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兩百三十六章 要泉州

何進最終將郭勝給他的名單和官職代替了之前推議的結果。

當看到和之前議功結果不一樣的名單,袁紹頓時奇道「大將軍,為何這名單略有改動?」

何進被何苗那樣一說,心里也有些犯嘀咕,說道「我回到府內感覺原來的安排似有不公,故此改動,怎麼?我改不得嗎?」

袁紹心里大罵,還真當他什麼都不知道呢,昨天郭勝剛剛進你的府邸,就有人去袁家報信了。

看來這何進還是對十常侍抱著心有僥幸。

不行,得想個辦法讓他們徹底斗起來才行!

袁紹心里嘀咕,嘴里卻說大將軍當有決斷,听得何進那叫一個美啊。

楊彪等人得知事情有變後,也都明白是十常侍從中作梗,但這幾個大佬也都是想著先把大局定下,尤其是如皇甫嵩、朱這樣的準備引為外援的。

議功經過大將軍府等四府推選,又經尚書台,再經劉宏欽點,整個流程時間不短,暫且不說,鏡頭飛越千里,回到冀州。

冀州的馬強已經開始撤軍了,他帶著大軍浩浩蕩蕩的一路返回,首先就直撲中山甄氏借糧。

這真的是抓著一只羊往死里薅啊!

——甄府

「這就多謝甄兄了!」馬強一臉興奮的對甄儼謝道「短則一月,長則兩月,幽州必然會有無數鐵器、農具運到冀州,到時還請甄兄幫忙行運天下。」

甄儼笑道「這是自然,紅星營的貨物可是搶手貨啊,至于糧草,冀州今年雖然因戰亂而少糧,但青州和徐州尚有不少余糧,可以調度。」

甄儼得知馬強需要糧草,立刻答應了下來,現在黃巾已滅,天下太平在即,糧草的價格也就要回落了,再囤積也沒啥意思。

糧食這個東西存儲不便,每年又會有新糧,甄儼他們這些半士半商的人追求的是小斗出,大斗進,並不是只進不出。

馬強又看了一眼已經可以走路,小手在空中揮呀揮呀的甄宓,也沒了啥心思,便拱手告辭。

出了甄府,馬強上了自己的馬車,段英和一個小道士坐在車上。

「這甄家可真大,不蓋道觀可惜了。」張寧從車窗往外看著說道。

「人家好好的房子,蓋啥道觀啊!」馬強白了張寧一眼。

從廣宗撤軍已經半月了,由于戰俘眾多,走的也很慢,此時才到中山。

戰俘中有不少人都認識張寧,馬強也不敢放她到處走,只能一直帶在身邊。

好在這張寧倒也知道厲害,從不亂跑,甚至時不時的從帳篷外傳來的念經聲讓馬強感覺自己的睡眠質量好像都提高了。

「明公,甄氏雖能為我等采購糧食,但從此時到明年秋收,約要一年的時間,這麼多人,幽州壓力不小啊。」

馬強點頭道「的確,去年全國都在打仗,糧草各地都不算富裕,沒一兩年緩不過來,我準備回去勸劉虞上書朝廷,請求減免幽州一年的田賦,將糧食留在幽州。」

「恐怕準備上書的不僅僅是明公,冀州、豫州、兗州各地都會上書,如此一來,朝廷收入大減,恐怕陛下這官帽買賣又要開張了。」

馬強笑道「要不幫你也買個三公的位置?」

「英可不要,無德而居,不過是給陛下送錢罷了。」

車轔轔,馬蕭蕭,再長的路總有走完的時候,當幽州落下第一次雪,馬強也來到了薊縣。

劉虞帶著大量官吏,出城十里迎接馬強,一行人歡聲笑語來到刺史府。

酒宴過後,馬強和劉虞來到書房密談。

「劉使君,我這可是費了老鼻子勁才搞了二十萬人來,你得好好幫我安排一下,要是餓死、凍死了誰,可就白費了!」

劉虞之前就想擴充幽州的人口,現在馬強送來二十萬人,開心的不得了,他笑道「這是自然,我準備把他們安置在遼東、遼西、右北平等郡,分別安置!」

說著,劉虞就嘆氣道「今年一年兵災,幽州雖托馬懷義之福,平亂甚快,但人丁依舊折損不少,就說右北平,經過清點,已經不足四萬口了。」

馬強一听,也無奈的搖搖頭。

大漢的人口還是太少了。

幽州別看紙面上有人口小三百萬,但基本都集中在廣陽、涿郡、漁陽等地,像右北平、玄菟郡,極盛的時候,人口也沒超過六萬人,就這,還分散在四五個縣,簡直是可憐。

「這二十萬人,青壯不少,我們幽州想發展,農耕雖然重要,但天然比不過冀州等地,必須依靠漁陽等地的鹽鐵!」馬強提議說道「我想把這二十萬人,分為三部,精選三萬青壯用于挖礦、冶煉,從工,再選這三萬青壯的家眷六萬,就安置在廣陽、漁陽兩地,開荒修路,其余人丁遷至邊郡安置。」

說著,馬強又走到掛在牆上的地圖說道「另外我舉薦張盛為此地縣令,不知劉使君以為如何?」

劉虞看到馬強指的地方,念道「泉州?」

馬強點頭道「泉州有水利之便,我們漁陽的鹽鐵可以從這里源源不斷流入到冀州,乃至青州,如此我幽州才能富裕。」

馬強現在能信任的人中,能當郡守的那是一個都沒有,也就只能爭取一下縣令這樣的位置。

泉州的位置大概就是後世的天津,只是相隔近兩千年,後世的天津還有大半現在還是海呢。

泉州境內有一條直通渤海的沽水,這條沽水分叉一邊直通昌平縣,一邊可達安樂、狐奴等鐵礦所在之地,泉州之下還有兩條河水,分別是馬水和易水,分別可通中山、河間兩郡,再加上緊靠渤海郡,可以說是馬強日後聯系幽州最好的橋頭堡。

即使馬強到了平原,也可以利用海船聯系泉州,比陸路不知道快多少。

張盛雖然是漁陽人,但三互法只是不讓他當漁陽的郡守和本縣的縣令,泉州縣倒勉強能行。

劉虞看了看泉州的位置,點頭道「此處地勢平坦,倒是開荒的好地方,如果水利修建得力,安置六萬人倒是不難。」

劉虞是個合格的政治家,他很懂得如何交換互相的利益,也是因此,他在幽州才這麼快就得到了上下的支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