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做客
來到門前,楊明東幾人「ど孃ど姑爹」地一喊,門很快就打開了。
楊光麗開門就見幾個佷子,高興地笑道︰「是你們啊。咦!人挺多,一路很熱鬧吧?快進屋烤火,天氣有點冷。」
「城里不算冷。」楊明義笑道,「革上那段才冷。」上面本就比縣城高兩三百米,再加上寒風不停吹,溫度要比四周都是山圍著的縣城低四五度。
這時楊光麗的丈夫林毅和兩個孩子也出來了,一見楊明學幾人搬東西,林毅說道︰「你們來就行了,還帶什麼東西啊!村里的日子本來就過得緊巴巴的還給我們送東西,城里什麼沒有,去買就行了。」
「我們帶的都是城里難買到的。」楊明學笑道。
大人客氣,孩子可就沒這種想法了,林夏和林秋兩人叫了幾個表哥,然後就打听有什麼好東西。
「有米,有蜂糖還有核桃。」楊明義笑道,「老表們特意帶來給你們的。」
「有蜂糖啊!」兩孩子高興地叫道。小孩子大多都喜歡甜食,尤其是在這個物資匱乏的年代,雖然他們的父母都有工作,也不能經常吃到甜食,蜂糖就顯得很珍貴了。
打著招呼,一行人進門,房里一下就擁擠起來。楊光麗和林毅一邊倒茶遞煙,一邊說道,「小學你們幾個就在師專讀書,讓你們常來你們也不來,學校食堂的飯菜哪有家里好?」
「ど孃,我們也想來啊。」楊明學笑道,「可是課程安排得太緊了,騰不出時間來啊。」
「這才多遠點?也就四五分鐘的路。」楊光麗笑道,「你們是怕多來幾次ど孃家就沒糧食了吧!」
「嘿嘿嘿……ど孃你們每個月的糧食都是有定數的,我們一來,你們就不夠吃了。」寨方和笑道。
李遠山听了,說道︰「其實,你們可以從家里帶點糧食臘肉這些來放在這里。每個星期星期天都不上課,你們就可以過來改善一下生活。」
「咦!遠山這個主意非常好啊!」楊光麗說道,「那就這麼決定了,過年的時候我去跟你們爹媽說。你們讀書費腦子,營養可得跟上。」
林毅也很高興,笑道︰「那以後可就熱鬧了!」他沒有兄弟姐妹,父母已經去世,楊光麗這邊娘家又隔得遠,一年難得來兩次。也就是林夏兩兄弟經常打鬧,才顯得不那麼冷清。
說好這事,楊光麗起身去做飯,李遠山說道︰「ど孃,這麼多人的飯可做不過來,你就做明學他們的就行了。他們也是城里的,我們跟他們去他們家吃就行。」
「這怎麼成!」楊光麗說道。楊明學他們帶來不少米下來,她不擔心沒糧食。
「我們都留在這里,那煮飯都要煮三鍋,太費時間了。」李遠山笑道,「還是分開來快,大家肚子都餓了,可等不及了。吃完我們還得去百貨商店呢,答應過村里的小人給他們買東西,得早點回去,不然他們就要哭了騙人了。」
……
一番攪擾,李遠山和寨方家宋家幾人跟著鄭國慶他們離開,林毅說道︰「這個李遠山腦子很靈活啊。」
「他懂得的東西多,主意也多。」楊明學笑道,「村里建養雞場就是他的主意,我們在村里這麼多年了,年年就是跟著上面走,誰也沒想過這事。」
「跟著上面走,不容易犯錯嘛。」林毅說道,「犯錯的代價是很大的,這些年誰還看不清楚?他能有這樣的想法,膽子真大!」反正如果是他自己,就算想到了,也不會說出來。
「其實還是理由找的好,讓人想反駁都不好找借口。」楊明東笑道,「而且農村的實際情況就那樣,不讓農民想辦法增加點收入,還讓農民繼續忍受窮困,是會出事的。」
「當時大家都說好了,如果上面不同意,那大家就組織起來乞討,一路到京城去,去像那些官老爺討飯吃!」楊明義笑道,「要真到了這一步,看那些官老爺還有臉不。自己坐在位子上吃喝不愁,一臉大義凜然地要求百姓安貧樂道,這簡直就是在耍流氓!」
「咦!小義你這番話很有見解啊!」林毅驚訝道。
「這怎麼可能是他想出來的!這是李遠山說的。」楊明仁解釋道。
李遠山幾人離開之後就分開了,寨方和兄弟跟周行去他家,宋瑜兩堂兄弟去羅宏家,李遠山跟鄭國慶去他家。
距離不遠,到了李遠山才知道,鄭國慶他爹居然是干,部,縣里的二把手。
李遠山來家里,鄭國慶父母很高興。從兒子口里,他們很清楚,要不是李遠山指導學習,兒子不可能考上上海交大這樣的好學校,自然要熱情招待。
廣個告,【 \咪\咪\閱\讀\A\P\P \w\w\w\.\m\i\m\i\r\e\a\d\.\c\o\m 】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竟然安卓隻果手機都支持!
