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7章 絲路盛宴的隋煬帝(下)

第67章絲路盛宴的隋煬帝(下)

麻豆豆見面攤老板形容的如親眼所見般,忙好奇的問著。

「老板,你見到大業皇帝沒有?」

面攤老板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的紅了紅臉。

「我們家祖祖輩輩在張掖,剛給你們說的這些是我從絲路客商那里听來的消息。他可是第一個踏足河西走廊的皇帝,在我們這兒邀請各國首領舉行聚會,這也是自古以來的頭一次。」

面攤老板對隋煬帝能親臨張掖,他引以自豪。

當年在交通水平低下的情況下,要翻越海拔四千米的祁連山,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隋煬帝居然做到了,還做得非常的「有排場」,可謂是盛況空前。

盛宴現場氣勢恢宏,歡聲雷動,西域諸國商賈雲集。西域27國的王公使臣,佩金玉,飾錦繡,早在道旁拜謁(y )迎接隋煬帝。

當時參加這一盛會的有突厥、新羅、靺鞨、畢大辭、訶咄、傳越、烏那曷、波臘、吐火羅、俱慮建、忽論、訶多、沛汗、龜茲、疏勒、于闐、安國、曹國、何國、穆國、畢、衣密、失範延、伽折、契丹等國,史稱「萬國博覽會」。

(《資治通鑒》對此盛會記載︰「其蠻夷陪列者,二十余國。」)

在盛宴上,隋煬帝親臨了「觀風行殿」,殿內陳列有珍寶古物、綾羅絲綢,展示了富庶的隋朝風貌。這些珍寶任憑西域諸王及使者盡情賞玩,以此來彰顯隋朝的文明昌盛。

隨後,隋煬帝設下國宴,宴請高昌王等20多個國家的使者以及群臣陪侍左右,還有部分百姓代表。麻豆豆和芝果果有幸跟著面攤老板,作為百姓代表也參加了盛宴。

博覽會的成功舉辦,昭示了隋帝國的強大威嚴和凜然不可侵犯,前來赴宴的西域各國首領對隋朝雄厚的經濟實力所折服,有利于西部邊陲的安定和經濟文化的發展。

同時,絲綢之路再次暢通無阻,西域三十余國紛紛歸服,君王使臣商客相繼到敦煌、張掖、涼州、長安、洛陽、揚州、廣州等地訪問參觀、經商,促進了中西貿易的繁榮和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這場規模宏大的盛會開啟了世界博覽會的先河,此後商人們相聚在張掖進行商業貿易,「絲綢之路」再次進入了一個繁榮時期。

隋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朝代,雖然存續時間極短,但是其重要性卻不容忽視。

在隋朝統一四海之前,中國大地上是持續了300年的「天下喪亂,四海不一」,「書軌不同,生人涂炭」,隋朝的統一,對中國封建社會物質和精神文明的高度發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

【芝麻兄妹有話說】

隋煬帝楊廣,本名楊英,小字阿?(m ),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隋朝第二位皇帝,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後獨孤伽羅嫡次子。

隋煬帝在做晉王之時,統率51萬大軍揮師南下,向富庶的後陳發起進攻,結束了中國的戰亂時代,重新統一了中國。

隋煬帝楊廣在位14年,「統一江山」、「修通運河」、「西巡張掖」、「三游江都」、「三駕遼東」可以概括他一生所為,隋煬帝楊廣也是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差的皇帝之一。在大多數人眼中,隋煬帝楊廣是一個荒婬的富二代,是個昏庸的亡國之君,主要表現為他殘害忠良,他巡游無度,靡費奢侈,一生亂用民力,征發數千萬人次,民不聊生。

然而,大多數人不知道他還有另一張面孔——雄才大略的實干家。他在位十四年,平定陳朝,統一天下。修建東都,遷都洛陽。開鑿貫通南北的「水上高速公路」大運河,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開創科舉,重視教育,徹底打破世襲關系和世族的壟斷,讓官吏選拔趨于公平。開疆擴土五萬里,平定吐谷渾,增進了各民族的大融合,讓萬邦朝貢,確立了我國上邦天朝地位。開通絲綢之路,讓中國和西域各國有了經濟、文化交融,豐富了中國的內涵。他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來到河西走廊的唯一一個帝王。絲綢之路的再次興盛,他功不可沒。

因其三征高句麗(朝鮮),攻佔林邑(越南中部)、大破契丹、出師琉球、打通西域,加之濫用民力,成為百姓口中濫用民力、窮奢極欲的「暴君」,致使全國範圍農民起義,天下大亂,由此導致了隋朝的覆亡。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