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清晨的第一抹陽光傾灑而下,宿遷的城牆、屋舍和街道呈現出暖暖的橘紅色。
在這看起來再平常不過的早上,常寬穿著整潔的軍服,負手走上街道,檢視著城中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大步往西城門的方向而去。
這個平常的早上,對常寬而言,注定不平常。
常寬是宿遷駐軍的副統領,由于正統領韓義在三日前突然病倒,不但下不了床,甚至就連說話也有些困難。
于是城衛軍的兵權有些「意外」地傳到了常寬手中。
常寬除了副統領的職務,還有一層鮮為人知的身份,那就是汪佑和的姐夫。汪佑和看似是一個老實本分的生意人,實際卻是黑道門派玉鼎門的二當家。
玉鼎門作為靖難盟的十八幫會之一,按花語夕的指示,在朱棣進軍路線的附近執行策反任務,而位于睢水戰場以東的宿遷縣城,就是他們的主要目標之一。
常寬走上城西的門樓,手搭涼棚,望向城外的官道。
「今早城外有沒有什麼異常?」他隨口問身邊的小校。
「沒有。」其中一個小校答道,「都平靜好多天了,咱這不是燕逆南下的必經之路,他們除非是傻了才會從咱們這走。」
「是麼?」常寬微微一笑,也不再問,只吩咐城上小校當心值守。
沒過多久,他就看到一條黑線似的隊伍,從視線盡頭緩緩出現。
「這是……」一名小校發出驚呼,快步跑到常寬身邊稟道︰「報副統領,遠處似有敵軍,是否準備迎敵?」
「敵軍嗎?」常寬眯起眼楮,「他們打的什麼旗號,我怎麼看不清楚?」
兩騎斥候從城門打馬而出,迎著來軍方向疾奔而去,很快又奔了回來,在城下仰頭回報︰「稟副統領,來軍旗幟上寫的是‘應天新軍’四個字。」
推薦下,我最近在用的看書app,【 \\ 】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應天新軍?」常寬心中暗笑,表面卻不動聲色,「是自己人嗎?我怎麼沒听說過大將軍麾下還有這樣一支人馬?」
「是自己人。」他身邊一個級別較高的小頭目拱手解釋道,「副統領有所不知,這應天新軍是由魏國公親自訓練的一支精兵,不歸大將軍節制。听說他們最近也從京城趕到淮北參加會戰,有探報說,他們在齊眉山大敗北軍,也不知具體的情況怎樣。如果是真的,那魏國公可是立大功了。」
常寬看了那小頭目一眼,將信將疑地道︰「那他們為何會出現在這里?」
那小頭目似乎很想趁這個機會表現一下自己對大局的判斷,好讓這位新升任的上司賞識自己的才華︰「傳說魏國公用兵如神,很多人事先都猜不透他的意圖。距末將推斷,他應是料定燕逆即將退卻,故提前一步派部隊移駐至宿遷一帶,好在燕逆退兵的路上進行伏擊。」
常寬又問︰「敵人退兵會經過我們這?」
那小頭目更得意了,索性抽出長劍,在城牆的磚石上畫起來︰「敵人如果想要退兵,要麼經過徐州,要麼取道山東。徐州有陳將軍他們的大軍布防,如果想避開他們取道山東,則……」
說著他劃出一條弧線,最後在代表宿遷的位置上畫了一個圈,笑而不語。
「所以你是說,魏國公料敵機先,猜到燕逆退兵會取道山東,所以率先派人設伏。」常寬再次望向城下越來越近的隊伍,做出恍然大悟的模樣,「這麼說來,如果魏國公真能剿滅燕逆,這支隊伍很可能要立大功。」
