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五四節 好點子

韓絳嘿嘿一笑︰

「你說,徒單家的女兒怎麼樣,好象是七女,還是六女,這個不重要了。我讓他給你出幾百匹戰馬,一萬只羊的嫁妝,有面子不?」

徒單家族可不是小族。

完顏家族第一後妃家族,家中出過皇後好幾位,王妃無數,而家中優秀子弟所娶的也多是完顏氏的女兒。家族嫡正這一支,四代娶的全是公主,無一例外。

余紹杰有點不太明白,此時他父親病了,他中了進士寧願辭官回家守護,這是進孝的。

韓絳又說道︰「沖喜,這一喜你爹的病馬上就好了,相信我。」

「這個。」

余紹杰一臉的尷尬︰「這樣的大事,應當由父親作主。」

「那行了,送八字來我家吧,你爹已經答應了。」韓絳說完後一指謝采伯︰「你嘛,趕緊回去練字,我替你內定了,完顏璟的親妹子,就是那個嫁人前兩天死了男人的公主,他喵的,這混賬的孟宗政,這個混帳。」

韓絳罵罵咧咧的走了。

韓絳為什麼要罵孟宗政呢?

孟宗政不是戰死了嗎?

臨安城許多權貴家都收到過了孟宗政的訃告。

韓絳離開後,余端禮的屋內。

余紹杰與謝采伯一直等著余端禮醒來,先喂了藥之後,這才把韓絳剛才在花廳講過的話講了。

余端禮是哭笑不得,自已只是出了一個主意,韓絳卻把主意打到自已身上。

可惡的家伙。

但他能怎麼樣,這點子是他出的。

謝采伯這時問︰「余伯父,建安伯剛才離開前不斷的罵著孟宗政,罵的很是不雅,佷兒不解,為何要去罵一個亡故之人?」

余端禮嘆了一口氣︰「孟宗政是這次攻打金中都的幾支主力之一,他攻破金中都外城之外,金國相國為保中都內城不失,來不及將家眷全部接回內城,他趁亂佔了完顏襄的家,以刀兵威脅,強娶完顏襄的小女兒為妾,這事韓絳從中調和,改妾為夫人。」

謝采伯懂了︰「不尊軍令,這樣的行為不利于兩國和談,確實是有錯的。」

余端禮不想說話,內心大罵。

放屁。

你們兩個小屁孩懂個屁,韓絳罵街是因為完顏襄的小女兒價值太高,孟宗政佔了大便宜。

算了,這事不能解釋。

余端禮沒再講什麼,只說自已累了,要休息。

關于韓絳提到的事情是真的。

既然余端禮認可,兩個年輕人也就應下了。

當晚,韓絳就派人快馬加鞭的往金中都去了,這是一路狂奔,拿出了六百七十里加急的速度,出了淮南境換上的全是好馬,而且都是契丹騎手。

幾天後,完顏襄府。

完顏襄的一個當正哭的死去活來,她的女兒現在生死不明,當初就是一點點小意外,卻把人丟在外府。

「報,八百里加急,臨安城有信至。」

完顏襄接過信,信上的落款就兩個字︰韓絳。

打開信,只見韓絳寫道︰

完顏老叔,咱們也是親戚,有這麼一個事你幫著問問,臨安謝家余端禮的兒子余紹杰,我們準備出錢五萬貫,全是漂亮的新錢。外加茶一百擔,雁一只,麻布兩千匹,織二百匹,針十盒,其余各項總共十箱。

你問問徒單家,能不能婄嫁主禮給五百匹戰馬再加一萬只羊什麼的。

若是同意的話,能不能再商量一下,依咱們雙方的禮節,你們有一個送親,咱們派人接親,當然為了這樣的大事,把沒修完的京杭大運河有幾段再整整,在魯地的你就不用操心了,只修中都南邊那一點點。

還有,信後面附了一份清單,謝家的兒子,曹家我小舅子,我韓家的韓嗣雖然是支房,現在也是管一縣的事務了。

不多,十幾個人的彩禮都列有清單,你看有誰家願意出彩禮。

看完這信,完顏襄一言不發的拿著信入宮。

完顏璟沒瞎,只是傷到了眼皮,眼楮算是保住了。

完顏襄進宮的時候,也把董師中、賈鉉等人給叫進了宮內,至少當年的胥門十哲,連同他們的徒子徒孫都已經殺光,這些反賊不殺留著浪費糧食呢。

完顏璟此時整個人的氣質大變,改穿布衣,他要發奮圖強。

接過信,認真的讀完,完顏璟說道︰「這是一個很大的詭計,當年祖上攻陷宋國汴梁城,將宋國宗室、權貴如同豬狗一樣的對待。當下,韓絳攻陷我大金都城,搶了人去卻要依禮迎娶,這怎麼可能不是陰謀。」

完顏襄上前︰「陛下,就是不知,這陰謀的目的是什麼?」

「臣知道。」

所有的視線都轉移到了開口的人那里。

賈鉉,二十三年前就中了進士,作過縣官,當過判官,若純粹以臣子論,他是一個非常好的官員,愛護百姓。

現任左諫議大夫。

賈鉉說道︰「建興侯要的不是金國,也不是陛下,更不是復仇。他要將金與漢整合,融合。」

「融合?」

「臣這樣解釋陛下就明白了。臣請問陛下,唐時尉遲將軍可否是漢人?」

這個問題完顏璟沒有一絲猶豫︰「當然是,尉遲是復姓。」

賈鉉搖了搖頭︰「陛下,尉遲是鮮卑人,長孫是拓跋後裔,唐皇身上有獨孤氏的血統,大唐名將屈突通是奚人,與陛下還算近族,是東胡的一支。後中唐時代,李光弼是契丹人,高仙芝是高麗人,僕固懷恩是鐵勒人。還有……」

這一數,數出無數。

完顏璟精通漢學,他听著腦袋也在記錄。

其中有七成以上他都認為是漢人,而不是漢人之外的異族。

賈鉉接著拿出了硬貨︰「臣剛剛得知了一個消息,還沒來及上報,此時正好報陛下與相國听。」

「講來。」

賈鉉匯報︰「益都府即將組織第一次大考,依百分制來挑選文武官員,漢族文考減十分,金人與契丹人文考加十分,其余各族不加不減。武考,騎射契丹人減十五分,金人減十三分,漢人加八分,蒙古人減十八分,等等。」

完顏璟听完,默默的抱怨了一句︰「憑什麼,大金比遼狗要少減兩分,咱們很強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