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二三節 鄂州江上談判

為什麼叫二點零版。

可以形容為踏板式自行車帶動犁,這是因為瓊崖沒有足夠的馬、牛。所以有人發明了這種犁,就象是踩水車一樣,只要不停的踩,犁就會不斷的往前,同時將犁下的地給翻了。

這也是在擁有了足夠的鐵器之後,才被工匠創造出來的。

瓊崖的果林,有農匠將一百年前就有人開始嘗試的果樹遠緣嫁接技術總結並且再深入研究。

瓊崖現在已經有橄欖樹,還有油棕等外來的樹種存活。

更厲害的是,家禽人工孵化技術,已經開始準備編書了。

第一項家禽,不是雞。

瓊崖這邊農匠也不知道是個人愛好,還是條件有限,他們大規模養殖的竟然是鵪鶉。

瓊崖鐵坊這邊,往復式活塞鼓風設備已經是純金屬的,靠的是水排提供動力。

站在這原始高爐的鼓風機前,韓絳猶豫是不是要把蒸汽機的原理告訴施子彥呢。

可再看,施老道就站在這里一會,就要處理無數的公務,瓊崖鋼坊的事情已經累的老道腰都有些彎了。

韓絳決定,還是再等等。

或者自已有可能在家里制作一個小模型,然後把舒州的鐵匠區拿下,再進行深入的研究。

施子彥不知道韓絳在想什麼,處理完一大堆徒弟、徒孫送上來的鐵坊公文處理完後,對韓絳說道︰「絳哥兒,去咱們瓊崖大船坊看看,一定要去。上次簽發了百萬錢大獎,而且一口氣獎勵了二十多人,這錢你也不關心發在那里?」

韓絳眼楮一亮︰「定有奇跡。」

「不算是奇跡,只是原本在紙上的研究現實造出來的,其中有兩項技術,一項是早在七十年前一位大船匠研究所得,但因為花銷巨大朝廷不願意嘗試,而且這只是針對海船而用的,這次咱們十二桅大艦,用上了,而且測試用的船試過,好。」

韓絳沒看,卻也知道施子彥一個好字代表的價值。

施子彥在給韓絳展示的新船技術有兩種,一種是快速純戰船外層加裝鐵皮,再船頭加鐵角,比起歷史上真正出現的第一條鐵甲船早了也就十年。

但設計卻更好。

另一條,真正的大宋船舶工業的巔峰了。

後世名為︰低重心流體減震裝置。

專業一點講,這技術的就是︰

船在每個艙室底部都有一個帶蓋的小孔,船舶技術專家稱之為「水眼」,航行中,雨水或濺落在船上的浪花,可以通過「水眼」流入船底一個連通的夾層艙室,夾艙中的水降低了船體重心,使船行駛更加穩定。由于夾艙中水的慣性和內摩擦,會部分抵消由于風浪產生的船體起伏晃動。

七十年前,有位大船匠為海船研究的。

當時朝廷不僅僅是沒錢,而且宋徽宗這種只知道享受的人,怎麼可能把錢花在造船上。

還好,這技術資料沒丟。

再結合大宋獨步天下的水密倉技術,這兩項技術之下,十二桅遠洋巨船已經可以開始批量生產了。

施子彥心中明白,也就是韓絳了。

換成朝廷任何人,怎麼可能只因為工匠有了創造性的發明,動不動就是百萬錢巨賞。

這樣的巨賞,推動了工匠們的狂熱。

韓絳在巡視他的南海領地,再說鄂州。

鄂州已經是十室九空,大部分鄂州的百姓都跟著宛城軍撤退到了江北,因為江北可以租種官府的土地,地租便宜的和白送差不多,但要按畝數依攤丁入畝的規矩交稅。

這不重要了。

主要是,有自已的田,自已的家了。

趙林德來到了鄂州,鄂州這邊掛在城門上的人頭還沒有取下來,王禾強的人頭,趙林德和許多宗室都收過他送到臨安的禮物。

趙林德一進鄂州,身邊的幕僚就給了一條建議︰「國公,不如寫信回去,告之朝廷。在國公的威儀之下,叛軍望風而逃。」

這建議。

哼!

趙林德經歷了這麼多天的悲慘之後,他也有所悟。

為什麼自己會遇上這樣的失敗,首先是自己身邊根本就沒有幾個真正高明的人。

象剛才開口的這個幕僚,他還是去死好了。

趙林德伸手一指︰「來人,將這個無能之人亂棍打出。」

趙林德不生氣,要生氣的話這幾天自己已經被氣死了。

許多人並不明白趙林德為什麼要把那個提出好建議的幕僚打出去,趙林德也不想解釋。

聰明人自然是明白的。

寫什麼自己的威儀把叛軍嚇跑了,很好,朝廷說你讓叛軍歸降吧,或是你繼續用威儀來讓叛軍再退,退回宛城。

趙林德還要不要活了。

招安。

大宋朝廷已經派過三批次的信使,而宛城軍也作出了三次回應,同意被招安。

要求嘛,很高。

光是每年給軍費三百萬貫這一項,朝廷就不敢答應。

答應這一條,立即就有人說,朝廷連叛軍都要每年上歲幣了,朝廷可以不乎錢,但不能不在乎臉。

趙林德帶著巨資前來,光是黃金就帶了五十箱。

時間約定在次日中午,長江江面上的一條船上舉行頭一次會談。

趙林德還是緊張的,畢竟此時漢陽軍的水師已經沒有了,水師的許多地方都在宛城軍的實際控制當中。

午時,四菜一湯,標準的宛城工作餐。

來見趙林德的只有一個人,游九功。

宛城軍並沒有派出多少兵馬,派出來的船也只有一條客船。

游九功先到,穩穩的坐著。

趙範,趙方的兒子,年僅十七歲,作為一名書吏陪同前來。

趙範小聲問游九功︰「先生,朝廷畢竟為上,咱們是不是應該坐在右邊。」

「有理。」游九功點了點頭,示意換座位。

左為尊,左邊自然要留給趙林德。這一點游九功認為確實有理,而且他們的目的是接受招安,依韓絳的信中,還要給足朝廷的面子。

換好座位之後,趙範又問了︰「先生,等會嗣秀國公到了,咱們要怎麼談?」

「低調,咱們只是一群草民,當然要對一位國公,又是代表朝廷的國公,自然要有足夠的敬意。」

趙範猛點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