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20章 風雲際會

不知做過多少個噩夢後,朱清筱悠悠醒來,首先映入眼簾的依然是張輔。

自從被罌粟打得摔斷了腿,朱清筱一直處在半睡半醒昏昏沉沉的狀態,從廬州到北平,一路不知挨過多少煎熬的晝夜。到北平後,燕王朱棣為掩人耳目,並未安排他們住進燕王|府,而是讓他們下榻在其手下大將張玉的府中。

張玉是燕王朱棣麾下的頭號戰將,其人悍勇無畏,也是朱棣最信任的部下之一。張輔為張玉長子,二十出頭的年紀,生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才,眉眼間繼承了其父的堅毅與決絕,卻又比張玉多出幾分書卷氣,不但風度翩翩文武雙全,還對臥床養傷的朱清筱多有照顧。

然而張輔卻是朱清筱現在最不想看到的人。她抱著被子坐起,耷拉著腦袋有氣無力地問道︰「藍楓哥呢?」

張輔見她坐得吃力,忙從旁拿起兩個軟墊塞到床頭,一邊拿起瓷杯喂她喝水,一邊柔聲說道︰「二公子現在該還在王|府與殿下議事,小郡主但有所需,在下無不效命。」

藍楓自被冷 帶進北平城,便鮮有在她面前出現了,不是和燕王議事就是在城中上下打點奔走,忙得不可開交。朱清筱並不討厭眼前這溫文爾雅的張輔,事實上她心里清楚,張輔這些日子以來張羅著和她生活相關的一應瑣事,自己不但離不開他,更應該感恩。但也正是這份沒來由的天大恩情,讓她生出心愧難當的負疚感,每當張輔出現,她都有如芒刺在背,不敢直視他的眼楮,並希望他盡快離開。

朱清筱憤憤地飲盡杯中溫熱適口的清水,悶悶不樂地把杯子遞還給張輔,輕聲道︰「你叫個下人來照顧我也就是了,我如今已是個廢人,你這又是何必?」

張輔笑了笑道︰「小郡主尊貴之軀,在下豈敢怠慢?下人們愚笨,多半也沒讀過書,小郡主若是寂寞起來,豈非連個陪著說話的人也沒有?」

朱清筱知道說不動他,也懶得多費口舌,神情落寞地轉向窗外。其時正值盛夏,窗外陽光燦爛,綠樹成蔭,她想到自己摔斷了腿,或再沒有機會在林中悠然漫步,不禁悲從中來,轉眼間大顆的淚珠滾滾流下。

張輔見她忽然落淚也是慌了手腳,手忙腳亂地一邊賠著不是一邊又找手帕給她。朱清筱見他這樣心中更氣,把手帕狠狠一摔,怒道︰「看來我真是個廢人了,難道連個擦眼淚的手帕也要你來遞到我手上嗎?」

張輔被她沒來由的怒火震得一驚,訥訥道︰「是在下的錯,請小郡主息怒。」

明明是自己亂發脾氣遷怒于人,卻讓張輔向自己道歉,朱清筱對自己更是厭惡。她任由眼淚沿著臉頰斷線珍珠般地滑落,大聲道︰「我才不要這些沒用的!我想要出去走走!」

「呃。」張輔怔了半晌道,「小郡主貴體有恙,還是靜養為宜……」

「你給我出去!」朱清筱氣得恨不得從床上跳下去一頭撞死,「我不想看見你,你讓我在這癱死算了!」

張輔被她情緒爆發弄得僵在原地,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正不知所措間,藍楓推門進來。

朱清筱久未見到藍楓,猛一見到不禁情緒失控地放聲大哭,一邊哭還一邊捶床,喘|息著道︰「藍楓哥你怎麼才來呀……我還以為你不管我了呢……」她沒听到藍楓回話,含淚再一抬頭才發現,藍楓推開門並沒有立即進門,而是回身拖進一架做工精巧的四輪車。

