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四十四章 我還沒出手,你們就倒下了

吃飽喝足之後,李水對徐福說道︰「近日朝中有人說,你闢地千里,功勞極大,應當封侯。」

徐福連連搖頭︰「使不得,斷然使不得。」

李水微微一笑,問道︰「說來听听。」

徐福說道︰「在下雖然征服了倭國與南越。可這兩個地方,面積狹小,不及北地十分之一。李信大將軍率軍滅匈奴,闢地萬余里,那才是真正的大功勞。」

「倭國與南越,多為野人部落,想要征服,並不太難。在下只是適逢其會,到了那里,恰好征服了他們罷了。若換做旁人,依然可以做成這件事。」

「因此,所謂封侯之議,在下甚至認為是捧殺,萬萬不敢接受。」

李水點了點頭︰「你心中有譜就好。你放心,我已經向陛下提了建議,規範出海的種種事宜,不日之後,自然有你的好處。」

徐福又是一番感謝。

李水笑了笑,對他說︰「除此之外,你再選擇五六個人。要求容貌英俊,身材魁梧,機靈能干。本仙要以他們為榜樣,鼓勵天下人出海。」

徐福答應了。

…………

三日後,有消息從宮中透露出來。

據說陛下根據李水的建議,正在擬定詔令,詔令的內容很少,但是極為重要,每一條都石破天驚︰

其一,凡大秦子民發現的海外土地,皆歸大秦所有。

其二,土地上所產金銀、糧食、財物。三年之內,大秦與發現者平分。三年之後,歸朝廷所有,照常收取賦稅。

其三,此詔只適用于海外土地,與大秦接壤的北地、西域、南越等不在其內。

這消息透露出來之後,首先傳遍了咸陽,然後向關中擴散,附近的百姓頓時沸騰了。

三年之內,所獲財物與發現者平分?

這也就是說,像徐福這些人,在倭國開采的銀礦,可以搬走半座?這是多少錢?這等于是辛苦三年,賺來了幾輩子的收入啊。

有不少窮苦人蠢蠢欲動,恨不得立刻駕船出海。

但是出海也不是那麼簡單的,茫茫大海之上,你知道哪里有海島?你知道哪座島上有金銀?你知道哪座島上物產豐富?即便你知道,大海上無風三尺浪,那小小的木船,根本劃不過去。

所以,想要出海,必須有大船,有大量的水手,船上要滿載淡水和食物。所以,出海是一種十分耗費錢財的行為。不僅耗費錢財,而且風險極高,萬一翻了船,大量的投資就全都打水漂了。

不過,黔首們雖然沒有本錢,但是有一把子力氣。只要有富人組織出海,他們就可以應征去做水手。

想要出海的富人,自然是有的。這些富人家財萬貫,犯不著親自犯險,但是可以出錢雇人探索。

據說徐福出海之前,曾經與謫仙約定好了。商君別院作為投資人,要佔所得的七成。而船上的首領、將領,共佔一成,船上的普通水手,共佔一成。剩下的一成,撫恤死者、救助傷者。

這個分配方式,已經成為了一種慣例。所以出資人不擔心拿不到錢,船長和將領也很開心。至于普通水手,只要出力就行,拿走銀山的一兩成,也足以享受半輩子了。更何況,死了以後也有撫恤,不用擔心家中失了頂梁柱之後,親人如何過活。

