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百三十二章 報告

「關中戰役的勝利,不僅代表董氏余孽的徹底滅亡,更預示了我大漢在馬子玉大將軍的帶領下,必將迎來全面的復興!

董氏余孽的滅亡,也警告了天下各個還有不臣之心的諸侯們,應該重新認識在馬子玉大將軍帶領下的新朝廷,已經不再是原來任由權臣欺辱的弱小朝廷!任何一個敢于不遵王令的諸侯,都將被我大漢鐵軍踏碎!

為慶祝大漢復興的又一次勝利,為給關中復興提供人才準備,大將軍府辦公院今日宣布,將在即將到來的興平二年二月再開科舉。

凡大漢各郡縣有志報國,有才治世之人,皆可報名參加科舉應試。

大漢各州中的青、冀、並、幽、遼和三輔、河東、河內郡各郡治所均將設郡試考場,郡試將在興平二年二月二十日統一舉行。

郡試合格者,可至州治所參加州試,因洛陽殘破,司隸州試由長安舉行,州試將在三月十五日統一舉行。

州試優異者,由各州官府護送至幽州薊縣,參加國試!

凡郡試合格者,將任命為秩二百石以下郡縣吏。

如州試合格者,將任命為秩比三百石以下州郡吏。

如國試合格者,將由大將軍府上表,由朝廷拜為秩比四百石至千石」

 嚓!

張喜怒火滔天的將收音機關掉,然後回頭對眾人說道「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這馬強想做什麼?朝廷官職,難道是他隨意給予的嗎?

他眼中到底還有沒有這個朝廷!!」

這里是西山書院。

也是朝廷士人派聚集的場所。

今日他們聚集在這里,就是因為昨夜電台廣播中預告了今日將宣布興平二年科舉細節。

「也不能說隨意給予,這廣播里不是說了麼,縣吏和州郡吏是直接委任,但比四百石以上的官員還是由朝廷委任的!」劉艾拼命的在維護大漢朝廷最後的顏面。

「到時候他報上來,陛下能不批嗎?敢不批嗎?即使不批,這些人難道就不會上任了嗎?

地方州郡,認得可是他馬強!」董承哼了一聲說道。

大漢官制中,三公為萬石,九卿為中二千石,州牧郡守的兩千石,接著後面還有比兩千石、千石、比千石、六百、比六百、四百、比四百等等品級,最低一級的便是佐史的五十石。

其中四百石的官職在地方上已經中縣縣長或者上縣的縣丞了。

「馬子玉這是沖著察舉來的!」楊彪咬牙切齒的說道「我們搞察舉,他就要搞科舉,看來他已經知道了下面的情況,來者不善啊!」

「大勢已定!難道他敢推翻察舉結果不成?」張喜無所畏懼的說道「那不僅僅是我們,天下人都會反對他!」

「家主!」

這時,門口一人稟報求見。

「何事?」楊彪問道。

「宮內傳來急報,大將軍進城了,此時已經進宮了!」

「什麼?」

在座所有人都被這個消息震的不輕。

之前不是說馬強還在涿郡嗎?

怎麼這麼快就到了薊縣?

難道說馬強是月兌離大隊獨自到薊縣的?

馬強當然不會自己一個人跑到薊縣。

他帶著青橙和典韋這兩個保鏢呢!

此時的馬強已經在皇宮中,正在和還沒有將驚疑不定心情收回去的劉協下著圍棋。

「嘿,還真的和劉委員長說的一樣啊,這劉協就一臭棋簍子!」

馬強連贏三盤,算是出了半口惡氣。

「陛下棋藝還需精進啊!」馬強將棋盤復原然後說道「不過這也急不得,一急,就容易出錯,就和治國一樣。」

「大將軍,言重了!」

邊上的盧植急忙喝道。

盧植是馬強特地叫來的,這三盤棋的時間,其實都是給盧植花在入宮路上的。

「盧公,這是我劃給陛下直轄的三個縣上交的全年報告,看看吧。」

馬強從懷中掏出一份報告遞給了盧植。

盧植皺眉接過,打開細細的看了起來。

在馬強又贏了兩局後,盧植放下了報告。

「三縣的情況都不錯啊,人口均有增長,商販也比往日更多了,想來黔首的日子也是頗為好過吧。」

「呵呵,感覺數據還可以對吧?

再看看這一份吧,這份是閻使君給我的幽州興平元年分析報告,對比一下吧。」

這一次馬強沒有從懷中掏出,而是讓邊上的典韋從包里拿了一份更厚的報告,遞給了盧植。

「此次我北上薊縣,一是為了坐鎮遼東討伐之事,二則是為了向朝廷匯報各州郡的情況。

在我河北,每年各州郡都會出具詳細的政府分析報告給我大將軍府。

盧公你仔細看看,三縣的人口是有增長,但增長的原因是什麼?均是因為朝廷北上後,朝廷官吏家眷到這三縣安家落戶導致。

你看第四頁開始的人口增長分析一節,所增長的人口原住址九成以上為司隸!

但如果不考慮這個因素,三縣的人口均在下降。

而下降的原因就是因為遷移到這三縣的朝廷官吏家族大量買田置地,逼迫當地百姓為佃戶導致。

不僅如此,在讀學生的增加實際上也是因為朝廷官吏未出仕的子弟被登記為學子,原來在這三縣興建的學校幾乎全部被荒廢,甚至一些學堂已經被新搬遷過去的大族霸佔為家學之地。

沒有田種,沒有書讀,盧公,你說當地的百姓如何會不外遷呢?

至于商賈雲集,不過是因為這些大臣家眷逃難時帶了大量的金銀細軟,安置好後需要購買大量物品罷了。」

馬強當時劃出這三縣後就把三縣原來的官吏全部調走了,因此這三縣從上到下沒有一個是馬強任命的,這鍋只能朝廷自己背。

其實想想也能理解,好不容易逃出長安的那些家眷來到地方第一個想法就是恢復自己往日錦衣玉食的生活,而在清田分地後,願意當佃戶的人不能說完全沒有,但卻很少,根本不夠這些豪門用的。

這如果是還在混戰的中原,收你當佃戶是抬舉你,畢竟能讓你在這亂世中活著。

但在已經平穩而且對自耕農重視到極點的河北,這樣的操作就太扎眼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