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陸懸在西域熱熱鬧鬧的搬家, 準備搬完家都穩定下來之後就去找大宛的麻煩——

劉談則在小朝會上面對眾多反對的聲音。

說實話,他從來不知道自己這麼受歡迎,人氣這麼。

劉徹在小朝會上將他要就藩的消息扔出來之後,也沒想要跟大家商議, 只是說要選國相和御史大夫。

至于這兩位以下的官員, 這個是可以讓諸侯王自己選的。

當然一——始配置班底的時候, 自然也是劉徹給兒子準備好。

他前幾個被扔去封地的兒子都是這麼操作的。

結果這個議題剛扔出來,那邊就已經有人帶頭反對了。

因為丞相之位空缺, 所以最先站出來的居然是御史大夫。

劉談十分震驚, 之前御史大夫可是對他搞溫室頗有微詞的, 怎麼現在又開始站他這一邊了?

不……不對,也不算站在他這一邊吧, 反——說是在阻撓他。

因為御史大夫直接站出來鏗鏘有力說了句︰「臣以為不妥!五皇子有功于國, 于情于理都不當將封地設為朔方州!」

他一站出來,其他人也都跟著站出來紛紛表示不妥。

劉徹含笑看了劉談一眼問道︰「——何?」

大臣們一時之間都有些意外,全都看向了劉談。

劉談此時也是哭笑不得, 他本來以為說服劉徹就已經夠了,萬萬沒想到居然還要再說服這群大臣。

雖然這些人的確都是為了他好,但是……也太難了一些。

劉談輕咳一聲︰「朔方州也是挺好的地方……」

「陛下怎能如此行為!」御史大夫沒回應劉談, 抬頭譴責地看著劉徹。

劉徹輕笑︰「這可不是朕的主意, 是他自己一定要去, 連朕都無法說服, 若你們有信心, 順便幫朕說服他好了。」

大臣們一時之間面面相覷,都有些不太相信劉徹說的話。

劉徹現在哪怕說不上是獨斷專行,卻也比那個好不了多少,他打定主意的事情, 他覺得不對的事情,那是誰都沒有辦法讓他改變主意的。

五皇子這是做了什麼連皇帝都妥協了?

這已經不單單是寵愛能夠解釋得了啊。

劉談迎著眾位大臣的目光,一時之間頭皮發麻,對于別人——言想要說服劉徹很難。

但對于劉談——言,反——沒有那麼難,劉徹又不是不講道理,真讓他覺得沒問題,他也是會——意的。

可朝中大臣就沒那麼好忽悠了,主要是他們人多,想法還不一樣,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意見,到時候他就需要把所有人都一一說服才行,那只怕沒有舌戰群儒的本事都別想了!

劉談也是沒想到只是就藩而已,朝中大臣竟然這麼反對,這個世界怎麼了?難道他們不覺得宗室都是蛀蟲嗎?

他一邊納悶,一邊擺出了一副正氣凜然的樣子搶先喝——︰「諸位先听我一言!」

別的不說,這一聲倒是真的把眾人都給鎮住了,劉談環視一周說——︰「朔方州是我要去的,我也想的很清楚,至于緣由,也不過就一句話——已︰君王擔社稷,皇子守國門。」

朝堂之上一時之間鴉雀無聲。

劉談繼續說道︰「我知道朔方州是危險之地,但正因——此,我的父皇,我的兄長都在為了大漢勞心勞力,我也不想坐享其成,我也沒別的本事,但听聞自從劫國一戰之後,之前蠢蠢欲動的西域小國都安分了不少,更何況大漢——今與左大都尉也有密切往來,我在那里或許也能起到一點作用。」

他說完這句話觀察著眾人的表情,發現一部分人若有所思,一部分人連連點頭,還有一部分……正在擦眼淚?

前兩個他還都理解,那些擦眼淚的都是怎麼回事?

尤其是這里面居然還包含御史大夫。

哪怕漢朝的御史大夫沒有後世那種督察百官之權,但也是實權人物,這樣的人經歷宦海沉浮怎麼可能那麼容易就被感動到?

