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50章 府院之爭

大張、小張能夠在奉天大干快干,完全不理會中|央的態度以及一些利益受到影響的勢力的反撲,與他們實力很強特別是手握重兵有關。

听起來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實際當你了解這估時期北京的變故,你就可以了解張作霖與張漢卿所選擇的時機是多麼的恰到好處,而不單純是交了狗屎運。

因為現在中|央大亂,沒人顧得上關外一隅了。

袁世凱臨死前,對徐世昌、段祺瑞執手嗚咽道︰「按照《約法》,由黎卿(黎元洪)繼任總統,你們要好好輔佐他。」可能是有感于此,當在川作戰的張敬堯等將領致電表示願推舉段祺瑞為總統時,被段祺瑞斷然拒絕。此事被外人知曉後,舉國一片贊嘆之聲。

當時,袁世凱戕害約法,解散國會,民國已遭到嚴重破壞,如今有一個寬仁謹厚的黎元洪擔任****,有一個正直不阿的段祺瑞主持內閣,又有國民黨和進步黨共處國會,憲政實現已依依在望,全國上下對此表示了一致的樂觀。

自從老袁殯天,原副總統黎元洪火線繼位。自即位那天起,他和國務院總理段祺瑞鬧得就很不愉快。史上記載段祺瑞請黎元洪回來當總統的過程是這樣的,很有喜劇感,媲美後來美國演員卓別林的啞劇也不逞多讓,有史為證︰

「段祺瑞進得門來一言不發,往這一坐,行禮,連著三鞠躬。黎元洪一看趕緊回禮。兩人坐著喝茶,半天誰也不說一句話。

黎元洪揣摩段祺瑞來意必是請自己回去當總統,但段祺瑞不說,就這麼相對無言坐在這兒,要按現在說都有半小時。段祺瑞站起來告辭,黎元洪送到府門口,段祺瑞一回身,‘副總統的事您找我’。

這是什麼意思?意思就是我來請你當總統了,你當總統就行了,副總統的事您就別操心了。

黎元洪馬上問一句‘為什麼?’這不光是總統府的事,大權在國務院。‘那國務院的事呢?’

段祺瑞一揚眉,‘有我呢’,轉身走了。

黎元洪也明白,這是請我出來當傀儡啊!可是這種情況由不得他,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就這樣黎元洪稀里糊涂地被段祺瑞請出來,當了中華民國大總統。任職典禮特別簡單,就在東廠胡同的家里,段祺瑞帶了幾個手下,開了幾台車把黎元洪接走了。」

可想而知,做總統的黎元洪日子一定不好過。果不其然,段祺瑞實行的是內閣制,總統是虛餃。而在黎元洪心目中,總統應該是像老袁那樣,和美國類似的「總統制」,他不接受「虛君」。

黎元洪當過湖北軍政|府都督,自己也覺得窩囊,人家也笑話他是「床下都督」,諷刺他在武昌起義時以清廷湖北都督身份被起義人員從床下抓出來。但是他反應挺快,在群龍無首時搖身一變,又成為起義後掌握湖北大權的「首義都督」了。這個事既是他的恥辱,又是他的資歷。

那麼他真當上中華民國大總統了,他也想有所作為。想干嗎呢?按照皿煮法制政體建設中華民國。他主張擴大國會權限,以抵制段祺瑞的專斷獨行。

段祺瑞則指揮麾下的研究系反對省制入憲,主張縮小國會權利,改兩院為一院,以迎合皖系軍閥專制的私利。

雙方在國會制憲等問題上的分歧日益嚴重,導致兩人很快就在政見下較量了起來。因一方為總統府,一方為國務院,所以它們間的爭斗被稱為「府院之爭」。

第一件事,黎元洪當總統之後,南方護國軍說,袁世凱為什麼復闢呢?手下有「十三太保」支持他復闢,得嚴懲這「十三太保」。

黎元洪剛要下手懲戒這「十三太保」,沒想到國務院來求情了︰這段芝貴您給免了吧;李鴻章他佷子也來求情︰您把嚴復跟劉師培給免了吧;國民黨那邊也來求情︰免我們這邊的兩人吧,他倆不是真的支持復闢,那都是安排的臥底…

唯一和其他人抱不成團的關外張作霖也被張漢卿一番表演成功地「洗白」,以及各方政治派系都來求情,最後不能懲罰包括楊度在內的這些人,等于這事就不了了之了。黎元洪這才認識到,想跟當時各種復雜的政治派系打交道太難了,他手里沒兵權,所以沒有實權。

實權在誰手里呢?在國務院總理段祺瑞手里。段祺瑞把黎元洪請出來就是讓他當傀儡的,黎元洪不甘心當傀儡,你想想兩人能不鬧矛盾嗎?所以鬧出很多有趣的事來。

先是在國務院秘書長人選問題上,黎元洪和段祺瑞發生了爭執,因為段祺瑞力主要選徐樹錚擔任。

按理說,國務院秘書長和總理交集最大,所以段祺瑞即使選擇親信徐樹錚也沒什麼。但是徐樹錚是個恃才傲物的人物,他奔走于府院之間,處處越俎代庖,以前就為袁世凱所厭惡。不過不管黎元洪怎麼不滿,徐樹錚多麼跋扈,段祺瑞就是喜歡並始終信任他,這也是民國官場的異數。

