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百八十章︰廣種薄收

見成文閣被蕭薔問住了,黃瀚幫腔道︰

「這不是廢話麼,你不也被那些滬城的年輕警察惦記上了,听說還有一位去你們學校等你。」

「黃瀚,你沒意思啊!我就是逗逗成文閣。我喜歡瞧他憨憨的表情。要你打什麼抱不平?」

「是麼?我怎麼總覺得你是在欺負人?」

「哪有?成文閣,你評評理,我從來沒有欺負任何人好不好!」

誰知老實人現在也不老實,成文閣道︰「你是從來不欺負人,只不過打人能夠追進男廁所!」

「呀!成文閣,你壞死了。」

「哈哈哈……」除了劉小明憋著,其他人都大笑起來。

想笑又怕蕭薔跟她翻臉的劉小明憋得辛苦,他轉移注意力,道︰

「老板,我們還有人來,這張桌子太小了估計坐不下,你們那兒不是有個包間麼?」

「對啊!其他人不好安排去包間,你們沒問題啊!」

「什麼個情況?」

「黃瀚爸爸在里面。」

「啊?這麼巧?」

八十年代絕大多數學生怕老師,怕家長,基本上不跟其他同學的家長交流。

但是黃瀚學習小組的同學們例外,他們跟老師們相處融洽,家長之間也相處融洽。

蕭薔、張倩、劉小明等等都喜歡從來不拿腔拿調的黃道舟。

他們听說黃道舟在里面,都樂呵呵瞧向黃瀚。

羊肉館總共就一個包間,里面放了兩張桌子,由于是宋解放提前派秘書來定了包間里的兩個桌子,所以老板不可能給其他人安排。

這年頭進包間雖然用不著多給錢,但是有消費最低限制,羊肉館包間里的一張桌子最低消費一百塊錢。

也就是兩張桌子的包間最低消費二百塊錢,宋解放請黃道舟和同事們,哪有可能連二百塊消費都達不到?當然定下了整個包間。

之所以能夠訂到這個唯一的包間,是因為他們來夜宵的時間是晚上九點鐘,早過了飯點。

如果是晚飯、午飯時間段,羊肉館里都是滿座,包間里的桌子年前就被訂滿了。

小飯店的老板當然是個體戶,這種人最是辛苦,比打工人還要辛苦,成天忙忙碌碌,別人不願意干的活兒都得干。

他沒多少時間看電視,更加不可能看三水市新聞。

因此羊肉館的老板不認識宋解放、陳義華、成勝利等等市領導,但是他認識黃道舟。

來定桌子的秘書,老板更加不認識,秘書當然不可能主動透露究竟是誰來這里夜宵,直接掏二百塊叮囑老板包間里別安排其他人完事。

黃道舟進門時著實把老板嚇了一跳,頓時有種蓬蓽生輝的感覺。

他當然沒見過黃道舟,是在電視上見過,他意識到跟黃道舟一起來的五六個人不簡單,盡可能伺候周到。

「我爸爸在里面?你怎麼到現在才說。」黃瀚嘀咕一句,立刻推開包間的門進去了。

「黃瀚?你怎麼來了?」包廂里幾人很意外,異口同聲道。

見三水市常委來了一半,黃瀚沒有一一打招呼,而是逗悶子道︰「喲!你們這是來與民同樂啊!」

「你也是來喝羊肉湯?」宋解放笑問。

「你們也忒小氣了,晚上什麼吃的都沒安排,我們餓壞了。」

陳義華道︰「是我們疏忽了,應該安排些水餃、包子。」

黃道舟笑道︰「用不著,煮水餃、蒸包子需要不少人手,大過年的,食堂的師傅難得放假。

茶幾上明明有餅干糖果,是他們嘴刁不肯吃,活該餓著!」

宋解放招呼道︰「那趕緊坐下喝一杯!」

黃瀚道︰「不是我一個人,應該有十幾個呢。」

宋解放熱情道︰「都來、都來,今天我請客。」

這時安先生和安捷、安北也來了,邱老師果然沒來,安紹飛和梁碧君在家里陪她。

包廂里頓時熱鬧起來,一番寒暄後,開始喝酒。

