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六章 分割靈胎精氣

尋常修煉之法,此時便是直接將這靈胎精氣真正種下,便算作築基結束了。

但若要修煉老道士剛剛傳給宋子瑜的三清決功法,卻還有個最為緊要的關節。

宋子瑜瞧著那拳頭大的白色光團,默念著三清決中的口訣。

只見眼前渾然一體的靈胎精氣,如同揉捏好的面團,突兀分出了一團,化作一份獨立的靈胎精氣落在旁邊。

此時在宋子瑜意念中便可看到,有兩份一大一小的光團並肩而立,那小的一份正是從大的中分離出來的。

一氣化三清乃元始天尊道法,玄妙難以言喻,而這三清決卻另闢蹊徑,自種下靈胎精氣時便將靈胎精氣分出,各自化作道種。

尋常修行人道種發芽,生長成參天道樹的過程按三清決修煉也都有,只不過尋常修行人都只有一顆道種一株道樹,但修煉了三清決,卻不止一顆。

按老道士傳來的三清決功法中所說,能分出幾團靈胎精氣取決于靈胎精氣總量,需得比尋常修行人深厚了三倍的根基才可額外分出一團靈胎精氣,比尋常修行人深厚了七倍的根基才可額外分出兩團靈胎精氣。

宋子瑜雖不知為何是三倍與七倍的根基,但達到尋常修行人兩倍的修行根基已可稱作難得了,更何況是三倍與七倍。

故而這三清決自入門第一步便分出了優劣,根基達不到要求的分不出額外靈胎精氣,修煉這三清決自然便算失敗了!

修煉成功便還有分出一團與兩團的區別,老道士在神念中告誡宋子瑜,以他根基額外分出一團是不成問題的,但能否再分出一團便看他造化了。

宋子瑜回憶過老道士傳來的神念之後,又看了一眼兩份靈胎精氣,若說尋常人根基凝聚的靈胎精氣是鵪鶉蛋那般大小,那之前未分化出的靈胎精氣總量,卻是絕對有七個鵪鶉蛋那般大的!

宋子瑜琢磨了一會,既已分出了一團靈胎精氣,這就趕上了不靠譜的師傅,自然要試試能否額外分出第二團靈胎精氣。

插一句,【 \咪\咪\閱\讀\A\P\P \w\w\w\.\m\i\m\i\r\e\a\d\.\c\o\m 】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他按著三清決的訣竅,意念落下白色光團上,片刻之後便見其似乎受到了什麼東西拉扯,變化了幾番形狀後,又分出了額外一團。

這第二次分出的靈胎精氣跟第一次分出的大小相同,至于留下的第三團靈胎精氣卻是比它們都大上了一圈。

宋子瑜有些咂舌,這豈不是說明他的靈胎精氣數量多到分出了兩團額外的靈胎精氣還有多余?

他在此築基狀態不能感應外界,但卻能感應到自己被無天仙尊毀了的根基不知為何恢復了。

靈胎精氣的數量代表著根基深厚,就算恢復了被毀了的根基,宋子瑜也不明白為何自己靈胎精氣會這般多!

但在此狀態,宋子瑜也無法找尋答案,既然是好事也就不在琢磨,待他重新看向眼前三團靈胎精氣時,卻是被那留下大上了一圈的靈胎精氣吸引了注意力。

突兀的,宋子瑜心中浮現了一個大膽的念頭!

這稍大的一團靈胎精氣,是否還能再分?

這念頭一出來,便讓宋子瑜有些心動,但轉念想到築基乃需再三慎重的事,可不能胡來。

宋子瑜否決了心中大膽的念頭,接下來便準備種下這三團靈胎精氣了,只是猶豫片刻後他還是心癢難耐。

「試試應該沒有什麼事吧?再怎樣應該也死不吧?」

既然下定了決心,那便說做就做。

三清決中,分出第一團靈胎精氣與第二團靈胎精氣的訣竅其實都是一樣的,想來如若要分出第三團靈胎精氣,應當也無什麼不同。

這三清決最巧妙之處,便是想他人不敢想,在其他修行人思維中,靈胎精氣自匯聚後便是一體的,從來也沒有人想過它還可以分。

其次便是如何將靈胎精氣分割,以及使分割出來的靈胎精氣保持獨立存在,這三清決中竅門便主要是這兩部分。

在這個無上無下的世界中宋子瑜雖只是意識存在,但真下手去分出第三團額外的靈胎精氣時,緊張之下他還是下意識屏住呼吸。

那團大上一圈的靈胎精氣在宋子瑜意念小心拉扯下,逐漸有一小團被牽引出來,待他意念一動便將兩者之間最後那絲聯系斬斷。

接著便見有一小團靈胎精氣落在旁邊,比其它三團靈胎精氣都要小上一圈。

宋子瑜心中一喜,卻突然見這稍小的一團靈胎精氣緩緩松散,不能凝聚成型,竟是要化作白色光點重新匯入之前那團靈胎精氣。

三清決上說,三團靈胎精氣便是極限,乃是天道限制,即使有根基再為雄厚的修行人,受此限制也只能存在三團靈胎精氣。

費了這般功夫,竟還是作了無用功?宋子瑜有些沮喪。

但就在那團小上一圈的靈胎精氣正要消散回歸此前那團靈胎精氣時,又有了宋子瑜想不到的變化發生了。

只見宋子瑜感覺左目徒然一熱,似乎有什麼看不見的東西,自軀體左目分出,奇異的鑽進這世界,落到了那小上一圈的靈胎精氣之上。

接著便見本將化作白色光點回歸的靈胎精氣,白色光點向內收縮,重新化作第四團小些的靈胎精氣。

這團靈胎精氣較其它三團靈胎精氣小上一圈,在重新凝聚後顏色漸漸淺淡,最後竟化作了一片透明。

若不是宋子瑜還能感應到它的存在,幾乎以為它憑空消失了!

左目奇異的凝聚了第四團本該消散的靈胎精氣,讓宋子瑜有些預料不及。

但本著三團靈胎精氣比兩團好,那四團自然比三團好的原則,宋子瑜也懶得費心思去琢磨了。

接下來,便是將這四團靈胎精氣真正種入到金色道基土壤中的環節了。

到時候別人是一顆道種一顆道樹,而宋子瑜便是四顆道種四顆道樹了,還剛好能湊一桌麻將?

宋子瑜受了第四團靈胎精氣鼓舞,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

三界某空間深處,有一座高山懸浮于虛無破滅的空間縫隙中,高山四周與頗多世界接壤。

這高山頂上,被一座龐大的道觀佔據,道觀大門上掛著塊牌匾,上書:「斜月三星洞。」

此時道觀最靠內,有一間龐大古樸的丹房,兩個俊俏不似凡人的童子守在門口。

只听見「吱呀」一聲,許久都未曾開過的丹房忽然打開了房門。

「弟子恭迎師祖出關!」兩名童子向丹房內行禮。

丹房內,除開房間中心那座巨大的丹爐,與一張臥榻再無其余閑物。

此時臥榻上正盤腿坐著位花白頭發的道人,這道人樣貌看上去乃是個如同老農般的老人,但雙目卻清澈瑩潤如同嬰兒。

如若不看其它,這幅場景看上去與凡間尋常道觀無甚兩樣。

這如老農般的道人對丹房外招了招手,便見有幾枚符自門外飛進來,其上都附著了神念。

他一一听過之後,撿起了最後一枚符,釋放其中神念訊息。

「師尊安好,靈霄外出游歷巧合撞見了一位少年……」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