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三十六章 飛向三體

2009年,從天朝離開,白鏡沒有繼續再搞事情,而是直接飛上太空,來到了水星軌道上。

水星是八大行星中最靠近太陽的一顆行星,這里距離太陽只有5800W公里。

水星也是八大行星中最小的一顆行星,甚至比一些木星,土星的衛星還小。

但水星個頭雖小,質量卻很大,因為它的主要成分就是鐵和石頭。

這顆行星從外表上看和月球沒什麼區別,都是光滑的表面上,坑坑窪窪的隕石坑。

白鏡抬手,從地面上卷起數萬噸鋼鐵,然後飛到了行星同步軌道上。

念動之間,手上的鋼鐵紛紛融化變形,漸漸化為一座寬闊的中式古宮殿。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稜鏡遍地,光芒陣陣,被白鏡打磨的彷如鏡子一般的宮殿,在太陽的照耀下發出迷蒙的金光。

看起來端莊大氣,又不失典雅。

漂亮歸漂亮,但這是住不了人的,因為這個宮殿飄在天上,不隨水星旋轉,始終對著太陽,因此表面溫度達600!

但可以住得下白鏡。

他往宮中一坐,面向太陽。

在水星上看,太陽面積是地球上的八倍大,因為沒有大氣層散射陽光,這顆太陽襯托著周圍的黑暗,就會顯得份外耀眼!

廣個告,【 \咪\咪\閱\讀\A\P\P \w\w\w\.\m\i\m\i\r\e\a\d\.\c\o\m 】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竟然安卓隻果手機都支持!

如果是普通人,在這里和太陽對視不到1秒鐘,眼楮就會被灼傷。

但白鏡張目對日,眼神幽暗,並不會感受到任何不適之處。

引力場全部張開,用直徑200公里的圓來捕捉太陽能,這些太陽能本該照耀在水星上,被白鏡一遮擋,水星上頓時出現了幾十億年不曾有過的日食現象!

當然,水星上並沒有天文學家,自然也沒觀測到這個現象!

「吸收的效率,好低啊!」白鏡感受了一會兒,不是很滿意。

他接受陽光的面積為平方公里的一個圓。

在地球外層空間,每平方米每秒鐘可以接收1368焦耳的能量? 由于從水星比地球距離太陽更近? 接受的能量也更高? 這邊太陽日照強度是地球8.9倍,也就是每秒每平米可以接受1.2W焦耳的能量。

那平方公里,便是360萬億焦耳。

而當年爆炸的小男孩,爆炸能量為63萬億焦耳。

也就相當于他在這里的每一秒鐘? 都相當于在吸收6顆小男孩的能量!

這看起來雖然很多? 但他如果去海底吸水? 現在的他每秒鐘可以吸收3600萬億噸水!

6分鐘就能把地球水吸干!

6個小男孩才幾噸重? 加起來也才26.4噸而已。

埋頭做了會兒研究? 又被四個科學家練手用宇宙魔方打了一炮,回過神來,白鏡忽然發現以自己現在的實力? 地球已經不夠自己浪了!

「好像這個宮殿白建了!」白鏡本來想著一邊吸收太陽能量,一邊研究新基因的? 現在看來只能作罷。

宮殿被白鏡伸腿一踩,直接墜落到水星上? 但因為沒有大氣層,一點聲響都沒有。

就這點質量撞擊,也不夠擾動引力波的。

本來就是隨手做的東西,可能凡人看起來會覺得價值很高?

或許會成為水星自古以來就是天朝領土的證據。

但對白鏡而言,這和在沙灘上隨便捏出來的沙子雞蛋沒什麼區別。

他轉換了目標。

太陽自然是不能吸的,不然太陽沒了,地球也沒了。

白鏡干脆目標瞄準距離地球4200光年的三體星系!

「自從身體和空間能量融合,有了超光速飛行的能力後,我都還沒盡全力嘗試過呢,飛飛看吧!」

白鏡化作龍形,在天空找了找方向,輕吟一聲,而後直接鑽入茫茫太空當中!

