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15章 拿下大洪山

收下單雄飛,等于是新添一員大將。

8月8日,從郢州過來的官員,趕到了金龍寨。

讓林遠意外的是,諸葛亮居然親自跑來這里。

「亮見過主公!」

「孔明先生請起!」林遠扶起諸葛亮,問道︰「孔明先生怎麼來郢州了。」

諸葛亮笑道︰「亮猜到主公快要平定大洪山了,所以就提前來了,協助大洪山中的百姓遷徙。」

「哈哈,原來是這樣。」林遠點了點頭,不過,他明顯看到諸葛亮的眼楮中,還有話沒有說出來,于是,他直接屏退眾人。

「孔明先生,現在這里只有你我,你有什麼話就說吧。」

諸葛亮點了點頭,道︰「亮在郢州,夜觀星象,見紫薇星氣有不少墜落到大洪山中,深感驚懼,才特意趕過來的。」

「紫微星氣?」林遠模了模手指,沉默下來。

紫微星,就是帝星。

紫微星氣掉落到大洪山中,說明此地是龍興之地,將來必出帝王。

「主公,西漢末年王莽篡權,紫微星氣墜落大洪山,後來漢光武帝劉秀發祥于此,南征北討,統一天下,直接建立東漢王朝……」

林遠倚身輕聲問道︰「孔明先生的覺得,帝星之氣墜落大洪山,是好事還是壞事?」

「當然是好事!」諸葛亮神情激動的說道︰「此乃上天降下的征兆,預示著主公日後必定奪得天下。」

「可是大洪山這麼寬廣,人口數百萬,怎麼就見得是在預示我呢?」林遠有一絲慎重。

諸葛亮一怔,隨即便掐指推算起來,好半晌,他才說道︰「帝星之氣是8月5日晚上巳時三刻丁卯點,準時降落。」

「主公是在8月5日,平定了鐘子昂,幾乎拿下整個大洪山,帝星之氣不是主公的,難道還會是別人的?」

林遠搖了搖頭,覺得還是不靠譜。

諸葛亮說道︰「主公若是不放心,可將大洪山百姓,全部遷徙到外界,禁止再有人在大洪山中居住,如此,不管帝星之氣是否落到別人身上,只要月兌離了大洪山龍脈,就一樣枯竭而亡!」

「若是落到主公身上,掌握大洪山龍脈滋養,則主公身上的帝星之氣,會越來越大,將來或可登臨帝位。」

「看來也只有這個辦法了。」林遠點了點頭。

遷徙百姓的計劃,再次提到案桌上,而且被林遠規定為重中之重。

翌日,林遠就下達了一條命令,禁止大洪山再有人居住,大洪山除了開采人員,不準有人再次長久居住。

「主公,我此番前來,還帶來了一位非常厲害的木匠!」

在諸葛亮的示意下,一個憨憨從帳外走了進來。

「小民朱由校,參見大王。」

「朱由校?」林遠微微吃了一驚,急忙說道︰「抬起頭來!」

下方的木匠抬起頭,一臉憨態,看向林遠,一臉的緊張。

他這一緊張,頓時讓林遠想起朱元璋的面孔。

「我去,還真是明熹宗朱由校!」

林遠已經百分之百可以確定,此朱由校,就是明熹宗朱由校。

不過,朱由校的記憶很顯然沒有皇帝的記憶。

否則的話,他也不會向林遠下跪。

現在的朱由校,就是一個木匠,他的理想居然真的在無雙世界里實現了。

歷史上,朱由校的木工活非常厲害,有人說都能比肩魯班了,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總是要檢驗一下真偽。

林遠當即查看了一下朱由校的屬性。

【姓名】︰朱由校(王級)

【等級】︰80級

【經驗】︰0/8100

【職業】︰大宗師木匠

【統帥】︰55

……

【描述】︰天生的木匠,對一切木工活信手拈來,擁有一絲追上魯班的可能……

林遠沒想到,朱由校這個憨憨,居然都80級了。

也不知道他是怎麼升級了。

還是說他只管做木工活,就能升級?

