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265 伯夷叔齊沒料到的下場

姜子牙內心很是得意,看看,看到了沒有,武王與我姜子牙一起。

姜子牙這時候認為一定有很多人羨慕他,嫉妒他……

只見伯夷、叔齊向前稽首︰「千歲與子牙公,見禮了。」

武王與子牙欠身︰「甲冑在身,不能下騎。二位阻路,有何事見諭?」

夷、齊︰「今日主公與元帥起兵往何處去?」

姜子牙高聲而言︰「紂王無道,逆命于天,殘虐萬姓,囚奴正士,焚炙忠良,荒yin不道,無辜吁天,穢德彰聞。

惟我先王,若日月之照臨,光于四方,顯于西土,命我先王肅將天威,大勛未集。

惟我西周誕及多方,肆予小子,恭行天之罰。

今天下諸侯一德一心,大會于孟津,我武維揚,侵于之疆,取彼凶殘,殺伐用張,于湯有光。此予小子不得已之心也。」

夷、齊︰「臣聞‘子不言父過,臣不彰君惡。’

故父有諍子,群有諍臣,只聞以德而感君,未聞以下而伐上者。

今紂王,君也,雖有不德,何不傾城盡諫,以盡臣節,亦不失為忠耳。

況先王以服事殷,未聞不足于湯也。

臣又聞‘至德無不感通,至仁無不賓服’。

苟至德至仁在我,何凶殘不化為淳良乎!以臣愚見,當退守臣節,體先王服事之誠,守千古君臣之分,不亦善。」

武王听了,一臉古井不波,內心毫無波動,畢竟他現在被元始掌控,有些內在的感情是無法流露的。

姜子牙卻是高談闊論起來︰「二位之言雖善,予非不知;此是一得之見。今天下溺矣,百姓如坐水火,三綱已絕,四維已折,天怒于上,民怨于下,天翻地覆之時,四海鼎沸之際。惟天矜民,民之所欲,天必從之。

況夫天已肅命于我周,若不順天,厥罪惟均。

且天視自我民視,天听自我民听。百姓有過,在予一人。今予必往。如逆天不順,非予先王有罪,惟予小子無良。」

此時袁洪已然在空中,孔宣也在一邊。

袁洪听姜子牙嗶嗶一堆,說得真是比唱得好听。當即一棍落下,把姜子牙一棍敲落馬。

而後袁洪從空而降,大喝道︰「姜子牙,你放甚麼屁,百姓如坐水火,這個是指西岐領域內的百姓,懂乎?

你如何得知,天已肅命于你西岐?

是你自己瞎編的吧?

我袁洪怎麼不知道有天命降臨西岐?

說,你怎麼知道的?」

袁洪一棍把姜子牙挑起,回旋一圈,把他扔到了首陽山之巔。

要知道,這首陽山,有太清老子的八景宮在的。

遠處太清老子非常不高興了。

而袁洪又看了看伯夷叔齊,上前就給了他們兩巴掌︰「你們兩個傻逼!」

西岐方面的人,完全看不用袁洪這妖猴到底要怎麼,還有兩方人都一起打的。

伯夷叔齊兩人被打懵逼了。

「你們兩個是不是吃得不夠好,住得不夠舒服?緣何不遠離西岐領域,去往天下別處,也勝過在此。

接下來,你們無法阻止姜子牙前進,是不是虛偽地跪下,然後要表明你等終守臣節之義,不得不盡今日之心?

我就想問你們兩個傻逼,這天下是誰的天下?這天下之臣是誰的臣?

那是紂王,懂乎?

在這里守尼瑪的臣節之義!」

袁洪又給了他們一巴掌,而後一把將兩人抓起,帶走!

而後袁洪又讓孔宣,在金雞嶺,對姜子牙的大軍,進行一番羞辱、打擊!

伯夷叔齊兩人第一次在空中飛,嚇尿了。

最終,兩人被放到了臨潼關,袁洪認為兩個家伙有力氣去為了滿足自己流芳百世的虛榮心,而要去守臣節之義,還不如好好在這里種地,體驗下百姓的勞累生活。

盡臣節之義,純屬為了滿足自我虛榮心而不干點實事的慵懶表現,這怎麼行呢,勤勞致富,乃是人族之傳承美德。

伯夷叔齊見要讓他們種田,他們覺得太低賤了,他們不干這活。

袁洪對付這種,十分簡單︰不干活,那就挨打。

袁洪可不管兩位曾經有著什麼樣驚世駭俗的身份,也不管他們是不是老了,干不動了,總之就是要去干活,干得累了,肚子餓了,就不會在那里要盡臣節盡得一個勁了。

最終,在袁洪的強力安排下,伯夷叔齊兩人老老實實地干農活了,事後有吃的,吃得還比在西岐那邊要好,他們才覺得誰跟英明誰更好了。

「干得活越多,才有可能吃得越好。

你們兩個可別特碼的當自己是什麼鳥臣,你們現在就是普通百姓,好好享受作為一個百姓的苦,同時去享受作為一個老百姓該享有的幸福。

別再像個傻逼樣,為了區區守節之義,而泯滅了自我人性,做出傻逼之事!」

這循環,伯夷叔齊最終,沒有去守臣節之義而餓死首陽山,而是在臨潼關,通過勤勞的雙手獲得生活所需,也獲得了周邊百姓的認同,當他們老到真干不動的時候,有鄰里主動養之,後其老矣,由臨潼關總兵命人葬之,終究人死為大,入土為安,每逢清明時節,也有村里人,以寒食拜之,不提。

推薦下,我最近在用的追書app,【 換源神器】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再說姜子牙被袁洪一棍挑飛到了首陽山之巔,太清老子動用法力,把姜子牙給弄回了其元帥寶座。

而後姜子牙也是適應能力超強,反正袁洪是個聖人不敢動的角色,就當他不存在,打了也是白打。接下來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

看看,姜子牙嗯哼一聲,就一揮打神鞭,指著前方,竟然還能露出十分得意而興奮的表情,高聲喊道︰「繼續東進,攻伐五關!」

至于被袁洪打了,姜子牙表示這事沒發生過。

軍中諸多將士對姜子牙這種特殊適應能力都服氣了。

就連元始和太清都覺得,姜子牙作為大元帥,心志還這是頗為堅定。

如此,姜子牙人馬行至金雞嶺。

而此時,嶺上有一枝人馬,打兩桿大紅旗,駐札嶺上,阻住西岐軍兵。

哨馬報至軍前︰「啟元帥︰金雞嶺有一枝人馬阻住,大軍不能前進,請令定奪。」

PS︰本書首發,請正版訂閱支持!!!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