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零二節 韓家對朱扒灰的無視

兩位四品官沒動,他們也在道旁等著。

給韓絳面子是一回事,他們更在意韓絳想干什麼。

當下,朝堂之上風起雲涌,朱熹一篇《經界》上疏,要求重新丈量耕田,以耕田面積收稅,這完全就是弱版的攤丁入畝。

朱熹一個人,挑起了整個朝堂上所有人的怒火。

朱熹勾引了兩個女尼的事情也小範圍的傳開,朱熹的家產也被人公示了出來,朱熹有店鋪,有茶園,有桑林,還有大量的行錢生意,可唯獨就沒有多少田產。

這事引起了整個朝堂的怒火。

朱熹的經辦,巧妙的回避了攤丁入坊、攤丁入鋪,只提攤丁入畝。

這個老不要臉的。

韓家沒反應,韓絳沒反應。

要知道,眼時在臨安府所有的權貴當中,誰才是最大的大地主。

擁有土地最大的三家。

韓、錢、吳。

韓家,韓家的親家錢府,韓家的親家吳府。

韓家的家主韓侂冑身在金國出使,韓家的少君韓絳,卻在這里,如何不讓人好奇。

韓絳呢,正在路中間糾結呢。

他非常的糾結。

依史達祖的計劃,眼下朱熹事件韓家不參與,那麼韓家就要找點事來作。

最合適的就是拆坊、蓋屋。

但,韓家自已有四個坊呢。吳家還有一個,錢家當年可是吳越王,大宋皇帝南逃之後,錢家就算給了皇家一些地皮,卻依然還是臨安府內第一大地主,在城內擁有土地比韓家只多不少。

當年韓家想盡辦法收購土地,都不敢動錢家一寸地皮。

所以,自家有。

眼下開發自家,還是開發這混亂的破坊呢?

那個收益更高!

一切都太突然,突然到韓絳還沒有時間作計算。

這時,更突然的一幕出現了。

一個中年人突然從坊內沖了出來,高舉了幾張黃的紙 通一下就跪在韓絳面前︰「請少君開恩。」

臥槽,這是什麼情況。

韓絳懵了。

韓絳彎腰問道︰「是不是我韓家家僕對你作了什麼,好吧,我替你作主。」

那漢子嚇的臉色蒼白,趕緊高喊︰「不,小的有店鋪一間,屋三間,請少君開恩拆了我們這無名坊。」

穿越前,開發商就是黑心的代名詞。

韓絳完全無法接受眼前的情況,有人主動來找自已拆屋的。

緊跟著,好幾百人涌了出來,高舉著自家的屋契。

有人算過一筆賬。

白雲坊有個老漢,有店鋪三間,二進的院子一個,兒子三人女兒兩人,孫子四個。一大家子人。

韓家收了他的屋,拆了。

現在,他家擁有四合別墅一院,就是外面看是一進的院落,卻是主屋四層,側屋三層的院子,修的極是漂亮。除之外,還有白雲坊北邊一個帶院子,外面主樓高三層,可作酒樓,也可拆分為八間店鋪的商用小院。

每年只需要補十萬錢,補十五年給壕橫號。

而後,每月再交一千多個錢的名為住宅物業費與三千多錢的店鋪物業費。這其中包括了坊內護衛、垃圾清運、金水收納等一切雜費。

值不值。

所有人內心都有一本賬。

錢九作為白雲坊七老之一,主管教育,此時上前站在韓絳身旁︰「姑爺,不可拒。」

韓絳明白,確實不好開口拒絕。這是韓家在臨安城內的名聲,正是錢府在吳越百姓心中的信任。

自已雖然蓋屋,但不黑。

因為韓絳的真正目的是把壕橫號作強、作大,而不是在蓋房子上掙窮人的錢。

蓋房子利潤大。

能大過海外貿易、能大過壟斷原料與消費市場,能大過……壕橫號。

韓絳轉過去,走到白雲坊正在裝修店鋪的一家門前伸手拿過了一名油漆匠手中的刷子,再走到無名坊前抬手在牆上寫了一個字。

這個字,在韓絳穿越前。

可以保證你人生走上巔峰,可以迎娶白富美,可以喝豆漿點兩碗,喝一碗看一碗。

此時,這個字威力依然巨大。

拆!

無名坊中無數人市場歡呼。

瞬間,白雲坊街邊一處廉租申請處被擠爆了。

臨安城是一個超過百萬人的大城,寸土寸金。

二百尺的單人小公寓,都有無數人來租,而且是二人或是四人合租的。

罷了,罷了。

只當作善事了。

韓絳確實這麼想的。

遠處,兩個四品官對視一眼,他們幾乎是同時吩咐自家的僕人︰「速去排隊,新坊預售大四合或是小四合別墅,無論是什麼級別的,也要定購一套。」

「是。」

四品官,已經不是窮人了。

但臨安府一進的普通小院五百貫起,還是那偏僻的,污水橫流的坊內。

坊區干淨、整潔,有護坊隊、衛生隊,還有學堂、醫館,高雅的詩樂樓、戲曲樓等等,這樣的普通一進小院換在臨安城皇城以北三條街外,兩千貫都不算多。

更何況,院內有樓,實用面積大三倍不止。

在臨安城內五千貫搶都搶不到。

可白雲坊,這樣的小四合別墅,僅僅只要兩千九百九十九貫。就算自已再花錢裝修,買些花草等等,也遠比在臨安城內搶屋更合算。

其中一個四品官就問了︰「為何沒有其他人作這個建屋的生意。」

「誰能?」

「為何?」

年長的這位回答道︰「錢家少君建坊蓋屋首先講講究的是環境,沒有蓋屋之前先定下來的是路與上水下水,而後才是醫、學、技、書四館,定好之後才是樂、詩、戲、酒各樓院。這還不算完,還有預備的防火、護衛等。」

「整個臨安府,誰有這麼大的手筆,這麼大的財力。你或是有錢,買幾畝地建一個宅子,可你卻沒有周邊這些,若是你家鄰居不好,門外污水垃圾如山,你的宅子可還有意義,要動,就是以一坊之地一起動。」

「這臨安城,有錢的或有,有權的也有,可能辦到這事的,只有韓家。」

沒錯,敢在臨安府,也就是大宋京城這樣大規模動土的,只有韓家,其余的人沒這個實力,你若有一小塊地建宅子,是遠遠比不起整個區域性規劃的。

\咪\咪\閱\讀\app   \\

年輕一些的四品官又問︰「那麼《經界》這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