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自趙家兄弟明確站在了東宮和皇後一邊後, 貴妃母子便就視趙家兄弟為仇敵。這些日子來,趙王在趙侯府府外、柳宅門外、甚至是盧家等門外多處地方,都埋有暗線。

終于在一個多月後, 趙王的線人拿到了趙家和柳家天大的一個罪證。

一個黑影入了趙王府後, 即刻往趙王書房去。沒一會兒功夫,趙王便急忙忙從書房出來,即刻備車入了宮,直接去了貴妃寢宮。

趙王倒是想立即將這個趙、柳兩家的大把柄呈送到御前去,但趙王也深知,這乃是可以把趙柳兩家,甚至是東宮皇後全都一網打盡的最好的時機, 是斷然不能輕舉妄動的。所以,趙王只能先來自己母妃宮中和母妃先行商議。

而貴妃听到這個消息後,更是拍案叫絕, 連日來的愁容也瞬間一掃而光。

「太好了!可真是太好了!」貴妃激動的在寢宮內來回踱步, 興奮之余,還似是怕會出什麼錯一樣, 又再次和趙王確認,「此事可敲穩落實了?不會出什麼岔子吧?」

趙王此刻也是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他眉梢眼角不自覺都帶起笑意來。听了母親的話後, 忙抱手回說︰「此事千真萬確,已經敲得再實不過了,處處都拿有實證在。眼下,只等把這些實證呈送父皇面前, 就可以坐等看趙侯府和皇後的下場了。」

「真是天助我也。」貴妃再次激動,她滿眼泛光的看著趙王說,「這可真是老天爺都想讓你做皇帝, 我兒,若是這麼好的機會下你還不能坐上儲君之位,可真是辜負了老天爺的意思了。」

趙王信心滿滿說︰「請母親放心,兒臣就是九五至尊,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事。」

趙王在貴妃寢宮呆了一夜,母子二人興奮激動得一夜都未闔眼。次日一早,趙王正常去上早朝。只不過,今日的趙王卻和往常不同,之前的趙王有多喪氣,今日的趙王便就有多容光煥發。

排隊往勤政殿去的大臣瞧見了這樣的趙王,都在私下議論,都不知道發生了何事。

趙佑樾趙佑楠兄弟二人一個在文臣的隊伍,一個在武將的隊伍。二人听了身邊左右人的竊竊私語後,相互對視了一眼,而後就都挪開目光。

雖說準備充足,但一會兒早朝之上,當趙王當著群臣和聖上的面揭開這個秘密時,總也是一場硬仗的。

憑他們兄弟二人對今聖的了解,但凡他知道了真相,定然會執意要判處趙家、柳家,甚至是趙家所有姻親的罪,最好能一網打盡,連根鏟除。

早不對這位天子陛下抱有任何希望了,他們兄弟二人寄予希望的對象,一是皇後和東宮一黨,二則是朝中另外一批不涉黨爭的純臣。

大晉王朝開朝數十年來,跟隨先帝打下江山的八公十六侯和二十四伯爵府中,自還有幾位高壽的老爵爺在。這些人鐵骨錚錚,忠心耿耿,若得知當年魯國公並沒死,自是會站在魯國公一邊。

再一個則是,當年先帝懲處魯國公,乃是一時性急。不管他後來在魯國公「死」後,表達出來的追悔莫及是不是虛情假意,但至少他表達出了後悔處死魯國公這種感情了。今聖威嚴再高,能高過先帝嗎?連先帝當年都表示後悔了,難道,今聖還敢違背先帝的意思?

所以,有這幾條在,趙王母子根本討不著任何便宜。而一旦這個時候,在皇後和東宮一黨人的幫助下平反了當年魯國公血案,那麼,日後新帝登基,他便不能再推翻這個案子。

也就是說,若是這次平反了,日後便再也不必擔心什麼。

而這件事,也就算是就這樣過去了。

這個節骨眼,是再好的時機不過了。

趙王按著昨夜母子二人商量好的當朝向聖上揭發趙家罪行,也如他們母子二人料想的一樣,舉朝嘩然。但和他們料想的不一樣的是,並非群臣在听到這個消息後有一邊倒的站在他趙王那邊而一味指責趙家,竟然也有不少老臣提議要聖上下旨重審當年魯國公舊案。