藍楓這才撢了撢袍袖道︰「昨夜燕王取下北平九門,徹底控制了北平城,今日諸件大事已定,我這才有時間來看望妹子。」

「這是……」張輔也吃了一驚,木然看著四輪車,一時說不出話來。

「昔日有諸葛孔明四輪車上指點江山,今日有小郡主坐車游園。」藍楓得意地笑道,「只不知是花團錦簇點綴了美人錦心,還是美人裝點了枯燥無味的花園風景。」

一通俏皮話說得朱清筱心情由陰轉晴,雙眼放光地打量著這架漆得 亮的木質小車,好奇地道︰「這是什麼?」

「這便是我為小郡主打造的另一條腿。」藍楓笑道︰「來,妹子不是想出去走走嗎?坐上來試試。」

朱清筱早已等得不耐煩,刻意展示身手般雙手在床緣一撐便「飛躍」到四輪車上,倍感新鮮地打量著車身上的各處細節,同時伸手把玩著,任由藍楓推著四輪車帶她來到張玉府的後花園。

「我知你不想總被人推著。」藍楓油然道,「左右各有一個手輪,右邊手輪控制前進後退,左邊手輪則可調整轉向,妹子稍微適應一下,就可以自己動了。」

朱清筱如孩子擺弄新得的玩具般興奮,雙手握上左右手輪,在這綠樹成蔭的後花園里不斷地前進後退,左轉右轉,車輪時而穿過花叢小徑,時而碾過老樹枯根,在藍楓張輔兩人周圍轉來轉去。她咯咯地笑著,仿佛暫時忘記了斷腿的傷痛,享受著難得的能夠自由活動的暢美。

看著鳥兒般快樂的朱清筱,張輔佩服地道︰「二公子匠心妙手有如孔明再世,在下佩服得五體投地。」

「哪里哪里,雕蟲小技罷了。」藍楓一擺手笑道︰「倒是我才該多謝張兄這些時日對舍妹的照料,若非有張兄,我簡直不知該怎麼辦才好了。只是她脾氣陰陽不定,委屈了張兄,在下代她替張兄陪個不是。」

「不敢當。」張輔長長舒了口氣,旋又情不自禁露出一絲笑容道︰「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看到她現在這般快樂,我只覺我付出的一切委屈都是值得的。」他頓了頓,見藍楓沒說話,又補上一句,「再多的委屈,又怎及她那嫣然一笑?」

藍楓忽然道︰「張兄莫非是……」他遲疑了片刻,終還是低聲問了出來,「嘿……張兄莫非對舍妹有點意思?」

張輔並未否認,淡淡道︰「小郡主金枝玉葉,又豈是我這武莽之人可以企及的?我只盼能在一旁看著她,看她歡心,替她分憂,便也知足了。」

「沒有人能純真無邪一輩子。」藍楓笑道,「每個人都會長大的,小郡主也不例外。張兄既有意,何不試著展開追求?」

張輔搖頭笑道︰「如今戰事將啟,我這動輒在戰場上生死相見的人,豈敢耽誤了小郡主的花樣年華?就讓我在旁看著吧,我不貪心,只是此時此刻,便已深感歲月靜好。」

藍楓正思量著如何再勸,忽見到燕王朱棣帶著幾個隨從由小門走進院來,忙和張輔一同上前行禮道︰「拜見殿下。」

朱棣四十多歲,生得方面大耳,肩寬若山,眉峰似劍,眼大如鈴,常年的征戰賦予他古銅色的肌膚,頷下一綹短髯,自有種放蕩不羈睥睨天下的狂野味道。

「不必多禮。」他穿著一身便服,隨手扶起兩人,目光掠過不遠處孩子般天真玩鬧的朱清筱,笑道︰「小郡主來北平已有些時日,本王尚是首次目睹她的歡顏,看來藍楓你不但智計過人,更有一雙妙手。」

「殿下過獎。」藍楓恭然道,「若非殿下處變不驚,英明果決動手起事,豈有今日據北平抗南京的大好局面?」

「大好局面?」朱棣睨了藍楓一眼,自嘲般笑道︰「以區區一城之力對敵整個天下,你居然還好意思說是大好局面?」

藍楓拱手道︰「千里之行始于跬步,奪取北平雖只是第一步,但終究是最重要的一步。我不敢學郭奉孝作什麼十勝十敗之論,只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們既已殺了布政使張昺祭旗,便無異于公然謀反,此後開弓沒有回頭箭,在下自當鞍前馬後,盡全力助殿下帶上這頂白帽子。」

