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四十七章 雲夢胭

「這些年來能力者越來越多,修武者中實力較低的又佔據了大多數,低等級的修武者難以與能力者踫撞,而我華夏又多是修武者。」

「自八十八年前杭州國術大會之後,國外的能力者就對我華夏修武者嗤之以鼻,說什麼老婦人街頭打架,只知張嘴和揮爪。自那之後,我華夏之修武者就一直為人所不屑,一直到現在,已經八十八年了。」

「如今九星石出世,無數國外能力者又一次來到華夏,這次雖然未擺擂台,也未定地點,卻依舊可以稱得上是一場大會。」

「一場因星石而聚集于華夏的星石大會!」

「八十八年前,我華夏因國術大會之可笑而修武者皆被輕視,八十八年後,九星石問世,在這場非生即死的大會中,你一定要擔起華夏修武者的擔子,萬不可再讓那些洋鬼子看扁了我們。」

「我已經老了,未來的江湖是你們年輕人的天下。可八十八年前他們的嘴臉我永世不忘,如果有機會,我還會讓他們看看。」

「看看什麼才是真正的華夏修武者!」

韓天流說到這里,終于停了下來。

沒再說什麼,他只是背對著龍影蕭三人,擺了擺手,隨即邁步離開。

龍影蕭看著這個魁梧背影,第一次覺得他的背似乎沒那麼挺拔。

八十八年前,杭州,國術大會,笑話……

眸光似乎穿過八十八年的悠久時光,在韓天流的提醒下,他又一次想起了那場不知如何形容的大會。

是日黃帝紀年四千六百二十七年,華夏國術館副館長李景林先生致電全國,號召全國各大門派的修武者來一場真真正正的武學較量,看看哪一個才是華夏武學的精華。

有了官方的號召,華夏各地的修武者紛紛響應,這才有了當時世人皆知的杭州國術大會。

只不過那一場大會似乎不如听起來和諸位看官看到文字後想象的那麼好。

如果將時間再退回千年,這國術大會應該和華山上的論劍比武性質是差不多的。

可就是這樣一場轟動全國以至于讓整個世界都知曉的國術大會,卻是讓華夏所有修武者都淪為了外國能力者眼中的一個大笑話。

龍影蕭以前在听父親說完那場大會後,也曾找過一些當時的報紙之類的資料,那時已是近代,科技發展,不只有傳言留世,亦有一些書面報導。

他在當時的《魔都報》中,找到了一位曾經親臨現場的記者寫下的新聞。根據他的報導來看,那一場號稱雲集了整個華夏頂尖修武者的盛世大會,居然就像普通人街頭打架一般。

台上有人扭作一團,就在那蠻打,和街上大爺大媽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來一場「隔空較量」相差不遠。

更有的與會選手打到最後直接玩起了扇巴掌的游戲,場中盡是打耳光的聲音。

啪啪作響。

只是不知道這耳光到底是打在了對手的臉上,還是打在了自己的臉上。

又或者是,打在了華夏所有修武者的臉上。

而讓隔了這麼久回看此事的龍影

蕭都無地自容的是,有些素質低劣的選手輸了之後竟然不願意下台,賴在台上耍賴皮。

台下有觀眾替他害臊,他們居然還和台下觀眾對罵起來。

當時在場的外國能力者就有人直接放言。

「什麼狗屁國術大會,還不如菜市場來的有秩序。」

听起來很好笑,可是在當時見識過父親通天能力的龍影蕭眼中,關于修武者竟然有這樣的記載完全是荒唐至極。

不過听父親龍天凝的話,真實的場景似乎就是這樣。

龍影蕭不願意就此相信,他後來又陸陸續續找了一些其他的資料。

而在諸多資料中,很多人的直接資料都是一篇刊登在「武魂」上的文章。

「千古一會——杭州國術大會」

那篇文章的作者叫做凌耀華,他本人就是一位修武者,或許他的話會可信很多。

根據他的記載,那場國術大會真的是轟動全國,華夏九州之域,皆有修武者報名參加。與會者遍布各個年齡段,年紀最大的是一位來自于揚州奉化的老者阮增輝,時年六十八歲;年紀最小的則是來自揚州甌越的林標,當時的他只有七歲。

先後報到參加比賽的人一共有三百四十五位。

擂台建立在杭州的一處空地,由水泥砌成擂台,擂台四周擺有幾千條長凳,不過長凳的數量遠遠不夠。

因為在比賽的第二天,就有六萬多名觀眾來到了現場。

六萬多人中不乏未參賽的華夏修武者,還有聞名而來外國能力者,當然,絕大多數的都是普通觀眾罷了。

而為了吸引觀眾來看,在正式比賽之前還有什麼表演環節。

當時看到這一段龍影蕭就在心里打嘀咕,這真的是全國性的修武者大會嗎?