小頭目听常寬相信了自己的話,激動地道︰「正是。」
「快布置下去,大開城門,迎友軍進城。」常寬伸手在城垛子上一拍,「再從倉里支五百石糧,送給他們做補給。嘿,這樣一來,到時候論功行賞,自也有我們宿遷的一份。」
「遵命!」那小頭目興奮地臉現潮紅,大踏步地走下城樓。
藍橋昨日入夜時出發,率領著三萬奇襲隊,秘密渡過睢水,沿北岸向東行軍。
他這支三萬人的隊伍,由他原有的懷柔營,風夜菱的昌平營,再加上從燕軍其他各部中分撥出來的精銳共同構成,不但戰斗力超群,軍紀和執行力也是上佳。
奇襲隊按照事先約定的布置,打出應天新軍的旗號,于第二日一早抵達宿遷城下。
徐輝祖在京城一帶組建新軍,雖然有一定的名望,但除了上次追擊風月明等人直至淮河南岸的一次行動外,卻再沒有任何實戰。因此在淮北諸城,幾乎沒人親眼見過這支傳說中的隊伍。
齊眉山一戰,讓應天新軍之名迅速傳遍淮北,宿遷的守軍雖然沒見過他們,但如果新軍真的出現,倒也沒太感到意外。
再加上玉鼎門和常寬這內應,藍橋的奇襲隊不但可以順風順水地從宿遷借道通過,更能順便獲取一些糧草上的補給。
城門左右洞開,常寬帶領幾名隨從小步趨出門外,躬身相迎。
藍橋做出倨傲的神色,並不下馬,只不咸不淡地感謝常寬的款待。
「我知道宿遷是座小城,也無意擾民,只要常大人肯讓我們從城中穿過,少走幾步冤枉路,我便替我家將軍謝謝常大人了。」
「能為魏國公效力,是下官的榮幸。」
說著常寬讓到一邊,藍橋雙腿一夾馬月復,率先進城。
他的隊伍謹守軍紀,進城後排成整齊的四列縱隊,對沿途的百姓秋毫無犯。
百姓們一開始還有些害怕,後來卻都感到新奇,紛紛圍到長街兩旁觀看。
隊伍從西門入,經西街走至東街。
而常寬準備「孝敬」的五百石糧,此刻早已停放在東門外,等待他們「笑納」。
宿遷的東街也稱東市,是早晨最熱鬧的地方。
無數小販沿街設攤,有賣各式早點小吃的,也有賣手工藝品和小玩意的,吆喝聲夾雜在騰升的炊煙和水汽里,煙火氣十足。
「這位將軍,嘗嘗妾身做的包子吧,紅豆餡的,可甜了。」
一個脆生生的女子聲音從路邊傳出。
藍橋轉頭一看,就見一個身材高挑的姑娘穿著毫不起眼的民女裝束,正站在一個賣包子的攤位之後。
攤上的籠屜疊得老高,縫隙里不住冒出白色的水汽。
姑娘頭戴斗笠,藍橋在馬上看不到她的面容。但她這樣大膽地對將軍喊話,立時引起周圍其他攤販的注意。
有的是好奇,更多的是嫉妒。
姑娘卻絲毫不以為意,掀起竹蓋,將一籠包子用油紙包了,高舉著手遞給藍橋。
她的衣袖因為舉手的關系向下掉了半寸,露出一對潔白細女敕的皓腕。
其中的一只腕上,用紅繩系著一塊晶瑩圓潤的小石頭,橘紅和乳白兩色交纏,如一團氤氳的霧氣。
藍橋心神一蕩,幾乎說不出話來,接過包子時好似揩油的登徒子,在她的手背上輕觸了一下。
那姑娘嬌軀一顫,隨即含羞垂手,再不說話。
直到大軍穿城而出,她才轉到一處無人的小巷,摘下斗笠。
玉鼎門的二當家汪佑和從暗處走出,恭敬地問道︰「花大家不和藍大帥多說幾句話嗎?」
「人在亂世,身不由己。」
姑娘輕輕搖頭︰「現在宿遷事了,我也該走了,你們多保重,注意盡量封鎖消息。」
「敢問花大家下一步去哪?」
「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