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面前一筐又一筐的疑似毒蘑菇,韓絳準備勸幾句。
陸游卻自信滿滿︰「自杞國與遷龍寨的將軍們看過了,這東西能吃,就是別多吃。他們收集不少有毒的,準備制作點毒藥。」
李洱也說道︰「吃不死就沒毒,今個熱鬧,那就好好熱鬧一下。」
你們狠。
韓絳已經打定主意,自已絕對不吃。
韓絳是真不知道,陸游作為兩宋最頂尖的兩大吃貨之一,蘑菇什麼的肯定是毒不死他的,而且陸游的廚藝,特別是在素食上,絕對是最頂尖的。
沒有之一。
陸游介紹完那些蘑菇,看韓絳表情嚴肅便說道︰「高興點,畢竟是大勝了。你沉著臉,降軍們會緊張的。這會先笑著,傍晚或是明天為師有些要緊的卻不怎麼急事和你商討一下,我帶了蕁逸公的信。」
「老師,我明白了。」
宴會是盛大的,畢竟是慶功宴。
淮南東路遠征軍一等大廚師祭出了自己最新練成的大招,炭燒全地龍。
每一盤肉上都有一大勺子胡椒汁。
濃濃的胡椒汁。
不說別的,就是這一勺子濃濃的胡椒汁,放在臨安要價沒有低于一百文的。
大金槍魚有。
根本就沒見火,切成片來點醬油就直接吃了。
陸游親自給自己煮百菇湯,李洱坐在旁邊︰「真有要緊事?」
陸游看了看四周,士兵們正在狂歡,韓絳正在應付將軍們的輪翻敬酒,這才說道︰「也算不是什麼急事,卻是要緊的事。」
「臨安的?」
「算是吧,眼下這事越鬧事大,真到了有一天這大棒子掄起來要往下砸的時候,絳哥兒有沒有這個底氣。這麼說吧,這事惹起來可能,能不能平下去才是關鍵。所以蕁逸公讓我親自過來看看,也問上幾句。」
李洱听懂了︰「恩,是這話,到了那一天,這事能不能平下去,萬一沒平下去怎麼辦,這事是怎麼管,要真到了蘿對蘿、鼓對鼓的時候,如何佔下大義。」
陸游替李洱倒上了一杯酒︰「正是這話,所以要先保大義。」
李洱接過酒︰「有何高見?我是一個粗人,比不起放翁公你老人家,我只能拼上這一百多斤,只求將來在地下見到祖宗,也無愧于心。」
陸游聲音更小了︰「蕁逸公讓我來問一句,京兆有幾分把握?」
嘶……
李洱有點虛。
京兆,就是古長安城。
話說,長安城的本名似乎一直叫京兆。
李洱沉默了一會,搖了搖頭︰「沒把握。但若拼了命,也不是不可能,只是這有必要?」
「有。」陸游給了一個非常肯定的答案,而後說道︰「汴梁四戰之地,古時一統天下者,有那個是從中原興兵的。秦、漢、唐,說京兆不如說函谷關。這便是保本之計,若真有那麼一天,事情發生了,卻無力平復之時,得京兆便有再生之計,無地可比。」
李洱盤算了一下。
夷南沒什麼可發展的,交趾這位置是成不了大事的,宛城是好地方,可惜四戰之地。唯有京兆,只要控制了西邊,以京兆為核心,守住函谷關,再加上巴蜀之地,還真有翻身的可能。
當然,這是萬一之下的退路。
可即便沒有這個萬一,京兆也有巨大的戰略價值與意義。
李洱想了想︰「我回去後,讓韓老賊想辦法在朝堂上周旋一二,給我一個機會代天子西巡,我親自到興州去,路上經過襄陽,而後再見見辛棄疾,京兆之事可以想,但這事急不得。」
陸游也說道︰「我剛才說了,這是要緊的事,卻不是急事。」
話聊到這里就夠了。
喝酒,才是當下的正經事。
話說此時,佔城碼頭。
佔城碼頭名字叫佔城碼頭,卻距離原本佔婆的王城,原佔婆城,現改名佔城的城池還有大幾十里遠。
不過,從這里到佔城,有河道,也有修的官道。
碼頭上,兩條破破爛爛的船給巡海的四百料快船給押了回來,船扣在了碼頭,船員都給吊在碼頭的木架上。
這是規矩。
既然下令任何船只沒有水師的允許不得出海,在海上被抓住,就往死里整。
一名武官為這事來到了碼頭,船長被放了下來扔進了木屋內。
「叫什麼名字?」
「阿布仕希喜。」
這武官開口問道︰「西西,很怪的名字,你為何無視我大宋海禁,竟然敢私自出海。」
阿布仕希喜趕緊說道︰「我本就是佔婆上,祖上定居在佔婆已經有一百年。」
「查。」武官吩咐了一句之後,刀直接就架在了阿布仕希喜的脖子上︰「有一句假話,我一刀一刀把你砍成段扔進海里。」
「不,不,我確實是。」
阿布仕希喜趕緊交待了一切。
他娶了一位確實在佔婆定居了一百年的波斯家族的女兒,但他卻不是。
他是花剌子模的人。
這時有士兵入內,將好幾個托盤放在桌上,托盤上都是從船上搜到的物品,拿進來的都是士兵們不認識的。
武官指著第一只托盤︰「這是什麼?」
「青果,有些樹上長的可以吃,有些可以榨油。」為了活命,阿布仕希喜沒敢一點點隱瞞,把自已知道的都講了︰「這是我逃離之時,一位曾經幫助過我的威尼斯商人給我的。」
听到威尼斯商人,武官沒興趣了。
因為有威尼斯商人接觸過錢家,那麼面前的家伙就沒什麼價值了。
其余的東西一一詢問。
有椰棗、甘藍的種子。
最後一樣東西,引起了武官的興趣。
因為阿布仕希喜說,這東西是一名利比利亞半島的哥特貴族出海南下探險的時候,因為船壞了靠岸修船,而後發現這種果子。
不能吃,卻可以榨油。
而後轉到了那位威尼斯商人手中,又給了他一袋。
當晚,一份報告放到了韓絳手中。
此時,陸游正在和韓絳提及錢蕁逸的擔心,以及對未來的變化的期待。
求穩,是錢蕁逸的意見。
報告書送到的時候,韓絳也正在和陸游討論,京兆能不能打下來,打下來之後金國的反應會是什麼,將來金國會不會重兵來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