黃瀚趁機跟宋解放、陳義華等等談發展具備國際先進水平半導體零部件的重要性,並且指出電腦很快就要成為各企業的必需品。

說實話,此時電腦在中國還是個新生事物,最需要電腦的銀行系統如今才剛剛開始試點,三水市這種縣級銀行目前都沒有開始使用。

「全力企業」前年才開始使用電腦,主要是產品研發、設計部門使用。跟復旦大學微電子系合作的項目里當然有開發財務軟件、管理軟件。

見三水市的領導們熱議電腦辦公,安俊祥把電腦在台灣的使用情況做了介紹,他也以肯定的語氣闡明,使用電腦辦公肯定是趨勢。

宋解放當然知道電腦,更加知道這玩意兒三水市的機關暫時玩不起。

為什麼?

太貴了,一台電腦的零售價相當于八九年中國接近二十個普通工人一年的平均工資。

這不是虛言!

當下普遍使用的286、386電腦價格極其昂貴,一台的價格要兩萬塊錢左右。

約等于一台電腦價值「家園集團」開發的一中小套商品房,實在令人咂舌。

成文閣和陸瑤、安北、安捷等等也聊開了電腦這個話題,他們沒有坐這一桌,一群年輕人坐在一起。

安北、安捷沒喝酒,他倆喜歡喝「三匯涼茶」。

他們家的經濟條件應該接近台灣的中產家庭,居然沒買電腦,由此可見此時的電腦在台灣也是高級貨,沒有進入尋常人家。

黃瀚不太記得清了,家里應該是在九八年或者九九年買了一台電腦,花了七八千塊,反正那時三水市的家庭電腦很少,但是不少單位有。

他記得最清楚的是玩「仙劍奇俠傳」和「三國志」這兩款單機游戲。

後來就截然不同,家庭擁有電腦的增速快得目不暇接,不知不覺中忽然發現,電視機、電腦已經被智能手機PK了。

今天想到了跟電腦相關的產業,及時跟幾位主要市領導聊。

目的是希望他們明白電腦的發展潛力,加大生產半導體元件企業的扶持,吸引台資時可以給跟電腦相關產業更多優惠。

黃瀚心里也在謀劃著是不是生產電腦配件,甚至于生產筆記本電腦。

不及,等開學後組織復旦大學、上海交大、華東科技大學的精英們談談,甚至于可以請來北大、清華、科技大學的牛人共同商討。

晚上回到家後黃瀚立刻撥通了秦淑潔的電話。

把「瀚潔蓉投資公司」入股台灣電腦軟硬件公司的計劃跟秦淑潔說明白了,讓她派幾個人帶上律師和孔老板一起去台灣。

秦淑潔故意沒有回來過年,也沒有去紐約,她一直在香港。

原因當然是擔心家里人、擔心沈曉蓉瞧出破綻。

她一樣的看好跟電腦相關的產業,知道台灣在這方面發展得比大陸好多了,認為黃瀚決定尋找有潛力的台灣公司投資很正確。

她這段時間的身體反應減輕了不少,決定親自帶人去洽談,並且問黃瀚︰

「為什麼一定要入股台積電和華碩、技嘉這幾家公司?你又是從哪里听說了這幾家公司?」

她之所以這麼問,是因為黃瀚清清楚楚說了,其他的公司投資多少,佔股多少她看著辦,但是投資華碩和台積電、技嘉盡可能佔股百分之十五以上,多多益善。

這哪里說得清?黃瀚只能含糊其辭,依舊拿直覺說事兒。

如今的秦淑潔大不相同,不僅僅習慣了黃瀚解釋不清的神奇之處,還更加信任黃瀚,表態一定把這事兒辦成了。

多多益善?多到什麼程度?如此要求會不會控股啊?

黃瀚認為絕無可能,華碩和台積電、技嘉的創始人都是人精,哪有可能受制于人?

能夠談到佔股兩成就謝天謝地了。

真的做到了控股,那還客氣什麼?想方設法把公司,最起碼把分公司搬來上海、代工廠建在三水市經濟開發區。

反正黃瀚知道這幾家公司的準確路線,也知道哪些高管才是經營、技術的扛把子,不虧了中流砥柱們的股份,尊重他們的意見不就得了!

