懼留孫相信截教這邊不掛一些人,元始老師心中都會不爽,他不好正面來,但讓門下暗中來,那是可以的。
只不過姜子牙認為自己有更好的妙計,所以派出了散宜生。
可見西岐方面動作是很快的。
土行孫為此也是十分期待,經常幻想著與鄧嬋玉做那人生最為快樂的事。
然而,幻想總歸是幻想。
此時,鄧嬋玉跟隨楊戩推行紂王新政,那是十分開心。
原本她動不動要出刀出劍的,此時因為推行新政,跟楊戩學到了一些耐心,不會顯得那麼火爆。
不會太火爆的鄧嬋玉,還是很溫柔純美的。
不過,楊戩還是將鄧嬋玉當成妹妹楊蟬來看待的。
散宜生領命出了西岐陣營,此時,已經到了三山關。
而且,散宜生直接說土行孫已經歸附西岐,有事要與鄧九公相商。
散宜生對旗門官曰︰「轅門將校,報與你鄧元帥得知︰岐周差上大夫散宜生有事求見。」
軍政官報進中軍︰「啟元帥︰岐周差上大夫有事求見。」
鄧九公︰「吾與他為敵國,為何差人來見我!必定來下說詞,豈可容他進營,惑亂軍心。你與他說︰‘兩國正當爭佔之秋,相見不便。’軍正官出營,回復散宜生。
宜生曰︰「兩國相爭,不阻來使。’相見何妨?吾此來奉姜丞相命,有事面決,非可傳聞。再煩通報。」
軍政官只得又進營來,把散宜生言語對九公訴說一遍。
九公沉吟。傍有正印先行官太鸞上前言曰︰「元帥乘此機會放他進來,隨機應變,看他如何說,亦可就中取事,有何不可?」
九公︰「此說亦自有理,請他進來。」
旗門官出轅門,對散宜生曰︰「元帥有請。」
散大夫下馬,走進轅門,不過,袁洪突然冒了出來,首先就扇了他一巴掌,還罵他是傻逼!
這讓散宜生太感突然太錯愕了。聞太師此時可是在上座,鄧九公在一邊。其余截教弟子,不在里內。
推薦下,【 換源神器】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散宜生想要說什麼,不過,出發前,姜子牙有交代︰或有妖猴一只,會罵你打你,你且讓他打讓他罵,那妖猴心中舒坦了,不會做下一步動作的。
姜子牙是被與袁洪打得打出了經驗了。
散宜生自然也早有听說。
所以,散宜生雖然感到突然與錯愕,但還是很快鎮定,模著打腫的臉,只是往前走到鄧九公前。
散宜生是很懂禮數的,見到聞太師,他自然是需要參見一番。
聞太師笑道︰「姜尚成為什麼丞相,姬發是什麼武王?你們西岐禮數也真是奇異,如今人族唯一的王,乃是紂王也。」
袁洪對聞太師道︰「且讓這位老先生亂說罷,別把他給嚇壞了。」
聞太師笑了笑︰「好吧,散宜生,說你的事,我聞太師是不會干擾的。」
散宜生鞠躬︰「謝太師。」
而後又對鄧九公道︰「元帥!」
九公︰「大夫降臨,有失迎候。」
彼此遜讓行禮。
分賓主坐下。
鄧九公︰「大夫,你與我今為敵國,未決雌雄,彼此各為其主,豈得徇私妄議。
大夫今日見諭,公則公言之,私則私言之,不必效舌劍脣槍,徒勞往返耳。
予心如鐵石,有死而已,斷不為浮言所搖。」
散宜生笑道︰「吾與公既為敵國,安敢造次請見。只有一件大事,特來請一明示,無他耳。
昨因拿有一將,系是元帥門婿。于盤問中,道及斯意。
吾丞相不忍驟加極刑,以割人間恩愛,故命宜生親至轅門,特請尊裁。」
鄧九公听說,不覺大驚︰「誰為吾婿,為姜丞相所擒?」
散宜生︰「元帥不必故推,令婿乃土行孫也。」
鄧九公听說,不覺面皮通紅,心中大怒,厲聲言曰︰「大夫在上!吾只有一女,乳名嬋玉,幼而喪母。吾愛惜不啻掌上之珠,豈得輕意許人。
今雖及笄,所求者固眾,吾自視皆非佳婿。而土行孫何人,妄有此說也!」袁洪在一邊冷笑,聞太師在一邊是想發表的,這散宜生好生高傲,不顧他聞太師再此,還說什麼姜丞相丞相的。
又听散宜生道︰「元帥暫行息怒,听不才拜稟︰古人相女配夫,原不專在門第。
今土行孫亦不是無名小輩,彼原是夾龍山飛龍洞懼留孫門下高弟。
因申公豹與姜子牙有隙,故說土行孫下山,來助元帥征伐西岐。
昨日他師父下山,捉獲行孫在城,因窮其所事。
彼言所以,雖為申公豹所惑,次為元帥以令愛相許,有此一段姻緣,彼因傾心為元帥而暗進岐城行刺,欲速成功,良有以也。昨已被擒,仗辜不枉。
但彼再三哀求姜丞相、彼之師尊懼留孫曰︰‘為此一段姻緣,死不瞑目。’之語。
即姜丞相與他師尊俱不肯赦,只予在傍勸慰︰豈得以彼一時之過,而斷送人間好事哉!
因勸姜丞相暫且留人。
宜生不辭勞頓,特謁元帥,懇求俯賜人間好事,曲成兒女恩情,此亦元帥天地父母之心。
故宜生不避斧鉞,特見尊顏,以求裁示。
倘元帥果有此事,姜丞相仍將土行孫送還元帥,以遂姻親,再決雌雄耳。並無他說。」
鄧九公曰︰「大夫不知,此土行孫妄語耳。行孫乃申公豹所薦,為吾先行,不過一牙門裨將;吾何得驟以一女許之哉。
彼不過借此為偷生之計,以辱吾女耳。大夫不可輕信。」
散宜生曰︰「元帥也不必固卻。此事必有他故。難道土行孫平白興此一番言語,其中定有委曲。想是元帥或于酒後賞功之際,憐才惜技之時,或以一言安慰其心,彼便妄認為實,作此痴想耳。」
九公被散宜生此一句話,買出九公一腔心事。
九公不覺答道︰「大夫斯言,大是明見!當時土行孫被申公豹薦在吾麾下,吾亦不甚重彼;初為副先行督糧使者,後因太鸞失利,彼恃其能,改為正先行官。
首陣擒了汝西岐幾位將官,而後又擒了姜子牙,不過被汝西岐眾將搶回。
土行孫進營,吾見彼累次出軍獲勝,治酒與彼駕功,以盡朝廷獎賞功臣至意。
及至飲酒中間,彼曰︰‘元帥在上︰若是早用末將為先行,吾取西岐多時矣。’
那時吾酒後失口,許之︰‘土將軍,你若早破西岐,吾將弱女贅公為婿。’一來是獎勵彼竭力為公,早完王事;今彼既已被擒,安得又妄以此言為口實,令大夫往返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