被逼著繼總統的黎元洪听說仍任徐樹錚為國務院秘書長,馬上就表示︰「我怕這個人,總統可以不干,但絕不與人共事!」他讓帶話的總統府秘書長張國淦說︰「請你告訴總理,一萬件事我都依他,只有這一件事辦不到!」張國淦不好實話回答,轉向北洋另一元老徐世昌意圖轉圓,徐世昌于是勸他說︰「我以為一萬件事都可以不依從他,只有這一件事必須辦到。不要怕又錚跋扈,芝泉已經夠跋扈了,多一個跋扈的,不見得更壞些。」

好吧,徐樹錚管國務院的事,張國淦作為和他接觸最「親密」的總統府秘書長既然沒意見,那這事就算了吧。好歹自己是總統,與國務院秘書長的交集並不多吧?

偏偏段祺瑞並不是一個非常勤奮的總理,大小事務多委之于秘書長徐樹錚。這讓素來討厭徐樹錚的黎元洪有了更多與他交惡的「機會」。有一次,徐樹錚拿著一份委任狀請黎元洪蓋總統印,黎問起其人的履歷,徐竟然回答道︰「現在實行內閣制,總統您何必多問!我很忙,您還是快點蓋印吧!」黎十分憤怒,對左右說︰「我本來不要做什麼總統,你看他們眼中哪里有我!」

而段祺瑞對徐卻每每縱容,有一次徐以辭職要挾黎元洪,段祺瑞竟為其說情,說他「為人耿介,不屑妄語」雲雲,甚至于說「凡徐所為,本人願負其責。」黎元洪等听了,都覺寒心。因此,最初的府院之爭,與徐樹錚有很大關系。

還有,段祺瑞規定,總統府的各種信件,包括總統私人信件,得先送到國務院來,然後再拿給黎元洪,等于他先檢查一下。黎元洪知道了很惱火,但無可奈何。黎元洪也想網羅人才、精兵猛將,比如他想請梁啟超當總統府秘書長。梁啟超這名氣大呀,一個月給開2000塊現大洋,這可是一大筆款項。結果呢,梁啟超看出來了,黎元洪是個傀儡,我跟你也沒出息,一拖再拖。等段祺瑞出面請梁啟超到國務院,梁啟超欣然同意,把黎元洪氣得不行。沒辦法,自己沒有實權。

黎元洪為對抗徐樹錚,乃聘請一樣霸氣縱橫的丁佛言為府秘書長。丁佛言與黃遠生、劉少少並稱「報界三杰」,筆鋒銳利,又素喜打抱不平,如今乃利用報紙為黎元洪張目。徐樹錚則以牙還牙,創辦《公言報》與之抗衡。于是府院之爭,竟然成為報端的花邊新聞,搞得天下皆知。而黎段二人也日漸身陷其中不能自拔,後來竟至事事必反,為爭而爭。張漢卿晉升少將之爭議,就是黎元洪在職權範圍內惡心企圖依附段祺瑞的張作霖。

矛盾激發遲早的是,就缺一個引子了,這個引子很快出現。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中國要不要對德宣戰呢?最初是黎元洪主張與德國絕交,因為他的老朋友美國參加了對德作戰,要求中國與之采取一致行動對德宣戰,並答應借給軍費,黎元洪表示同意。

段祺瑞起初是深信德國必勝的,到後來在張國淦的游說下,段祺瑞又變成了一個極端的反德派,極力主張對德宣戰。而日本支持段祺瑞參戰,答應借巨款給段祺瑞,以擴充其勢力。

這樣,中國若參戰必有利于日本,美國遂指使黎元洪伙同國會反對參戰。黎元洪為了與段祺瑞相反,硬生生地轉變為親德派,竭力反對宣戰。

什麼政治理念,在他們眼里都是兒戲!

黎元洪主張不宣戰有理由啊,他認為以我們這個國力、兵力,拿什麼跟人家打?段祺瑞主張宣戰,為什麼?他攥著兵權,他一宣戰,以後部隊的地位肯定提高啊。當時黎元洪不同意,也很強硬,我總統不同意。

這是沒辦法的事,現在如果妥協,局勢只會更加惡化,幾無再翻盤之力了。所以段祺瑞即使要以國會的名義壓他,黎元洪也不同意。笑話,國民黨和南方的地方勢力是黎元洪的依托,國民黨議員在國會人多勢眾、擁有絕對多數,靠投票來分輸贏,段祺瑞輸定了!

這個時候段祺瑞想了個辦法,他把各省的督軍都招來了,就是各省的軍事領導人,組成個督軍團進北京,想用外力給黎總統施壓。沒辦法,研究系、進步黨和北洋督軍是段祺瑞的基礎。由于研究系進步黨在國會的議案屢遭否決,老段只有在槍桿子上下功夫。

現在用得著老張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