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劉談是先接到詔書再接到他爹的信的。

這封詔書還不是給他, 或者確切一點說並不是完全給他的,是給他和劉苦兩個人。

主體還是劉苦,劉談在听說劉徹給劉苦下了一——詔書的時候就有一種不太好的預感。

劉苦現在才多大啊,無論劉徹讓他作什——他都沒能力去做, 最後還是劉談去收拾爛攤子。

但詔書都下了, 劉徹也沒跟他商議, 之前劉談甚至沒有听到風聲。

在打開詔書的那一刻,劉談真的是眼前一黑——劉徹封劉苦為燕王。

說實話, 在劉徹的兒子里面, 劉苦大概是最早被封王的。

其他兒子哪怕也是很小年紀就被趕跑, 實際上也都六七歲才封王,很多封王也不是當時就讓他們去了封地。

而到了劉苦這里, 其實也是讓劉苦不必著急就藩, 依舊養在劉談這里,劉談作為兄長……暫代燕王之職,幫助打理燕地。

劉談看完之後就開始對著輿圖發呆。

陸懸坐在他旁邊比劃了一——, 不由得蹙眉說道︰「這……如今大漢近半國土在你手里,陛——到底是怎麼想的?」

劉談呆滯說道︰「——也很想知道。」——

果按照後世的地圖來看的話,這一片大概也就是整個國家的三分之一左右。

然而——今的大漢……對青藏高原沒興趣, 西域不屬于版圖之內, 嶺南屬于遙領, 實際上也不完全算擁有主權的國土, 這加加減減下來, 可不就是……大漢一半國土都在劉談手里了。

其實當初劉徹就曾經動過想要把燕國給他的念頭,當然劉徹的目的不在于讓他將燕國建設好,目的是守好邊境線。

至少自從衛霍去世後,劉徹已經找不到第二個讓他放心將那麼長的邊境線交出去的人了。

當時劉談以封地太大不合適為由拒絕了, 甚至還拉著劉據幫他說話,順便暗示了一——丞相,讓丞相也幫忙打消皇帝的念頭。

結果兜兜轉轉過來,劉徹到底還是將燕國那一片交給了他。

事實證明,劉徹下定決心的事情,無論是誰勸說都沒用,除非實在沒有實現的條件。

但劉談還是打算掙扎一——,直接給劉徹寫了一封奏疏——寫信是不行了,寫信劉徹這個大豬蹄子完全可以當看不見。

雖然奏疏他也能壓——來,但至少其他人會知道北境王上了奏疏拒絕。

劉談拒絕也是有理由的,首先一條就是沒听說過一個諸侯王暫領另一個諸侯王的封地的,其次就是大漢的諸侯王又沒有實權,他自己這是特殊,燕國那邊只要選出一個靠譜的國相就可以總理一切,根本不需要諸侯王。

其他諸侯國現在不都是這樣嗎?

劉談寫完之後又給劉據寫了一封信,——分憤怒地表示為什——不攔著啊,他一回來就要處理那麼多事情,現在再來個燕國,他怕是要英年早逝!

然後劉談的奏疏就被劉徹給打了回來。

劉徹十分淡定地表示他做的事情沒有前例的多了,現在他們就可以作為後世之法,什——前例,前例也都是先人做出來的,他現在要這——做又怎麼著?

劉談︰……

行吧,這很野豬。

至于第二個問題,讓燕國國相全權處理整個諸侯國的事物……這個要求——分合情合理,至少在劉談看來是合情合理的,然而到了野豬那里就是——你只想收錢不想負責?

劉談︰???

收錢?誰收錢啊,稅收也是給劉苦的啊,他又沒打算動劉苦的錢!他養劉苦都是用自己的錢好嘛。

劉談氣鼓鼓的,覺得他爹越來越不講道理。

等他——分生氣的拿出劉據的信一看,——現這信的確是劉據寫的,但估計也是受了劉徹的指使。

前提就是之前燕國那邊的邊境出現了很多問題,自從北境國這邊的邊境進出都十分嚴格,戰略物資不給運輸之後,大部分人都開始從燕國那邊走。

導致燕國邊境城池——今真的是魚龍混雜,別說什——治安了,當地百姓想要安安靜靜過日子都難,殺人越貨的事情時有——生,到現在那些想要平靜過日子的——百姓都已經搬走,那些城池基本上剩下的都是逞凶斗狠作奸犯科之人——

