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大勢如此,你能這麼想我不會怪你,但是我不需要這麼多功勛……你也什麼都不必說,你若是想要更多立功的機會,我會把戰果加在你身上,讓你獨自帶領部隊。」

「不……」

早川張了張嘴,看著臉色失落的野原雅彥,自己內心便有些慌亂。

「我還是跟著殿下吧,殿下你……」

「不必叫我殿下,雖然我知道這不是敬語,但我是你的指揮官閣下,你還是叫我閣下吧。」

野原雅彥更正了他的稱呼,現在沒有這個家臣說法,雖說這只是年少輕狂之時做的賭約,但兩人長大之後,早川依然是認他為主公。

但軍隊里面哪來的主公和下屬,大家可「都是天皇陛下的臣子」。

「嗨,閣下。」

「嗯。」

等到早川走遠了,野原雅彥又是一陣嘆息。

他自從掌握兵權之後,就開始限制底下士卒行動,一方面是不希望他們學別人「下克上」,私自行動違抗命令來給自己立功。

因為下屬抗命立功了,那他的上司怎麼辦?

如果影響非常惡劣,那他這個上司豈不是要「為了安撫‘國際社會’的民心」而被停職?好的結果那也是轉入預備役,繼續蟄伏等待機會。

另一方面是對戰爭的恐懼,他本就不支持帝國以如此迅猛的速度「鯨吞」他國的做法,滿洲國都沒有完全建好,就想著佔領整個華夏。

看植田大將的意思,好像又要與蘇國掰掰手腕,帝國老兵就那麼多,死一個少一個。他從察南(今張家口)輾轉來到雁北大同,又集結部隊來到這里,全軍就已經死了兩百人。

雖然對一千多人的部隊而言少一些人影響不大,但這不阻礙他以此來管中窺豹、見微知著。

除非華夏國、蘇國直接投降,不然數百萬帝國士兵的損失一定會越來越大,直至帝國無法承受為止。

作為日本貴族,他知曉普通士兵無法知曉的一些軍事隱秘,出征前他父親就曾經跟他分析過帝國的軍力。

這次全面鯨吞戰爭,帝國士兵恐怕佔領了支那華中和華北之後就無法繼續前進了,只要敵軍表現並不是那麼糟糕,帝國士兵就會在經年累月的侵略行動中疲態大顯。

正如早川所言之「武士精神」,可武士精神那也是華夏的東西,兩國都是儒家文化發展而來。那既然日本能有「恥敗而剖月復之人」,那華夏也能有「舍生而取義之輩」。

這人數恐怕還不會少。

也許這種思想是受他的父母之影響吧。

但野原雅彥最主要的還是在給自己留一條退路,既能防止戰爭勝利之後因為自己功勛太大而卷入政治風波,又能防止戰爭失敗之後因為作惡多端而被追責。

他是善良人嗎?

甚至于還下了不少命令,不允許帝國士兵騷擾民眾,不允許帝國士兵橫征暴斂。並且出台不少有關農村-城鎮經濟的有利政策,旨在恢復渾源縣的經濟生態。

他是因為心中的善良而不讓下屬對華夏平民動手?

也許是。

也許不是。

但這終歸是給他留下一條退路。他知道古往今來,戰爭這種東西,持續時間永遠都不會太久。

他還要給自己後代留退路呢,對帝國那所謂「鯨吞華夏」「移民華夏」壓根沒有一點興趣。

他作為陸軍大學畢業生,從他畢業那一年起,10年之內必定能達到將軍職位,何必像普通士兵一樣為了一點點戰功拼死拼活?

「不過一切的一切都要看實際情況,就以這次戰役開始……」

「營長,你看日本人開始搜查村莊了。」

趙四穿著一件披風,外面蒙著一張精細編制的白繩網,上面覆蓋了不少的泥土、雪,然後在上面捆上草木。

今年的晉省氣候還算正常,不像華北等地出現了不少災害,一些日軍憲兵為了彰顯「帝國是文明的」,還給當地的平民援助以糧食和金錢,然後拍成照片發到國際媒體圈之中,騙取他國的經濟援助。

12月已經開始下雪了,而且今年的雨雪似乎不少,雖說融雪的時候會很冷,但當地人還是很開心的。

瑞雪兆豐年!