物質的速度之所以必須低于光速,全是因為他們生活在空間當中。

空間限制了他們的速度。

就像水中的魚兒,進化的再怎麼優秀,形態特征再怎麼適合游泳,時速也不過109千米/小時。

而人類卻早已跳出了水的限制,達到了另一個層次。

現代戰斗機速度輕松超越了109千米/小時,昆式戰機甚至可以達到5000千米/小時。

光速是生活在空間中的物質的速度極限,卻不是白鏡這種與空間融合後生命的速度極限。

只是一瞬間,他就離開了水星,來到了火星附近。

之所以沒有金星,是因為白鏡沿著一條直線飛過去的,要想踫到金星,除非九星連珠。

就算是火星,白鏡也只是遠遠的看了一眼。

接下來,便是布滿了隕石的小行星帶。

在各類星圖上,看著這片到處都是隕石的地帶,人們可能感覺這里會很難航行。

實際上宇宙太大了,幾十萬顆隕石倒在這麼大片的小行星帶里,經常是幾公里幾公里看不到一顆的。

就算踫到了也不要緊,白鏡常開著吞噬,一瞬間就把隕石吞掉了。

又幾秒鐘,路過木星。

白鏡專門繞了個彎兒,一頭撞了進去。

木星表面,是無窮無盡的氫氣,氦氣,甲烷,乙烷,氨氣,它們在木星的旋轉下,形成了巨大的濃雲,風暴,雷霆!

這種風暴體積之大,甚至可以吞下一個地球。

因此用地球上的風力等級來衡量這邊的風暴都已經不夠用了,能吞掉地球的風暴是幾級風暴?

以白鏡化身完全態星空巨龍,在這里也只是個弟弟而已。

除此之外,白鏡還發現了空中飄浮著的,生命?

白鏡引力掃描間,驚訝的發現了一些成群落的漂浮在空中的絲狀細菌,這些細菌如柳絮一般隨風飄舞,看起來就好像是無生命物質,但白鏡的確感受到了它們體內的生命活動。

「氨基生物!」白鏡一臉贊嘆,沒想到這種生物真的存在!

與人類吸收氧氣合成葡萄糖脂肪不同,這種生物卻是依賴氨氣生活,合成氨基類的各種生命物質,維持最初的生存。

因為需要氨氣來維持生命,而木星中存在氨水的地方又很少,簡直如海中的孤島一般難找,因此這些絲狀細菌大部分時候都收斂了生命活動,只維持著一個絲狀,來隨風飄舞。

如果飄到了有氨水的地方,它就會再展開生命活動,等氨水蒸發殆盡,絲狀細菌又會轉變為一種類似于刨子的形態,月兌去體內的大量水分,維持一種最低形態的消耗。

「月兌水?浸泡?」白鏡腦海中不知道為何,出現了這麼一個詞匯!

「我只是模仿一下三體,制作了一個智子而已,沒想到還真找到了類似三體生命的生物?」白鏡想了想,收起了一些這種細菌。

這相當于另一條進化路線了,代表著另一種生命形態,基因學家白鏡當然很感興趣。

層層的烏雲,伴隨著數十億伏特的雷電,但根本打不到白鏡身上,距離老遠時就被吞噬掉了。

白鏡一路向前,又是扎眼功夫,已經穿過了木星。

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最後來到太陽系的邊緣。

所謂太陽系的牢籠,柯伊伯帶。

因為太陽不斷的向外釋放能量,大量質量不大的隕石星體就被能量推動著,來到了太陽系邊緣,形成了一圈由無數隕石組成的環帶。

當然也會有能量推不動的星體,那些星體聚集在火星和木星中間,就形成了所謂的小行星帶。

白鏡在這里呆了兩天,因為前世有科學理論說柯伊伯帶中存在著兩顆小型黑洞。

但是他繞著柯伊伯帶轉了兩圈,愣是沒有發現。

只能繼續前進。

更前方,便是太陽系真正的邊緣,奧爾特星雲。

奧爾特雲的誕生,是因為太陽的引力所導致的,這並不是一個罩子,而是一個極大範圍的星雲場,足有一光年寬。

這也是太陽引力導致的,太陽的引力將星空中的碎石彗星吸引向太陽,太陽自身噴射出的太陽風和粒子流又在把物質往外推。

這最邊緣地帶,彗星質量實在是太小,連柯伊伯帶都混不進去,只能停留在奧爾特雲區域。

可以說,八大行星就是妥妥的C位,S級資源。

小行星帶就是A級資源,雖然很遠,但也算有點地位。

柯伊伯帶就是B級資源,姥姥不疼,舅舅不愛。

奧爾特雲那就是根本無人關注得C級路人,它們拼命想靠近太陽一些,但沒有那個本事,只能站在1光年外搖旗吶喊。

這邊是赤luoluo的宇宙階級觀,質量越大,越有話語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