗎?誰讓她那位皇外祖父就是個看臉的,上行下效,如今長相若是不端正,基本就算是葬送了為官的前途。

姜蘅正看著,忽然招來沾衣,與她耳語幾句,沾衣福了福身,下樓去到樓下一人旁邊,對他福了福身︰「這位公子,我家小姐在樓上見你似有難處,特遣我來,想問問有沒有什麼能幫得上你的地方。今日梁園西樓,我家小姐還算說得上話。」

廣個告,我最近在用的追書app,【  \\ 】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那人微微有些窘迫,白玉一般的面上冷得仿佛是初春微寒的拂柳風,然而耳垂卻依然紅得像要滴血似的。

他壓低了聲音︰「我的筆壞了。」

他出身低微,十數年來,潛心苦讀,總算等到今天,卻沒想到臨門一腳時出了岔子,帶來的筆被人提前弄壞了,如今眼看眾人都已經提筆,他雖有了頭緒,卻無法將腦海中的頭緒訴諸筆端。

正在心灰意冷之時,乍然听得沾衣之言,無異于得聞天籟。

沾衣頷首,道︰「公子稍等。」

而後便上樓將這件事告訴給了姜蘅。

姜蘅聞言,想起來尚冬晴那支筆。

在顧遠洲第一次送來帖子之後,她便讓沾衣去查過了今日梁園赴宴之人,沾衣很會辦事,不光查到了赴宴的賓客,還買到了他們的畫像——閨閣小姐們的娛樂活動太少,每年科考放榜又正是各家捉婿之時,玉京里腦子活泛的商人們便早早抓住商機,為各方來京的舉子作了畫像,制成冊子,方便小姐們挑選相看。

是以今日,姜蘅能輕易認出來樓下提筆作文的諸位舉子們。

而徐觀魚在這些舉子中,格外突出。原因無它,只有一點,他生得太好看了。

好看的人,無論在什麼場合,都是容易引人注目,讓人印象深刻的。

更何況,徐觀魚還是今年的折桂熱門,早在十二歲,詩名便傳遍渭北;十五歲便成了大鄴最年輕的舉人,今年赴京趕考,也不過十八。

值得一提的是,他並非出自世家高門,僅僅是渭北一個小縣城里的農戶之子,能有今天,全憑他天資出眾,兼能潛心滌慮,篤志苦讀,這才沒有泯然眾人,和他的祖祖輩輩一樣,一輩子埋沒在黃土地里。

得了沾衣的稟報,姜蘅心念一動,從衣袖里取出一支狼毫筆,遞給沾衣,同時將早已經備好的說辭,說給周遭注意著她舉動的眾人听︰「前些天路過翰墨齋,買了支筆,一直備在身上,不料今天竟派上了用場。去將這筆給樓下那位公子送去吧。」

沾衣接了筆,給樓下的徐觀魚送去。

徐觀魚感激地朝她看了一眼,低聲道了聲謝,而後便開始揮灑筆墨,行雲流水地寫了起來。

系統沒有想到自己不過是幾天沒有露面,姜蘅居然就膽子大到將道具都給了出去,它在姜蘅腦子里尖叫起來︰「你你你你你知道你在做什麼!你這是在幫他作弊!你是強行改變別人的人生軌跡!」

本來按照正常的軌跡發展,徐觀魚會因為自己的筆被同窗損毀,而一字未著,從此名聲掃地。他的心態受到了極大的打擊,從而導致他在來年的春闈中,發揮失常,名落孫山。

此後他便一蹶不振,終身再未踏進玉京一步。

可是姜蘅這時候出手,便讓事情完全亂套了!

「完了完了,我們都要死了!這回誰也別想好過了!」系統絕望地和姜蘅道別,「我雖然待你不怎麼好,但你也沒有對我很好,我們算是扯平了。就這樣吧,誰也沒有對不起誰,我們一起發爛發臭算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