所以,最近咸陽城中,有不少人正在討論出海的事。

李水則忙著包裝選出來的五個水手,打算把他們打扮成大秦勇士。給出海探索來一波公益代言。

李水正干的興致勃勃的時候,宮中的小宦官來了。見了李水之後,就干笑了一聲︰「謫仙大人,陛下有請。」

李水一看這小宦官的表情,心里就有點不爽。他問小宦官︰「又有人把我告了?」

小宦官躬身說道︰「是。」

李水快氣瘋了︰「這些人怎麼回事?難道看我槐谷子太好欺負了?今天告我一次,明天又告我一次,難道要逼我動真格的,才能安靜幾天?」

小宦官站在那里,滿臉苦笑,也不說話。

李水嘆了口氣,跟著小宦官進宮。

這一次,滿朝文武看到李水之後,都是一副義憤填膺的樣子。李水感覺自己好像是什麼禍國殃民的奸臣,已經成為眾矢之的了。

旁邊的李信一臉笑意,一副看熱鬧的樣子。李水估計,如果這里不是議政殿,李信可能要帶上一個酒壺,坐下來看戲了。

等李水到了之後,李信悄悄的對他說︰「槐兄放心,這里的大臣看起來雖然多,其實只有八成是來告狀的。」

李水苦著臉說︰「那也不少啊。等等……八成來告狀?那剩下的兩成呢?都是來看熱鬧的?」

李信說︰「那倒也不是。有的是來支持你的,有的是來打探消息的。」

李水咦了一聲︰「這倒是反常啊,居然有人支持我?」

坐在上首的嬴政眉頭緊皺,一副很煩惱的樣子。

他抬起頭來看了看李水,淡淡的說道︰「槐谷子,這里有不少人,對你鼓勵百姓出海的提議,很是反對。你來給他們解個惑吧。」

李水應了一聲,然後看著群臣,笑眯眯的說道︰「我大秦經常以辯論的方式決定國策,這很好啊。辯論來辯論去,一項國策的利弊都清清楚楚,實行起來,紕漏便會少一些。」

朝臣們都沒有說話,有不少人都在想︰你入朝之前,朝議何等簡單?根本用不著如今日這般絞盡腦汁的與人辯論。這股風氣,是徹徹底底被你帶壞了,怎麼,你還沾沾自喜,怡然自得嗎?

李水看著群臣︰「諸位不是反對出海嗎?不如站出來,說一下理由。」

最先站出來的人,是淳于越。

李水嘆了口氣︰這個弱雞,每次都被自己駁得體無完膚,居然每次都敢站出來,真是屢敗屢戰啊。換個旁人,丟了幾次人之後早就老實了,偏偏這家伙,好像不知道什麼叫羞恥一樣。看來這厚顏無恥的稱號,應該送給他才對啊。

李水心里這麼想著,臉上就不由自主的表露出來了。

淳于越看見李水的表情怪怪的,猜到了是在罵自己,心中頓時大為不快,但是他很快又釋然了︰槐谷子罵人,向來是當眾辱罵。如今肯把話憋回去,在心中咒罵,這也算是一個進步了吧。不枉我多日來諄諄教誨,這個厚顏無恥之徒,終于懂得了那麼一點點禮法。

李水和淳于越兩個人都沒有說話,但是他們看著對方,都在內心深處,靠著想象力進行了一番交鋒。

難能可貴的是,他們都在自己的想象中獲勝了。于是這兩個人同時露出來了一絲得意的微笑。

淳于越最先回過神來,他深吸了一口氣,向嬴政行了一禮,然後大聲說道︰「陛下。天下剛剛一統,百姓樂見太平。今日鼓勵出海,是樹兵也,恐怕百十年後,又有一場大戰。」

李水納悶的問道︰「何以見得?」

淳于越胸有成竹的說道︰「海外諸島,動輒數百里,近千里。如此遙遠,且無陸路可通,天長日久,其郡守縣令必生異心。若自立為王,與朝廷為敵。是剿還是不剿?」

「一旦剿滅反賊,則兵連禍結,死傷無數。若不剿滅反賊,則大秦威嚴何在?朝廷顏面何存?一旦反賊做大,攻入中原,如何禁止?」

李水哦了一聲︰「那麼以博士的意思,是放棄海外?」

淳于越點了點頭︰「不錯。探尋海外諸島,雖有些許微利,然而弊大于利,為天下蒼生計,斷不可為。」

李水正要說話,又有另一個朝臣站出來,大聲說道︰「淳于博士此言差矣。若說海外諸島太過遙遠,則故楚之地,故齊之地,是不是同樣遙遠?」

「若說海路難行,則巴蜀之地,多崇山峻嶺,山路是不是難行?南越之地,多煙瘴密林,是不是難行?莫非這些地方,都要放棄不成?」

「放棄了故楚、故齊之地。燕趙亦頗遠,是不是也要放棄?以此類推,最後我大秦是不是只要守住關中之地便可以了?若嫌關中也太廣大,是不是只守咸陽一城?」

李信在旁邊听得笑出聲來了。

不少人都一臉無語的看著李信︰這家伙有病吧?自己姐丈被人駁斥的體無完膚,他還笑得這麼開心?

