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八十四章 張唐英,沈括,火藥,喜事

「陛下,老臣之前所奏皇子之事,不知陛下意下如何?」韓琦躬身問著老皇帝。

「哦,此事啊,頭前朕倒是也想過,優中選優自是最好不過,皇後也與朕多說此事,此事于國家社稷而言,自是有利的。只是朕也想了一想,宗室之中,可堪大用者,實在是想不出來還有誰人了。」老皇帝如此答道。

自己沒有兒子,這皇位終究是別人家的,雖然老皇帝心中有一個親疏之別,但是也還真不是非趙宗實不可。

對于老皇帝而言,除了自己的兒子,誰克繼大統,那都是無可奈何中的無可奈何,都非他心中所願。

歷史上,老皇帝要一直等待自己開始生病了,心中大概猜想到自己可能凶多吉少了,才會立下皇子。就是這種非心中所願的心態。

所以對于多一個人備選之事,或者多幾個人備選,老皇帝心中其實都是比較無所謂的,道理上來說,還真是對國家有利之事。站在老皇帝的角度而言,無甚不可,唯一的問題就是宗室子弟,沒有幾個拿得出手的,用感情而言,趙曙只算是無可奈何中勉強比較可以接受的無奈選擇。

韓琦听得皇帝的口氣,心中大喜,連忙說道︰「陛下,老臣有一人選,可供陛下定奪。」

「何人?莫不是宗諤?」那些宗室子弟,誰有幾把刷子,老皇帝心中有一本賬。

「回陛下,正是虢國公,虢國公與陛下向來親近,才德皆有,胸中溝壑深淺,還請陛下考教之,如此對比之下,優中選優,于社稷而言,百利而無一害。」韓琦話不說滿,不是一味去抬舉夸獎,也是高明。

老皇帝想得片刻,答道︰「要說宗諤啊……嘖嘖……此子百般都好,就是心胸稍有欠缺。」

老皇帝這把年紀,看自己的後輩,自然是準的。

韓琦立馬又道︰「陛下,虢國公自小不在陛邊,遠處觀人,難免不得其真,陛下可考教之,若是心胸狹窄,真無容人之量,便也罷了。」

「也罷,去把他召來見一見朕。」老皇帝如此說道,倒也不存在什麼立皇子的事情,想成為皇子,在老皇帝這里可不是簡單的事情,老皇帝若不是真把趙宗諤了解透徹了,覺得還不錯,便也不可能立成皇子。

有些人想爭,道阻且長,想獲得這個資格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韓琦連忙出宮去找趙宗諤,趙宗諤比趙宗實大了幾歲,美髯,微胖,白皙,風度翩翩,便看這個外貌,賣相比趙宗實還是強一些的。

韓琦帶著趙宗諤往皇宮之內而去,趙宗諤也頻頻向韓琦行禮︰「多謝韓相幫襯,若是事成,在下必把韓相之恩銘記于心,永生不忘。」

這話,韓琦听得入耳,听得舒服,不論真假,也听得舒服,笑道︰「國公不必如此,這都是老夫本份之事,只要是有利家國社稷之事,老夫必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趙宗諤也笑道︰「官家有韓相,如唐太宗有房杜二人,還加一個魏征。」