張輔心中雪亮,所謂白帽子,王上加白即為皇。燕王今日踏出了這一步,便再沒有其他路可走,一旦事敗,覆巢之下無完卵,他們這些效忠燕王的屬下必然慘淡收場。他看著藍楓淡定自若的模樣,旋又憶起昨日王|府中的腥風血雨。

自湘王**以來,天下諸王對建文帝削藩的霹靂手段人人自危,無不生出唇亡齒寒之感,其中更是以燕王朱棣畏之最甚。他本來對是否起兵謀反舉棋不定,卻被慶壽寺的大師道衍說服,決定不蹈湘王的覆轍,對建文帝反抗到底。

為掩人耳目,他一方面在王|府裝瘋稱病,一方面派道衍秘密打造起事用的盔甲和兵器。到冷 為他帶來了朱清筱和藍楓,他更愈發堅定了起事的決心,只待時機到來。

七月初四,北平布政使張昺、都指揮使謝貴得朱允炆密詔,領北平城衛軍包圍燕王|府。彼時燕王|府內只有張玉和朱能的八百死士,與張昺硬拼顯然不智。幸虧藍楓發現破綻,指出聖旨內只有命張昺謝貴入府擒拿燕王手下的諭令,並未直言捉拿朱棣本人,故獻計朱棣假意將官屬全部捆縛,請張謝二人進府查驗。待二人進府後,朱棣派出府內死士將其擒獲,當場處決,並趁夜攻下北平九門,一舉控制了北平城。

昨日事變,朱棣之善斷,道衍之籌謀,藍楓之急智,張玉朱能之武勇缺一不可,可見燕王麾下英才濟濟。想到自古得人才者天助之,張輔不禁多了幾分信心,亦躬身道︰「殿下英武善斷勝建文帝十倍,天下早晚必是殿下囊中之物。」

朱棣哈哈一笑,剛要說話,就見一個穿著破布袍子的銀髯老僧赤著腳跑進院來,正是他手下的第一謀士,北平慶壽寺住持,道衍大師。

道衍也不知是路上跑掉了鞋還是為了修行本來就沒穿,待跑到朱棣身前已是氣喘吁吁。他上氣不接下氣地稟道︰「听朱能將軍說,殿下打算即日揮軍南下,直取應天?」

朱棣沉吟道︰「敵眾我寡,建文帝坐擁天下,本王卻只北平這一座孤城,若想取勝,唯有速戰一途。」

「殿下萬萬不可。」道衍急道,「由北平進應天千里之遙,沿途過河北、山東、江淮,無數艱難險阻,再加上京城城高池深長江天險,我軍這寥寥數萬人如何夠用?若是南軍趁我大軍遠征北平空虛襲我後方,到時候三軍將士思歸,恐怕未至京城便已不戰而潰。」

「大師說的這些我不是沒想過。」朱棣走到旁邊一張石凳上坐下,揮手示意道衍張輔和藍楓也一並坐下,緩緩道,「打仗除了陣前對決,更需要兵器、戰馬和錢糧等軍需保障,這些軍需物資,建文百倍于我,若是久持,豈非更加劇了敵我之差?」他見藍楓目中露出深思的神色,問他道︰「你怎麼看?」

廣個告,我最近在用的看書app,【 \咪\咪\閱\讀\A\P\P \w\w\w\.\m\i\m\i\r\e\a\d\.\c\o\m 】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藍楓一拱手,肅容道︰「稟殿下,在下有一計,既不太急,也不太緩。」

