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這個時候,極需要兩派的最大統帥安定局面。所以,在徐世昌的請求下,曹錕、張作霖率領他們的僚屬和衛士分作兩批由天津到北京來。

對這兩位大人物,總統徐世昌不敢怠慢,在東車站鋪上黃土,戒備森嚴,以帝王之禮隆重地迎接他們︰從車站到他們的臨時館舍,沿途派兵列隊把守,閑雜人等不得靠近,歡迎人員一律發給入站券。以防意外,商店居民均須懸掛國旗以表歡迎。

從中不難看出,徐世昌對這兩個大軍閥的恐懼。

張作霖是以得勝姿態進入北京城的,在這個時候,他徹底放開心防,也顯露出他的梟雄本色,當著一群外國記者的面,他口出狂言,炫耀他現有兵力30萬人,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以至于有一個記者驚訝地回復道︰「您的兵力比美國全國的兵力還要多出10萬!」

這不是虛言。

美國在一戰後即迅速裁減陸軍兵力,全國縮至20萬人。反觀奉系,張漢卿的人民軍有第1、2、3整編師、第4騎兵師、第26騎兵師、衛隊師;奉軍有第5、9、10、16、23、27、28、29、30九個師,還有東三省及興安保安司令部分別有12個旅,共13個陸軍師、2個騎兵師、12個步兵旅,約二十七萬多人。現在,在接收部分皖軍後,又擁有四個保安旅,約計兩萬多人。兩下里合計已經將近三十萬人之多,在直、皖、粵各系中都是人數最多的。

可是奉軍和美國軍隊能比嗎?

一戰之時,美軍一個步兵師轄有75MM的榴|彈炮48門,155MM的重榴|彈炮24門。這時候的奉軍,估計上下都沒見到過155MM的重炮是什麼樣子的,就是75MM炮,也只有幾個精銳師轄有完整的炮兵團,54門;更多師只有一個炮兵營,新兵師則還沒來和及配置。

美軍一個師有重機槍260挺,輕機槍768挺,而奉軍一個標準師則是108挺,加上騎兵團的8挺,總數只有116挺。考慮到美軍一個師的人數為2.7萬人,光每千人擁有的機槍數是奉軍的四倍。

美軍一個師有36門迫擊炮,奉軍只人民軍體系內優先裝備到營一級。看起來數量還不少,每營都裝備一個迫擊炮連,騎兵團也配備一個,算起來有13個連78門,比美軍還多。只是要知道,在美軍中,60mm口徑只是班用,稍大一點作戰單位,人家至少是83mm甚至還有120mm的…還有,目前只有人民軍優先配置了,奉軍仍未裝備…

最為人稱道的是美軍對于補給能力的重視︰同樣一個師,它在1918年即有馬車1124輛,汽車804輛,摩托車319輛,自行車238輛…一句話,美軍是建在輪子上的國家,而奉軍,仍然停留在手抬肩扛的層次,好一點的只有馬…

還有美軍一戰中基本士兵在加薪後,一個普通士兵的薪金比德軍高7倍,士官高10倍,更離譜的是美軍一個士兵的薪金可以抵上1個排甚至半個連的俄軍,由此可以看到美國的富強。

而這樣的薪金,人家一個師的費用在中國可以至少武裝起50個奉軍標準師!當然,戰斗力不至于有如此之大的差距,可是訓練水平、火力、機動能力都確實不能比擬。

所以說無知導致無畏,但有時候無知亦會給自己以勇氣。

曹錕、張作霖到京的目的,當然是為了完成全面接收皖系地盤、分配蛋糕的重任。軍閥立國,首要的是軍隊和地盤,這點兩位首領都未免俗。段祺瑞新編的三師五旅參戰軍的裝備與陸軍第9、第13師的番號,要決定花落誰家了。

曹錕提出,此次敗皖,直系為主力,損失最重,所以所得也需最多。他要求依現有的交戰範圍由雙方各自受降,這個說法不能說不合理。因為皖軍主力絕大多數都在對付直軍一側,所以邊防軍三個師五個旅要有七成歸降直軍。

但張作霖認為正是奉軍臨門一腳才決定勝負,也讓直系減少了損失,所以堅持雙方平分皖軍。不過在交談之前,奉軍已經先下一著,以戰後保證其部下財產與名譽為交換,使段祺瑞的第9師、邊防軍第2師及一個混成旅向奉軍投誠,也讓奉軍和平進入其邊防軍的大本營,完整地拿到中國唯一的一個重炮營(裝備155MM榴|彈炮)——這是邊防軍訓練處的驕傲。此外那個裝甲汽車連也被痛快地收入奉軍手中,這可是奉軍亟缺的。

