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二章 馬強的路上思考(一)

(後面兩章有大量兩漢中央地方的權力設置的描述,如果不先說一下這些背景,後面很多事情很難說清楚。)

「所以說,你們村子里只有二十多戶人家?」馬強一邊走著,一邊和呂青橙說著話。

「對,最開始只有我們五戶,後來陸續從山外遷進來了十幾戶。」

呂青橙一邊看著拉著熊在走的巨虎,一邊木然的點頭應和著。

雖然已經一起走了快一天了,呂青橙依舊感覺此情此景如此的夢幻。

從未見過的巨虎不單單不吃人,還真的听得懂人話,而且還可以幫人拉東西。

這手段恐怕只有傳說中的仙人才能有吧。

呂青橙有些好奇的看著一路上不斷問著各種奇怪事情的馬強,這少年到底是什麼人啊。

看這少年的衣服,雖然有些破爛,但明顯不是什麼葛布或者麻布,而是極為細膩的材料,這樣的材料在村子里也只有林伯父才有一件吧。

還有那個鞋子,花花綠綠的,可真好看,看向自己腳上那用獸皮縫制的皮鞋,呂青橙不由的有些臉紅,甚至覺得自己走路都快走不來了。

還有這少年的皮膚,怎麼會這麼白,難道他都不曬太陽的嗎?

馬強本來就是象牙塔的人,還真的是不曬太陽,運動都是在健身房解決的,現在還是在野外生存了一段時間,要是呂青橙是馬強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遇見的,大概要懷疑馬強的性取向了。

漢朝可是相當流行哲學之愛的。

而馬強則是在從呂青橙的話語中結合自己對兩漢的了解分析此時天下的現狀。

漢朝雖然自稱四百年,但實際上西漢和東漢完全是兩個朝代,尤其是在政治上,更是有天壤之別。

西漢最開始的權力架構是皇權、相權、王權三權分立,王權也就是各地的諸侯王,由于王權代表了地方割據,從劉邦到呂後再到文景兩地都在致力削藩,從而引起了一系列動亂,直到七王之亂結束,各地諸侯王再無能力和中央皇權叫板,周亞夫之死也宣告了相權弱于皇權,從而導致了西漢的皇權獨大,這也是為什麼漢武帝可以想怎麼浪就怎麼浪的原因之一。

但權力這東西就像空氣,它永遠不會消失,即使一時有強者將它大部分奪在自己手中了,時間也會讓它不斷流逝到其他的地方。

漢武帝在全面壓制地方王權和相權的同時,也培養出了新的實力團體,這就是豪族。

很多懂一些歷史的人都知道漢武帝連年征戰,使得最後國庫空虛,史書上說是四海虛耗,戶口減半。

但讀過《中國人口史》的馬強卻知道,漢武帝時期的人口最多損耗不過八分之一左右,那所謂的戶口減半實際上是有接近三成到四成的人口隱匿了起來,不在官方戶口登記之中,也就是成為了豪門的匿戶或者躲在山林里的隱戶。

而這些擁有了大量隱匿人口的各地豪族也成為了此時東漢世家的前身。

而為了制衡豪族,尤其是當皇帝年幼無法使用皇權的時候,皇權的替身外戚就開始發揮作用,無論是廢帝的霍光還是篡漢的王莽,都是附屬于皇權的外戚勢力,外戚、皇權、豪族的斗爭貫穿了西漢的下半部分。

王莽篡漢後,豪族在劉秀這個秀兒的帶領下全面反攻,成功再造大漢,而劉秀這個秀兒在軍事一路開掛下也開始設計東漢的權力游戲規則,由于吸取了東漢外戚勢力過大的經驗教訓,秀兒將皇權替身一分為二,一為外戚,一為宦官,這使得東漢的權力游戲基本上就是皇帝小的時候,外戚代表皇權和豪族斗爭,皇帝大的時候宦官代表皇權滅了外戚後再和豪族斗爭。

本來秀兒這個設計也還可以,畢竟無論外戚還是宦官都是附屬于皇權存在的,可以保證皇帝年幼時不被外朝篡權也可以讓皇帝長大後有辦法奪回權力。

但大概是秀兒吸收了太多位面之力了,使得他的後代就沒幾個活得長的。

東漢從第三個皇帝漢章帝算起,漢章帝三十一歲病逝,漢和帝二十七歲病逝,漢殤帝一歲時夭折,漢安帝三十二歲病逝,漢順帝二十九歲病逝,漢沖帝兩歲夭折,漢質帝九歲被毒殺,可以說,東漢的董事長就仿佛被詛咒了一般,就沒幾個活過三十五的,想享受後世劉老板兄弟的待遇都享受不到。

按道理來說,中央亂成這樣了,地方還不早就被當地的豪族瓜分了,但秀兒仿佛早就知道會這樣一般,在東漢王朝創立之初就將一切安排的明明白白。

東漢的官員以六百石為分界線,六百石以上可以說是高級官員,以下則是低級官員。

低級官員的選取是各郡縣的一把手每年去自行招募「廉吏」,說白了,就是給地方勢力的紅利,由地方豪族自行解決,這就是給豪族的下線,你後代再差也可以當個小官,有了下線,做事也就容易有底線。

高級官員則是通過舉「茂才」和舉「孝廉」來解決的,茂才其實就是秀才,只不過因為秀兒叫秀兒才改叫茂才。

所以這個茂才可比後來的秀才值錢的多,基本相當于宋朝的進士了。

這些茂才和孝廉各地按照人口有推薦人數的限制,推薦後統統進京由皇帝面試,考的就是儒學經義和時政對策。

所以後來的科舉考試內容是從漢朝就基本定型的,考試通過的統統進尚書台當「郎官」

這個尚書台基本相當于後世的國務院,也就是說這些高級人才不僅僅要為皇帝站崗,還要承擔核心政事的處理。

當然,所謂的處理大概就是寫個政策文件什麼的,這個文件能不能過還是要三公九卿這些大佬點頭的。

這樣的情況下,有沒有本事可以說一下子就看出來了,這不僅僅要求身體好(要輪流站崗),還要求即懂儒學理論,還懂政法稅收,要求相當的高。

前面說了,低級官員其實就是地方豪族瓜分的,人的都是無窮的,當過兩百石就想六百石,當過六百石就想兩千石,東漢的所有豪門家長都拿出了鞭子,拼命鞭打自己的孩子努力讀書,騎馬練劍,要麼自己開學堂開始經書傳家,要麼砸錢也要進太學學習。

如果說西漢的豪族在史書中的代名詞是什麼橫行鄉里,侵漁小民這樣的貶義詞,東漢則是賑贍宗族、好施周急這樣褒義詞了。

這樣的情況一直到被諸葛丞相天天念叨的桓靈這兩個打破了當東漢皇帝活不過三十五歲魔咒的皇帝出現開始有了改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