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懸有些詫異, 他是很知道劉談多——重豆油,比起其他豆制品,豆油就是他最有利的武器。
所以按照陸懸的理解,配方他肯定要保密的, 怎麼上來就公開了?
雖然有些地方他模糊了一下, 比如說蒸煮都要多長時間, 可只要知道整個流程,這些細枝末節完全可以慢慢試。
知道結果去試總比不知道一點點模索要容易多了。
劉談——陸懸一臉詫異的樣子不由得——道︰「因為我換配方了啊。」
從熬煮變成了物理壓榨, 其實一開始他用這個方法是因為簡單, 容易出成果, 這樣他無論怎麼折騰都有這個支撐。
但是熬煮的確是太浪費時間,就算不提浪費的時間, 浪費的能源也很多, 整體都離不開火。
劉談算了一下,如果想要擴大產能的話,那麼蜂窩煤對——供應勢必要減少不少, 到時候除了北境國以——的地方,蜂窩煤的價格肯定會直線上漲,那麼原本買得起蜂窩煤的人就會變得買不起, 從而用柴。
這樣柴的價格也會上漲, 原本只能用木柴取暖的人可能就用不起。
所以基本上算是要在很多百姓跟北境國的經濟之間選一個。
劉談雖然一直著眼于北境國的發展, 但他也不可能不管其他大漢百姓啊。
所以他必須找到別的出路才行, 于是他就開始改良工藝。
試了好多種辦法, 最後他才發現前面的蒸炒兩步是不能省略的,只不過蒸炒前面還多了一道工序就是破碎。
需要先將這些豆子進行破碎,然後蒸炒,最後再進行擠壓。
這個方式就是傳統意義上的壓榨豆油, 比之熬煮要省下許多蜂窩煤。
劉談跟陸懸也沒什——好隱瞞的,主要是就算陸懸知道了這個方子,他也沒辦法做出來,誰讓無論是現在的烏孫國還是陸懸之後想要爭搶的地盤都沒有適合種地的地方呢?
或者說是沒有適合耕種糧食的地方。
要說匈奴境內也不是沒有事宜耕種的土地,只是產量太少,而且游牧民族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讓他們去耕種實在困難。
陸懸蹙眉︰「可這些人知道了方子,也會想要賣豆油,這樣不也要消耗巨大的能源?」
劉談搖頭︰「不一樣,他們是要賺錢的,哪怕是一樣的東西,我這個方法做出來就能比他們的價格低,哪怕算上運輸的費用也低很多,他們若是壓價就賠錢,而我能賺錢,所以打價格戰我也不怕,到最後只能是它們退出市場。」
陸懸好奇問道︰「那萬一他們也能研究出來呢?」
劉談也不瞞著他︰「我之前知道這種方法模索具體過程的時候還浪費了很多時間,要不然一開始可能就不會用熬煮這種辦法了,他們得多厲害才能找到正確的方法?就算他們模索出來,進貨也比我們艱難,現在應該是齊國或者昌邑國的大豆品質最好,這兩個地方就算模索出來也無所謂,距離太遠對我們形不成影響,而且以劉弗陵和劉髆的性子,他們得了這東西,肯定要定個高價好賺錢的。」
陸懸有些詫異︰「那你呢?」
劉談搖頭︰「我的目的是讓北境國的耕種種類改一改,別不合適還非要種糯米之類的,累死累活到最後收成還不好,那就是惡性循環,所以我的價格定的大概就是刨除所有的成本有那麼一點利潤,能夠交稅就行了。」
陸懸多少明白了劉談的意思,讓大家換東西種這種事——沒辦法強行更改,劉談的確可以下令,但人家也可以陽奉陰違啊。
只有讓百姓們發現種大豆比種植其他東西賺錢,這些人才會心甘——願換成大豆。
陸懸忽然明悟——道︰「你故意把方子讓那些人知道,怕是想讓他們幫你傳播吧?」
劉談用力點了點頭,這些人雖然都跟在劉徹身邊,但他們來自五湖四海,祖籍在長安的少。
這些人得了方子肯定不敢在長安弄這些,那里想來是大貴族的自留地。
所以他們一定會在自己的家鄉搞這些,這樣首先就是更多人知道豆子能出油,而且很便宜。
也免了劉談想要推廣還要先派人宣講豆油的來歷,太累了,這樣一點點下去什——時候才能推廣開啊。
而且劉談也不打算趕盡殺絕,第一開始前期的利潤讓這些人去拿,等後期再用更低廉的價格和更高的品質去跟他們爭搶市場。
唯一需要擔心的大概就是那些地頭蛇會搗亂,這個……暫時沒辦法。
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跟諸侯王合作,然而問題是劉談跟那些人都不是很親近,除了有稀薄的血緣關系之——,他們比陌生人還不如——好多人都因為劉談受到的優待而眼紅呢。
陸懸眼楮一轉說道︰「想來這個東西,西域也有人會喜歡的。」
劉談擺手︰「不著急,——況吧。」
他弄這個除了給北境國找一條出路之——,更多的是想要更改一下大漢百姓的飲食結構。
一個小小的豆油或許改變不了什——,但是那麼多豆制品下來,能夠讓人們在花更少錢的——況下補充更多的蛋白質。
所以哪怕他這里距離西域更近,運輸更方便,或許也更能賣得上價格,但他還是想優先大漢百姓。
當然烏孫國是例——,因為烏孫國如今也算是大漢百姓了嘛。
不過這件事——那就交給下面人去處理,不是劉談不想跟陸懸做買賣提錢的問題,而是他們兩個相處時間本來就少了,干嘛還要在這種事——上浪費?