他的職業檔次是大宗師,一點也不讓林遠意外。

如果是半神匠就好了,唉,可惜了一點。

如今領地發展,不管是造屋建房,還是建造戰艦,各方面都需要木工,自然有朱由校這位大宗師木匠的用武之地。

于是,林遠說道︰「你是一個人才,就先待在我身邊吧,待回到吳山城,再給你分配職務。」

「謝大王。」朱由校扣了一頭,「大王,小的有個不情之請,還請大王讓小人在這大洪山中,走訪一個月,我想要查找一些珍貴木材。」

「可以。」林遠直接點了點頭,「我就派幾名士兵,在你身邊保護。」

「謝大王成全!」朱由校再次拜謝,隨後便退出大帳。

8月10日,南部戰況總算傳回消息。

楊業與魏延,率領1萬飛熊軍,勢如破竹,順利拿下了18座南部山寨。

如今,南部山寨中的俘虜,以及百姓,將全部遷徙北上,分配到郢州,或者隨州。

楊業與魏延,以及守住了潛江與大洪山的關口要塞,徹底斷絕了鐘楚派兵進入大洪山。

大洪山戰役,至此才算徹底結束。

諸葛亮在停留了兩天,便率領史萬歲與黃忠,將中部的180萬百姓,全部往郢州遷徙。

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至少需要半個月。

同樣的,林遠也該回吳山城了。

他親率5000飛熊軍,連同單雄飛、李應、戴宗等將,將南部的綠林俘虜,連同中部的綠林俘虜,全部押送吳山城。

至于剩下的150萬百姓,則留給辛棄疾、林沖等將處理。

一連走了七天,總算是走出大洪山。

回到吳山城後,林遠直接將綠林俘虜,全部招降,和之前歸順的綠林,統一安置在一個營房中。

這一次,他俘虜的綠林草莽,已經多達6萬綠林。

現在,他只缺一員嚴將,來磨礪這支綠林軍,讓他們的紀律性與意志力,均達到最高層次。

回來之後,還有很多事情要忙。

就比如此時正是水稻收割的月份,各地官員都忙得上躥下跳。

而中樞的官員,尤其是王安石,也為這突然激增的500萬人口而發愁。

首先是這500萬人口的安置問題。

隨州本來就有260萬人口,再添加140萬人口,湊成400萬整數。

郢州人口70萬,此番諸葛亮已經帶走了180萬人口,還必須往郢州遷徙150萬人,也湊足400萬人口。

郢州田地稀少,人口一多,就必須加大開墾農田,興修水利,以及漁牧行業。

兩個大州,一下子減去了470萬人,大洪山百姓只剩下30萬人不到沒地安置。

漢陽是一座郡,但面積太小,只有隨州的三分之一。

漢陽的人口為15萬,可以將剩下的30萬全部遷徙過去,這樣做,和貼切了林遠的軍事構想。

林遠打算將漢陽,設為騎兵草原,將漢陽城打造為重工業城池。

遷徙30萬人過去,湊足45萬人,可以保證漢陽的勞動力充足。

至于雲夢澤的72座島嶼,開發還不到位,養不活太多人,也就不在本次遷徙計劃中。

一下子往隨州、郢州安置這麼多人,並不會讓兩個州現有的秩序崩壞。

早在新建二州時,林遠就考慮到了會有這種情況。

因此他才會分劃縣、鎮、村。

隨州下轄25個縣,130個鎮,2000個村莊。

如果按照3級村莊1000人,3級鎮子10000人,3級縣城10萬人計算,隨州可容納的最高人口總數是580萬。

推薦下,【 換源神器】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竟然安卓隻果手機都支持!

接近600萬人!

現在的400萬人口,還遠遠沒有達到飽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