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零九節 意外連著驚喜

錢歆瑤有些累了,示意其他人都出去。

這時,丹霞小跑著進來在錢歆瑤耳邊低語兩句,錢歆瑤臉色一變︰「去問主君。」

丹霞趕緊跑著就去了。

曹若慕看丹霞的眼神極不友善。

錢歆瑤說了一句話︰「依宋律,以婢為妾者徒一年半。」

曹若慕沒接話,只是施了一禮退了出去。

再說韓絳這邊,丹霞急急的來報告。

來自鶴翎商隊的消息,他們幫著帶了一批人,請韓絳接應。

鶴翎的親信是女子,主動找錢歆瑤也是正常的。

韓絳接過信看了一眼遞給了劉過,劉過翻開一看,大怒︰「這是給主君擺臉色看了。這個許堪倒是膽子不小,非要主君親自上門了。」

韓絳沒接話,只是在思考這事。

他拒絕了許杰。

而後,許杰的四叔公許堪,也就是現任淮南西路轉運使命查航,在舒州設卡,查驗長江上的船只。

眼下最直接的結果便是,孟宗政假死,帶了一票人馬準備南下,結果船被查了。

還好,鶴翎商隊把人接應,但怕還有再查的第二道關,所以改走陸上直奔臨安府而來,眼下這些人需要接應。

不怕被查,就怕孟宗政假死的消息被人知道。

就怕有個萬一。

韓絳問劉過︰「改之先生,你說許堪是為公務,為鄂州失守而查長江上的船,還是真的針對我?」

劉過搖搖頭︰「猜不出,但想知道真相很容易。」

「怎麼辦,我去見他?」

「不,不能見他,去見許子良,知台州府事許子良。」

劉過給了韓絳建議︰「主君,孟宗政一天都不能在臨安留,甚至都不能進臨安。朝中正下令清查所有船只,為的就是內藏庫大案,過幾天搜查臨安府內也不算什麼意外。」

韓絳問了︰「那麼,許堪也應該接到了朝廷的公文,他是不是也奉命查內藏庫大案的事,所以搜船?」

推薦下,我最近在用的看書app,【  \\ 】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不知道,但咱們不能賭。整個臨安,眼下只有主君能夠親自把他們送出去。」

「恩,韓絳點了點頭,算是認同了這事。」

年初二,這下沒幾個心情好的人了,都糟心。

入夜。

曹若慕沒等到韓絳,可以說,她進韓府之後都沒見過韓絳呢。

韓絳在書房,大半夜燈都不滅。

至于說韓絳在忙什麼,她是沒資格問的。

大約在四更天的時候,又有一人進了韓府,這次帶的消息更驚人。

來的還是韓絳認識的人,韓絳出入皇宮每次見到這個小校都塞幾個銀豆子,長期以來韓絳一直認為這家伙純粹就是貪財,也不屬于那一個派系的人,也算是好打發的人。

長的猥瑣,在禁軍當中也沒什麼存在感。

郭呆。

名字就叫郭呆。

很久以來,許多人都認為他是郭家人。

郭家的當家人郭杲、郭果,再來一個呆也沒什麼不合適的。

韓絳親自見了郭呆,那怕此時才是四更天。

郭呆見到韓絳先是單膝施了一個跪禮,而後才說道︰「小的也是走投無路才來求伯爺,想來之前伯爺仗義疏財,只要到宮里總會給兄弟們一份打賞,這些天內藏庫的大案讓小的們怕的要死,每天都會有兄弟給叫進刑部吃頓鞭子,也有人進去,沒出來。」

韓絳听完後說道︰「安心,沒出來的人也沒傷太重,也沒死。」

「是,小的知道,小的還知道是伯爺打通的關節,吩咐了好好審,沒審出結果之前別傷到人,伯爺的恩典小的不敢忘。」

听完這話韓絳不由的心頭一緊。

原本,韓絳認為內藏庫這案子無論是誰作下的,肯定和自已這邊有關。

可查證之後,連查的人都糊涂了。

韓絳這一保,理由是充分的。別重傷,別殺人,省得最終查不出結果來,听起來有道理,可難免讓人多心。

韓絳直接問道︰「說吧,直接挑明來意。」

郭呆站起來又是單膝一跪︰「小的想借糧,不敢瞞伯爺,小的想逃。這種大案就算與我等無關,這牽連起來也沒個邊跡,所以小的想離開臨安。」

逃!

從內藏庫大案開始,宿衛逃了好幾百人,管不住。

因為臨安城的城衛軍也屬于禁軍的一員,同屬于殿前司的步軍,一個主內就是負責皇宮的禁衛,另一個主外負責臨安城的護衛與治安。

韓絳倒也理解了,只是資助有可能是嫌疑的人逃走,這罪可不輕。

韓絳不由的多了一個心眼。

既然傳聞郭呆是郭家人,或許這是一個針對自已的圈套。

韓絳問︰「好吧,你也別說借了,要多少盤纏,要錢還是要金銀?」

「謝伯爺,小的只想要點糧。兄弟們人數不少,已經在大碼頭作了安排,伯爺在大碼頭倉庫里有上萬擔糧食,小的想借點。」

韓絳點了點頭︰「好,我幫你。你要多少?」

「小的斗膽,想借一百擔。」

一百擔,這個數字讓韓絳警覺了起來,一百擔就是一萬斤米,郭呆的人若逃的話依現在的情況,百人就是上限,他竟然要一百擔米。

這些米夠一百人省著點吃半年。

韓絳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這不是一百人吃半年的米,而是一千多人吃幾天的米。

需要幾天的米,那麼這一千多人可去什麼地方呢?

韓絳腦海之中畫了一個地圖。

假如,只說假如,郭呆和雷饋有聯系,這米是雷饋要的,那麼他們肯定是打算去倭島,依當下的時間,這些糧食足夠他們的船航行到倭島了。

那麼,這就有了新的疑問。

雷饋為什麼搬空內藏庫,在沒有找到下家的時候,這些軍械他也換成錢。

或說雷饋是為了把這此給畢再遇當投名狀,在沒有得到確切的回應之後,他也不應該行動。

這一切都不合理。

除非有什麼自已不知道,史達祖也沒有查到的內情。

韓絳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

大宋歷來逃兵不少,偷走軍械逃走的也不少,可從來沒有發生過殿前司的兵馬象這樣逃走的,這一切都找不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思考再三,韓絳問︰「你什麼時候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