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百五十六章 貪大聖,憊懶巧計得甘露

在天宮的這些日子,王元亨開始明銳的察覺到了一些東西。這天庭之中神仙眾多,各司其職,各得其所,按部就班,有條不紊。

乍一看,鮮花著錦,烈火烹油,可以說是一片盛世繁華,萬世太平的景象。但實則各部針插不進,水潑不進,各部看似共舉玉帝為三界至尊,實則各行其是,常有陽奉陰違之舉,而天庭自有天規,各部只要按規行事,玉帝也奈何不得。

因此玉帝雖然是高坐凌霄寶殿,但時間也是束于規矩,並不能真正大權在握,行事由心,甚至當年他的親妹子因與凡人相戀,他還不得不親手將之鎮壓于桃山。天宮里處處掣肘,下方四大部洲多有妖魔不臣,四海和冥界也多是表面恭謹,這三界至尊表面風光,內里卻是難言。這天庭上上下下表面一團和氣,私下卻山頭林立,關系錯綜復雜,矛盾日深。

憑借猴子自己,縱然他天生伶俐,但是智慧是需要積累的,沒有經歷也難以看出其中關竅。王元亨這年歲能看出這些門道,這還要得益于,現實中他同樣年歲不大卻身處高位。當時他起勢之後,也有不少人欺他年輕,想把他繞進那些個框框條條里,可是一來他有父母不時提點,二來在山中聖地之外,他的力量佔絕對的優勢能輕易打破束縛,因此一些蠅營狗苟的腌人事兒都被他一掃而淨。有著這經歷,至少他于這天庭就不再是霧里看花,縱使是言語上看不了,但從旁觀者的角度來觀察這各路神仙,也可察覺他們的幾分心思。

因此這些日子,王元亨雖然出門的次數少了,行事比曾經低調的多,但行事卻更有目的的多。這下方四大部洲,海外三仙島,乃至地府陰間也悄悄去過。當時他再去時,把秦廣王可是嚇的夠嗆,在他心里這猴子就是個無法無天的「活閻羅」,但現在對方已經貴為齊天大聖,秦廣王也只得捏著鼻子認了,親自帶了一群鬼兵鬼將陪他「玩耍」了半天,折騰的夠嗆,還得親自下封口令,避免自己一世英名喪盡。

去地府主要是為了豐富見聞,走這一遭對于儀式醮位里相關的參與者們好處極大,一些試探也只是順帶的,但來這南海卻是為了活下去。這劇情里孫悟空得大好處的時間不遠了,但下一劫也不遠了。

雲頭上憑借石猴天生的神眼,王元亨能看到四周有漫天金霞,祥和法光,便知道自己沒走錯地方,徑直落在竹林里,此處距離潮音洞已是不遠。他此行有所求,如此行為其實有些不禮貌,但他正要如此行事,避免被人猜出端倪,以齊天大聖的境地,前倨後恭實是妙招,更何況現在只不過來這里的不過是一只驟然成仙的山野妖猴,行事不周禮數不全跟他王元亨有什麼關系。

往前行了幾步,潮音洞已是在望,前方一個急匆匆地身影閃出。對方手持一根渾鐵棍,身著一身粉色繡衣,跳過來大聲喝道︰「哪里來的猢猻,怎敢到這里撒野?」

「老孫我乃齊天大聖孫悟空是也,你這小子是誰,為何攔在此處,阻我去路?」

惠岸行者原本有些氣沖沖的,菩薩興致頗好,今早出洞于竹林里觀玩,方才于其中小憩,這猴子不曾遞貼未有通傳就直接闖了進來,他著實有些惱怒,于是急忙趕了過了,此時這珞珈山二十四路諸天,捧珠龍女也到了,只差了個善財童子。不過,「齊天」這個名號非同小可,眾人都早有听聞,而惠岸行者原本作為木叉時就以穩重知禮為人所知,于是他趕緊道,「原來是大聖當面,愚男是李天王第二太子叉,今在觀音菩薩寶座前為徒弟護教,法名惠岸是也,不知大聖何來?」