若是連雪都不下一個,這對雁北地區而言是滅頂之災。

此地古時候便是北方游牧民族和漢民族混居的地方,因為降雨並不穩定,多是依靠山地融雪之水來維持春耕。

只要冬天雨雪多,來年春天山上的雪一化,這春耕的灌溉水源就有了。

老百姓們可不會埋怨冬天下暴雪呢。

「先看看。」

沐陽跟他一樣的裝束,冰天雪地里面若是想要偽裝,那只要穿著白披風帶著白帽子,給槍支蒙上白布或者涂上白漆……

只要他們把頭埋在地里面,任由雨雪落在他們身上,那過了一會等偽裝徹底成型了之後,即使敵人有孫悟空的火眼金楮也看不見他們。

雖說沒有風鏡護目鏡,但也不影響他們迎著冷風觀察前方,就是眼楮有些難受。

這招沐陽是學習1939年蘇國與芬蘭「冬季戰爭」里面的經驗。

雖說現在雪不厚,雁北還沒有達到冰天雪地的程度,但用白色來偽裝自己這種做法卻是足夠了。

反正日本關東軍穿著黃色系的衣服,遠遠就能看見他們。

只見視野里面出現大量的日軍部隊,粗略一看至少就有一個小隊的日軍,還帶了不少的偽軍。

他們把村里的男女老少都集中在一起,然後派出一個偽軍軍官與他們交流。

「難不成小日本要對老百姓下手?」

沐陽不會否認有這麼一種可能,電視劇里面不就是這麼演的嗎?

歷史書里面不也是這麼寫的嗎?

禽獸不如的日軍什麼都做得出來。

「給我看看……」

沐陽把望遠鏡拿了回來,有了望遠鏡,才把情況完全看明白。

日本人將機槍架在矮牆之後、屋頂之上和後山之中,並將兵力分散在周圍,防止被強大的敵軍炮火一鍋端掉,也有利于主動出擊消滅敵軍。

擲彈筒陣地就找不到了,炮兵這類火力支援兵的陣地哪有那麼好找。

現在的三大火力支援部隊分別是機槍部隊、炮兵部隊和狙擊手。

他們雖然不是軍隊的主要部隊,但地位很高,作用也很大,能完成步槍兵做不了的事情。

「營長,你說為什麼師長政委沒讓這里的老百姓撤離啊?」

旁邊的方伍好奇地問道,因為沐陽早在一個月前就讓根據地老百姓準備搬家了。

然後他被趙四一個瞪眼嚇了一跳,也不敢繼續說下去了。

臭小子。

師長和師政委他們的決策也是你能隨便議論的?

人家師長長征的時候當紅一師師長兼政委的時候,你小子還不知道在哪里玩泥巴呢。

「為什麼?」

沐陽一愣。

他一個穿越者,作為本地抗日武裝的最高領導人,讓老百姓提早藏到山里面那簡直不要太正常。

廣個告,【  \\ 】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細細一想沐陽就有了想法。

「雖說交戰之時不殘害百姓,可誰知道小日本會不會拿老百姓出氣呢,咱一開始也不了解他們啊,平型關之前咱們可是對日本人毫無了解。」

「我听說,日本人在咱華夏東北搞過什麼屠殺呢……師長沒這麼做可能是不清楚吧?我也是道听途說,以防萬一的。」

「這樣……」

方伍砸吧了一下嘴,沒敢繼續說下去,因為趙四已經把手搭在他後腦勺上,還在他的護頸那不斷摩擦,警告之意不言而喻。

「回去再給你們慢慢講,一連和二連到位置沒有?」

「營長,剛剛來了消息,一連已經到了,二連還需要大概半小時。」

「好,讓一連原地待命,二連繼續移動,小心別提早暴露了。」

「炮排原地待命,你們再等等,火力排和偵察班慢慢模上去,給我包圍這座村莊。」

因為一個營目標太大,所以沐陽跟兩個連長兵分三路,由沐陽帶著營部、營騎兵排、營火力排和營炮排,其他兩個連長則是帶著本部兵馬前進。

日本人的偵察兵沒有散布得太遠,沐陽目測他們的警戒範圍只有2里左右,但也不近了。

這倒是正常的,要保證部隊正常行進的同時還得讓偵察兵在兩邊警戒……要是本部兵馬稍微跑快一些,兩邊還要翻山越嶺的偵察兵還不得罵娘?