御史大夫一邊拭淚一邊念叨了一句︰「君王擔社稷,皇子守國門。」

劉談這才恍然,原來是被這一句給擊中了。

這倒也正常,實際上在漢朝文武官員並沒有特別明顯的區分,比——說丞相們很多都打過匈奴,或者說歷史遺留下來的軍功最重才是大家都默認的。

在這種情況下,熱血一點的口號總是能更觸動心弦。

劉談有些心虛,實際上這句話是他從「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給轉化來的。

不過原話他可不敢說,這句話原本指的是明永樂帝遷都北京和崇禎帝吊死煤山,真要說出來他怕是要被關小黑屋,還想就藩,做夢吧。

改一改挺好的,還能拍一下劉徹的馬屁,歌頌他為了大漢十分辛勞。

劉談想到這里,抬頭看了一眼劉徹,果然看到劉徹唇角微勾,顯然是心情很不錯。

御史大夫又念叨了兩句之後,抬頭說道︰「——此,讓皇子領朔方一州著實寒酸了一些,朔方州人口不豐,不足以為國,還請陛下三思。」

劉徹看了劉談一眼干脆說道︰「既然如此,那便將並州和涼州一並作封地為北境國,封五皇子為北境王。」

劉談听後頓時愣住,並不是因為劉徹真的把西涼,也就是如今的涼州給了他,最主要的是連並州一起給了他!

從輿圖上來看的話基本上就是將後世的整個內蒙古都給了他當封地!

這地方可也太大了一些。

劉談有些不安說道︰「這……這是不是太大了?」

一旁的劉據立刻說——︰「不大,那地方地廣人稀,不過九十多萬人口。」

不過……九十多萬……

劉談再一次覺得自己沒見過世面,九十多萬啊……一瞬間他就覺得亞歷山大,這要怎麼管?

他咽了口口水,難得有些退縮,之前他只想著去了封地就自由了,甚至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卻從來沒有想過他是要負責這麼多人的生死存亡。

不過很快他忽然想到,就算他想負責也要看國相讓不讓才對。

到了這個時候,劉徹已經將諸侯國的權力基本上都抓在手上了,諸侯國國內事務都是由國相處理,很重要的御史大夫也是由朝廷指派。

至于下面的官員雖然可以自由任免,但實際上就算任免了——怎麼樣呢?國相地位堅不可摧啊,那些人就算一——始對諸侯王心存感激,到最後也會向國相倒戈。

這麼說吧,國相干得好了,說不定以後是能夠升遷到朝廷的,國相雖然說是相,但實際上俸祿兩千石,真要對比的話也就是九卿副手這個級別,還是有升遷之路的。

若是能入了國相的眼,屆時帶到長安比什麼不強?

所以現在的諸侯王實際上唯一的權利就是跟國相要稅,畢竟封地的稅收都是他們的,別的就……自己一邊玩去吧。

這也是劉談非要選朔方州的原因之一,主要是這地方偏僻啊,還危險,一般人都不愛去,會跟著他去的人如果有能力那就是被排擠的,劉談可以想辦法施恩收伏,——果沒有能力那就更好說了,想要架空他還不容易嗎?

更甚至沒有能力的人或許會更想投靠他也說不定。

不過,不管怎麼說,封地他自己求來了,以後是好是壞都要自己擔著。

這一波過了之後才是進入正軌——任命國相和御史大夫。

這個一般很少拿到朝會上來說,都是劉徹直接讓有關部門選合適的人,這其中就是查看履歷,然後找來談話,確認對方有這個意願並且方便,然後再將人名給報上來,最後劉徹選定。

現在當朝選,基本上就是劉徹給劉談設的最後一——坎——

果沒有人願意的話,他也不介意出爾反爾。

君王擔社稷,皇子守國門,這句話听上去的確很振奮人心,但誰的兒子誰心疼啊,大漢已經很強大,哪里還需要他的兒子去冒險?

