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劉談——到最後一句的時候眉頭微皺, 前面三句雖然看——去隱晦,但是仔細讀來並沒有什麼問題,然而偏偏這第四句,滿目山河盡血染, 一——就不詳。

山河什麼時候——會被血染?自然是打仗的時候。

第一句點出北境, 最後一句暗示打仗, 中間還夾雜一個羌笛暗示外族。

劉談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那張紙問道︰「國相怎麼——?」

霍光十分直白說道︰「這童謠似乎在暗示殿下有不臣之心。」

劉談手一頓,滿臉驚悚地看著——︰「什麼?」

霍光略有些詫異︰「殿下沒看出來?」

劉談說道︰「我以為這首歌謠說的是我們跟匈奴人的恩怨, 暗示我擋不住匈奴人的鐵騎, 這麼又變成我有不臣之心了?」

霍光沉默半晌——說道︰「這首歌謠暗指了兩個人, 雲階指殿下,而羌笛, 應當指的是烏孫王。」

劉談低頭又——了一眼, 漸漸明白了霍光的意思,雲階下人間,這是暗合大家都覺得——是神仙下凡的設定, 羌笛如——指陸懸的話……帶著——們的大名,北境千里遠或許說的就是這里地處偏僻山高皇帝遠,暗中積蓄力量也沒人發現。

這樣理解似乎也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劉談覺得——理解的也沒什麼問題。

歸根結底就是這首歌謠的指向性並不是那麼明確。

劉談眯了眯眼楮說道︰「這首歌謠寫的這麼隱晦, 百姓或許根本就听不懂, 傳播的人到底有什麼目的?」

歌謠想要傳播開來一般都傾向于直白一點的話, 而這一首大部分都是暗指, 就連——和霍光兩個人都要逐字逐句分析,老百姓誰會跟你逐字逐句分析?

霍光略一思索說道︰「臣覺得……這歌謠似乎並不完整。」

劉談抬頭——向——︰「你是說還有下半闕?」

霍光說道︰「前面都是鋪墊,前面大家可能都不怎麼在意,但最後一句肯定會多想, 那麼若真有下半闕,可能就是對這一部分的補充。」

劉談想了想,忽然抬頭說道︰「我們分析這個干什麼啊?這歌謠既然不懷好意,直接禁制傳播,順便順藤模瓜找到散播的源頭把人給抓出來,問問目的不就行了?」

歌謠本身什麼含義——們根本不必去思考那麼多。

霍光說道︰「臣已經派人去查,只是歌謠源頭似乎是從難民城過來,而那里魚龍混雜,很難找線索。」

劉談垂眸說道︰「那就等,等下半闕出來,下半闕想要傳播也要有個頭吧?小心盯著吧。」

霍光立刻說道︰「是。」

劉談其實並沒怎麼把這件事——放在心——,不過,原本霍光找過來的時候——手——正在寫一份奏疏,就是申請增兵的奏疏。

這是之前劉徹吩咐下來的,讓他多增一些兵,主要是為了關市的和諧穩定,當然更重要的大概是因為烏師廬那個精神病一直帶著人在這里晃悠,——論是劉徹還是劉談兩個人心里都有點不安。

只是如今出來這麼一首歌謠,讓劉談多少有些遲疑——

的護衛團本來就已經人數超標,除非從現在開始將精銳團從王宮摘出來放到朝廷編制中去,否則再增兵的話太容易被忌憚了。

劉談想了想,——倒不是不舍得精銳團,而是覺得大規模的訓兵不太容易,尤其是北境國的大部分士兵都轉變成專業軍人之後,相應的國庫開支就會增加不少,訓練需要花費的錢財尤其多。

如今北境國剛剛緩過一口氣來,因為劉談已經建好了作坊開始大量收購大豆的緣故,北境國的國庫稍微寬松了一些,畢竟劉談賣那些東西是要交稅的。

劉談在紙——劃拉了半晌,干脆對霍光說道︰「最近沒什麼太大事——的話,開始著手裁軍吧。」

霍光微微一驚︰「裁軍?為什麼要裁軍?」

既然烏師廬經常帶人過來,那麼——們增兵都來不及,——們家殿下還想裁軍?

劉談說道︰「我要把精銳團並入北境國軍之中去,然後重新訓練一批,所以也不是大面積裁軍,現在精銳團一直保持著一千人,並且以後每一期基本上都是這個數量,按照這個數量進——不定期的裁軍就行。」

霍光听後無奈說道︰「那殿下自己的護衛怎麼辦?」

這樣搞的話就相當于劉談用自己的錢替北境國訓兵,當然霍光也不覺得有什麼,雖然兵權如今是在衛不疑手——,可是衛不疑還不是听劉談的?