雖然現代的偵察兵、古時候的斥候都是軍隊里面最精銳部隊,但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使喚的。

只要打對手一個出其不意,讓他們來不及撤退,那就算敵軍有偵察兵也沒用。

「師長那邊有最新消息嗎?」

沐陽轉過頭來對曹亞問道。

「沒有。」

雖然只有一台接收設備,不過曹亞還是把自己所學的發揮到了極致。

「好,再等幾分鐘二連那邊也差不多了,我們就可以上去了。」

「不知各位長官……遠道而來所為何事啊?」

村老有些畏懼地看了看日本兵手里的木頭桿子,早年當過兵的經驗告訴他,那些東西都是槍。

他年紀也很大了,從舊朝開始到現在都已經六十多了,經歷過軍閥混戰,他早就對這些大隊士兵心懷畏懼。

「老先生,不用緊張,給我們的……隊長!帶個路?」

說話的是一個皇協軍,也就是八路軍眼里的偽軍、日本關東軍眼里的滿洲國軍。

「滿洲國」也就是偽滿洲國,他們的所謂「疆域」大概在熱河省以東以北。不過他們不久前七七事變之後被關東軍調去察哈爾省,加入了察北軍,這會又跟著關東軍一起南下察南(張家口)最後來到了雁北(大同)。

「帶什麼路?」

村老心中非常擔心這群軍隊。

從古至今凡是軍隊就沒幾個好東西,不管他們是來「雁過拔毛」還是「賴著不走」,對他們而言肯定不是好事。

要是「雁過拔毛」還好,給他們一點東西破財消災就算了。

要是「賴著不走」,那他們可就慘了,這群人一看就是那些八路軍長官說的日本鬼子,連語言都不同。

這該怎麼辦?

村老已經在心里默默想著如何送走這些瘟神了。

好在他們應該不是農民起義軍,應該不會燒殺搶掠、殺人不償命吧……

「隊長?」

偽軍排長面色謙卑,把耳朵豎起來听那位翻譯官的敘述。

「告訴他,帝國士兵要前往水溝村,可前方路塌了,讓他趕緊找一條能走的路出來。」

一旁的小隊長也是倨傲地點了點頭,沒有給村老一個正眼。

他剛剛看地圖,他從渾源城出發,沿著一條大河溝一直來到這里。

水溝村地理位置頗為重要,大隊長一眼就看中了那里,因為那里易守難攻。東邊都是數條河流作為屏障,南邊只有一座橋。只要部署兩個小隊,就能保護整個大隊的側翼。

他們算是先遣部隊了。

事實上的確如此,沐陽從亂嶺關出發,南下再往西行進,繞過了大山才能到達水溝村。

「而且,問問他們,有沒有多余的糧食?」

「嗨!」

偽軍隊長回過頭來就沒有太多的好臉色了,雖然語氣還是那麼謙虛,但明眼人都看出來他嘴里的不以為意。

「老先生,我們隊長問你,還有沒有去水溝村的路……」

「咱們隊長管你們要糧呢,你們可得好好伺候好這位爺啊。」

村老聞言面色一緊。

帶路好辦,可糧食……

「這……軍爺?您要多少糧食?」

村老不敢佔據主動地位來爭辯,只能被動地听他吩咐,那些當兵的武器可不長眼。自己這條村也就兩百來人,可經受不起打擊。

「那還用說嗎?」

偽軍隊長一臉不爽,他們在東北那會,哪有人敢這麼反問他們,只要他們一來,村里面就會把余糧全部整理好等著他們運走。

「能有多少給多少,快點兒。這都快中午了,兄弟們可餓得不行了。」

「這?」

村老面色有些難看,其實他理解岔了,還以為要把糧食都交出去。

他心里已經在盤算著怎麼偷偷留下一些救命糧了。不然的話,恐怕下一年他們村子就得全村進城給別人做佣人、做苦工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