什麼?你說燕王的諸侯國也跟匈奴接壤?

寵愛的兒子跟不寵愛的兒子能一樣嗎?

劉徹一向都很雙標,到了劉談這里是想辦法不讓他去,到了燕王劉旦那里就是在兒子寫信訴苦的時候,則是直接發策文給劉旦,勉勵他鎮守邊陲,成為大漢的藩籬輔翼。

對于他這一點大家都已經很習慣了,所以當北境國國相這五個字擺在眼前的時候,許多人都面面相覷。

感動之後理性回歸,大家都不太想說話。

能參加小朝會的官職都不低,大部分人不會成為國相,——那小部分人不是自身有潛力就是背後有勢力,他們為之努力的是九卿的位置,所以也不會選擇去當諸侯國的國相,但是無論讓他們提名誰這都是在結仇啊。

有許多人之前早就听到風聲要給五皇子和六皇子封王,甚至皇帝給五皇子選了齊地為封地都已經傳出來了,那個時候大家都摩拳擦掌想要爭一爭這個齊王國相的官職。

插一句,我最近在用的小說app,【  \\ 】安卓隻果手機都支持!

現在……都啞火了。

朝堂上一片安靜,大家都知道不該這麼不給五皇子面子,可也是真的張不了口。

劉徹看向劉談,剛想張口說沒有國相,不能就藩,讓他回去好好想想。

結果還沒張口,就看到有一個人突然站了起來。

劉徹抬眼看去發現居然是霍光。

霍光手執朝笏,對著劉徹行禮說——︰「臣願隨北境王前往北境國。」

劉徹有些詫異地挑了挑眉,——劉談則驚了。

別說是他,就連劉據甚至其他大臣都有些震驚。

霍光是朝堂上特殊的存在,誰都知道雖然現在他只是奉車都尉,上次那麼大的功勞也只是給了個光祿大夫,但早晚會給個九卿部丞之類的官職,——未來九卿之位必然有他一席之地,甚至御史大夫或者是丞相也不是不可能。

然而現在他說什麼?要去北境國當國相?

腦子沒問題吧?

劉徹問道︰「你想好了?」

霍光正色說——︰「臣想好了,臣之兄長視剿滅匈奴為畢生目標,臣不才,文韜武略不及兄長半分,卻也願繼承兄長遺志,輔佐北境王鎮守邊陲。」

他說完之後朝堂上瞬間嘩然,這一次比之前劉談要求朔方州作為封地還要熱鬧一些。

霍光這是當著劉徹的面表達出了要以劉談馬首是瞻的意思啊,這跟現在劉徹對諸侯王的態度基本上是相悖的!

就算劉談是劉徹的兒子,劉徹不太計較,可是太子呢?

霍光跟太子哪怕沒有血緣關系也是表兄弟,不過,結合霍光從來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政治傾向這件事情,大家一時之間也都有些微妙。

沒有血緣,也就意味著霍光很可能站到別人那邊,難道是五皇子……

不對,就算要選五皇子也不能跟著人去窮鄉僻壤啊。

劉談都有些坐不住,看著霍光提醒——︰「你可想好了,西域什麼環境你也知道,北境國不比西域強。」

霍光灑月兌一笑︰「臣已深思熟慮,還請陛下——意。」

劉談認真看著霍光半晌,確認他是認真的,便轉頭看向劉徹。

劉徹顯然比劉談跟更了解霍光一些,他都沒問霍光,只是看向劉談問道︰「他說要跟你走,那你給他個什麼官職?」

劉談果斷說——︰「國相,我願拜奉車都尉為國相。」

這是頂級文臣啊,就算現在不是也是頂級文臣苗子,人都要跟他走了,難道他還舍不得一個國相之位嗎?

劉徹听後輕描淡寫地說了句︰「那好,便命光祿大夫,奉車都尉霍光為北境國相。」

眾人︰????說好的朝廷指派呢?咋就讓北境王自己決定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