為這一份混亂,匈奴也開始在那邊布局。

劉談的北境國看管已經很嚴格,但也架不住匈奴早就開始在這邊埋線。

北境國都能抓到細作,就更別說燕國了。

之前劉徹也派了很多人整治那邊,但問題在于那些城池並不屬于一個郡,郡守與郡守之間立場或許是一致的,但是他們的想法不一致,導致實行的政策也不一樣。

哪怕就算是劉徹規定死了讓他們怎麼做,而這些人在執行的過程中也個人有個人的方法。

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做到統一,每個城池都有漏洞,哪怕城池不行,城池與城池之間的大片荒地也攔不住人家啊。

之前劉徹失蹤的消息就是從那邊走漏的,劉徹在查清楚之後就有些生氣,直接派了繡衣使者過去打算治罪,結果沒想到派去的繡衣使者也折了好幾個在那邊。

繡衣使者那可都是劉徹精心培養出來的諜報人才,自從成立之後這——多年都沒怎麼吃過虧,這些人代表的就是皇帝,平時不顯露于人前也就罷了,若是真的現身就連劉談都對他們十分客氣,平日里打鬧歸打鬧,但是在劉談這里,給他們的待遇可都是最好的。

在這種情況下派去的繡衣使者幾乎全軍覆沒,劉徹的震怒可想而知。

結果皇帝震怒皇帝的,那些人依舊我行——素,大有天高皇帝遠的架勢,劉徹眼見能派過去的人能力不行,能力可以的又不能派過去,就把注意打到了劉談身上。

其實劉徹讓劉談代領燕國政務還真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在劉談離開長安之前他就有這個想法,只是一直沒有跟劉談說,——為他知道就算說了他兒子也不會——意,並且不僅僅是他兒子的問題,還需要跟朝臣也商議一番。

跟劉談想的不——,中樞那些大臣對這件事情的抵觸情緒也不是那麼重。

首先就是燕國的問題的確很嚴重,需要人去處理,可能在長安當官的誰願意跑到那個窮山惡水的地方?

就算胸有抱負的人也要掂量一——,繡衣使者都折在了那里,他們過去萬一人也沒了呢?他們肯定比不上繡衣使者厲害啊。

現在有現成的人頂缸也挺好,最主要的是北境國發展的快速,去年甚至能夠交一些稅給中樞了,雖然不算特別多,但至少看到錢了啊。

要知道在北境王過去之前,那些地方都是要免稅的。

燕國的情況跟北境國也差不多,他們還指望著北境王能夠照顧一——燕國,緩解一——中樞財政壓力呢。

據新任大司農的說法,現在很多人已經不拜錢童改拜北境王了。

甚至已經漸漸有了錢童和北境王合二為一的畫像。

正因為如此,大家對于這件事情沒什——太大的抵觸。

反正北境王也是暫代,短時間內他成不了氣候,至于時間長了以後……隨著燕王逐漸長大,到時候可以做的手腳也很多,現在就很好。

劉談放下劉據的信之後心很累的嘆了口氣,他之前也是真的沒想到燕國已經亂到了這個地步。

陸懸看著他眉頭緊皺忍不住模了模他的臉說——︰「別擔心那麼多,實在不行——們就提前……」

「別別別,按照原定計劃來吧。」

劉談知道陸懸想說的是提前——動戰爭,但劉談想了想軍隊都沒有訓練成型,甚至很多都是新兵,就這——拉到戰場上去基本就是送死。

以前大家都這——做是他們的事情,劉談肯定不會這——做的。

而且讓他管理燕國那邊的邊境城池他也不是那麼抵觸,——為說起來是分燕國和北境國,實際上這一條線都是連著的。

燕國那邊混亂多少還是能夠影響到北境國,尤其是雁門郡,之前劉談就一直在關注雁門郡,只是一直沒有太好的辦法。

做得多了吧,代郡郡守就曾經表示北境王這是以鄰為壑,但是不做他又覺得憋屈。

現在倒是好了,劉談完全可以大刀闊斧。

唯一讓他在意的就是燕國國相的人選。

只不過到現在燕國國相好像都沒有選出來,劉談在小朝會上提起這件事情之後,忍不住沉思半晌說道︰「你們說有沒有可能讓你們兼任?」

畢竟——果選出新的官員,劉談首先要做的就是跟這些人進行一定時間的磨合,想要快速上手政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果直接讓劉談手——的那波人兼任就容易多了,大家完全可以把之前的那一部分經驗借鑒過來,都不用劉談多布置,他們就能順利操作。

劉談這句話說完之後,除了霍光之外其他人都是面露驚恐︰這就不必了吧?

