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零零節 牙郎再現

小聖人。

放在幾百年前,唐時的皇帝才叫聖人。

現在,大宋的皇帝叫官家。

小聖人是誰。

不可言,不可言。

客氣了幾句之後,掌櫃的便問這名衙役︰「這幾日,怎麼不見你弟弟隨你一起巡街。」

「恩。」這衙役想了想,似乎不是什麼保密的事,當下就回答了︰「報名南征,打打殺殺的活我家老三還弱了些,卻是會些木匠活,這次隨虞少府南下小呂宋,一去就是三年,這三年若是能存著錢回來,我便給他張羅著娶一房婆娘。」

掌櫃的示意小二拿好茶來,再加一份點心。

掌櫃坐在衙役身旁︰「咱小民打听一句,這今年打了金中都,又打高麗,然後又打了倭人,眼下又要南征,衙門里可有什麼消息,這吃得消嗎?」

衙役搖了搖頭︰「你不懂,這事有講究。打金國,這事就算不發餉也要打,對不對。」

「這個,也對。」小富之人更多的喜歡錢,可認真的思考了一下,掌櫃的也認為金人欺負大宋太久了,這口氣是要出的。

衙役又說道︰「高麗以前是咱大宋的臣屬,卻背叛先屬遼,後屬金,教訓一下他們,應該?」

「應該。」

衙役接著說︰「掌櫃的是識字的,不知道有沒有在書中讀到過,倭人是當年始皇宮里的徐福搞起來的,他們忘祖忘本,要不要讓他們知道祖宗不高興會怎麼樣?」

「這個。」掌櫃心說,你說的都在理,可天天打仗也不是個事。

掌櫃的便問了︰「又要南征,出兵百萬,也不知道國庫能不能撐得住,會不會加稅。」

「加稅,沒見識了吧。你知道小呂宋有什麼?」

「有,有什麼?」

這名衙役往四周看看,一副很神秘的表情小聲說道︰「咱身上穿的這帆布厚衣所用的麻,那里漫山遍野,就算十萬人去砍,砍的都沒有長的快,而且那里有數不清的金礦,靠軍餉能有幾個錢,我家老三就是看有沒有機會買張礦證,然後自已挖點金子回來。」

自由淘金制度。

這事,不是屬于對外公開的那種。

掌櫃的從袖子里模出幾顆銀豆子遞給幾位衙役︰「有沒有什麼能發財的消息,必有厚報。」

幾個衙役低聲商量了一下,其中一人說道︰「有,但這活別說是我們傳出去的。」

「請講,保證不外傳。」

「老軍,他們手上有地契。只有契,沒有地,空紙一張。參加對金國大戰的那些營中,一個下等伙頭軍手上都有大幾百畝,近千畝的空契。因為沒地分給他們,所以是空的。」

「空的?」掌櫃的來了興趣︰「那當兵的不鬧事?」

「不鬧,千畝空契可以換百畝甘蔗林,若自已家人種,畫一千二百畝,隨便種什麼都有。」

千畝良田,若放在臨安周邊那肯定是中富之家,都不是小富了。

衙役又說道︰「最值錢的听說是有指定區域的空契,那地方種稻米一年三收、四收。畝產每年一千五百斤打底。等南征一開始,牛價肯定要大漲,可販牛這活咱干不了,咱卻湊錢收了兩張空契,每張八百畝。」

「一年三收。」

這事掌櫃的听說過,交趾那邊種稻米就能一年三收。

搞點地,但沒有人種怎麼辦呢?

掌櫃扶著腦袋在沉思。

衙役又支了一招︰「掌櫃的,給十顆銀豆子,我們兄弟再給你指條路。」

「先說。」

「先給。」

扯了一會皮,掌櫃的把銀豆子放在桌上用碗扣住,一顆銀子就是一錢,折錢幣二百二十文。這是壕橫號新推出的一項業務,銀豆子上有印記。

現在不比當年,壕橫號已經不再是普通的商號,現在誰敢對壕橫號的銀豆子造假,真的會殺頭。

衙役用手按住碗,聲音更小了︰「倭島,很會種稻米的那些人,以前他們倭島貴族的地種,無論收成好壞,四六、三七開。」

「誰家的四。」

「種田的拿四。」

太黑了。

掌櫃的太清楚的,兩年前,擁有千畝土地的肯定敢說自已是富人,每畝田給佃戶種可以收取大約五至七斗的地租,也就是零點七斛,折下來每畝就是六十多斤。

千畝,就是六萬斤的糧食。

對于佃戶來說,加上人丁稅後田地產出與上交的肯定不過半。

現在,規矩變了。

千畝算不上大地主,至少要三千畝才行。攤丁入畝後,人丁稅、田稅是地主交。地主們也只敢增加一點點地租,一畝地最多加一斗,也就是十斤左右的糧食。

折算下來,是三七開。

一畝田稅前收入,佃戶拿的是七,地主拿是三。

倭人那邊,領主拿七,農戶拿三。

這個實在太黑。

掌櫃的听懂了衙役給他的這條消息,確實值十顆銀豆子。

去倭島,雇佣倭人過來種田,也可以買到老軍手中的空契,去交趾或是告示上寫的湄公河那里換到實際的土地。

想來,自已很快就能成為擁有萬畝的土地的真正富戶。

這事,可以辦。

掙錢的事情誰不喜歡呢?

老軍。

這個詞僅指最初的臨洮軍、宛城軍、南海軍團。除了這些人之外,其他人沒資格稱為老軍。因這些人是跟著韓絳最初打江山的那批人,也只有他們能拿到空契。

當老軍們發現向他們買空地契的人越來越多的時候,老軍們也會盤算的。

地契這東西對他們來說,用處不大。

不是他們不在乎土地,因為每個老軍都有一塊固定的收入,不是軍餉,而是軍屬農場區,自家家眷也都住在那里,還有海外的軍屬農場,這才是他們收入的保障。

當地主,他們自認有地都不會管。

更何況是這大片的土地。

許多富戶會打听,老軍們也會打听。

一個古老的行業在許多大城之中開業了,牙郎。

這個行業可是很古老的。

早在唐代的時候就有專門從新羅那里招募年輕的女子加以訓練,然後賣給豪門貴族當婢女的。大宋不允許人口買賣,更不允許奴隸存在。

新的牙郎辦的就是代人招募倭島與高麗的農戶、工匠。

然後抽出佣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