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佔婆!
將軍們听完這命令之後,一個個眼楮都在放光。
錢寬追過來報告的消息,李洱直接讓錢寬給眾將軍們講了。
藥材、木材的儲量一年內就有百億錢。
那麼就是五百萬兩銀子。
值!
交趾城在紅河三角洲的頂部,屬于核心控制形大城,這里的收益肯定來自貿易。這個慢。
牛吼的藥材資源要先建碼頭,再培訓牛吼人識藥材。
被李洱新命名的佔城不同,那里有現成的港口,藥材那怕來不及挖,僅木料這一項將軍們相信就夠本了。
不賣,自已用來造船也是極好的。
若是能發現什麼更高級的香木,相信韓絳有的是辦法把臨安權貴口袋里的錢弄到自已的口袋里。
眾將軍圍在地圖前,眼楮都閃著光在激烈的討論著出兵事宜。
原本準備消滅那只北上出征牛吼的大越軍隊的意見現在改為招降,這些兵馬來自宛城、臨洮的將軍有信心給他們一個月時間,用韓絳的訴苦大法全部訓練成自已人。
正討論著,韓絳來了。
韓絳不是一個人來的,還帶著一個年齡三十歲上下的女官。
進入中軍儀事廳之後,韓絳說道︰「我來不問軍務,有件事情想請教下幾位水師的將軍。」
[咪咪閱讀]
韓絳說完退到一旁。
這位女官上前說道︰「我等發現一種木料,暫時還沒有命名,似乎是交趾城獨有的木料,至少我們在臨安的木料典籍中沒有發現。」
「這種木料樹高十丈,粗約三尺。查明在大越國南部山林之中有數量巨大的成樹。此樹木料比鐵還硬,很重,不浮于水。一塊木料放在水中,會沉下去。此樹結果,果子是油果,十斤果子出油高達七斤……」
這位女官詳細的講述著她們最新發現的珍品。
一種和鐵一樣硬,放在水里會沉下去的木料,而且果子還能大量出油。就算這種油不能吃,卻可以用來制作肥皂,或是其余需要用到油脂的地方。
有人提議或可以用作船的龍骨,所以負責的女官就趕緊上報韓絳。
韓絳大概知道這種木料。
這木料在幾百年後叫東京木,後來叫鐵力木。
為什麼叫東京木韓絳還特別打听過,因為安南東京出產的木料,所以最早在兩廣一帶叫東京木。
水師的幾位將軍听著女官的講解。
這木料厲害,竟然搞壞了刨子,還有雕花的刻刀,看來真的比鐵硬。
好東西,肯定是好東西。
硬木在軍中有巨大的用處,往最普通的想,弄塊板扛著,也能臨時當盾牌用。象鐵一樣的硬的木料,絕對是好東西。
末了,女官說了一句︰「眼下,我等認為,肯定可以制作稱桿。尚宮說,軍中眼下需要木料制作軍械、工具,用于城防以及修碼頭,修船,所以有好木料定要立即上報。」
稱桿,大材小用了。
稱桿什麼的,還是不要浪費好木料的,這東西制作床怒的箭桿肯定是好東西,十丈的巨料,制作戰艦估計也是好東西。
女官听到自已找到的木料軍中有用,也是非常開心的。
畢竟自已作了有意義的事情。
韓絳呢,提著那一小袋子的珍珠去送禮了。
很巧。
袁翠雲。
袁翠雲是罪臣之女入宮,她十四歲的時候吳家姑娘才六歲,象個小跟屁蟲一樣跟著年長的吳翠雲身後,關系是極好了。
此時的袁翠雲正在大越國皇宮的寶庫內,她的工作是將大越皇宮內的一切珠寶、首飾這一大類整理、造冊。
什麼東西非常值錢,什麼東西很普通,全靠她一雙眼。
韓絳到了寶庫前,搜身!
沒錯,就是搜身。
因為守門的是原大宋皇宮的女官,男女有別也不好動手,但韓絳還是要解開外衣,拿出自已所有的袋子,然後再跳幾下。
韓絳問了︰「這出門搜身我能想明白,是怕人偷東西。可進門搜身,這是什麼道理。」
「沒道理,我們職責所在。」
守門的小宮女根本就不解釋,因為她也不知道原因,只接到命令,進出這大越皇宮寶庫的都要搜身。
韓絳帶的那一小袋寶石也被登記,有質地、品級、數量、顏色,連袋子的樣式都有登記。
寶庫內,袁翠雲正坐在一張桌子前,桌上擺滿了各種大越皇宮的首飾,她正在一一檢查,然後登記、分類、造冊。
韓絳拉過一把椅子坐在旁邊︰「袁司珍,小小心意不成敬意。」韓絳將那小袋珍珠放在桌上。
袁翠雲只看了一眼便說道︰「這禮物不如五十畝水田實在,昨天听越人女官告訴我,新規定下了。可以領到永業田的只限戶籍原本就在劃定的幾州、幾十個縣內。奴籍依原先主人的戶籍定,是平民的半數。」
「恩,這事我怎麼能不知道呢。」韓絳心說,這規矩是商量著來的。
參與討論的還是原越人降兵的將領。
袁翠雲又說道︰「絳哥兒怕是不知道,這幾州幾十縣之外的人,若想在這里擁有田產,須住夠三年才可以購買田產,或是依軍功或是其余功勞來換。」
「我也知道。」
「不,絳哥兒你不知道,距離這交趾城往西一百里有座城,城中守將未必敢出兵攻打交趾,那城周邊有一萬多戶跑到了交趾,這些人是要租田的,我今個才買了二百畝稻田,加上原本賞賜給我的一共三百五十畝。準備租給這些人種。」
韓絳很疑惑︰「我記得,我說過不允許田產買賣。」
袁翠雲回答︰「是不準買賣,但僅限永業田與分口田,荒田不算,荒地更不算。我買的是荒田,有宮中的姐妹去看過,好好收拾一下,最多三個月就能再種上糧食,而且價錢不貴,位置就在港口往西六十里。」
韓絳送禮竟然沒送出去。
這個很尷尬。
韓絳又說︰「這些珍珠可以換錢買田。」
袁翠雲嘆了一口氣︰「荒田也是靠功勛才能買的,我已經買到上限了。」
「這個,好吧。」
禮物真沒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