在軍事——,衛不疑連霍光的話都不一定听,但一定會听北境王的。

而從王宮訓練出來的這批人自然也對北境王忠心耿耿,所以就算換了編制也不過就是換了個名字而已,甚至隨著這樣一批一批的替換,到時候北境國上下的軍權就全部牢牢掌握在劉談手里了。

難道這——是他們家殿下的目的?霍光——著劉談若有所思,但是很快又否定了這種想法——不是他——不起劉談,劉談要是有這種心機,——也不用天天操心了。

劉談的確沒想那麼遠,只是說道︰「護衛我一直都有啊,不是每年都招人進來嗎?」

霍光——奈︰「所以殿邊的護衛每年都是新兵,這怎麼——?」

劉談笑道︰「新兵怎麼了?新兵訓練——兩三個月就比之前的要好很多。」

霍光隱隱察覺到了劉談再想什麼,干脆問道︰「殿下是不是擔心有人借機生事?」

劉談面色一沉︰「這還用猜嗎?根本不是借機生事,——們就是要生事,我這一份奏疏上去,會引來什麼就不好說了。」——

可沒忘記長安那邊還有一個劉屈犛正在虎視眈眈,就等著——犯錯好到時候把——拉下馬。

實際——也就是劉徹和劉據都在偏心——,否則劉談做的那些事——,也的確很容易就被參——一本,而且還是沒辦——辯駁的那種。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不是劉徹總和劉據縱容,依照劉談的性格,此時此刻早就跑到一邊窩著了,根本不可能搞這麼多事。

劉談說完之後直接將手——那份沒寫完的奏疏給點火燒了。

霍光沒有阻攔,身為受寵的皇子,特權有一些是好事,但是太多就不太合適了——

如今已經不會再去懷疑劉談做這些是不是要跟劉據爭位,但諸侯王勢大連太子都比不過,終歸不是什麼好事。

燒完之後,劉談十分輕松說道︰「就這麼定了,一年裁軍一千人也不算很多,慢慢地就都換上,暫定每年秋收過後招兵,同時進——裁軍程序,等到招兵滿員就將被裁下來人放走,然後將我這里的人替換過去,對了,先從受降城開始吧。」

霍光——了劉談一眼,知道——定在秋收過後是為了讓百姓家里還能有一份勞動力負責秋收,更主要的是秋收過後再過一段時間就是冬日,有一些家境貧寒走投——路的人到了冬天很難捱,也算是給——們一個活下去的機會。

霍光想到這里忍不住說道︰「殿下若是這麼做的話,最好將征兵的標準降低一些。」

劉談——奈說道︰「知道,之前跟現在不一樣,當時以為我身邊就這一千人了,當然要差不多一點,但是如今這樣算是大面積征兵,到時候我會跟衛不疑商議一下——怎麼降低標準。」

霍光沒再說什麼,國相雖然地位超月兌,但是涉及到兵權若非劉談主動跟——商議,——也是不會開口說的。

劉談將奏疏燒了之後就開始處理別的事——,不過,——們家國相太能干,需要——處理的事——也不多,而這其中就有有關難民城的事。

因為他當初一時的惻隱之心,直接給難民們蓋了膠囊公寓,哦,當然,現在在百姓那里自然不會叫膠囊公寓的,——們把這個稱呼為鳥巢。

不管是什麼,這房子雖然小,但終究是個能夠遮風避雨的地方,甚至比很多百姓本來的家還要好一些。

所以許多難民如今根本不打算離開——為什麼離開呢?這里的生活好又靠近國都,工作的機會都不少,有不少難民都賺了不少的工錢,生活比之前要好很多。

于是因為人多那里漸漸的形成了一個小型的集鎮規模,于是那邊的名字也從一開始的難民營變成了難民城。

這樣看起來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但其中隱藏的問題太多,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戶籍,難民逃難怎麼可能什麼都帶著?這年頭也沒有個電子系統能夠隨時查詢,所以難民城及其魚龍混雜,管理也不是特別嚴格。

這一點劉談承認是他自己的疏忽,本來那個難民城他的意思就是在那里作為收留難民用的,畢竟可能每年都會有各種各樣的災難,那麼如今朔方城條件好,那些難民自然會往這邊來。

一開始劉談想的是等災難結束之後,難民就要回去重建自己的家園,所以難民營就能空下來等待下一波。

結——誰能想到那麼多人干脆就不走了呢?

這樣一個臨時性的城鎮誰都沒怎麼——心,不過既然那邊已經形成了規模,又距離朔方城不遠,那麼劉談就要下狠手治理了,在這個過程中說不定就能找到那個亂傳播歌謠的人。

劉談分別給江充和衛不疑下令之後,——了——時間,起身就準備去找他爹。

雖然距離午膳時間還早,但王宮跟長壽宮的距離也很遠啊。

劉談干脆騎馬一路跑過去之後,還沒見到劉徹就——到陸懸迎了出來。

劉談有些詫異︰「你怎麼在這里?」

陸懸含笑說道︰「等你。」

劉談——奈︰「我先去見父皇。」

陸懸提醒道︰「小心一些,陛下似乎心——不虞。」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