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一百二十四章 開竅的大明

毛海峰這個混世大魔王帶著他的一萬兒郎奔赴東瀛,倒是讓發展迅速的織田信長緊張起來。

而原本處于守勢的大友家,在加入了毛海峰這一有力援軍之後,卻是發現織田信長的軍隊後撤了幾十里。

大宋的威名,在毛海峰的身上更加凸顯,東瀛的局勢,也在逐漸開始變化,本來還氣勢洶洶的織田信長,直接沒了動靜。

而剛到達東瀛的毛海峰,倒是沒有一開始便鬧騰,而是忙于整頓軍隊,安排好後勤事宜,並且與宋仁龍了解這邊的情況。

在毛海峰過來之後,宋仁龍一伙自然是自動歸入其部隊,對比宋仁龍沒有一絲不滿,能夠在赫赫有名的毛海峰部下做事,反倒是他的榮幸。

就在大宋在東瀛進一步布局之際,西邊的大明倒是開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最為轟動的,便是開海一事,幾百年來固步自封的大明,也終于有了開竅的時候。

隆慶登基之後,直接撤掉了嘉靖的丹房,那些方士全部都下獄,並平反冤獄,朝內風氣為之一清。

在逐步掌控朝堂之後,隆慶也拋出了個炸彈,他想要捅一捅幾百年過來的海禁,實行開海。

開海一事,可不僅僅是有違祖訓,其中牽扯到的利益繁雜,以往一經提起,立即便會引起朝堂一番抵制。

不過這一次,隆慶使了個心眼,並沒有明目張膽地主張開海,而是試探性地提出開放一個對外貿易點。

這個點,便是歷史上有名的月港了,位于九龍江入海處,因為形狀似月牙而得名月港。

在原來的歷史上,便是靠著開通月港的作用,進一步帶動了大明的民間商業,使得大明商品流通于全世界,並賺取大量白銀。

正因為此,大明一直存在的倭亂,也逐步平息下來,而大量涌入的白銀,有效地緩解了因為土地兼並而不斷惡化的民間階級分化關系。

可以這麼說,嘉靖一朝令大明壽命驟減,而隆慶的登基,則是給這個老邁的帝國又續命了不少。

說道月港的開海一事,隆慶起初提的是直接接觸海禁,恢復海內外的貿易,這個提議自然是遭受到大量官員的反對。

當然,這只不過是隆慶的策略而已,群臣的反應也都在他意料之中,這就與討價還價一樣,首先得將價格砍到底線,然後才慢慢地還價。

這樣的法子效果很不錯,當雙方一步一步地調節之後,最終確定了設立一個港口作為據點。

經過一番選擇,南方的月港正式啟用,按說這大明的貿易商,最繁華的要數江浙一帶,只不過這個區域的海疆,與夷州隔海相望,根本就不安穩。

雖說選好了港口,不過擺在隆慶面前的,依舊還是大宋的威脅,即便是在南邊粵省,距離夷州也不過是一日的航程。

以如今大明水師的實力,哪怕是窩在陸地上防守,也扛不住大宋海軍的炮轟。

雖說大宋海軍不會打到陸地上,但只要時不時地炮擊,封住整個港口,那開海也就只能是個玩笑話了。

因此,想要開海通貿,大宋的這一關,才是最關鍵的,為此隆慶也派出了使團,想要與大宋開放通貿,互通友好。

其實對于如今的大宋,整個大明上下,無論是官員,還是平民百姓,早就已經不是當初那般輕視,反倒是非常忌憚這個鄰居。

這也是為何之前隆慶登基期間,大宋佔據了整個朝鮮半島,大明並沒有出兵援救,而民間的輿論也沒有生出一點水花的緣故。

在大家看來,大宋已經是能跟他們掰手腕,並且還能夠取勝的對手,大明都顧不得自個,哪里有精力去理會朝鮮的事情。

永久保存書架,記錄閱讀歷史下載(咪咪閱讀

眼下為了開海,派出使團協商通貿的事情,倒是沒有招到官員的反對,大家都很默契地選擇了沉默,反倒是忐忑地等待著大宋的回應。

對于這個使團,王直還是很意外的,想不到大明這個老頑固,竟然還有開竅的時候。

一直以來,王直對于大明商品還是很眼饞的,這些商品只要流通起來,那可是數不盡的財富。

雖說通過一些關系,部分商品能夠運出來,但由于海禁不斷嚴厲,這些商品大多數都難以外流,這也是王直不斷在各地開發產業的緣故。

如今大明能夠開海,王直自然是樂意接受的,雖說這樣一來,會使大明國力進一步增強,不過與大宋賺取的利益相比,這些都無關緊要。

而且一個國家的崛起,可不僅僅靠一個方面,即便王直不同意對方開海,實行封禁策略,對方也會從其他途徑尋找突破口,比如絲綢之路,也能夠打開通貿之路。

這樣的話,大宋不僅不能賺取利益,還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去封鎖海疆,這樣偷雞不成蝕把米的事情,王直可不干。

因此,對于使團的通貿請求,王直沒有一絲的猶豫,直接就答應了,不過也設了個前提,那便是所有在大明流通的商品,必須全部在夷州的海港上貨和卸貨。

王直的目的很明顯,那就是要賺取這些大量商品的稅收,這可是不菲的一筆錢,自然不能放過了。

本來還擔心王直會刁難大明,在接到這個要求時,隆慶松了口氣,直接答應了下來。

即便是在夷州上下貨,那也不影響大明這邊的稅收,這些商品收取再多的稅,那也得是商家們買單,當然,最終承擔的,自然是顧客們。

有了初步的同意,再經過進一步協商之後,大明月港正式上位,而整個大明的商家,也都是蜂擁而來,一時間月港地皮直接被炒到了天價。

港口還沒開始通商,就已經讓隆慶賺了一大筆,讓大明國庫增收了一大塊,倒是令之前還頗有微詞的官員們直接閉了嘴。

而大宋這邊,為了滿足大明貨物的進出,王直也在夷州南部,畫了一個點,新的港口項目正式啟動。

這個港口項目,王直亦是通過招商引資的模式,不過這一次的放出去的股份,就沒有以前那麼大方了。

整個大明的商品量擺在那里,夷州南部港口的價值可想而知,王直緊緊是放出兩成股份,就讓豪商們搶破了頭,最終他不僅僅一分錢都不花,在建設完成後,還能倒賺一筆。

開港通商的事情定了下來,不過離真正開通的日子,起碼還得花個一年半載,畢竟建設也得需要時間,特別是大明這邊,效率可沒有大宋那般快。

此時又是年關已近,一切事宜自然又得過年再說,不過就在大伙都忙著新年籌備時,卻有一支隊伍來到大宋,想要協商大明開港的事情。

在看到來人的身份時,王直笑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