當然,這些都是一廂情願,最好的辦法是參股不控股,不干擾人家的經營和發展。

黃瀚和秦淑潔在電話里都是談工作,倆人都故意不談其他方面,但是語氣中流露出的那種感覺不可描述。

秦淑潔的能力不是蓋的,她第二天就開始了解台灣跟半導體制造和集成電路設計、電腦軟件開發相關的大小公司,特別分析八八年、八九年新成立的公司。

她發現這些公司大多數是小打小鬧,注冊資本超過五十萬美元也就是一千萬新台幣的都不多,絕大多數是從美國留學回來的年輕人自主創業。

她也曾經在美國打拼多年,天生就對這樣的年輕人有好感。

想當年約等于是黃瀚給了她投資,她才一步步走到今天。

現在「瀚潔蓉投資公司」有能力給那些創業的年輕人增資,何樂不為?

秦淑潔想好了,除了黃瀚指令的幾家公司,她還要好好篩選,盡可能多投資,哪怕投二三十家都行。

正月初六,「自強建築公司」承建的「好貓集團電動自行車總廠」在三水市經濟開發區舉辦了奠基儀式。

不僅僅三水市的絕大多數領導到場,揚州市、省里的幾個主要領導也特意趕來剪彩。

「電動自行車總廠」依舊是合資企業,黃瀚放寒假回來第一件事就是跟宋解放、陳義華、錢普義、孔老板、陳大頭等等談出資參股。

如此大項目沒有人不重視,但是宋解放、孔老板都相信黃瀚的眼光,基本上做到了言听計從。

「瀚潔蓉投資公司」理所當然是主要出資方,投資以人民幣計高達一億五千萬佔股百分之六十四。

三水市政府出資兩千五百萬外加八百畝工業用地佔股百分之二十一。

三水市政府不可能一下子拿出這麼多資金,常委會研究後共同決定,分解了兩千萬給交通局、物資局、商業局、供銷合作聯社等等單位。

故而商業局、交通局、物資局等等單位佔股百分之一到百分之四不等。

三水市政府和七八個局級單位願意出資參股當然是出于對黃瀚的信任。

因為目前為止,黃瀚參與的股份制公司都是效益良好發展潛力巨大的好企業。

為了增強配套廠家的凝聚力,交叉持股很有必要。

因此黃瀚留了百分之十五股權給了生產蓄電池的「豐登集團」、生產電機的「光華股份」、孔老板生產精鍛齒輪、汽車電器的「向華集團」。

這幾家單位都在成長期、投入期,資金緊張,他們用本單位百分之十到二十的股權換取「好貓集團電動自行車總廠」的百分之五左右股權。

這就意味著「瀚潔蓉投資公司」還得拿出兩千五百多萬抵這三家公司的投資款。

三家單位,孔老板的「向華集團」有五家分廠,估值高達一個多億,他以百分之十二的股權換取電動自行車廠百分之七的股份。

「豐登集團」和「光華股份」的估值四千萬左右,他們各自拿出百分之二十股權置換電動自行車廠百分之四的股權。

沒有人不樂意,因為他們都是人精,知道將要投產的電動自行車是復旦大學和上海交大共同研發,擁有太多國家、國際專利。

他們還知道,自家公司僅僅是跟「好貓集團」配套,不出三年就能拿到超過一個億的訂單。

黃瀚還在考慮要不要從「瀚潔蓉投資公司」佔股的百分之六十四中讓出一部分給復旦大學和上海交大。

但是從兩所大學大領導的態度判斷,他們急需的是現錢,股權的吸引力貌似不大。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學校一把手也很難,物價飛漲,工資漲幅滯後,完全靠財政撥款的大學里人心不穩。

為啥?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調侃雖然罔顧事實,拿個例說事兒,但是實實在在打擊了不少做學問的知識分子。

推薦下,【  \\ 】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學校不想方設法找錢給學者們發放獎金、福利,難道要他們節衣縮食過日子?

股權在未來有可能很值錢,但是當下的日子需要現錢才能夠過得下去啊!

黃瀚決定跟兩所大學的領導商量著辦,由他們做出選擇。

反正掌握一條,盡可能滿足學校,不能讓那些科研工作者、那些真真正正的民族脊梁寒了心。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