「原來是三太子的哥哥,勞煩你去跟菩薩通傳,說我老孫來訪,有事與她相商。」

雖說這里的哪吒並不是那個「只要誰舉旗造反,就一定幫幫場子」的天庭二五仔,不過王元亨如今的猴子脾氣確實看對方順眼,因此對他哥哥木叉也就客氣了不少。

惠岸听聞了以後,趕緊回答說菩薩剛剛在竹林里小憩,此時已經知曉大聖你來了,請在這邊翠岩上咱們聊天說話稍坐一會兒,菩薩梳妝片刻就出來。

猴子出生之時,就目運金光,射沖斗府,以他的目力自然是早就看到觀世音菩薩此時「散挽一窩絲,未曾戴纓絡。不掛素藍袍,貼身小襖縛。漫腰束錦裙,赤了一雙腳。披肩繡帶無,精光兩臂膊」,于是也就听勸,在外邊竹林的翠岩旁坐了下來,隨便和惠岸龍女等插科打諢。

不多時,菩薩就出來了,王元亨抬頭望去,頓時雙眼一眯,心頭一凜。理圓四德,智滿金身,祥光籠罩,瑞氣遮迎,真不愧是萬稱萬應,千聖千靈的救苦救難大慈大悲南無觀世音菩薩,法力如何沒打過不知道,但是這修行當真是已是極高的境界。恐怕現世之中也只有橫三世佛可以壓她一頭,便是那位「未來佛」也未必如她。

但今天這一趟王元亨是願意也好,不願意也好,總之這一遭必須要來,而且必須要達成目的,否則這場耗費巨大窮盡人力的儀式恐怕難以圓滿。

菩薩其實也疑惑能有什麼事情讓這齊天大聖找上門來,畢竟他們往日並無交集。王元亨見菩薩出來,知道她心中疑惑,但不等她開口,便搶先開口,「菩薩,你看俺老孫遠道而來,你說你不派人迎接就算了,還讓我在這干等半天,連茶水也沒給一口。」

「明明是你自己不請自來,明明是你幾乎直接飛到洞口了,明明剛剛我讓龍女去倒茶你非拉著人不讓走……」

惠岸行者心里委屈,但還是趕緊出來承認錯誤,說是自己禮數不周,請大聖稍待,然後就急忙要和龍女一起去準備茶水點心來侍奉。王元亨大度的表示,俺老孫雖然是齊天大聖,但不是在意那些虛禮的人,讓龍女去準備就行了,看惠岸你這樣子也不像是干這種家務活的人,就別耽誤功夫,讓老孫還是吃口熱乎的點心吧。

看著猴子這憊懶模樣,觀世音菩薩也是有些無奈,主要是菩薩此刻真是丈二和尚——模不著頭腦,不知道對方貿貿然上門到底是干嘛來了,于是,只得開口詢問。

王元亨戀戀不舍的放下點心,還真別說,味道是真不錯,菩薩看樣子還是很熱愛生活的,擦了擦嘴,咧嘴一笑,「其實沒什麼大事,就是老孫听說,菩薩你神通廣大,法力高深,想來切磋切磋。」

菩薩還沒說什麼,身為菩薩座下弟子兼護教的惠岸卻是立馬跳了出來,說道菩薩乃是高德大士,從不與人動手,大聖你怎麼能听信流言呢。王元亨今日來是早有定計的,怎麼能讓木叉打斷,就是哪吒來了都不行,反正頂著齊天大聖的名號,他做什麼別人也是不稀奇的,自是不肯理會木叉,非要跟菩薩比比,于是惠岸著急下月兌口而出,深深一禮,「正好早就听聞大聖威名,擇日不如撞日,愚男想與大聖請教一番。」

雖然情急,但木叉不愧是李家二太子,禮數仍舊周全。王元亨看觀世音菩薩仍然面試平靜,心里一合計,這麼來回拉扯下去,事情就得卡在這里,眼珠滴溜一轉,只好委屈一下這木叉,「也好,俺就先跟熱熱身,活動一下筋骨,看看你在菩薩這學到了幾分本事。」

說罷為了防止壞了周遭景致,兩人都是一個縱越飛至空中,于天空中一頓好殺。可兩人均是使的棍棒,勢大力沉,實誠踫撞,木叉的渾鐵棍固然使得不錯,但與齊天大聖孫悟空相比無論是筋骨氣力還是斗戰武藝都差的遠。因此五六十合後,木叉已經是臂膊酸麻,不能再戰,而且他已經看出對方已經有意收手,相讓于他。

體面人就是這樣。若是王元亨繼續使勁,木叉盡管已經難以再戰,但就是拼著挨揍成了重傷也要咬牙堅持,知曉菩薩肯定不願意與這大聖交手,惠岸必不讓菩薩為難。要是真被打傷,想必這大聖也不好再咄咄逼人。可是,王元亨相讓于他,故意為其留面後,木叉反倒不好意思繼續糾纏。于是連忙不再交戰,退開一禮稱大聖著實神通廣大,自己是不能敵也,多謝賜教。