更甚者,有人听說魯國公如今還留有後人在,直呼這是大晉的榮幸,要聖上善待魯國公後人,並還其爵位。

當然,也有人搬出了先帝後悔殺魯國公的事來。說是既然先帝都已經後悔了,說明魯國公當年並沒有叛變,而是有賊人嫉恨他功高得寵,挑撥了他和先帝的關系。

朝堂上朝臣的反應漸漸和趙王料想的越來越不一樣,趙王也急了,大呼那些人是想造-反。

太子如今纏綿病榻雖已經很久沒早朝了,不過,聖上的勤政殿一直都有皇後的眼線。朝堂上的這一番激烈爭吵,自然很快就傳到了皇後耳朵里。

朝堂上爭論得激烈,而此刻趙侯府內,柳香也十分擔心。心里一直牽掛著宮里,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

趙佑樾言出必行,說日後有任何事再不瞞著妻子,他便就真的說到做到。所以,雖然二人如今還未再行大婚禮,但有關魯國公的這件事情,他還是告訴了盧秀慧。

所以,這幾日,盧秀慧都是日日留在趙家的。尤其是今日,都知道趙王拿到證據後今天朝堂上必然有一場生死之仗要打,她主動來了青雲閣一直陪在柳香身邊。

柳香比起盧秀慧來,她還是沒有經過什麼大事的。其實盧秀慧雖然心中也隱隱擔心,但總覺得此事其實他們這邊勝算更大一些。

再說,有這趙家的兩位兄弟在,又有什麼籌謀不得的?

「放心吧,不會有事的。」見日頭已漸漸升高,都快要到正午了,盧秀慧笑著說,「若出事早就出事了,哪里還能等到這個時候?既然現在還沒消息傳出來,基本就可以確定是沒事了。」

柳香也抬頭望了望日頭,心中多多少少是稍微松了口氣的。

但不親眼瞧見他回來,親耳听到他和自己說沒事,她總也不能真正放下心來。

而正在這時,柳香打發去侯府大門口守著的一個奴僕忽然跌跌撞撞往回跑,一邊跑一邊高興的大叫︰「夫人夫人,回來了,侯爺和二爺回家了。」

還沒瞧見人呢,但柳香一听院子里傳來這道聲音,便立即起身迎了出去。

盧秀慧也高興的跟了出去。

那小廝累得跌趴在門檻邊兒,氣喘吁吁繼續說︰「好好的,都好好的。二爺知道夫人會擔心,所以,讓小的趕忙回來先告訴夫人一聲。這會兒,侯爺和二爺先去了溢福園。」

「走,我們也去。」盧秀慧高高興興挽著柳香手,邊走邊笑著道,「這下能放心了吧?憑咱們這位聖上的性子,若是真要辦了趙家,他們兄弟兩個今天壓根就回不來,早給扣住留在宮里了。但既然能毫發無傷的回來,肯定就是沒事了。」

「反正,這一關是過了。」

到了溢福園門口,人還沒進去呢,果然就听見正屋里傳來了老太君的笑聲。

「好嘍,好嘍,這下總算是什麼都好嘍。」老太君一邊高興,一邊瞧見了從門外走進來的柳香盧秀慧二人,她則朝她們二人招手,然後對李氏說,「如今大郎和他媳婦的誤會說開了,不日便要再行大婚。二郎媳婦家這事兒就此說開後,也算是塵埃落定了。日後,咱們趙家便就都是喜事了。」

「不行,你得寫信告訴你家老爺,還有,也得讓三郎四郎都知道。咱們趙家,真的挺久沒有這麼高興過了。哦,對了,寫信的時候告訴他們爺三個,讓今年過年務必回家來過。」老太君吩咐李氏。

李氏也高興,忙應著說︰「您老且放心吧,我現在就去寫這份信去。」說罷,李氏起身先出去了。

柳香問丈夫︰「聖上怎麼說的?」

趙佑楠拉她坐自己身邊,笑著道︰「此事也不是聖上一人說了算,便是他不答應,群臣也得逼著他答應重審重判。你放心,你祖父可是開國元勛,功勞甚高,便是如今都過去六十多年了,他在朝中的地位依然顯赫。」

「其實大家心里都清楚,當年的魯國公,根本沒有判。如今,不過就是逼著聖上還你們家一個公道而已。到時候,屬于你們家的爵位、功勛,都會一樣不少的還給你們家。」

「那我爹會是魯國公?」柳香簡直不敢相信。

「你祖父不就是岳父一個兒子嗎?」趙佑樾算是變相的回答了這個問題。

柳香還是覺得此事實在過于不真實了些。

其實,她也沒想過家里能再得到曾經屬于祖父的爵位,只想著,只要家人都能平平安安的就好。可如今,卻是超過了她的期盼。

然後不由又想,她爹那樣的性子,能勝任魯國公一職嗎?