劉談將自己的想法說完了之後,轉頭問道︰「你打算什——時候跟我父皇說?」
陸懸笑道︰「你不是已經跟陛下說了?」
「那不一樣,我只是跟父皇打個招呼,順便想辦法讓他支持你,不過,目前——來父皇的態度比較模稜兩可,能不能行還得——你自己。」
對于沒能說動劉徹,劉談倒是很淡定,劉徹除了在尋仙這件事——上比較執著比較容易輕信以外,其他事——都還好,如果他是那麼容易就被說動的人,只怕大漢朝廷早就開不下去了。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那里的礦產劉徹大概是想握在自己手里的,但現在大漢不適合跟匈奴開戰。
烏孫就很適合,雖說是大漢的諸侯國,但陸懸出兵一直都特別隨心所欲,估計匈奴都不會以為陸懸是真心投靠。
而且就算把帳掛在大漢身上也沒關系,大漢不想打,匈奴也不想打,他們更喜歡掠邊,搶一搶沒有反抗能力的老百姓才是他們最喜歡的事。
所以這件事——估計還是要陸懸跟劉徹親自談才行,怎麼才能讓劉徹放心。
陸懸倒是不擔心,他相信劉談,所以相信那里有礦產,可問題是劉談之前也說齊國和昌邑國有礦產啊,這不還沒找到嗎?不確定的事——,不值得爭搶。
他說道︰「陛下這幾日都要休養,還是等一等吧。」
因為劉徹這次過來是為了避暑,跟上次急急忙忙不同,所以整個行程都安排的特別輕松,無論是哪一種,劉徹想去就去,不想去就算。
等劉徹醒來的時候,天色已經有些暗,正好劉談陪著他在長壽宮轉一圈,然後就可以準備晚膳了。
前兩天都是這——弄的,結果今天劉徹卻不想出去轉,直接將陸懸給喊了過來。
陸懸過來之後,劉談本來想要先退出去的,倒不是他怕劉徹多想,而是關于打仗這方面,他一直都不怎麼擅長,听也听不太懂。
不過劉徹卻把他留了下來,等陸懸坐定之後懶洋洋問道︰「談兒說你有事稟報?」
陸懸有一個好處就是知道自己大概率不是劉徹對手,所以在劉徹面前一直都特別直白,所以他直接說道︰「臣聯合其他幾國想要爭搶燕然山以南的土地。」
「為什——?」
劉徹對陸懸的動機很感興趣,通過劉談的敘述他知道陸懸剛開始定下這種想法根本不知道那里有礦,所以從一開始他就打算往那邊遷徙,這讓劉徹有些奇怪。
真正對比而言,那邊的氣候土地也沒比西域好多少,甚至可能還不如。
陸懸十分坦然︰「西域不能一家獨大,烏孫在西域已經有了足夠的勢力,最主要的是丹陽公主如今正在掌權,接下來會更深一步影響西域,我留在那里不好。」
別說丹陽公主自己有野心,哪怕她沒有野心,大漢也會推動她繼續,她不行就讓她實際上的丈夫或者是他們的兒子來,反正這片土地最好是落在大漢手里最讓人放心。
劉徹點點頭又問道︰「還有呢?」
陸懸眸光一閃說道︰「這樣也能更進一步切斷匈奴對西域的控制。」
大漢跟匈奴在西域爭奪車師國爭奪了多久,在這之中你來我往有輸有贏,可總體上來講,大漢還是有點吃虧。
西域是大漢跟別國交流的門戶,也是現在唯一的門戶。
大漢的東面是大面積的海洋,北面是匈奴,西邊有一部分是高原,所以除了西域就是往南才能跟別的國家互通。
可是南邊又有大批量的小國把持,這些年大漢沒少往那邊派使臣,可是那些小國佔據地利之便,一直對大漢不怎麼恭敬,派過去的使團大部分有來無回。
其實通往西域的也是一樣,只不過張騫爭氣,終于是打通了一條路,這一條路太重要,大漢不可能放棄,所以才需要將這條路握在手里。
如果能夠協助大漢將西域這一條路打通,並且穩定下來,那麼陸懸就更有底氣一些。
他說得明白,劉徹也懶得跟他繞圈子問道︰「要什——?」
陸懸說道︰「什——也不要,就……要是沒打贏,您別怪我就行。」
劉徹似——非——地看著他︰「真的什——要求都沒有?」
陸懸有些猶豫,最後小心翼翼說道︰「沒什——別的要求,就是若臣真的贏了,能在那里建一座宮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