就算是霍光表情也微微變色,只是他一向穩得住情緒,表現得不是那麼明顯而已。

都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但現在大家感覺自己哪怕不是超負荷運轉也差不多,管不過來那麼多地方啊。

霍光深吸口氣說道︰「陛——不會——此下令,否則,以後燕國和北境國又哪里還分得開?」

劉談本來就是嚇唬他們的,听了這句話之後說——︰「——現在只希望能夠來一個差不多的國相,其他人也不要差太多,要不然我也搞不定。」

然而實際上燕國國相卻是選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竇思博。

劉談在看到這個姓氏的時候表情就下意識的嚴肅了起來,雖然天——間姓竇的都未必跟孝文皇後有關,但小心點總是沒錯。

于是劉談立刻讓人調出了他的檔案,結果這一看,還真是跟孝文皇後有那麼一點關系——他乃是孝文皇後的弟弟章武侯竇少君之後。

而章武侯竇少君則是竇思博的太爺爺,竇思博的爺爺則是竇少君的庶子。

竇少君也是身世坎坷,他曾經被拐賣走,以至于當了奴隸,後來還是姐姐當了皇後之後才找到的。

竇少君被尋回之後,大臣們都警惕了起來——呂氏之禍剛過去不久,一看到皇後的兄弟簡直就是心理陰影。

于是由絳侯周勃和灌夫上書稱這倆兄弟出身寒微不懂禮儀學問,不能授予官職。

所以竇家比起其他皇後娘家始終要差著一點,但是當年威風的那些皇後娘家,——今大部分都已經煙消雲散,而竇家雖然依舊聲明不顯,但能夠讓劉徹選來做燕國國相,應該也有點本事。

劉談細細看了一遍這個人的履歷,——現這人其實嚴格算起來跟霍光還有一點點像,那就是足夠穩重。

只是霍光的穩重是謀而後動,一件事情——果不緊急的話,有七成把握,霍光就會動手——

果——分緊急,那麼五成把握他也會冒險。

但是竇思博卻非——此,他之前也曾擔任過郡守,簡單來說就是朝廷不——命令,他基本上就不會搞什——新政之類的,——分的循規蹈矩。

天知道劉談最受不了的就是這種人,這比性格不——還讓人難受,這簡直是三觀不合啊。

陸懸見劉談五官都快皺到一起笑——︰「這——不喜歡這個人?那就跟陛——說,換一個好了。」

劉談搖了搖頭說——︰「這個人已經去了長安述職,過不多久就會過來,若是我現在上書要求換人,他只怕要難做了。」

陸懸無奈︰「你都這——不喜歡他了,又何必想這——多?」

劉談說道︰「——還沒見他,也算不上不喜歡,只是擔心日後做事沒那麼順利。」

陸懸不用問就知道他在擔心什——,看了看竇思博的履歷,想了想說——︰「——倒是覺得你不必擔心他會太死板,從這些記載上面來看,這個人只是沒什——自己的主意,但只要有人給他——令,他就能執行的不錯。」

劉談微微一愣,轉頭看向陸懸︰「所以你的意思是說他會很听話?」

陸懸點頭︰「陛——也不會選一個會跟你作對的人來的,燕國那邊——此復雜,若是燕國國相再不听話,就算是你也搞不定燕國。」

劉談一想也是,劉徹應該不會這——坑他的。

而除了燕國國相之外,劉徹直接又將其他官員的任命放手給了劉談。

劉談也沒有費心,直接將之前燕王手——的那一批人又給搞了回來。

也就是說現在的燕國,除了燕王的爵位換了個人,燕國國相也換了一個,剩下的基本都沒怎麼換。

而那些被召回來的人大多都對劉談——分感激。

前任燕王犯的罪那可是謀反罪,他們這一群人哪怕有證據證明他們沒有參與,一切都是燕王自己做的,但他們身為燕國官員,對燕王是有勸導作用的,燕王不聲不響做了這——大的事情,他們竟然一點也不知道?

于是一個個都被狠狠懲處了一遍,有一些人能夠保全性命都已經是謝天謝地,再沒想到還有一天能夠官復原職。

這些人原本想要來朔方郡向劉談——謝的,結果卻被劉談回絕,並且他還給竇思博去了一封信,讓他不要來朔方郡,直接去燕國都城就是。

說起來,燕國都城對于劉談而言也算是故地重游,雖然這個故地是幾千年後的故地。

現在燕國的都城名為薊城,這個名字放到後世可能會比較陌生,或者認為是後世天津衛附近的薊縣,然而在這個時代,這個名字指代的卻是後世鼎鼎大名的北•京•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