鄭國慶老爹鄭存頤陪李遠山說話,他老媽把飯煮上,不顧李遠山阻攔,執意出門去買菜。
泡上茶,鄭存頤問起村里的情況,畢竟他就是管這方面的︰「今年生產隊的生產情況怎麼樣?」
「還行。」李遠山說道,「今年年初我們建了養雞場,一年下來規模增大了一倍,同時也賣出一萬多雞蛋,這是一筆收入。還有我們今年栽的煙也不少,又采用了新的技術,烘烤也用煤炭代替柴,這是最大的一筆收入。另外,還有茶葉也是一筆收入。算下來男的九十塊,女的七十二,還留了一部分用于應急和擴大生產。」
「嗯,這就好。」鄭存頤說道,「農村苦了這麼多年,現在是要想辦法增加社員的收入,不能再苦下去了。」雖然才九十塊錢,跟城里的工資沒法比,但是不用買糧買菜,節約點一年用下來還有剩余。
「只要別像前些年那樣限制得死死的,一部分農村自然會好起來。」李遠山說道。當然,農村畢竟是農村,尤其是這里地處西南偏遠地區,種地終究只能解決溫飽問題,再怎麼發展也比不過東部。不過現在還在貧困線上掙扎,不用多想這些有的沒的,解決當下才最緊要。
「以後的政,策肯定會越來越好的」鄭存頤說道。
鄭國慶老媽買菜回來,李遠山和鄭國慶上前幫忙洗菜,她說道︰「遠山你不用動手,阿姨很快就能做好。」
「沒事,在家里我也經常做飯。」李遠山笑道,「一起動手,也能早點吃上。」
「媽,遠山他的廚藝可好得很。」鄭國慶說道,「比招待所的劉師傅也不差!一會讓他做兩個菜你們嘗嘗。」
「遠山是客人,怎能讓他做菜!」鄭國慶老媽說道。
「我們年輕人都這樣,沒什麼將講究。」李遠山笑道,「國慶去我家,也一樣動手幫忙。要不是他做菜不行,我都不用動手。」
洗完菜,李遠山將端著裝菜的盆子進廚房放下,一眼就看到放在桌子上的砧板,材質很熟悉。開口說道︰「國慶,你家這砧板不錯啊!」
鄭國慶說道︰「嗯,這砧板結實得很。我記得從小到大我家用的一直是這塊砧板,沒有換過。」
「這是金絲榔的。」鄭國慶老媽說道,「這樹硬得很,做砧板很合適。這塊是從老家拿來的,你要是喜歡,我就給你帶一塊來,下次你進城來拿。」
「這可不行。」李遠山說道,「這是金絲楠木,以前皇家專用的珍貴木材!數量稀少,不可多得。」
「這就是金絲楠木啊?」鄭國慶驚奇地問著,走過去低頭打量著砧板。他在書上看到過金絲楠木的介紹,知道古代金絲楠木非常名貴,沒想到就是金絲榔。
「可不就是。」李遠山說道。
「不是說這東西非常稀少嗎?我記得我老家不少,除了做砧板,因為堅硬、不容易腐爛,還拿來做茅廁板(茅坑上搭的木頭。這是真事,人們不知道它的珍貴,只是當一般木材用。)。」
「你們牛!」李遠山伸出大拇指笑道,「就算是古代的皇帝,怕是也舍不得用金絲楠木做茅廁板吧!當年康熙休宮殿,因為找不到足夠的金絲楠木做柱子,只能改用大黃松。要是他知道居然有人用金絲楠木來做茅廁板,怕是會氣活過來。」
「哈!難怪這砧板這麼耐用,原來是金絲楠木的啊。」鄭國慶笑道,「能讓皇帝老兒都趨之若鶩的東西,果然不一般!也就是現在,要在以前,拆了家里的茅廁板賣了都發財了。」
「現在不行,但是以後卻可以。」李遠山說道,「以後經濟發展起來了,人們生活好了,手里有錢了,這些東西又會貴起來的。」
「這麼說,留著那些茅廁板,以後村里各家還能賺一筆錢。」鄭國慶笑道。
「這可不是簡單的賺一筆。」李遠山笑道,「物以稀為貴,金絲楠木這東西現在非常稀少了,以後肯定會立法禁止砍伐,這樣一來,僅有的這些金絲楠用一塊就少一塊,價格會越炒越貴的,說不定以後賣一根茅廁板,就能買一輛小轎車了。」
「那我以後也買兩塊放著。」鄭國慶說道。
「哪能這麼做。」鄭國慶老媽說道,「都是鄉里鄉親的,你這不是欺騙他們嗎?這麼做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