朱棣喜道︰「快說來听听。」

「遵命。」藍楓字斟句酌地道,「在下這一計,可用十六個字來概括,那便是︰以守為本,穩扎穩打,徐而圖之,攻心為上。」

朱棣愕然道︰「那和守城避戰又有什麼區別?」

「當然有。」藍楓侃侃而言道,「守城,而不避戰。燕王如今公然奪取北平,建文得知必然震怒,隨之而來的必是出兵討伐。」

朱棣點頭道︰「不錯。」

「然而開國名將大多已被先帝除盡,如今建文手中可用之將,只耿炳文、李景隆等寥寥庸才,不足為慮。他們或許兵多勢眾,但卻未必打得過殿下。殿下只需幾場漂亮的大勝,便可狠搓南軍的軍心,甚至讓建文也生出‘燕王不好動’的煩惱,此乃‘以守為本’。」

朱棣若有所悟地點點頭道︰「有點道理,穩扎穩打呢?」

藍楓又道︰「我軍雖以守為本,卻不固守北平一座孤城,而是以北平為中心,逐漸蠶食華北其他軍事重鎮,如保定和永平,增強我軍軍事實力的同時也擴張殿下實際控制的行政地盤,如此下來糧餉和賦稅都可從中獲益。」

「徐而圖之呢?」

「這一點老僧可替二公子代為解釋。」道衍躬身道,「在穩扎穩打的基礎上,我軍每攻略一座新的城池,都派去優秀官員以北平之法善加治理,將其城視為自家之城,將其民視為自家之民,若是治理得當,久而久之,華北人心將開始依附殿下。」

「得民心者得天下。」朱棣又點點頭,「最後一句攻心為上又作何解?」

藍楓正色道︰「建文帝表面上視為先帝的正統繼承人,實際上京城政壇也是暗潮洶涌,只要殿下做到前面三點,重壓之下京城必出亂子,予我軍可乘之機。」

道衍隨即解釋道︰「現下京城政局可分為兩黨,其一為洪武皇帝留下的輔朝之才,如耿炳文、郭英等老臣老將,以及魏國公徐輝祖這類勛戚之後。還有就是深得建文帝信任的近臣,如齊泰、黃子澄、李景隆等。這兩股政治勢力互相不服,京城里暗流洶涌,久必生亂。」

朱棣這才恍然道︰「二卿看戰略大局的目光之遠,剖析之妙,令人嘆服。只要利用好京城內不同政治勢力的矛盾,本王便可坐收漁翁之利。」

「正是如此。」藍楓侃侃道,「除了這十六字的戰略方針,殿下若再坐擁天時地利人和,則大事可定矣。」

「哦?」朱棣眯起了眼楮,對藍楓的奇智愈發感興趣起來。他捏著頜下短髯,笑眯眯地問道︰「哪來的天時地利人和呢?」

「名不正則言不順,師出有名,才可振奮軍心,此為天時。」藍楓不知從哪模出一把折扇,輕擊著掌心油然道,「所謂清君側,靖國難。大王不妨以靖難為由,把湘王一家的壯烈事跡公之于眾,揚言齊泰黃子澄這兩位建文近臣妖言惑主,唆使皇上殘害先帝血脈,然後振臂一呼入京勤王,天下必多響應。」

「好!」朱棣眼楮放光地雙手一拍,轉頭看了一眼在院子另一邊自己玩耍的朱清筱。

藍楓接著道︰「至于地利,我軍需迅速肅清北平附近的戰略要地,如居庸關、懷來城、大同府等,得到這些城池之後,我軍可再無後顧之憂,全力向南進取。」

朱棣撫掌笑道︰「本王正有此意。」

藍楓用指節敲著石桌的桌面,繼續道︰「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團結潛在的友軍勢力,讓他們與我們一同靖難,這便是人和。」

道衍接口道︰「建文削藩,有湘王**的前車之鑒在,其他藩王必然人人自危,其中離我軍最近,軍事實力最強的莫過于寧王朱權。他坐擁遼東,麾下朵顏三衛是由歸順我大明的蒙古人組成的精銳騎兵,驍勇善戰,用在華北平原這等開闊的戰場上再合適不過。」

「好!好!好!」朱棣霍然起身,連說了三個「好」字,「兩位愛卿的真知灼見條理清晰,讓本王猶如醍醐灌頂,深感靖難大業之勝利,已是指日可待之事。今夜本王要大開宴席犒賞三軍,我們的靖難之路,就從這里出發!」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