第9師因此被編入奉軍序列,由原吉林督軍署邊防暨保安司令裴其勛任師長。接受改編是自然的,全師上下軍官也有了大幅度的更換。原來吉林保安司令部的軍隊,被打亂分別編為四個保安旅,分駐天津、熱河、察哈爾、綏遠。

直系軍隊也沒閑著,也得到一個番號,編成直軍13師。不過他們就沒有奉系這麼爽了︰幾天的大戰,他們交火最猛,傷亡也最重,被接收的皖軍都是被打慘了的。相比較于奉軍的除了一個旅長被俘外傷亡無幾的戰損,他們覺得所得與承擔了擊敗皖軍的重任不符。

張作霖完全沒想到戰爭會如此順利,憑心而論,奉軍出力並不多,所以在要求分割軍隊上底氣不足。不過這一點並不以成為他的怯場之舉,反而變成他在政治上討價還價的本錢。

他決定暫且「擱置爭議,共同受降」,先把重要的後皖系時代的政治局面穩定住,這一點得到曹錕的贊同。正準備享受勝利果實的時候,他也不想與張作霖翻臉。

于是兩人轉手討論內閣的組成。不約而同地,他們都主動「退居二線」,表現出這個時代軍閥難得的高風亮節。不過在安排代理人角色上,卻又流露出悲天憫人的情懷,為國爭賢絕不退讓。

總統任期還沒結束,而且總統按照民國法律是由國會選舉出來的,所以暫時不能動。

內閣其實是民國政治的核心,總理這一重要位置自從段祺瑞坐過之後就顯得十分拉風。在這個時候,與各方都有重大交情的靳雲鵬光芒四射,被一致推舉為新總理後,雙方的焦點但落在閣員名單上來。

那時的民國中|央政|府高級官員還是很少的,不像後世動輒幾十個大部做起事來還照應不周,人家真的是小政|府大社會。通共九個部,照料到國家生活的重大方面。

能夠接任各部總長的,都是當時中|央里面有數的幾位能人,很多人都是經歷了幾朝的職業官僚。雙方最沒有意見的是擬擔任外交總長的顏惠慶、擬擔任教育總長的範源濂、擬擔任司法總長的董康,對于內務、財務、農商、交通、陸軍等幾部,都有爭執。

在這幾個位置中,奉系最看中的是農商和財務,其次是交通,而曹錕最看中的則是陸軍、海軍、內務幾個要害部門。

因為入京前,奉系大員作了充分的討論,大家認為,此時奉系並沒有做好全盤接手中|央的準備,貿然下手,現在內憂外患會都轉移到奉系身上,看起來光鮮無比,其實得不償失。

內憂,是皖系蜇伏、南方國民黨步步緊逼、直奉兩派堪成對手;外患,是英美日都分別加緊了代理人的戰爭,作為日本「天然」的盟友,張作霖只能勉強保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如果入主北洋,除非甘願作漢奸,否則必須冒著和日本人翻臉的風險。在台下可以發表發表意見作作憤青,但執掌權柄後,很多事便不能做得太激進。

而直系有英美作後盾,對日本人的要求可以有適當的反抗,這是人家的優勢所在。這是他們敢于爭一爭政權主導性的底氣所在,所以,管警察的內務部、海軍和陸軍,都是他們的目標。所以奉系骨干認為,目前還是埋頭發展的好。農商和財務,與東北經濟頗有互補性,需要一搏。

按照一比一的比例,雙方又妥協了四個總長,張作霖需要直系在內務等三個職務中選兩個。

考慮到海軍例來自成一系,薩鎮冰在海軍及至政|府中的影響力巨大,這一塊直系決定不去伸手;但當準備自行決定陸軍總長人選時,靳雲鵬不干了。

幾任總理中,除了兼任陸軍總長的段祺瑞干得較久外,其他的總理都是走馬燈似地換,作為民國元老的靳雲鵬不會不知道,所以他堅持要兼任陸軍總長,否則,他寧可不干。

總長可以協商著解決,總理只有一個,非彼即此,要換一個像靳雲鵬這樣在直奉系內都有強烈支持的人選還真難找。為了不添加麻煩和變數,盡早解決中|央的混亂,曹錕決定妥協。

剩下一個交通總長的人選,大總統徐世昌提名葉恭綽。考慮到交通系在政|府中的影響,雙方都同意了。

于是,在看起來友好的氣氛中最終決定了組成靳雲鵬內閣,它的名單是直奉兩系相互妥協的產物︰9位閣員中,張志譚為直系,王乃斌屬奉系,靳親近奉系,周、葉均為交通系人物而接近奉系,還有一個薩鎮冰對張漢卿的印象十分之好。

奉系控制著重要的交通和財政大權,在內閣中居于有利地位,大體上看來靳內閣逐漸倒向張作霖一邊,這使曹錕、吳佩孚十分不滿。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