有展示自己門派絕學的也就算了,自行車雜技你是認真的嗎?

龍影蕭看到之後立刻去詢問父親,父親雖然也未曾看過,不過又不是龍家長輩也沒看過。再者,這麼多年以來江湖里面關于這件事的傳聞可是從來就沒有消停過。

龍影蕭非常希望能夠從父親的口中听到自行車雜技這件事不是真的,可是龍天凝當時想了想,還是點了點頭說傳聞確實如此。

龍影蕭懷著無比操蛋的心情繼續向下看,好在正賽的規則讓他覺得這正式比賽應該還是比較靠譜的。

隨機分組,有詳細的比武規則。

而這場國術大會並不是就舉辦了那麼一天,持續了數日的國術大會不斷有人離開,也有人加入,更有觀眾一時技癢,也想要登台競技,臨場報名。

按理來說,大會是在南方杭州舉辦的,離杭州近一些南派江湖人士怎麼說都要比遠道而來、舟車勞頓的北派江湖人士更有優勢。

不說是天時地利人和,卻也是天時地利皆備。

畢竟南派江湖人士一直生活于此,除了不用擔心舟車勞頓之外,亦不用掛慮水土不服。

其實人和也是有的,畢竟這國術大會的評委本就是當地人居多,就算評委不會偏袒南派江湖人士,可總不會

自己人看不起自己人吧。

如此來看,南派江湖人士可就是真的天時地利人和具備了。

照理來說,有了這樣的優渥條件,他們怎麼說也該有個差不多的成績了吧?

大會首日,比賽不過進行了兩組,南派江湖人士全部敗北。

這可是讓人大跌眼鏡了。

而龍影蕭就從這篇文章中找到了原因。

說是南北派江湖人士一動手就立刻見了分曉,打的速度那叫一個快啊。

雖然南派人士的功夫更為精湛,不過因為平時都是自己在那里苦思冥想,閉門造車,不到功法至深的境界絕不會輕易和人比試,所以臨陣經驗較少。

也就是沒怎麼打過架。

據說在前一天表演中備受觀眾喜愛並且認為能取得好名次的南派江湖人士章選青,在第二天的正式比賽中,三個回合就被北派選手丁寶善直接扔了出去。

而且好玩的是,因為南北江湖差距實在太大了,後來大會為了照顧南派人士,抽簽的時候就將南北選手分開了。

不過就算如此,最後前十名依舊是一個南方江湖人士都沒有。

都說屋漏偏逢連夜雨,糗事要不就不出,要不就一出都是。文章中還說到了這麼一件事,看了著實是大跌眼鏡。

就在這國術大會的第三天,一位來自于荊州大地的老僧帶著兩位徒弟前來觀摩。

兩位徒弟哪見過這麼大的場面,看到台上之人動手,自己又如何忍得了。

于是二人都和師傅說想要上台比武,誰知那老和尚人老心不老,他和二位徒弟說你們實力還需要磨練,于是就自己上去了。

與老僧對戰的乃是華夏國術館的修武者胡鳳山,老僧來勢洶洶,一上台就想要先發制人,佛門金剛拳如天上星辰落,顆顆直襲向胡鳳山。

胡鳳山巋然不動,只是簡簡單單、沒有任何花哨的一拳,那老僧就頭骨凹陷,血流不止。

然後他就被早在一旁候著的救護車拉走了。

諸位看官,你道是那胡鳳山返璞歸真,大巧至拙,只是簡單的一拳卻蘊含了非絕世高手不可明悟的深意嗎?

非也。

就是隨手一拳罷了。

真的!

諸位看官此刻什麼想法,什麼心情,料想龍影蕭當時亦如是。

而這場鬧劇百出的千古一會最終的優勝者,毫無意外,全部都是華夏國術館的成員,江湖高手無一人能夠上榜。

在這場國術大會中,人們也掀開了高手的面具,看到了他們的真實水平。之前名滿天下的高手名不副實的可以說是比比皆是,那些名氣大一些的,或是不怎麼能打,或是連擂台都不敢上。而經歷了擂台檢驗的,是真是假一眼就知道。

當時的與會選手趙道新就直言,這些江湖高手要不就是被打破了頭,要不就是被嚇破了膽。

而這場戲劇性的國術大會結束之後,外人恥笑,國人也是無地自容。當時人們就有了想法,覺得傳統武學根本不能夠實戰,都是些花架子,空頭拳術罷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