兩人便一同按下雲頭,不過剛剛還算有禮的猴子立馬又撒起潑,對菩薩糾纏不清,非說要跟菩薩比比武藝法力。于菩薩這樣的大士而言,若非為揭示道理,救苦救難,便是故意賣弄神通都是罪過,更何況與人比試法力,更別說舞刀弄棒,上陣比試武藝了。

不過,卻也沒人懷疑他另有目的,畢竟大聖在天庭是出了名的喜歡與人切磋。于是眾人也只是不能勸說,並招待他游覽珞珈山各處景色,或是拿些寶貝與他觀賞,無論是木叉龍女,二十四諸天,都拿出壓箱底的寶貝出來,甚至菩薩自己都展示了一下自己的淨瓶楊柳,好打消他那不太禮貌的念頭。

然而,卻沒人看到他毛茸茸的臉下,微笑一閃而逝。

半日一晃而過,王元亨吃也吃了,看也看了,玩也玩了,神情上就有些懶散,看上去打算要走了。

「菩薩,今日多謝招待,時日不早,還有差事在身,俺老孫也不是那閑散不肯賣力的人,俺老孫卻是得回去了。」他隨時說著要走,卻沒有離開的意思,一旁眾人直在心里喊,「來了來了」。

果然如眾人所料,只見他從蹲著的石凳上一躍而下,雙手互相一撓,三兩步來到菩薩身旁,雙眼滴溜溜的轉,「不過,俺老孫最近時常有些頭疼腦熱,我看菩薩這瓶兒里的水甚是清涼,菩薩慈悲,不若借我使幾天,待我身體好了便還你。」

好家伙!

你不愧是大聖啊,大家今天之前都沒見過面,實際根本不熟啊,你倒好,一副自家人的模樣,半點不拿自己當外人,開口就打算要走菩薩看家的寶貝,吃飯的伙計。

這寶貝,被你借走,還能有回來的時候?

實際今天見了這大聖後,大家就知道這些日子天庭傳聞那是一點不假,往日里從沒听過這麼寫實的傳聞。見人就喜歡切磋,見了寶貝就想往懷里揣,上門連吃帶拿是一點不客氣。有了今天之前的種種經歷,眾人是一點不疑有他,這貨就是這麼個猴子。

自打菩薩把玉淨瓶拿出來看過以後,猴子拿著就不舍撒手,眼珠子恨不得掉進去,還回來後還賊眉鼠眼的不時偷偷瞅瞅,在這里的有一個算一個,誰還不知道你的心思。

還頭疼腦熱,剛剛你差點沒把惠岸行者的渾鐵棍打彎了,這淨瓶借走要是你能換回來,我們把金箍棒吃了。

菩薩也是抿嘴一笑,說道︰「這楊柳瓶兒乃是我看家的伙計,卻是不能與你,若是大聖你真有個頭疼腦熱,我便倒些水與你便是。不過,這水不許犯五行之器,你得有玉器才能帶走。」

眾人看著猴子老大不舍的看著那瓶兒,半響才收回來,然後也不知從哪里掏模出百十個玉盞來,一一擺放出來,連這石桌之上都放不下,一時都是吃驚,這是早就準備好了啊。最後,還是惠岸行者仔細看了一陣,然後說道,「這不是火德星君用來盛赤霞漿的玉盞嗎。」

托塔天王李靖一家乃是天庭高門,交游廣闊,木叉早年也與父親火德星君府上做客過,姿勢認得這玉盞,眾人听他一說,頓時恍然,隨即無言,然後為天宮各位神仙們一陣長久悲傷沉默,尤為火德星君多沉默三秒。

珞珈山眾人看著那大聖的雲頭已經走遠,頓時松了一口氣兒時,王元亨在雲頭也是忍不住得意的大笑起來。

「哈哈哈哈……」

淨瓶甘露,到手。

心頭去一大疾也!

PS:木叉有禮,是因為原著里,他與孫悟空交戰之時,仍稱大聖(好太子,雙手輪著鐵棍,束一束繡衣,跳出轅門,高叫︰「那個是齊天大聖?」)。

我的這個西游劇情,基本只從《西游記》原著本身出發,加上一些我自己的想法改編,跟包括封神演義、洪荒流等等其他作品都沒有直接關系,請不要過于帶入其他作品的設定。

本段不算字數,是發布後修改加進去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