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九一節 意外的盟友

提到辛棄疾,趙放想了想。

「好象,還真是。最近听說他不寫詩了,要封筆。」

「真的。」錢皓桁心說,可惜了,真的可惜了。辛棄疾的詩詞水平遠在他之上,這樣的人封筆將是詩壇的一大損失。

可誰想,趙放又說道︰「可是又听說,他攻下秦州之後狂飲一壇酒站在城頭,用酒在城上寫了一首詩詞。可惜沒有抄回來,听說很是霸氣,那意思是劍指幽州、飲馬酒泉。」

「可惜,可惜。」錢皓桁也感覺有點遺憾,這詩沒人抄回來。

趙放一指那邊人群,錢皓桁順著趙放指的方向看去,只見幾個藍布包頭的人走到台上,一人高喊著什麼,身旁的同伴用刀劃破手臂,用血在臉上畫著。

「瑤民。」

這時,又有人上台了,依然是藍布包頭。

趙放說道︰「這是苗民。」

「你分得清?」

趙放回答︰「恩。他們是來自神農山南邊的,是前來相助義軍魯東的,可惜魯東戰死,他們也戰死了許多人,我去送了些鹽,他們拒絕了。」

錢皓桁問︰「為什麼拒絕?」

「為生死好友戰死不需要補償,我又派人給了好鐵一萬斤,這次他們收下了,正在打造刀劍。」

「听說譚州瑤民作亂?」

趙放知道這事︰「韓俟與令尊已經到了岳陽,沒敢讓他們知道你在這里,怕有什麼意外。不過算算日子,他們也要南下去譚州了。岳陽那邊口風很緊,尋常的人也沒必要知道咱們這邊的事情。我算是一個死人,你不是。」

永久保存書架,記錄閱讀歷史下載(咪咪閱讀

趙放說的清楚,自已可以有多種解釋,病死的、戰死的,怎麼都好。

錢皓桁不行。

錢皓桁是以游歷天下為名離開臨安的,若讓人知道他在宛城,這後果有點可怕。

「恩。」錢皓桁點了點頭,他原本想問,自已的父親還有韓俟能處理譚州的事情嗎?

可現在似乎也沒必要問了。

幾天後。

譚州。

韓俟與錢泓宣還沒有進譚州呢。

就在譚州以西的山里,三個男人背著包袱回到了自已的部落。

瑤民、苗民、侗民等等,在南宋這個時代已經有了正式的稱呼,溪蠻叢笑這本書中,已經正式的提到了苗等民族的稱呼。

瑤民作亂只是一個稱呼,事實上多部落、多民族面對官府欺壓的一種反抗。

三個男人進了自已的部落。

部落這次出去了一百多人,只有三人回來,族中的老人都迎了上來。

三個男人見到族老之後為首的一人解下背上的包袱,包袱內是一包耳環,男人的耳環。

族老沒開口,坐在地上捧起了一把耳環,一只耳環一個人,一只耳環一條命。

「有一位大人物。」

說話的依當地的發言叫依洛僑,他身後的一個叫波金,一個叫尹久角。

「大人物?」族老抬頭問到。

「恩。」依洛僑重重的點了點頭︰「我沒有見到這位大人物,但有許多人在為他拼命,我們的朋友宋人魯東身中四箭一刀,腸子都流出來了,卻抱著一包火藥沖向了城門,他說值得他去死。」

族老問︰「為什麼?」

依洛僑回答︰「听魯東說,那位大人物是天上來的,為救世而來。不是為救宋國,而是為救天下人。他在宋人的朝廷之中有很高的地位,是他發動了宛城之戰,宛城將會執行一些新規矩,我記下了這個。」

依洛僑拿出的正是攤丁入畝的簡單規則。

一個時辰後,依洛僑詳細的講了他在宛城打仗的經過,還有他學到的許多新知識。

族老問依洛僑︰「你怎麼想?」

「我要帶人回去,我要和他們一起打仗,我見過吐蕃人,宋人遺棄了他們,他們被金人欺壓了幾十年,他們在戰斗。宋國好壞與咱們部落無關,可宋人的官吏卻在欺負咱們,金人若南下會欺負的更狠,我要去保住宛城,無論是誰來。」

族老問︰「無論是誰?」

「是,無論是宋人,還是金人,無論是誰來就砍回去。保下宛城,我要見到那位大人物描述的衣食無憂的生活,我要親眼看到沒受官吏欺壓的生活。」

族老思考了片刻後抬起頭︰「敲鐘,召集部落的人,我陪你一起去宛城,咱們看看,有沒有一個不受官吏欺負的地方。」

「恩。」依洛僑重重的點了點頭。

族老又說道︰「去聯絡李布努阿依郎,告訴他過來聊聊。」

「好。」

這個李布努阿依郎其實就是大宋朝廷要殺之而後快的瑤民造反首領。

李是姓。

在唐時這他一支姓了大唐的國姓,怎麼來的不可查。布努是他的部落名,阿依是他的名,郎代表是他是男子。

事實上,就在這個時候,李布努阿依郎正在召集精銳人馬準備北上。

他部落的人也回來了,帶的不是耳環,而是一只只銀質的象是令箭一樣的銀飾,這是瑤民男子裝飾在發帶上的東西,銀飾上雕刻的是歷代英雄,或是先祖的英雄人物。

「若是宋人朝廷有這樣的好人,咱們也不造反了。帶精銳北上,打下西京,不對。打下洛陽城,唐時的洛陽城。這樣的大人物應該有一個都城,我們瑤人不怕死,就怕死的不明不白,金人殺了咱們一百多號人,咱們要殺他一千人,一萬人,報仇,報仇。」

數以萬計的瑤民青年舉著刀高喊著報仇。

「北上!」李布努阿依郎長刀一揮,數以萬計的人一起高喊︰「北上。」

北上並不難。

只有他們分散開來,秘密的到達岳陽,就會有人接應,並且派船送他們漢江口,而後再有船接他們到襄陽。

襄陽,眼下需要殺的借著那次亂子也殺的差不多了,襄陽完全控制在了翟笱手中。

這一切,對于韓絳來說是意外之喜。

韓絳這幾天總是樂呵呵的,也不急著把自已的夫人錢歆瑤從錢家接回來,每天都去上朝,听著朝堂上吵架。

特別是有一天,朝堂上演了一出全武行之後,韓絳對上朝的興趣更大了。

文官打架,別有一番風采。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