李水則納悶的看著反駁淳于越的人︰「還……還真的有人支持我啊。不過,這人為何如此面熟?」

插播一個app: 完美復刻追書神器舊版本可換源的APP。

李信在旁邊低聲說道︰「你不識得他了嗎?他便是黃磐啊。」

李水恍然大悟︰「原來是黃磐。怪哉,昨日他還與李斯一伙,對我輪番攻擊,今日怎麼又開始支持我了?」

李信說道︰「這個,我也不清楚了。」

其實黃磐支持李水,沒有別的原因,他是走投無路而已。

自從上一次因為趙佗戰事失利,黃磐和程仞在朝堂之上,幫著李斯撇清干系,把矛頭指向李水之後,他們倆就陷入到了困境中。

當日的朝中辯論,他們輸了,輸的一敗涂地。

在那之後,李斯寫一封信,狠狠的將趙佗訓斥了一番。然後就不怎麼理會黃磐和程仞了。

黃磐和程仞發現,他們孤注一擲的站出來,卻沒有得到李斯的信任,反而白白的得罪了謫仙。

得罪謫仙有好下場嗎?那些人不是死了,就是被發配到了邊疆。因此這兩位大人整天吃不好也睡不好。

直到宮中傳來消息,要鼓勵百姓探索海外。

黃磐和程仞似乎看到了一線希望。

探索海外,不僅可以獲得巨大的財富,而且可以得到陛下的賞識。在海外開疆擴土,是可以算作軍功的。

因此這兩個人積極的想要去海外踫踫運氣。運氣好的話,不僅能夠躲開謫仙的迫害,而且可以受到重用。

因此,听說今日群臣齊聚宮中,要反對出海之後,這兩個人立刻就急了,跟過來要捍衛自己的利益。

黃磐在路上的時候,就把出海的好處想的清清楚楚了,因此等淳于越說完之後,他立刻就開始反駁了。

淳于越發現反駁自己的是黃磐,不是李水,頓時微微一愣。

這時候,有另一位博士站出來,說道︰「自古以來,我華夏謹守中原之地。以堯舜之德,周文武之兵,並非不能並吞蠻夷之地,乃不欲為也。」

「蠻夷所在,道路崎嶇,土地荒蕪。哪怕佔據了地盤,又如何守得住?即便守得住,也要耗費無數的錢糧,反而會拖累中原。」

這博士剛剛說完。程仞就站了出來。他大聲說道︰「在下請問,堯舜之時,故楚之地,是不是蠻夷荒野之處?燕趙之地,是不是多胡人出沒?如今又如何?還不是成為我華夏固有之土?」

「蠻夷之地,只需開荒墾種,照樣可以長出莊稼。蠻夷之民,只需要施以教化,照樣可以收稅征兵。更何況,彼處多有礦藏,只要開采得當,亦可成為一處寶藏。」

「普天之下,皆大秦土地也。豈能任由海外諸島,在王化之外?」

又有朝臣站出來說道︰「然而,朝廷一旦鼓勵出海,則海外百姓越來越多,中原百姓越來越少。數十年後,大秦人口凋零,天地荒蕪,如何是好?」

黃磐呵呵一笑︰「此乃杞人憂天也。若非窮困無依,誰願意泛舟出海,堵上身家性命?一旦在海外尋得金銀,自然要回鄉享樂。海外諸島,地域狹小,無醇酒美人,無廣廈大屋,即便有錢也花不出去。」

那大臣又說道︰「只需一兩代人,海外諸島,未必不能釀造美酒,築起房屋來。那些人,畏懼海上顛簸,或許便不願回來了。」

黃磐說道︰「據謫仙所說,仙界之中,有諸多神奇的仙術。人可以在半空中飛行,亦可以乘坐鐵甲巨船。渡海如履平地,一日可至千里。」

「如今謫仙在傳授仙術,種種神奇的東西,已經做出來了。足見謫仙所言非虛。」

「在下相信,一兩代人之內,便可以見到這種鐵甲巨船。」

「到那時候,海外諸島與中原,不過一兩日的路程,便如同在一郡之內。」

「此數人多一些,彼處人少一些,又有何妨?」

大臣目瞪口呆,敗下陣來了。

不過另一個大臣站了出來,說道︰「若有不軌之徒,在中原犯罪,借著出海的機會,逃亡到海外諸島,如何是好?」

程仞翻了翻白眼,一副懶得和他辯論的樣子︰「若朝廷不鼓勵出海,這罪犯便不可以出海了嗎?」

李信納悶的說道︰「這兩個人,為何忽然變得如此口齒伶俐?與往日大不一樣啊。」

李水很感慨的說道︰「因為他們站在真理這一邊啊。真理越辯越明,越講越透,駁斥起其他人來,井井有條,自然不費吹灰之力了。」

李水抱著胳膊,一副看戲的樣子。他忽然發現,以黃磐和程仞的戰斗力,也許今天不用親自出馬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