這就是往海里夸了,韓琦一人,抵得上房玄齡家加杜如晦,還要加魏征。

韓琦哈哈大笑起來,抬手往前請︰「國公謬贊,老夫愧不敢當。」

「有韓相在朝為肱骨,我大宋安矣,國泰民安,萬事不愁。」趙宗諤是一套一套的說。

韓琦面上在笑,但韓琦是聰明人,心中卻也不知想些什麼。

不過韓琦提點了一語︰「國公,想不想听听官家是如何評價你的?」

趙宗諤面色一正,急切答道︰「還請韓相提點。」

韓琦捋著胡子,開口說道︰「官家評你,心胸稍有欠缺。」

「這……這當如何是好?還請韓相教我!」趙宗諤躬身一禮。

「哈哈……談不上教,國公往後大度即可,待人接物,皆要大度,不拘小節,不拘小禮,不謀小利,不苛他人。當寬以待人,嚴以律己。」韓琦微笑說道。

「是是是,韓相教導之言,在下定當銘記于心。」趙宗諤躬身作禮,卻又問了一句︰「不知到時候面見官家,我說些什麼好?」

韓琦擺擺手︰「國公也不必多想,官家見你,也不是要說什麼克繼大統的事情,想來也多是閑聊家常,你也不必過于緊張,隨著陛下閑敘就是。」

「明白了。」趙宗諤心情定下了。

兩人面聖,韓琦話語倒是不假,老皇帝見趙宗諤,還真沒有什麼事情要說要問,就是閑聊,問一問趙宗諤眾多兄弟如今都成家了嗎?都生了哪些兒女,過得怎麼樣,都以何謀生,如此之類……

御史台那邊,這幾日沒有管事的,張晟升任樞密副使,御史中丞一職暫時空缺了。

從六品的侍御史甘奇,忽然間成了御史台最大的官。

批一些公文,提調幾個人犯,處理一些彈劾的密報,倒也把甘奇忙得夠嗆。

御史台下有不少御史,差吏更多,倒是有一人在這幾日入了甘奇的眼,此人名叫張唐英,是個極為正直的人,辦差辦事都是一絲不苟。

這等人才,甘奇自然不能放過,便特意讓張唐英安排在自己隔壁辦公,大小事情,都會問一問張唐英的意見,見任何人,都把張唐英帶在身邊。

每每張唐英說一些「此事當詳查」的話語之時,甘奇從來不拖後腿,便會立馬接一句︰「依照張御史所言辦理,著人詳查。」

張唐英便也會與甘奇點點頭,表示尊重。

這種感覺,便是極好。

有一日甘奇路過張唐英的班房,進去看了看,見張唐英正在奮筆疾書寫著什麼,便討來看了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倒是嚇一跳。張唐英竟然把仁宗趙禎登基以來,所有行政要事都一一記載下來了,還說清道明了來龍去脈,甚至連每個行政之事所達成的效果都有詳細記錄,甚至還有評點。還記錄了一些很有作為的官員生平之事。

張唐英笑著說道︰「甘御史見笑了,下官是想編纂一部官家此朝的記錄史書,以傳後世。」

這本書後世還真能看到,名字叫做《仁宗君臣政要》。

這是個人才。

甘奇便笑道︰「張御史可有記過商稅之事?」

張唐英尷尬一笑︰「如此大事,自然要記載,只是下官對商稅之事還不甚了解,一時之間不知如何下筆……」

「這有何難,我便與你詳細說道一番。」甘奇答道,名垂青史,別人都是被動的,甘奇興許是主動的。

張唐英連忙抬手︰「甘御史且坐,下官先去端茶,听甘御史細細道來。」

甘奇落座,張唐英還真親自去倒茶,待得的空隙之中,甘奇思緒亂飛,想著後世史書之中,是不是會有一個《甘奇傳》,想著《名臣錄》之中,是不是也該有一篇《甘奇傳》……還有什麼《甘奇軼事錄》,《名相傳》、《忠臣錄》……

想著想著,甘奇也笑了出來,他倒是真想看看自己死後,是如何蓋棺定論的。

張唐英端茶回來,舌忝筆開始記,甘奇滔滔不絕在講。

張唐英仔細記錄,之後再來匯編。

其實仁宗一朝,御史台的牢獄,是很空閑的。仁宗的宅心仁厚,體現在各個地方。

終仁宗一朝,很少有捉拿官員下獄的事情,不論是犯什麼錯,犯什麼罪,處理的辦法都差不多,要麼貶謫,要麼革職回家,甚至刑罰也不會加在士大夫的身上。

所以這御史台衙門,在仁宗這一朝,還真就成了個噴子衙門,只動嘴巴,幾乎不動手。

從某個方面而言,站在參與政治的這些官員這個角度,仁宗朝的政治形態,是相當清明的,前所未有的清明,包括政治斗爭,都顯得很清明。這是史官對于仁宗一朝的記載評價,因為史官也是文人。