趙佑楠仿佛猜到了她心中想法一樣,說︰「國公只是一個爵位,岳父若無心為官,可以就這樣自由自在做一個富貴的爵爺就好。興哥兒讀書好,日後讓岳父請封興哥兒為世子,讓他去報效朝廷。」

說起請封世子這件事來,柳香不由又想到自己的那兩個哥哥。

還真怕他們二人到時候會爭。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

與其說是聖上主動要給魯國公一家翻案,不如說是群臣逼著聖上給魯國公一家翻案。也是通過此事,聖上知道,自己在這個朝中、在群臣眼里,已經沒什麼分量了。

自從那趙家兄弟提出可立東宮之子為皇太孫後,越來越多的朝臣都站去了東宮那一邊。

這樁案子本也沒什麼可查的,當初就是先帝被奸佞蒙蔽了雙眼,一時錯信了讒言而已。其實當時魯國公剛死沒多久,先帝就後悔了,也當著群臣的面直言過,魯國公乃是忠良。

有先帝當時的態度在,這樁案子翻起來,自然就是順理成章的。

既然翻了案,既然魯國公尚有後人在,自是要後人繼承公爵府的。所以,空曠了好幾十年的魯國公府,近來也漸漸有人開始修葺。等過完年後,柳家一家也就可以搬進去住了。

柳老爺也真是不敢想,這悶不吭聲的,自己竟就成了公爵爺,竟還是什麼開國元勛之後。但再想想父親在世時對他的那副嚴厲模樣,柳老爺也就沒什麼懷疑的了。

只是,從前都只是個一事無成的小商販,如今一躍做了魯國公,他總覺得不太自在。

柳老太太婆媳倒比他有出息多了,老太太說︰「你父親當年那般英勇,也不知是怎麼生出你這麼個膽小如鼠的兒子來的。」

柳老爺說︰「外甥肖舅,我可能更像小舅舅。」

提起古陽縣的那些親戚來,老太太忽然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來。

「都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如今咱們家突然富貴,那些親戚自然會登門來邀賞靠近乎。親戚們之間,原也該相互幫扶的,只是有一點很重要,我必須要提醒你。」老太太嚴肅。

柳老爺忙說︰「母親請吩咐。」

柳老太太道︰「他們若是登門來要錢借錢,若要的借的不多的話,你可應允一次兩次,但事不過三。這是其一。其二,若他們敢仗著你如今的爵位而做出什麼觸犯律法的事情來的話,你萬不可庇護。該打該殺,你皆不可干預。更不能讓那些人打著你的名義胡作非為,一旦知道,立即撇清關系。」

「是,兒子謹遵母親教誨。」柳老爺膽子素來小,也最是怕事的了,他巴不得那些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永遠不要來找他才好呢。

至于他們敢仗著他名義作亂?那他更是要撇得遠遠的了,他還怕被牽連呢。

交代完兒子這一點後,老太太又說︰「你如今是魯國公的爵位,最多再過幾年,勢必是要請封世子的。我的意思是,屆時正好等興哥兒考了功名,你請封他為世子。至于大郎二郎……雖說之前鬧得難看,但如今咱們家好歹是發達了,在京中也有御賜的宅邸住。如今若再撇他們在鄉下,也實在是不好。所以,可接他們兩家入京,日後大家一起住大宅子里。」

「但接他們入京來住可以,他們若敢肖想爵位,我便是不能容忍的。屆時,我定會再攆了他們出去。」

柳老爺夫婦也正是這個意思,所以,忙都應了下來。

其實柳老太太多少也是為著幾個重孫著想,尤其雪姐兒和霜姐兒兩個。日漸大了,也該好好教些大家閨秀該有的規矩和禮數,日後好說一門像樣的親事。

她們的娘都不是什麼懂規矩的人,讓她們跟著她們的母親學,又能學出什麼好的來?