中國的歷史,就是文人寫的,所以在看事情的角度上,難免帶著文人的視角。中國的歷史,幾乎不記載真正關于民間百姓的事情。

當然,中國自古就是一個文化大國,並非史官不記載,就難以還原古代的民間生活狀態。因為中國還有更多的地方志,地方志記載的都是關于地方上的事情,自然就接地氣許多。

還有一個最為接地氣的歷史記錄,那就是家族傳承的族譜,族譜可不僅僅只是記誰是誰兒子這麼簡單,還會記載這個家族的許多事情。

再一個就是小說這種東西了,比如《金瓶梅》,要想研究明朝社會真正的形態,《金瓶梅》就真正是一本百科全書了,應有盡有。

所以想要真正了解歷史,看史書只是其一。每每有人說起古代是如何如何的,其實很大程度上說的是文人階層的事情。真正的民間,其實又是另外一個形態。

甘奇這個侍御史,其實並沒有什麼真正的事情可以做,除了上朝去噴,下朝處理往來公文,看一看檢舉信之類,真沒有什麼大事要做。

這汴梁城,是真美,甘奇第一次認認真真逛起了汴梁城,逛遍汴梁每一個角落,帶著一種難得的輕松愜意。

如今趙宗蘭的生活也很充實,帶著一幫汴梁城里的女文人,吃酒听曲,打馬閑敘,作詩填詞。

每每看到家中這種場景,甘奇總是能想起李清照。

若是不出城去看,甘奇是真覺得這個時代當真是好,民風不緊不松,百姓安居樂業,日子逍遙自在。

這種假象,是真的能迷惑人,甚至甘奇有時候也被這種假象給迷惑住了,只覺得就這麼過一輩子,沒什麼不可以的。

這大宋朝,還真是個安樂死。安安樂樂,忽然就死了。

逛了一天汴梁城的甘奇回到家中書房,寫下了一行字︰一硝二炭三硫磺。

寫下這一行字,甘奇下了莫大的決心。這個配方,很簡單,但是這個配方其實也有許多人並不懂,以為就是硝與炭與硫磺的比例就是一比二比三。

其實不是的,一硝,這里面的一,是一斤的意思,就是十六兩。後面二與三的單位,卻是兩。也就是說這個比例應該是十六比二比三。

寫下這個東西,甘奇心中帶著一種緊張。

也代表甘奇是真的要為未來打算一下了,不論怎麼說,戰爭在這個時代,是一定不可能避免的。這個繁華的時代,不能真的就鐵蹄踏破之後安樂死了。

寫罷,甘奇開口喊道︰「呆霸,進來,有要事吩咐你去做。」

甘霸走進書房,手中捧著半個今年的新西瓜,問道︰「大哥,何事?」

「給你一張購貨單,你去把上面的東西買齊,送到老宅之中去,貨物一定要最好的,不能教人蒙騙了。也不得走漏一點風聲。」甘奇安排著。

甘霸點著頭︰「大哥放心,這汴梁城,沒有誰人敢蒙騙與我。」

甘奇把另外一張紙遞給甘霸,又叮囑一語︰「碼頭那個張鐵匠,你幫我給他送些錢去,他若問起,你就說過得一些時間,我有要事尋他。」

張鐵匠,就是給甘奇打造簡易軸承的那個鐵匠,後來也給甘奇加工了許多套簡易的軸承,手藝相當好。

手藝好是其次,關鍵是這個張鐵匠還真說話算數,滿汴梁城,除了甘奇這里,再也沒有見過軸承這種東西了,可見這個張鐵匠的人品當真值得信任,守口如瓶。

「得 ,我知曉了,這就去給大哥辦妥。」說完甘霸拿著貨單,直奔碼頭而去,訂購貨物,沒有比碼頭更好的地方了。張鐵匠也在碼頭之上。

甘奇還想起了一個人,名叫沈括,寫了一本《夢溪筆談》,這是大宋朝了不得的一個科學家,中國古代少有的科學技術人才。

只是甘奇在汴梁城這麼久,還從來沒有听說過這個人的名字。但是甘奇似乎記得沈括百分之百是考上過進士的,便也知道要開始注意一下進士榜單了,沈括考進士,應該不遠了。

甘奇思緒萬千,忽然趙宗蘭紅著臉走了進來,猶猶豫豫開口說道︰「夫君,妾身有一喜事……」

「什麼事?」甘奇愣愣抬頭,他心中還在想著沈括。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