所以她想,趁早接進京來,等過完年那邊修葺好了,搬進魯國公府後,她再擇幾個嬤嬤去好好教養這兩個丫頭。

日後說出去,怎麼也是魯國公家的小姐,不能給她們太爺爺丟人才是。

入了冬後,太子更是日日吐血。如今已處于彌留之際,每日糊涂的時候比清醒的時候多。也就還留有一口氣在,但也是只見出氣不見進氣了。

之前御醫們就診斷過,說是太子殿下活不過這個年了。如今看來,怕是年前就得辦喪事。

雖然皇後很是不舍得自己兒子就這樣去了,但都這些年過來了,她也漸漸能接受現實。吩咐了太子妃和蕭衍,讓他們該準備的得都準備起來了。

聖上近來身子也不樂觀,太子原是住在東宮的,但因聖上身子也越發不好起來,怕繼續住在宮內會折了聖上的壽數,所以,幾個月前,太子自不再上早朝後,就已經從東宮搬到了宮外的太子府來住。

近日來,京中倒是不少人前去太子府探望。

趙家兄弟當然也不例外。

太子尚撐著一口氣,看到趙佑樾趙佑楠兄弟二人去後,還想撐著身子坐起來。太子妃和蕭衍就侍奉在床榻邊,見狀也要扶他起來。

趙佑楠趙佑樾忙加快了步子迎過去請安,順便說︰「殿子不好,還是躺著吩咐比較好。」

太子也的確是渾身發軟,根本撐不起一點力氣坐起來。三十多歲的男子,原也是個溫潤敦厚的兒郎,如今越發病重起來,瘦得都不成樣子了。

其實太子還撐著這口氣,不過也是為了母親和妻兒罷了。只要有這口氣在,父皇便不能對他們孤兒寡母如何,若是一旦他不爭氣,走了,那麼,父皇或許就要改立趙王為儲君了。

他是在和自己的父皇拼誰先死。

只要父皇死在他前面,他便就是名正言順的新君。屆時,他可立即立衍兒為太子。這樣一來,哪怕是他緊跟著就走了,也不會有什麼牽掛。

「衍兒他們母子……就多多得二位趙大人照拂了。」太子如今說話都費勁,但為了妻兒,他還是不得不籌謀,「哪怕衍兒不能得這個天下,只要他們母子能夠平安,孤也就無甚可求了。」

憑他對貴妃母子的了解,若是日後他們二人得勢,母後是太後,他們還不敢如何,但他的妻兒就不好過了。

先太子之子,又與皇叔爭過皇位,貴妃母子能容忍他繼續活著嗎?

怕是不能。

「殿下。」太子妃實在沒忍住,哭了出來。

趙佑樾卻說︰「公子乃是正統,朝中有臣等在,自會擁公子上位。此事,還望殿下勿要操心。若殿下真想為了太子妃母子好,還是好好休息的好。只要您在,他們二人便就還有依靠。」

「孤知道。所以……孤一直在挺著。但……但真怕挺不過去。孤……孤的身子,孤的身子孤明白,時日無多了。拜托……衍兒母子,便……拜托二位大人了。」

艱難的說完這些,忙又吩咐兒子︰「衍兒,日後定要听兩位大人的話。他們……趙家……一門忠烈,他們說的,都是……都是良言,你……你定要虛心請教。」

蕭衍跪了下來︰「是,父王,兒子謹記在心。」

「給二位大人磕頭。」太子吩咐。

蕭衍剛要轉身給趙家兄弟磕頭,忙就被二人扶起來了。

趙佑楠說︰「扶立新君,乃是臣之職責所在。但君臣有別,臣萬死不敢受。」

太子卻說︰「你們不但是忠臣良將,更是孤妻兒的恩人。受此一拜,是值得的。咳咳咳。」太子沒多說幾句,便又咳得厲害。

兄弟二人也知道,這種時候還是得讓他多休息,不能多打擾。所以,又說了幾句,也就告辭了。

只是,二人才在回府的路上,便就听到從宮城的方向傳來悠長的敲鐘聲。剛听到敲鐘聲時,倒沒在意,但一聲聲不停歇的敲下來後,不只是趙佑楠兄弟二人了,便是街上的百姓,也知道情況有變。

「鐘聲是從皇宮的方向傳來的。」趙佑楠似是急等兄長回應一樣,把自己其實早確定的事又確認了一遍。

是皇宮的方向的話,那麼……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